縣立路上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98.98 KB
頁數
2
作者
莊幸旺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08,离现在 1 29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國小 112 學年度上學期第三次學業評量
領域:社會 範圍:第四單元 班級:五年忠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0
(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統治臺灣時,
都曾在臺灣傳播宗教。
( )十七世紀,鄭芝龍等海上商人,
除了經營海上貿易外,也來臺建
立聚落,並建立政權。
( )以前往來臺灣海峽的大型帆船,
會選擇河口、潟湖等地方上岸。
( )康熙臺灣輿圖是國立自然科學博
物館典藏的國家重要文物。
( )因為臺灣西部河川的特色,使得
早期的潟湖逐漸被泥沙填平變成
陸地。
( )過去往來臺灣海峽的漁民,其中
部分人士可以與原住民族溝通,
彼此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 )荷蘭人以希臘字母拼寫原住民族
語言。
( )臺灣西部海岸的地形,大多屬於平
淺沙岸。
( )鄭氏政權為了建立與中國及日本
貿易的據點,在東北亞與東南亞
間尋找適合的地點。
( )荷蘭人為了發展蔗糖貿易,招募
漢人來臺幫忙種植甘蔗。
二、選擇題:每題 4分,共 32
( )請問下列哪一個國家最後成為當
時唯一在臺灣的歐洲勢力?(
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
日本人)。
( )鄭芝龍在李旦死後繼任為首領
並透過下列哪項拓展商業版圖,
擁有上百艘船及上萬手下?(
政府的協助原住民族的支持
日本政府的資助經商能力以及
語言天分)。
( )「我僅剩的錢也不夠繳交給荷蘭
人,再不想想辦法,大家都快沒
辦法生活了,是時候要向他們表
達我們的不滿了!」請依上列漢
人的對話判斷,下列哪一個可能
是發生衝突的原因?(徵稅問
宗教傳播貿易糾紛爭奪
土地)。
( )下列哪一項是早期許多來自中國
的漢人,與臺灣原住民族進行以
物易物的物品?(陶器與絲織
茶葉和糖鹿皮及鹿肉
腦油和稻米)。
( )下列有關早期臺灣與周邊國家關
係的描述,哪一項正確?(
芝龍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與外
界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日本人
在大員建立城堡原住民族用鐵
器與漢人交換鹿皮、鹿肉)。
( )從大員港市鳥瞰圖可以看到早期
臺南市 安平區是下列哪種景象?
看的到露出海面的珊瑚礁
一片汪洋的潟湖景觀很多的奇
岩怪石一片相連的懸崖)。
( )荷蘭人在統治臺灣期間,為了提
高農作物的產量,採取下列哪一
種作法來協助農民耕種?(
發更先進的機械農具引進耕牛
研發化學肥料修築水庫)。
( )現今臺南市沿海一帶,過去曾經
是下列哪一種地形?(潟湖岬灣
珊瑚礁斷崖)。
三、小芬在社會課本上閱讀到下列圖片,
請問這些建築分別和哪個族群有關
請協助他將正確的代號填入□裡每答
4分,共 16
安平古堡
赤崁樓
臺南 孔廟
淡水 紅毛城
鄭氏政權統治臺灣的期間,積極發展
對外的貿易活動,請問當時會從臺灣
出口下列哪一些商品至其他國家?
的請在( )裡打,不會的打每題
2分,共 16
( )鹿皮。
( )布料。
( )銀。
( )軍用品。
( )巧克力。
( )絲綢。
( )蔗糖。
( )烏龍茶。
五、鄭氏政權治理臺灣期間推動了哪一些
政策?是的( )裡打,不是的打
每題 4分,共 16
( )制定中央與地方官制
( )在軍隊駐紮地從事農業活動。
( )在各地興建教堂宣揚天主教。
( )設立學校、舉辦考試
. 荷蘭人 .鄭氏政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