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31
(A)7 (B) 6
(C) 4 (D)3
32
(A)40度C是該物質的熔點
(B)該物質固體比熱小於液體比熱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加熱時間在50分鐘時該物質是液體狀態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D)該物質有可能是混合物 33 承上題,發現丁粒子的科學家是何人?
22 (A)道耳頓 (B)湯姆森
(C)拉塞福 (D)查兌克
34 關於原子的結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一個原子的體積由電子數量來決定
(B)一個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
(C)決定一個原子的化學性質是質子
(A)0.125 (B)0.225 (D)一個原子內部大都是空無一物
(C)0.3125 (D)0.5 35
23
(A)鐵板溫度低 (B)鐵板較木板易傳熱 (A)質子數 (B)中子數
(C)木板較易燃燒 (D)鐵的比熱小。 (C)原子量 (D)質量數。
24
(A)熱都需要靠介質才能的傳播
(B)加高煙囪可讓燃燒效果較佳,這是熱的對流作用
(C)使用雙層玻璃裝熱水較不易燙手,這是熱對流作用
(D)手置於燈下覺得熱,這是熱的對流現象。
25 瓦斯公司的儲氣槽表層通常會漆成何種顏色?為什麼? (A)甲元素性質活潑,質地堅硬,必須存放在礦物油中。
(B)乙元素性質安定,又稱為惰性氣體的單原子分子
(C)丙元素是鹼金屬族,與水反應會起火燃燒
(D)辛元素性質活潑,大都是銀灰色或銀白色
37
26
(A)同族元素具有相近的化學性質
(A)元素 (B)化合物 (B)同族元素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質
(C)混合物 (D)有機物。 (C)同族元素具有相近的物理與化學性質
27
有關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D)同族元素具有相近的導電導熱性質
(A)純物質包含化合物和元素 38
(B)元素能組成化合物,化合物也能分解出其成分元素
(C)青銅是銅和錫組合而成的化合物
(D)元素和化合物均具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 (A)甲 (B)乙
28 (C)丙 (D)丁。
39
(A) 2項 (B) 3項 (C) 4項 (D) 5項
(A) He2 、 O2 、 Cu2 、 Na2Cl 、 CaCo3
29 下列關於金屬的敘述,選出錯誤的選項? (B) He 、 O 、 Cu 、 NaCl 、 CaCO
(A)金的性質非常安定,不容易與其他物質反應
(C) He2 、 O 、 Cu2 、 NaCl2 、 CaCO3
(D) He 、 O2 、 Cu 、 NaCl 、 CaCO3
(C)鋁質輕且軟,容易與氧反應,生鏽剝落。 40
(D)奈米級二氧化鈦可製成光觸媒,具殺菌消毒功能。
30 (A)金屬元素組成的純物質,直接以元素符號表示
(A)煤炭經處理後可以具有脫色除臭的功能
(B)石墨為鉛筆芯的主要材料,會導電 (C)含氧的化合物中,氧的符號寫在後面
(C)鑽石硬度高,可用來切割物質
(D)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化合物,則按照碳、氫、氧順
序書寫
點燃的蚊香放在鐵板上易熄滅,放在木板上則否,原因為
何?
(A)紅色;警告人員切勿靠近 (B)橘色;表示儲氣槽內存放
有毒氣體 (C)黑色;隔絕光線照射,以避免儲油槽內的氣體
產生化學變化 (D)銀白色;減少吸收輻射熱,避免儲油槽因
溫度過高而爆炸。
若氧化汞加熱後產生的汞和氧氣,無法再以加熱或通電方式
分解成其他物質,由此可判斷汞和氧氣為何種物質?
附圖為某電中性原子
的結構模型,試問該
元素的質量數為何?
承上題,隨著科技進步,科學家發現原子內部確實有更微小
粒子,其發現順序為何?
將100公克、10℃的某固態
物質,在一穩定熱源上加
熱,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
關係如附圖所示,則下列
敘述何者錯誤?
用一穩定熱源做測定比熱的實驗
,分別取100g的水及200g某液體
分別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
如附圖。若某液體和水在同一時
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試問某液
體比熱為何?(cal / g。C)
週期表元素依原子序由小到大,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排列,每
一縱行稱為族,同族的元素具有甚麼關係?
附圖為部分的元素
週期表,該表中標
示有甲~辛八種元
素,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通常為銀白色(或銀白色)、不具延展性、可拉成細線、可打
成薄片、電的良導體、通常難導熱。以上屬於金屬一般特性
的有幾項?
自然界中煤炭、石墨、石墨烯及鑽石都是由碳所組成的,下
列敘述何者錯誤?
科學家利用元素符號及數字來表示純物質的組成,稱為化學
式。有關化學式的寫法,下列何者錯誤?
(B)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非金屬符號寫
在前面,金屬符號寫在後面
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提出最早的元素週期表時,後來英國科
學家莫斯利更改部分順序修正成目前週期表。試問目前週期
表是依據甚麼來排列?
甲、乙、丙、丁各物質的組成粒子如附圖所示,則何者為氧
分子?
氦 、 氧 、 銅 、 氯化鈉 、 碳酸鈣 為一般常見的物質
,其化學式依序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