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 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評量 社會 領域試卷 
 五年甲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30 分) 
( )1. 臺灣開港通商後,英國商人約翰‧陶德來
臺將資金投入茶葉生產,開啟臺灣茶葉外
銷的歷史。 
( )2. 瑠公圳、八堡圳和曹公圳都是清代 臺灣
著名的水利建設。 
( )3. 有公司設立行動圖書車,到偏鄉地區為孩
童說故事,將圖書資源分享到各個角落。 
( )4. 西元1885年,清廷將臺灣從安徽省分
出,單獨設省,由劉銘傳擔任第一任巡撫。 
( )5. 成為卡債族會使個人的信用受損,未來有
資金的需求時,可能無法向銀行借錢。 
( )6. 清代時,有的漢人會攜帶大量資金來臺,
招募農民以開墾大片的土地。 
( )7. 先購買「需要」的物品,有餘力再購買「想
要」的物品,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消費觀念。 
( )8. 清代時來臺的漢人與原住民族相處十分
融洽,因為漢人可幫原住民族耕種,而原
住民族也可教漢人打獵的技術。 
( )9. 西元1874年,日本藉故侵略臺灣南
部,爆發了牡丹社事件。 
( )10. 當個人收入較低時,一般會選擇先購買生
活必需品或較便宜的商品。 
( )11. 近年臺灣社會爆發許多食品安全問題,都
是因為社會大眾沒有善盡消費者的責任。 
( )12. 清代時臺灣各地漢人舉辦節慶祭典的活
動,通常是選擇在官民合辦的「書院」中
舉行。 
( )13. 一項產品的市場需求是由生產者所決定。 
( )14. 臺南神學院是在清末時由巴克禮所創
辦,用來培養傳道人才。 
( )15. 漢群剛畢業還未找到工作,沒有收入的他
不用擔心經濟問題,因為他可以刷卡購物
來生活,一張刷爆再申請另一張信用卡來
用即可。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40 分) 
( )1. 家安在一本書上看到關於馬雅各的生平
敘述,他會在書上看到何種內容? ○
1創
設理學堂大書院 ○
2在淡水開始傳教活
動 ○
3創設看西街醫館 ○
4創建滬尾偕
醫館。 
( )2. 決定生產的物品、選擇生產的方式和地點
等,是生產者在哪一個階段需要面對的課
題? ○
1從事生產活動前 ○
2生產活動
進行間 ○
3獲得利潤之後 ○
4回饋社會
之後。 
( )3. 清代 臺灣三大民變中,哪一個事件發生
的時間最早? ○
1朱一貴事件 ○
2林爽
文事件 ○
3戴潮春事件 ○
4鄭成功事件。 
( )4. 如果接到來路不明的簡訊或是電話,可以
撥打哪一支反詐騙諮詢專線求助? ○
1
115 ○
2104 ○
3125 ○
416
5。 
( )5. 身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我們應該具備下
列哪一種態度? ○
1便宜的東西一定要
買 ○
2需要用的東西才買 ○
3外表美觀
的東西一定要買 ○
4非名牌商品不買。 
( )6. 下列何者與馬偕 無關? ○
1替民眾拔牙 
○
2臺南神學院 ○
3滬尾偕醫館 ○
4理學
堂大書院。 
( )7. 有關清廷治臺初期,對臺灣行政區的畫
分,隨著移民的數量而屢有變動,除設縣
外,還增設哪些廳? 甲、嘉義廳 乙、
淡水廳 丙、噶瑪蘭廳 丁、澎湖廳 ○
1
甲乙丙 ○
2甲乙丁 ○
3甲丙丁 ○
4乙丙
丁。 
( )8. 選購物品時,哪一種消費態度最為正確? 
○
1喜歡就買 ○
2只買名牌 ○
3先買需要
的物品 ○
4特價品就大量購買。 
( )9. 清末開港通商後,下列哪一項作物曾是臺
灣主要的外銷輸出品? ○
1鹿皮 ○
2茶
葉 ○
3小麥 ○
4小米。 
( )10. 清末開港通商後,臺灣新的經濟發展中心
轉移到哪一個地區? ○
1北部 ○
2中部 
○
3南部 ○
4東部。 
( )11. 個人收入會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下列哪
一項敘述錯誤? ○
1收入低時,會選擇購
買較便宜的商品 ○
2收入低時,會優先購
買生活必需品 ○
3收入增加時,會有能力
購買較昂貴的商品 ○
4收入增加時,會減
少購買生活必需品。 
( )12. 下列哪一個人的做法,可以讓自己從事的
生產活動獲得比以往更多的利潤? ○
1
敏怡聘請更多員工,縮短個人工時 ○
2康
康與對手競爭,調降產品售價 ○
3志祥引
進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
4宏華再
開另一家店,分散客源。 
( )13. 清代來臺開墾的移民漸多,於是在臺灣的
東北部設有下列哪一個廳? ○
1淡水廳 
○
2彰化廳 ○
3噶瑪蘭廳 ○
4鳳山廳。 
( )14. 稚鋅看了電視的瘦身廣告,覺得很心動,
此時他應該怎麼做比較適當? ○
1馬上
付費加入會員 ○
2推薦朋友一起購買 
○
3沒有經過查證,不可貿然購買 ○
4先服
用他們的藥物試試看。 
( )15. 清廷治臺初期,清廷對臺灣的統治措施,
不包含下列何者? ○
1在臺灣設臺灣府 
○
2增設行政區 ○
3利用軍隊屯墾 ○
4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