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每題 2分)
( )1.關於常用的實驗器材使用方式,何者正確?
(A)為了方便,可用點燃的酒精燈引燃另外一盞酒精燈
(B)讀取量筒液體時,視線必須和液面的中央處等高
(C)在混合兩種少量液體時,可將滴管倒持使用
(D)實驗完後,為了下一班方便實驗,可不用收拾
( )2.加熱藥品使用酒精燈時,搭配陶瓷纖維網,主要是
因為?
(A)加熱的藥品可均勻混合 (B)放在上面的器皿較穩
(C)增加實驗裝置的美感 (D)可以均勻加熱
( )3.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近期登場,Matteo
Martini 研究指出,許多同卵雙胞胎其實並沒有比其他
人更擅長一眼辨出照片中的那張臉,究竟是自己還是
自己的兄弟姊妹。請問此描述為科學方法中哪步驟?
(A)假設 (B)參考文獻 (C)實驗 (D)結論
( )4.2017 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愛滋病會議,科學家發表了新
的愛滋病毒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為了研究疫苗是
否有效,對美國、盧旺達、烏干達、南非與泰國等 393
名健康志願者進行疫苗注射,看看疫苗的效果。此過
程為科學方法中的哪一步驟?
(A)假設 (B)參考文獻 (C)實驗 (D)結論
( )5.下圖為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模式圖,(Ⅰ)葡萄糖 (Ⅱ)
礦物質 (Ⅲ)胺基酸 (Ⅳ)水 (Ⅴ)氧 (Ⅵ)二氧碳。上
述物質哪些可藉由「甲」方式進出細胞?
(A)Ⅰ、Ⅱ、Ⅲ (B)Ⅰ、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Ⅴ、Ⅵ
( )6.承上題,(Ⅰ)葡萄糖 (Ⅱ)礦物質 (Ⅲ)胺基酸
(Ⅳ)水 (Ⅴ)氧 (Ⅵ)二氧化碳。上述物質哪些可藉由
「乙」方式進出細胞?
(A)Ⅱ、Ⅳ、Ⅴ、Ⅵ (B)Ⅳ、Ⅴ、Ⅵ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Ⅴ、Ⅵ
( )7.在教室上課的宜軒接近中午時間聞到午餐中心傳來
的飯菜香味,根據此現象,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這個香味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往濃度低的地方移動
(B)這種現象是一種擴散作用
(C)一定要刮風,香味才能傳過來
(D)此過程不需任何外力即可達到物質分子均勻分布
( )8.下列有關虎克觀察軟木塞薄片的敘述,何者正確?
(A)觀察到許多蜂窩狀小格子並稱其為細胞
(B)虎克雖一手為 鐵鉤手,但仍不放棄自己,成為第
一位提出細胞學說的偉大科學家
(C)觀察的工具為自製的複式顯微鏡,也是 第一位發
明顯微鏡的科學家
(D)提出細胞為生物體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 )9.圖1是四種細胞的放大圖,請問關於他們的敘述,何
者錯誤?
(A)甲細胞缺少細胞核,能輸送氧氣至全身
(B)乙細胞扁平且排列緊密,可保護內部構造
(C)丙細胞形狀細長,能收縮和舒張進而引起運動
(D)丁細胞呈半月形,兩兩成對,可調控中間的氣孔,
亦可行光合作用。
(圖1)
( )10.表1為植物細胞在放入各種溶液前,以及放入甲、
乙及丙三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後,細胞變化情形的
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植物細胞在乙溶液中無水分子進出的現象,故細
胞形狀不變
(B)蔗糖溶液濃度甲>乙>丙
(C)若放入甲溶液內,植物細胞會脹破
(D)此現象不必消耗能量即可發生
(表1)
( )11.有關生命現象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只包括生長、生殖和代謝
(B)可用以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C)個子的長高是生長作用
(D)養分的分解和合成是代謝作用。
( )12.蛋白質若欲通過細胞膜必須先經過「分解」變成小
分子才能進出,試問此一過程是生命現象中的何者?
(A)生長 (B)感應 (C)代謝 (D)生殖。
( )13 下表所列出的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的優缺點
中,何者選項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