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01.33 KB
頁數
3
作者
Sofia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1-04,离现在 5 36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大同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學期第一次段考 自然科試卷 七年 座號 姓名
1. ( )黑金剛「花生仁」口感鮮甜清脆外皮紫黑含有豐
富的花青素。帶殼時,跟一般的土豆莢無異,剝開後
通常有 14
顆黑金剛下列有關黑金剛花生的敘述,
何者正確?() 黑金剛花生仁的紫黑外皮屬於營養
器官層次 () 黑金剛花生仁屬於營養器官帶殼的
豆莢則屬於生殖器官 () 黑金剛花生仁屬於生殖
器官帶殼的豆莢則屬於營養器官 () 黑金剛花生
仁與帶殼的豆莢皆屬於生殖器官。
2. ( )請由附圖判斷,這個細胞可能
是哪一種細胞?()風車草,
葉肉細胞 ()莫氏樹蛙,肌
肉細胞 ()含羞草,上表皮
細胞 ()山羌,神經細胞。
3. ( )承上題附圖哪一個構造主要由纖維素組成? ()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核 ()粒線體。
4. ( )有關生物攝取養分與轉換能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 ()醣類是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可轉換產
生能量 ()細胞內呼吸作用可將養分轉換成能量
()各種養分皆能在生物體內轉換產生能量 ()
白質又稱為碳水化合物可轉換產生能量。
5. ( )諺諺吃一口白飯,飯在仔細咀嚼後隨著唾液進入胃
內,此時唾液澱粉酶將飯分解成麥芽糖的速率會降
造成此結果的主要原因為何? () 溫度太高,
酵素失去活性 ()咀嚼太久,酵素作用結束 ()
酸性太強酵素活性下降 ()水分太多濃度稀釋
6. ( )承上題唾液澱粉酶將白
飯分解成麥芽糖的敘
請由附圖判斷下列
哪一個物質最符合白飯
的表現?()物質甲
()物質乙 ()物質丙 ()物質丁。
7. ( )承上題附圖示意,請問這是屬於生命現象中的哪一
種? ()生殖 ()生長 ()感應 () 代謝
8. ( )細胞膜具有細胞門戶之稱下列哪一種物質可以直接
通過細胞膜,也可藉由特殊蛋白質的協助進出細胞?
()氧氣 ()清水 ()二氧化碳 ()葡萄糖。
9. ( )中秋節過後伸伸發現月餅放在冰箱外比放在冰箱
內容易腐敗。心中產生疑問:是不是冰箱裡有特殊的
化學物質防腐?請問伸伸「發現月餅放在冰箱外,比
放在冰箱內容易腐敗」這是屬於科學方法中的何者?
()觀察 ()假說 ()提問 ()分析。
10. ( )承上題敘述伸伸發現月餅放在冰箱外比放在冰箱
內容易腐敗的現象,下列何一項解釋最正確? ()
冰箱外通風,氧氣充足 ()冰箱內密閉,沒有細菌
() 冰箱外溫度高,酵素活性高 () 冰箱內缺光
線,酵素活性低。
11. ( )某些假說在經過多次的實驗探討和證實後會形成學
說,請問下列關於學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
說地位不可撼動,百分之百準確 ()若有新的技術
可以重新設計實驗,學說就會被修正為假說 ()
要是知名科學家提出的理論,就可算是學說 ()
說是經過實驗證實的,對於學說論述仍可能被質疑。
12. ( )一樣是大同國中的小帥哥新生豐豐 180 公分90
公斤重源源 150 公分 40 公斤重請問就細胞的觀點
而言,主要是什麼因素會造成豐豐和源源之間體型的
差異? () 細胞的數量 () 細胞的胖瘦 ()
細胞的含水量 ()細胞之間的距離。
13. ( )下列何者是進入實驗室應遵守的安全守則? ()
到實驗室要帶飲用水,避免上課時口渴 ()進入實
驗室後,先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 ()酒精燈翻倒
著火時,應迅速潑水滅火、尖叫警示 ()實驗後的
廢棄物應全部丟至垃圾桶中,乾淨就好不需要處理。
14. ( )庭庭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風車
草葉片下表皮,附圖為觀察後所
畫出的細胞圖,請問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甲細胞有細胞
核,乙細胞無細胞核 ()丙構
造為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細胞壁 ()乙細胞的功能
是控制氣孔開閉 ()甲細胞內的葉綠體會隨著細胞
質流動而緩慢移動。
15. ( )關於三種細胞構造的比較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風車草保
衛細胞
洋蔥表皮
細胞
口腔皮
膜細胞
()細胞核
()細胞膜
()葉綠體
()細胞壁
() () () ()丁。
16. ( )今慧慧想觀
察水蘊草葉片
表皮細胞的細
胞膜,請問將
水蘊草葉片分別浸泡於下列各種溶液一段時間後,再
利用光學複式顯微鏡觀察。請問下列何者最容易觀察
到如附圖膜壁分離的現象? ()濃食鹽水 ()
餾水 ()本式液 ()亞甲藍液。
17. ( )承上題附圖示意當細胞由甲圖變為乙圖細胞內水
分應該會如何變化?
