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舊館國民小學一一○學年度第一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第三次定期評量試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4 分 
( )  ⒈ 十七世紀荷蘭人來澳門,被葡萄牙人趕
走,來澎湖被明朝打敗,然後來臺灣發
展。 
( )  ⒉ 西元是國際通用的紀年方式,將釋迦牟
尼誕生那年訂為西元元年。 
( )  ⒊ 顏思齊和鄭成功在十八世紀,除了經營
海上貿易,也招募漢人來臺灣開墾。 
( )  ⒋ 郭懷一事件之後,荷蘭興建普羅民遮城
加強防禦。 
( )  ⒌ 西元 1626 年,西班牙佔領臺灣北部,
建立聖多明哥城,就是今天的紅毛城。 
( )  ⒍ 鄭成功登陸臺灣是從荷蘭重兵駐守的大
員,來臺之後,設承天府為行政中心。 
( )  ⒎ 曹公圳是清領時期臺灣中部地區灌溉範
圍最大的水利設施。 
( )  ⒏ 「郊」是清領時期的商業組織,類似現
代的同業公會。 
( )  ⒐ 屏東市的阿猴古城門是為了抵抗荷蘭人
入侵而興建的。 
( )  ⒑ 清領前期較不重視文教事業,爾後學校
分為官方儒學、民間私塾、官民合辦的
書院。 
(  )  ⒒ 板橋林維源為促進族群和諧,將妹妹嫁
給泉州舉人莊正,並興辦學校「大觀義
學」,讓漳、泉人共同致力於學習,化
解糾紛。 
(  )  ⒓ 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其中
的二鹿,是指今天的鹿谷。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24 分 
( )  ⒈ 關於臺南孔廟,哪一項敘述錯誤?(①
興建於鄭氏時期②入口處的「下馬碑」
用日文與漢文寫規定至此處要下馬③格
局是左學右廟④清朝保留明倫堂的最高
學術地位)。 
( )  ⒉ 關於鄭氏治臺哪一項敘述錯誤?(①設
立承天府為行政中心②與英國簽訂通商
條約③實施屯田政策④是臺灣第二個漢
人政權)。 
( )  ⒊ 清領前期貴發隻身來臺,想成為墾戶在
新竹地區進行開墾,他可以前往哪一個
地方詢問相關事宜?(①金廣福公館②
德記洋行③黃氏家廟④泉郊會館)。 
( )  ⒋ 鄭氏時期,實施「屯田制度」的主要目
的是什麼?(①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②
促進臺灣農業技術發展③消耗多餘人力
④鍛鍊士兵體能)。 
 ( )  ⒌清領時期,林維源以哪一種做法成功化 
 解臺北地區的漳、泉族群衝突?(①築 
 牆區隔雙方居住地②設學校讓漳、泉子 
 弟一起讀書③強迫漳、泉男女通婚④徵 
 招漳、泉男性一同入伍當兵)。 
( )  ⒍ 清領前期,福建、廣東居民冒險渡海來
臺主因是什麼?(①原居地耕地有限,
謀生不易②臺灣鮮少發生天然災害③居
民崇尚冒險④臺灣農業技術發達)。 
( )  ⒎ 宗族組織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①由渡海來臺的同姓移民組成②會在傳
統年節舉辦祭祖活動③對地方事務漠不
關心④會維護家族成員的利益)。 
( )  ⒏ 清領時期,政府在地方設立漢番界碑的
目的是什麼?(①緬懷逝世的漢人勇士
②記錄當地漢人和原住民的人口數量③
劃分原住民與漢人居住地的界線④作為
成功征服原住民的證明)。 
 ( )  ⒐ 哪個事件平定之後,清朝頒布紀念功碑
,現在存放於赤崁樓?(①林爽文事件
②戴潮春事件③朱一貴事件④郭懷一事
件)。 
( )  ⒑清領時期來臺灣的人們,會因哪些原因
而聚在一起?(①同鄉②同姓③同信仰
④以上選項都是)。 
( )  ⒒ 關於漢人來臺開墾,哪項敘述正確?(
①金廣福公館是閩客合作開墾的最佳見
證②吳沙在臺中開墾③八堡圳等水圳是
政府出資興建④漢人侵占原住民土地,
造成原住民十次大遷徙)。 
(  )  ⒓哪一項不是「郊」的功能?(①維持貿
易秩序②參與地方公共事務③訂定商品
價格④規定相同宗教信仰)。 
  
 
  背面還有試題,請繼續翻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