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02.03 KB
頁數
4
作者
moonwork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29,离现在 5 3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大同國中 109學年度第 1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七年級自然科試卷
七年___ 座號 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題 2)
( )1.關於常用的實驗器材使用方式,何者正確?
(A)為了方便可用點燃的酒精燈引燃另外一盞酒精燈
(B)讀取量筒液體時,視線必須和液面的中央處等高
(C)在混合兩種少量液體時,可將滴管倒持使用
(D)實驗完後,為了下一班方便實驗,可不用收拾
( )2.加熱藥品使用酒精燈時,搭配陶瓷纖維網,主要是
因為?
(A)加熱的藥品可均勻混合 (B)放在上面的器皿較穩
(C)增加實驗裝置的美感 (D)可以均勻加熱
( )3.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近期登場,Matteo
Martini 研究指出許多同卵雙胞胎其實並沒有比其他
人更擅長一眼辨出照片中的那張臉,究竟是自己還是
自己的兄弟姊妹。請問此描述為科學方法中哪步驟?
(A)假設 (B)參考文獻 (C)實驗 (D)結論
( )4.2017 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愛滋病會議科學家發表了新
的愛滋病毒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為了研究疫苗是
否有效對美國盧旺達烏干達南非與泰國等 393
名健康志願者進行疫苗注射,看看疫苗的效果。此過
程為科學方法中的哪一步驟?
(A)假設 (B)參考文獻 (C)實驗 (D)結論
( )5.下圖為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模式圖,()葡萄糖 ()
礦物質 ()胺基酸 () () ()二氧碳。上
述物質哪些可藉由「甲」方式進出細胞?
(A)Ⅰ、Ⅱ、Ⅲ (B)Ⅰ、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Ⅴ、Ⅵ
( )6.承上題,()葡萄糖 ()礦物質 ()胺基酸
() () ()二氧化碳上述物質哪些可藉由
「乙」方式進出細胞?
(A)Ⅱ、Ⅳ、Ⅴ、Ⅵ (B)Ⅳ、Ⅴ、Ⅵ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Ⅴ、Ⅵ
( )7.在教室上課的宜軒接近中午時間聞到午餐中心傳來
的飯菜香味,根據此現象,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這個香味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往濃度低的地方移動
(B)這種現象是一種擴散作用
(C)一定要刮風,香味才能傳過來
(D)此過程不需任何外力即可達到物質分子均勻分布
( )8.下列有關虎克觀察軟木塞薄片的敘述,何者正確?
(A)觀察到許多蜂窩狀小格子並稱其為細胞
(B)虎克雖一手為 鐵鉤手,但仍不放棄自己,成為第
一位提出細胞學說的偉大科學家
(C)觀察的工具為自製的複式顯微鏡也是 第一位發
明顯微鏡的科學家
(D)提出細胞為生物體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 )9.1是四種細胞的放大圖,請問關於他們的敘述,
者錯誤?
(A)甲細胞缺少細胞核,能輸送氧氣至全身
(B)乙細胞扁平且排列緊密,可保護內部構造
(C)丙細胞形狀細長,能收縮和舒張進而引起運動
(D)丁細胞呈半月形兩兩成對,可調控中間的氣孔,
亦可行光合作用。
(1)
( )10.1為植物細胞在放入各種溶液前,以及放入甲、
乙及丙三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後細胞變化情形的
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植物細胞在乙溶液中無水分子進出的現象,故細
胞形狀不變
(B)蔗糖溶液濃度甲>>
(C)若放入甲溶液內,植物細胞會脹破
(D)此現象不必消耗能量即可發生
(1)
( )11.有關生命現象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只包括生長、生殖和代謝
(B)可用以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C)個子的長高是生長作用
(D)養分的分解和合成是代謝作用。
( )12.蛋白質若欲通過細胞膜必須先經過「分解」變成小
分子才能進出試問此一過程是生命現象中的何者?
(A)生長 (B)感應 (C)代謝 (D)生殖。
( )13 下表所列出的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的優缺點
中,何者選項是錯誤的?
4 1
( )14. 下圖 2為人體內某生理反應的示意圖,請選出正確
敘述?
(A)此反應是一個合成作用
(B)甲是酵素,可以重複使用
(C)丙丁是反應物
(D)乙只要微量即可,具有專一性
(2)
( )15.玟茜取井水進行觀察,下列會用到的實驗技巧中,
何者敘述錯誤?
(A)用滴管取少許的水樣,滴在載玻片的中央
(B)使用滴管時,為避免液體滴落,因此要倒持滴管
(C)以解剖針托住蓋玻片呈 45 度角輕輕放下
(D)若玻片內有氣泡可用鉛筆尖輕壓玻片趕出氣泡
( )16.則樺練習操作解剖顯微鏡觀察不透光的樣本其眼
焦調整器位在左邊目鏡上,應如何操作最適當?