()
()
()
()
18. ( )附圖為竹葉草葉肉細胞的構
造示意圖丁分
別代表細胞內不同的構造
下列何者主要負責產生能量
供細胞使用?() ()
() ()丁。
19. )承上題附圖,明明想要解開竹葉草的遺傳密碼,從
DNA
的研究,請問必須從上圖中哪一個構造取得
DNA ()()()()丁。
20. ( )關於細胞置於各種不同濃度的鹽水中會發生的改
變,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莫氏樹蛙的紅血
球置於高濃度食鹽水中時,細胞會萎縮 ()洋蔥的
表皮細胞置於低濃度食鹽水中時,細胞會脹破 ()
山羌的肌肉細胞置於清水中時,細胞會變小 ()
車草的葉肉細胞置於高濃度食鹽水中時細胞會變大
21. ( ) 水筆仔生活在土壤鹽分高且缺氧的河口環境,紅色
樹皮、綠色葉子,開上白色小花後結果。果實內有種
種子會留在母株上吸取養分發育成筆狀的構造
此構造離開母株落入土中後,會長成一株新個體。請
問這些筆狀的構造為何? ()氣生根 ()果實
()變形的莖 ()胎生苗。
22. ( )承上題敘述下列有關植物組成層次的敘述何者正
確? () 紅色樹皮屬於細胞層次 ()綠色葉子
屬於組織層次 () 白色小花屬於器官系統層次
() 筆狀的構造屬於個體層次。
23. ( )附圖為鈞鈞利用複式
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球
細胞示意圖過程中只
轉動旋轉盤在兩種不
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現
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在甲視野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均可在乙中觀察到 ()
細胞的放大倍率,甲比乙低 ()視野中的光線強
甲比乙暗 () 胞的清晰程度甲比乙模糊。
24. ( )附圖為複式顯微鏡的示意
圖,萱萱使用這台顯微鏡觀察
玻片標本時,若發現視野中的
光線過亮,则應調整圖中哪一
個構造? () ()
() ()辛。
25. ( ) 承上題,茜茜製作風車草表皮玻片標本,放在這台
顯微鏡上觀察,附圖為視野中所見的細胞。茜茜想將
箭頭所指的細胞,移至視野中
央,應將玻片往哪一方向移動?
()左下 ()右下 ()左上
()右上。
26. ( )使用複式顯微鏡在
100
倍的放
大倍率下觀察水中瓢體蟲攝食,看到瓢體蟲占滿整個
視野。若想進一步觀察此生物的游動路徑,下列哪一
種目鏡及物鏡的組合最有可能達成?()目鏡
10X
物鏡
40X ()目鏡
15X物鏡
4X ()目鏡
15X、物
10X ()目鏡
15X、物鏡
40X
27. ( )附圖為解剖顯微鏡的示意圖萱萱
使用這台顯微鏡觀察構樹葉片表面
細毛時,下列操作何者正確? ()
將葉片平放於目鏡上以固定夾固定
() 將顯微鏡插上電源,打開光
利用光圈調整視野的亮度 ()
調整眼距調整器使雙眼所見的視野合一 () 先閉
上一眼,轉動眼焦調整器以調整,待一眼看清楚後,
再轉動調節輪調整清晰程度。
28. ( )承上題附圖源源在載玻片上寫bp字後放在這
台顯微鏡上觀察則他所看到的影像為下列何者?(不
考慮放大倍率)()bp ()
qd ()
bq ()
dq
29. ( )附圖為一臺複式顯微鏡上三
種不同倍率的物鏡示意圖
云使用 10X 物鏡觀察植物細
胞後再轉換另一物鏡結果視野下的細胞數目減少
