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 )選擇水分子能通過,但蛋白質不能通過的膜為材料,
做成四個大小相同的袋子,分別裝入濃度相同的蛋白質
溶液,使其總重皆為
25
公克。將此四個袋子分別浸泡
在濃度為
10%、20%、30%及
40%的蛋白質溶液中,
經一段時間後,取出袋子並測量袋子和其內容物的總
重,結果如表所示。判斷原先袋內的蛋白質溶液濃度,
最可能是在下列何種範圍?(A)
10%到
20% (B)
20%到
30% (C)
30%到
40% (D)
40%以上。
37. ( )仙人掌綠色的莖肥厚,下列哪一項是它的功能?
(A)減少水分的蒸散 (B)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
(C)儲存大量水分和養分 (D)增加吸收水分面積。
38. ( )下列何者可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提供生物呼吸,
而且可以保護地球,降低隕石對地球撞擊的影響?
(A)陽光 (B) 水 (C)空氣 (D)養分。
39. ( )下列物質和組成生物體相關構造的配對,何者正確?
(A)纖維素:又稱為維生素 (B)鈣和磷:骨骼的重
要成分 (C)醣類:人體含量最多的物質 (D)維生
素
C:缺乏易造成夜盲症。
40. ( )美美想要測試芭樂有沒有含澱粉,她可利用下列何種
試劑檢測? (A)碘液 (B)本氏液 (C)亞甲藍液
(D)氯化亞鈷溶液。
41. ( )如右圖,甲、乙、
丙三支試管均加入
3mL 澱粉液及 3mL 唾
液,分別置於 0℃、
37℃、90℃的水中。
每隔一段時間,分別從三支試管各取出等量的液體,
冷卻後滴入碘液,哪一支試管的液體最快出現黃褐色
的反應?(A)甲 (B)乙 (C)丙 (D)一樣快。
42. ( )若要探究溫度對豌豆生長速度的影響,下表中的哪
兩組可做為實驗組和對照組?(A)甲乙 (B)丙丁
(C) 乙丁 (D)甲丁。
43. ( )豬籠草和毛氈苔等捕蟲植物常長於土壤貧瘠的環境
中,主要是藉由捕食昆蟲以獲得該地區缺乏的何種營
養素? (A)碳 (B)氮 (C)鐵 (D)鉀。
44. ( )下列我們吃的營養素中,何者提供活動所需的能量?
(A)蛋白質 (B)維生素 (C)礦物質 (D)水。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問題:
細胞可依構造的差異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
原核細胞缺乏核膜,故不具細胞核,遺傳物質直接與細胞質
接觸,這也是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差別。此外,原
核細胞中也缺乏各種由膜構成的微小構造,如液胞、粒線體
或葉綠體等。特別的是,原核細胞的細胞膜除了可控制物質
進出,亦可將養分轉換為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在細胞膜外,
原核細胞還具有由肽聚糖構成的細胞壁。科學家將這些沒有
細胞核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的低等生物,稱為原核生物,代表
者有細菌和藍菌等。真核細胞具有細胞核與各種有膜的微小
構造,代表者包括了植物和動物等。
45. ( )念珠藻是可行光合作用的藍菌,使用顯微鏡觀察念
珠藻細胞,可發現下列哪一構造? (A) 葉綠體
(B)液胞 (C) 細胞核 (D)細胞壁。
46. ( )榕樹的保衛細胞與念珠藻細胞比較,主要利用何種
構造將養分轉換成細胞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A)皆
利用粒線體 (B)粒線體;細胞膜 (C)細胞膜;粒
線體 (D)皆利用細胞膜。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問題:
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最深的海溝,大部分水深在
8,000
公尺以上。其中居住著一種深海生物:角高體金眼鯛,屬深
海魚類,體長約
15
公分,因為口中具有可怕的大牙,因此有
「尖牙」的稱號。牠們最常棲息的地方是水深
500~2,000
公
尺處,但最深到
5,000
公尺的海底深淵仍可見到其蹤跡。深
海區的水壓很大,溫度接近零度,生物種類不多,因此「尖
牙」主要的食物為從海洋上層所掉落的生物碎屑。
47. ( )在水深約 8000
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和我們居住的環
境比較,下列關於馬里亞納海溝敘述何者正確? (A)
溫度高 (B)物種多 (C) 缺陽光 (D)低水壓。
48. ( )有關角高體金眼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其食物主要為海洋深處的綠色大型藻類 (B)此深海
魚類頭頂具尖刺,因此有「尖牙」之稱號 (C)是一
種體型巨大的掠食者 (D)居住在生物圈範圍內。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問題:
西元 1665 年,英國科學家虎克改良了複式顯微鏡,在一次
觀察軟木薄片時,發現軟木是由許多蜂窩狀的小格子所構成,
他形容這些小格子為「Cell」,後來在生物學上成為專指細胞的
名詞。因此虎克成為第一位描述細胞的科學家,但他所觀察的
小格子,並非完整的細胞,而是細胞死亡後所遺留下來的部分。
此外,荷蘭科學家雷文霍克使用單透鏡的顯微鏡觀察細
菌,也成為第一位發現與描述細菌的科學家。此後, 19 世紀
中期德國的動物學家許旺和植物學家許萊登分別發現動、植物
都是由細胞所組成,於是提出了細胞學說,其重要內容為:「細
胞是生物體構造與功能的基本單位」。20 年後,德國生物學家
菲可提出︰「細胞皆由原來的細胞分裂所產生」的論述,讓細
胞學說的內容更加完整,同時也開啟了細胞研究的大門。
49. ( )下列有關科學家和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A)雷
文霍克:提出細胞皆由原來的細胞分裂所產生 (B)
菲可:提出了細胞學說 (C)許旺和許萊登:發現動、
植物都是由細胞所組成 (D)虎克:發明複式顯微鏡。
50. ( )下列有關虎克觀察軟木薄片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完整的活細胞 (B)小格子中含有細胞核
(C)小格子中含有細胞質 (D)虎克是第一位描述細
胞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