請選擇適當的步驟加以排列:
()調整眼距調整器
()閉右眼,轉動眼焦調整器調整左眼焦距
()閉左眼,轉動調節輪直到右眼看清物像
()使用穿透光源
()使用反射光源。
何者操作順序正確?
(A)丁→甲→丙→乙 (B)戊→丙→乙→甲
(C)戊→甲→丙→乙 (D)丁→甲→乙→丙
( )17.路邊香噴噴的烤番薯炸柳葉魚總是吸引婉甄的垂
涎,忍不住買了來吃。下列有關生物體組成層次的
敘述,何者正確?
(A)烤番薯是吃「根」的部分,屬於個體層次
(B)番薯與柳葉魚皆不具有器官系統的層次
(C)觀察番薯葉下表皮時所撕下的透明薄層屬於組
織的層次
(D)炸「柳葉魚」吃到的魚卵,屬於器官層次
( )18.有關人類個體組成層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肌肉細胞是由許多肌肉組織 構成
(B)小腸包含消化器官系統
(C)一個個體即為一個器官系統
(D)心臟包含肌 肉組織、神經組織
( )19.對於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的敘述,下表中哪一
項錯誤?
選項
單細胞生物
(A)
例如:草履蟲
多細胞生物
例如:白線斑
(B)
單一細胞可獨立生活
單一細胞不能獨立生活
(C)
細胞無明顯分工合作現象
細胞有分工合作現象
(D)
細胞內各種構造無特定機能
細胞內各種構造有特定機能
( )20.雍植買了一包夏威夷豆,其營養標示如表 3所示。
有關這包夏威夷豆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此包夏威夷豆的蛋白質共提供 8 大卡的熱量
(B)此包夏威夷豆的鈉共提供 2 大卡的熱量
(C)此包夏威夷豆的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
(D)此包夏威夷豆共可提供 100 卡的熱量
(3)
( )21.子晴想測試某樣食物中含有哪些養分,他使用本氏
液及碘液來測試其結果如表 4由此可知此食物
不可能含有下列何種養分?
(A)澱粉 (B)葡萄糖 (C) (D)礦物質
(4)
( )22.下列有關維生素與礦物質對人體正常生理機能影響
的敘述,何者正確?
(A)缺乏鐵質容易引起造血功能異常
(B)維生素與礦物質在人體也可提供少量熱量
(C)維生素 A 可以預防夜盲症
(D)維生素 C 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
( )23.酵母菌含有可以將糖分解為二氧化碳與酒精的酵
素。容碩等四人準備製作饅頭,需要二氧化碳讓麵團
膨脹,做成鬆軟的饅頭。四人將糖、麵粉與水混合後
,各自發表意見,則哪位的說法才是正確的?
(A)容碩:酵母菌必須是活的,混入麵粉團才具有分解
的能力
(B)泓垣:酵母菌磨碎後,裡面的酵素混入麵粉團也可
以發揮作用
(C)雍植:加入酵母菌後直接加熱蒸熟,就可以有足夠
的二氧化碳做出鬆軟饅頭
(D)明豪:只用麵粉、糖、水,完全不用再加入任何東
西也可以做出鬆軟的饅頭
( )24.葦程查了許多關於酵素的資料,但其中有一項是錯
誤的,請你幫忙找出來:
(A)酵素又稱為酶 (B)酵素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質
(C)酵素可重覆使用但離開生物體之後就會失去活性
(D)酵素具專一性,每一種酵素只能和特定的受質結合
( 25.家維參加野外自然探索營隊,以下為他所觀察到的
事物請問哪些事物屬於微觀尺度?甲.發現隱藏在樹
枝上的竹節蟲;乙.用望遠鏡觀察生活在該地區的鳥
類;丙.將拍攝到的蝴蝶照片放大,看到蝴蝶眼睛是由
許多小眼組成.看見地上螞蟻成群結隊朝洞穴方向
前進;戊.以顯微鏡觀察到槐葉蘋葉面上的細毛構造。
(A)甲乙戊 (B)乙丙戊 (C)丙戊 (D)甲乙丙丁戊
( )26.右圖為顯微鏡視野下的草履蟲,請依圖中比例尺,
判斷草履蟲的真實體長應該多大?
(A)50 µm(微米)
(B)0.5 cm(公分)
(C)250 µm(微米)
(D)2.5 cm(公分)
4 2
( )27.下表是把碘液滴在不同紙張上所呈現的顏色,可推
測出?
(A)製作鈔票和衛生紙時有添加澱粉
(B)製作課本內頁和影印紙時有添加澱粉
(C)製作鈔票和衛生紙時有添加纖維素
(D)製作課本內頁和影印紙有添加纖維素
( )28.下列四種細胞,何者的功能是「收縮以協助運動」?