有關轉換後的物鏡及其視野範圍的變化,下列何者最
合理?()甲,視野範圍放大 ()甲,視野範圍縮
()視野範圍放大 ()視野範圍縮小
30. ( )附圖甲為酵素
X
之活性與
溫度的關係示意且知酵素
X
置於超過
44
℃的環境
就無法再回復催化的能
乙為嘉嘉在試管中加入
30mL
具有活性的酵
X,並將此試管置
於可調控溫度的裝
置中其溫度隨時間
控制示意若嘉嘉在
20 50
分鐘時,從此試管中取出
2mL
的酵素
X
進行酵素活性分析,則下列有關此酵素活性的敘述,
何者正確? ()20
分的酵素活性大於第 50
的酵素活性 ()
20
分的酵素活性小於第 50
的酵素活性 20
() 20
分的酵素活性等於第
50
分的酵素活性活性最大 () 20
分的酵素活
性等於第 50
分的酵素活性,無活性。
31. ( )晴晴在甲丙三支試管中裝入不同的溶液接著
將碘液加入三支試管內結果甲試管顏色改變
無反應接著在乙丙試管中加入本氏液後其中有一
步驟作不同的處理結果乙試管呈紅色而丙試管無反
試問實驗結束後丙試管分別呈現什麼顏色?
()甲淡藍色、丙藍黑色 ()甲藍黑色、丙淡藍色
()甲黃褐色、丙藍黑色 ()甲黃褐色、丙淡藍色
32. )承上題,
如果乙是水蜜桃果汁,丙是水梨果汁
成乙丙兩試管產生不同的結果可能是哪一支試管的
處理過程中缺少了什麼步驟? ()乙試管沒有靜置
()乙試管沒有隔水加熱 ()丙試管沒有靜置 ()
丙試管沒有隔水加熱。
33. )欲測定未知溶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其步驟順序何者
正確?()加酒精()加亞甲藍液()加本氏液、
()加碘液()隔水加熱 () 甲丁 () 乙戊
() 丁戊 () 丙戊。
34. ( )附為圖為甲、乙和丙三種
酵素在不同
pH
值(酸鹼值)
下活性大小的測試結果。下
列酵素活性相關敘述何者正
確? ()
pH
值增加,三種酵素活性持續增加 ()
pH
值減少,三種酵素活性持續增加 ()三種酵素的
活性大小和
pH
值無關 ()三種酵素的活性各有其最
適合的
pH
值。
35. ( )愷愷午餐吃了一塊排骨肉在生物學上下列何者與
排骨肉屬於相同的生物體組成層次? ()榕樹的維
管束 ()向日葵的葵瓜子 ()人體的消化 ()
豌豆莢中的豌豆。
36. ( )選擇水分子能通過但蛋白質不能通過的膜為材料
做成四個大小相同的袋子分別裝入濃度相同的蛋白質
溶液,使其總重皆為
25
公克。將此四個袋子分別浸泡
在濃度為
10%、20%、30%及
40%的蛋白質溶液中,
經一段時間後,取出袋子並測量袋子和其內容物的總
結果如表所示判斷原先袋內的蛋白質溶液濃度,
最可能是在下列何種範圍?()
10%到
20 ()
20%到
30 ()
30%到
40 ()
40%以上。
浸泡的蛋白質溶液濃度
浸泡後的總重
10
28
20
23
30
18
40
13
37. ( )仙人掌綠色的莖肥厚,下列哪一項是它的功能?
()減少水分的蒸散 ()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
()儲存大量水分和養分 ()增加吸收水分面積。
38. ( )下列何者可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提供生物呼吸,
而且可以保護地球,降低隕石對地球撞擊的影響?
()陽光 () ()空氣 ()養分。
39. ( )下列物質和組成生物體相關構造的配對何者正確?
