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國小 112 學年度上學期第三次學業評量 
領域:社會 範圍:第四單元 班級:五年忠班 座號:  姓名 :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0 分 
(   )⒈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統治臺灣時,
都曾在臺灣傳播宗教。 
(   )⒉十七世紀,鄭芝龍等海上商人,
除了經營海上貿易外,也來臺建
立聚落,並建立政權。 
(   )⒊以前往來臺灣海峽的大型帆船,
會選擇河口、潟湖等地方上岸。 
(   )⒋康熙臺灣輿圖是國立自然科學博
物館典藏的國家重要文物。 
(   )⒌因為臺灣西部河川的特色,使得
早期的潟湖逐漸被泥沙填平變成
陸地。 
(   )⒍過去往來臺灣海峽的漁民,其中
部分人士可以與原住民族溝通,
彼此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   )⒎荷蘭人以希臘字母拼寫原住民族
語言。 
(   )⒏臺灣西部海岸的地形,大多屬於平
淺沙岸。 
(   )⒐鄭氏政權為了建立與中國及日本
貿易的據點,在東北亞與東南亞
間尋找適合的地點。 
(   )⒑荷蘭人為了發展蔗糖貿易,招募 
 漢人來臺幫忙種植甘蔗。 
二、選擇題:每題 4分,共 32 分 
(   )⒈請問下列哪一個國家最後成為當
時唯一在臺灣的歐洲勢力?(①
西班牙人②荷蘭人③葡萄牙人④
日本人)。 
(   )⒉鄭芝龍在李旦死後繼任為首領,
並透過下列哪項拓展商業版圖,
擁有上百艘船及上萬手下?(①
政府的協助②原住民族的支持③
日本政府的資助④經商能力以及
語言天分)。 
(   )⒊「我僅剩的錢也不夠繳交給荷蘭
人,再不想想辦法,大家都快沒
辦法生活了,是時候要向他們表
達我們的不滿了!」請依上列漢
人的對話判斷,下列哪一個可能
是發生衝突的原因?(①徵稅問
題②宗教傳播③貿易糾紛④爭奪
土地)。 
(   )⒋下列哪一項是早期許多來自中國
的漢人,與臺灣原住民族進行以
物易物的物品?(①陶器與絲織
品②茶葉和糖③鹿皮及鹿肉④樟
腦油和稻米)。 
(   )⒌下列有關早期臺灣與周邊國家關
係的描述,哪一項正確?(①鄭
芝龍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②與外
界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③日本人
在大員建立城堡④原住民族用鐵
器與漢人交換鹿皮、鹿肉)。 
(   )⒍從大員港市鳥瞰圖可以看到早期
臺南市 安平區是下列哪種景象?
(①看的到露出海面的珊瑚礁②
一片汪洋的潟湖景觀③很多的奇
岩怪石④一片相連的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