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學會接受:「可接受的風險」
蘇南維認為台灣要求添加物必須「零
檢出」,但窘境是現代科技發展下,機器
越來越靈敏,原先驗不出來的現在都能驗
出了。例如,台灣並未大量生產燕麥,因
此從國外進口,不過近期卻在進口中的燕
麥檢驗出部分農藥殘留值,引發消費者的
恐慌。然而針對此事件蘇南維認為,透過
正常方式施灑的農藥,可以透過製定「殘
存值」來規範,使其保留其具備的「可接
受的風險」。
比起強調「零檢出」,蘇南維更希望
大眾具備「所有食品檢驗需要搭配檢驗方
式、檢測儀器及所屬機關認可等整套的對
策,並同時公佈整套的數據而非單一項
目。」這樣的概念。
「從營養學中我們學到均衡飲食,
從毒理學角度我們懂得分散風險。不論
從宏觀或微觀的視角來檢視食品,真的
是什麼都有毒。」蘇南維提醒大家不要
對食品添加物太過恐慌,這幾年的食安
事件議題有真有假,雖然整體環境改善
的速度有點慢,不過大方向很正確。
(文章來源:泛科學 PanSci 科普網站)
( ) 1.下列何者不是食品添加物的功能?
①保存食物 ②提高嗜好性
③增加價值 ④便利使用
( ) 2.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敘述,何者
有誤?
①將食物製成罐頭、肉鬆等,都
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②最傳統的料理食材,如油、鹽、
醬等,不用經過加工即可製成
③水活性 0.7 以上菌類便容易生
長,降低水活性至 0.7 左右,
能讓微生物無法增長、繁殖
④隨著時代演進,人類對於食物
的要求不只侷限於營養方面,
更追求食用時食品給感官帶來
的刺激
3. 選購食品時,除了要注意是否有過多的食
品添加物之外,還要注意哪些事項?請
寫出兩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