()纖維素:又稱為維生素 ()鈣和磷:骨骼的重
要成分 ()醣類:人體含量最多的物質 ()維生
C:缺乏易造成夜盲症。
40. ( )美美想要測試芭樂有沒有含澱粉她可利用下列何種
試劑檢測? ()碘液 ()本氏液 ()亞甲藍液
()氯化亞鈷溶液。
41. ( )如右圖,甲、乙、
丙三支試管均加入
3mL 澱粉液及 3mL
液,分別置於 0℃、
37℃、90℃的水中。
每隔一段時間,分別從三支試管各取出等量的液體,
冷卻後滴入碘液,哪一支試管的液體最快出現黃褐色
的反應?() () () ()一樣快。
42. ( )若要探究溫度對豌豆生長速度的影響,下表中的哪
兩組可做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甲乙 ()丙丁
() 乙丁 ()甲丁。
溫度保持
15
15
28
澆水次數
及水量
每日
2
每次
100mL
每日 1
次,
每次
100mL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放置位置
實驗桌
上,蓋黑色
不透光罩
窗戶旁,
天照到光
實驗桌
上,蓋黑色
不透光罩
43. ( )豬籠草和毛氈苔等捕蟲植物常長於土壤貧瘠的環境
中,主要是藉由捕食昆蟲以獲得該地區缺乏的何種營
養素? () () () ()鉀。
44. ( )下列我們吃的營養素中何者提供活動所需的能量?
()蛋白質 ()維生素 ()礦物質 ()水。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問題:
細胞可依構造的差異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
原核細胞缺乏核膜,故不具細胞核,遺傳物質直接與細胞質
接觸,這也是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差別。此外,原
核細胞中也缺乏各種由膜構成的微小構造,如液胞、粒線體
或葉綠體等。特別的是,原核細胞的細胞膜除了可控制物質
進出,亦可將養分轉換為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在細胞膜外,
原核細胞還具有由肽聚糖構成的細胞壁。科學家將這些沒有
細胞核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的低等生物,稱為原核生物,代表
者有細菌和藍菌等。真核細胞具有細胞核與各種有膜的微小
構造,代表者包括了植物和動物等。
45. )念珠藻是可行光合作用的藍菌,使用顯微鏡觀察念
珠藻細胞,可發現下列哪一構造? () 葉綠體
()液胞 () 細胞核 ()細胞壁。
46. )榕樹的保衛細胞與念珠藻細胞比較,主要利用何種
構造將養分轉換成細胞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
利用粒線體 ()粒線體;細胞膜 ()細胞膜;粒
線體 ()皆利用細胞膜。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問題:
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最深的海溝,大部分水深在
8,000
公尺以上。其中居住著一種深海生物:角高體金眼鯛,屬深
海魚類體長約
15
公分因為口中具有可怕的大牙因此有
「尖牙」的稱號牠們最常棲息的地方是水深
5002,000
尺處,但最深到
5,000
公尺的海底深淵仍可見到其蹤跡。深
海區的水壓很大,溫度接近零度,生物種類不多,因此「尖
牙」主要的食物為從海洋上層所掉落的生物碎屑。
47. 在水深約 8000
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和我們居住的環
境比較下列關於馬里亞納海溝敘述何者正確? ()
溫度高 ()物種多 () 缺陽光 ()低水壓。
48. )有關角高體金眼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其食物主要為海洋深處的綠色大型藻類 ()此深海
魚類頭頂具尖刺,因此有「尖牙」之稱號 ()是一
種體型巨大的掠食者 ()居住在生物圈範圍內。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問題:
西元 1665 英國科學家虎克改良了複式顯微鏡在一次
觀察軟木薄片時,發現軟木是由許多蜂窩狀的小格子所構成,
他形容這些小格子為Cell後來在生物學上成為專指細胞的
名詞。因此虎克成為第一位描述細胞的科學家,但他所觀察的
小格子並非完整的細胞而是細胞死亡後所遺留下來的部分
此外,荷蘭科學家雷文霍克使用單透鏡的顯微鏡觀察細
菌,也成為第一位發現與描述細菌的科學家。此後, 19 世紀
中期德國的動物學家許旺和植物學家許萊登分別發現動、植物
都是由細胞所組成於是提出了細胞學說其重要內容為「細
胞是生物體構造與功能的基本單位」20 年後,德國生物學家
菲可提出︰「細胞皆由原來的細胞分裂所產生」的論述,讓細
胞學說的內容更加完整,同時也開啟了細胞研究的大門。
49. )下列有關科學家和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文霍克:提出細胞皆由原來的細胞分裂所產生 ()
菲可提出了細胞學說 ()許旺和許萊登發現動
植物都是由細胞所組成 ()虎克發明複式顯微鏡
50. )下列有關虎克觀察軟木薄片的敘述,何者正確?
()是完整的活細胞 ()小格子中含有細胞核
()小格子中含有細胞質 ()虎克是第一位描述細
胞的科學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