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臺中市大里區大里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定期成績評量
四年級 社會學習領域 四年____班____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2分,共40分)
1.( ) 我們可以從臺灣各族群的節慶、民俗活
動與生命禮俗,來探究傳統文化的由來與
含義。
2.( ) 現代的人們過年時會利用電子產品,藉
由網路和遠方的親友視訊拜年。
3.( ) 每年三月的「小米播種祭」,是排灣族
新年的開始。
4.( ) 元宵節是漢人的傳統節慶,但是有些活
動,會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
5.( ) 漢人在寒食節這一天會吃潤餅,後來就
演變成清明節吃潤餅的習俗。
6.( ) 國曆四月中旬,來自泰國、緬甸的居民
會舉辦潑水節,為彼此消除災難、祈求平
安。
7.( ) 不同族群家庭在迎接新生命時,會透過
不同的儀式來表達心中的喜悅與重視。
8.( ) 阿美族的成年禮會有賽跑、野外夜宿等
不同的訓練課程,是為了要培養青少年的
責任感與敬老尊賢的美德。
9.( ) 布農族進行婚禮時的「報戰功」,是由
雙方家族全體親人參加,用來了解彼此的
親屬關係。
10. ( ) 漢人迎娶新娘的車隊到達新郎家時,新
娘要在下車前輕碰橘子或蘋果,表示吉利
平安的意思。
11.( ) 不同地區或族群的傳統文化,會展現在
各自獨特的戲劇表演、舞蹈表演、節慶活
動及工藝藝術等。
12.( ) 現在有許多原住民族以傳統方式命名,
所以與漢人的名字不同,雙方應該學習尊
重彼此的姓名。
13.( ) 漢人小孩的命名只能跟著爸爸的姓,不
可以跟著媽媽的姓。
14.( ) 不同地區或國家由於地理環境或宗教等
因素,會發展出不同的傳統建築,這些不
同的傳統建築也可以展現出他們獨特的文
化特色。
15.( ) 美濃油紙傘是客家族群的傳統工藝文化
16.( ) 我們的生活周遭有越來越多不同族群的
人生活在一起,有些族群會有自己獨特的
文化特色,我們應該尊重這些差異。
17.( ) 傳統音樂與戲劇都是落伍的,我們不需
要浪費時間觀賞,只要參加當今最流行的
藝文活動就好。
18.( ) 西方的漢堡傳到東方後,演變成具有漢
堡的外型,但是用米飯取代麵包的「米漢
堡」,這就是東西文化的融合與創新。
19.( ) 不同的文化接觸時,會互相影響,也會
創造出新的文化。
20.( ) 臺灣傳統戲劇,包括布袋戲、歌仔戲和
歌劇。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4分)
1.( ) 漢人在過年期間會進行的活動與習俗不
包括下列哪一項? ○
1大掃除 ○
2貼春聯
○
3包紅包、領壓歲錢 ○
4掛香包。
2.( )元宵節乞龜活動是哪一個縣市的傳統習俗
? ①台中市 ②宜蘭縣 ③澎湖縣
④新竹市
3.( )穆斯林在下列哪一個節日會到清真寺或公
共場所,與家鄉同胞聚會、慶祝與用餐?
①水燈節 ②耶誕節 ③開齋節 ④潑水節
4.( ) 漢人在下列哪一個節日會有「立蛋」的
習俗? ○
1春節 ○
2元宵節 ○
3端午節
○
4清明節。
5.( ) 傳統節慶中,哪一個節慶會施放天燈?
○
1中秋節 ○
2清明節 ○
3端午節 ○
4元宵節
6.( ) 泰國的「水燈節」,人們施放水燈的主
要目的是什麼? ○
1慶祝豐收 ○
2懷念祖先
○
3祈求健康 ○
4送走壞運、迎接好運。
7.( ) 下列哪一個族群,在小孩出生之後除了
命名外,還會釀酒、製作糕點,並在家宴
請親友? ○
1阿美族 ○
2漢人 ○
3鄒族
○
4排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