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彰化縣聯興國小112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學業評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試卷
四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1分,共20分)
( )1. 西瓜適合種在鬆軟、排水良好的砂土。
( )2. 強風或豪雨都無法移動岩石的位置。
( )3. 不同種類的動物,適合的生長環境都相同。
( )4. 水域環境只存在海邊或平原,高山上不會有水域環
境。
( )5. 地震發生時,立刻搭電梯下樓安全又快速。
( )6. 大自然中的水域環境,也是許多水生生物的家。
( )7. 長期濫採河川砂石,容易危害橋梁的安全。
( )8. 在臺灣,所有水域環境中的水最後一定都會流向海
洋。
( )9. 現在的科技進步,地震發生已經可以事先預測。
( )10. 用放大鏡觀察,可以分辨出岩石、砂和土壤的顆粒
粗細不一樣。
( )11. 我們吃的蓮藕是水生植物的一種。
( )12. 水生植物為了適應水中生活,會有許多不同的特殊
構造。
( )13. 荷花的葉面上具有細毛,其主要功能是不易沾水。
( )14. 魚利用魚鰭來控制游水方向及在水中活動。
( )15. 在河流上游隨意進行開墾、伐樹,會破壞下游水域
生態環境。
( )16. 布袋蓮的葉柄中有許多小孔洞,可以儲存空氣、增
加浮力,適應水中生活。
( )17. 水域環境一定都是天然形成的,沒有人為建造的。
( )18.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多樣的環境,同時也提
供人們豐盛的食物。
( )19. 人在水裡時可以跟魚一樣用鰓來呼吸。
( )20. 青蛙和蝌蚪的呼吸方式不同。
二、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 )1. 校園中的土壤裡找不到下列哪一項物質? ○
1鑽石
○
2生物 ○
3砂石 ○
4泥土。
( )2. 招潮蟹喜歡在哪一種環境中生存呢? ○
1乾燥的地
面 ○
2池塘 ○
3河流 ○
4海邊泥灘地。
( )3. 觀察岩石、砂和土壤的顆粒大小,下列哪一個是正
確的? ○
1土壤的顆粒最大 ○
2砂子的顆粒最大
○
3岩石的顆粒最大 ○
4三種顆粒一樣大。
( )4. 下列哪一個環境屬於陸域環境? ○
1潮間帶 ○
2森
林 ○
3池塘 ○
4湖泊。
( )5. 下列行為在地震發生時無法保護自身安全? ○
1走
樓梯不搭電梯 ○
2拿軟墊保護頭部 ○
3大聲呼救
○
4正在烹煮食物,立刻關閉瓦斯。
( )6. 下列哪一個水域環境是天然形成的? ○
1稻田
○
2生態池 ○
3海岸潮間帶 ○
4平原。
( )7. 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時,下列哪一種做法是不正確
的? ○
1攜帶望遠鏡、撈網等觀察物品 ○
2注意安
全 ○
3觀察過的水生生物,放回原處 ○
4沒有大人
陪伴,跑到陌生水域環境觀察。
( )8. 下列哪一項屬於非生物? ○
1魚 ○
2木瓜 ○
3礫石
○
4大白菜。
( )9. 下列哪一項行為可以保護地表的樣貌呢? ○
1種植
樹木 ○
2砍伐森林 ○
3開採河川砂石 ○
4大量開發
環境。
( )10. 下列哪一項不是地震可能造成的地表變動? ①斷
層瀑布 ②乾旱 ③堰塞湖 ④地面隆起斷裂
( )11. 下列哪一種環境可以讓農作物生長得最好? ○
1肥
沃的土壤 ○
2堅硬的岩塊 ○
3灌溉海水 ○
4缺乏日
照。
( )12. 下列哪一項不是正確的防震措施? ○
1準備避難救
生包 ○
2整天緊閉門窗 ○
3定期檢查瓦斯、電線線
路 ○
4預先了解逃生路線。
( )13. 下列哪一種水生動物,主要的呼吸構造不是鰓?
○
1蟹 ○
2烏龜 ○
3蝦 ○
4螺。
( )14. 下列哪一種水生植物的根,不是生長在水底的泥土
裡? ○
1水蘊草 ○
2布袋蓮 ○
3睡蓮 ○
4荷花。
( )15. 地震震源所釋放出的能量大小稱為什麼? ○
1震央
○
2震度 ○
3地震規模 ○
4地震深度。
( )16. 軒軒調查水域環境時,發現了泥鰍、浮萍和蛙,下
列哪一個不可能是軒軒調查的水域環境? ○
1生態
池 ○
2池塘 ○
3潮間帶 ○
4水田。
( )17. 地震來臨時有保命三步驟,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順
序? ○
1穩住→掩護→趴下 ○
2掩護→穩住→趴下
○
3趴下→穩住→掩護 ○
4趴下→掩護→穩住。
( )18. 螞蟻、蜥蜴、猴子是哪一種環境中常見的生物呢?
○
1森林 ○
2海洋 ○
3極地 ○
4河流。
( )19. 地震的來源是下列哪一項? ○
1地表或地下的震動
○
2下大雨 ○
3打雷 ○
4太陽照射。
( )20. 下列哪一種方式不適合用來記錄水域環境? ○
1拍
照 ○
2繪畫 ○
3筆記 ○
4記在腦中。
三、填填看(每答1分,共 12分)
1. 想一想,魚的這些構造有什麼功能?請填入代號。
ㄅ魚鰭 ㄆ口 ㄇ魚鰓 ㄈ魚鱗
( )(1)呼吸器官,也可過濾食物。
( )(2)運動器官,可前進或轉彎。
( )(3)保護身體。
( )(4)進食。
2. 請寫出魚的身體構造名稱,將代號填入(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