( )29.將人類成熟紅血球放置在不同濃度的鹽水中(3)
造成紅血球產生不同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甲杯中的紅血球因無細胞壁可能最終會發生細胞
破裂的現象
(B)乙杯有可能為人體生理食鹽水
(C)丙杯的鹽水濃度< 丁杯的鹽水濃度
(D)此種水分進出細胞膜的現象稱為滲透作用
(3)
二、題組題:(每題 2 )
題組一
動物、植物的細胞構造、功能各有不同,請依照圖 4回答下
列題目:
(4)
( )30.可儲存細胞內養份與廢物的是哪個構造?
(A) (B) (C) (D)
( )31.內有遺傳物質 DNA、能控制細胞代謝是哪個構造?
(A) (B) (C) (D)
( )32.由纖維素構成、具有保護功能的是哪個構造?
(A) (B) (C) (D)
( )33.能行光合作用製造葡萄糖的是哪個構造?
(A) (B) (C) (D)
( )34.負責為細胞產生能量的是哪個構造?
(A) (B) (C) (D)
( )35.哪一構造由膠狀溶液組成,是許多化學反應場所?
(A) (B) (C) (D)
( )36.哪一個構造可以區分細胞內外,並控制物質進出?
(A) (B) (C) (D)
題組二
實驗題:明豪把白蘿蔔切成多顆形狀相同的立方體,體
積皆為 1 立方公分,並泡在不同濃度的純鹽水中,浸泡
段時間後取出並測量體積變化,下表 2即是他的記
錄,請回答 37~40
(2)
( )37.這個實驗的主題應該是
(A)鹽水濃度和白蘿蔔的體積變化可能有關
(B)總液體量和白蘿蔔的體積變化可能有關
(C)白蘿蔔的體積變化可能和光照時間有關
(D)白蘿蔔的體積變化和浸泡在鹽水中的時間可
能有關
( )38.表格中哪一個變因是應變變因?
(A)總液體量 (B)最終體積
(C)鹽水濃度 (D)浸泡時間
(5)
( )39.現在明豪要把表格數據用上圖 5來畫折線圖,則
圖形應該是以下何者?
( )40.根據實驗,哪一液體和白蘿蔔生理濃度是相同的
(A)純水 (B)1%鹽水 (C)2%鹽水 (D)3%鹽水
題組三
秉璋用顯微鏡觀察鴨草的葉片及人類的口腔皮膜細胞
見影像示意如下圖 6,試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4143
(6)
( )41.若要觀察到較多的丙構造,應選擇葉片的:
(A)上表皮
(B)下表皮
(C)上表皮或下表皮皆可
(D)此構造在葉片上無法觀察到
( )42.下列關於此圖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甲-表皮細胞、乙-保衛細胞、丁-口腔皮膜細胞
(B)甲、乙都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C)乙比甲多了葉綠體
(D)甲比丁多了細胞壁
( )43.圖中哪些顏色不明顯的構造需經過亞甲藍液或碘液
的染色才能觀察得更清楚?
(A)AC (B)AB (C)ABC (D)
題組四
這是奎字在觀察微生物時看到的各種複式顯微鏡視野假設
這些生物一直待在定點,請回答 44~47
7 8 9 10 11
( )44.從圖 7 調到圖 8 的標準第一步是
(A)換成高倍物鏡 (B)把玻片往左下推移
(C)換成低倍物鏡 (D)把玻片往右上推移
( )45.選項中哪一個方法無法把圖 9 變成圖 8
(A)調整光圈大小 (B)調整反光鏡角度
(C)調整燈光亮度 (D)轉動調節輪
( )46.把圖 10 調成圖 8 的動作是
(A)轉動旋轉盤 (B)轉動調節輪
(C)調整光圈大小 (D)更換其他倍率的目鏡
( )47.奎字在同一玻片上發現了圖 11 生物的存在,那麼
從圖 8 調整成圖 11 的標準作法是
(A)換成低倍物鏡,找到圖 11 的生物,把牠移到視
野中央,再換回原倍率物鏡即可
(B)先把載物台調低,再一直提高載物台,調到某一
個高度就會看到圖 11 的生物
(C)換成更高倍的物鏡,就能看到圖 11 的生物
(D)把玻片推到最右邊,保持上下不動,只要一直往
左推移玻片,就會找到圖 11 的生物
題組五
之瑜在四支試管中加入等量且濃度相同的澱粉液並依實驗
設計分別加入等量的不同物質,充分 搖勻再靜置於適宜的
溫度下,一小時後加入本氏液隔水加熱觀察顏色。將各試管
所含的物質與結 果整理成下表 3
(3)
( )48.根據表 3判斷酵素 X 最可能具有下列何種功能?
(A)分解澱粉 (B)合成葡萄糖
(C)分解唾液中的酵素 (D)合成唾液中的酵素
( )49.若想了解高溫對唾液的影響,應取哪兩支試管來做比
較?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 )50.依據甲、乙兩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到何種結論?
(A)唾液中含有可將澱粉轉變為糖的物質
(B)水可使澱粉變藍色
(C)唾液中含有葡萄糖
(D)唾液愈多,澱粉分解愈快。
寫完請檢查,別劃錯題號。有 50 題喔!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