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頁,共 2 頁
彰化縣立大同國民中學 108 學年 第二學期 第二次段考 公民與道德科一年級試卷
一、單選:每題 2分,共 60 分
( )1. 電腦從早期的 DOS 系統到 Windows2005、XP7.0 到現在
的智慧型手機,使人們在取得資訊時,得以越來越快
速與方便,此現象體現了文化的何項特性? (A)差異
性(B)約制性(C)普遍性(D)累積性
( )2. 小彤去英國讀書期間,春節前夕, 英國老師請小彤在
課堂上教其他外國學生寫春聯,並分享中國人過年的
點滴,請問這是體現何種文化現象? (A)文化傳承(B)
文化交流(C)文化融合(D)文化創新
( )3. 歐洲人習慣打「X」表示勾選,可是中國人打「X」表
示錯誤或不是這個選項。由此現象我們看到了文化的
何項特性? (A)差異性(B)約制性(C)普遍性(D)累積性
( )4. 承上題,羅伯是來自荷蘭的留學生,他在台灣填寫表
格時,還是習慣用「X」來表示勾選,請問:羅伯的此
行為可以看到文化的何項特性? (A)差異性(B)約制性
(C)普遍性(D)累積性
( )5.請問下列何種行為會受到公權力的處罰? (A)小風是印
度教的教徒,因受不了美食的誘惑,跟朋友去吃牛排
(B)小光跟朋友約好星期六去看電影,但卻因為貪睡爽
約了 (C)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剛出嫁的貝蒂決定今
年大年初二不回娘家了(D)小民在疫情期間從外國回來
,沒有遵守居家隔離的規定,出門買便當並訪友
( )6.端午節快到了,偉哥決定利用家政課時所學到的縫紉技
術,縫一個蜘蛛俠的香包,送給他在網路上認識的美
國筆友,請問:偉哥的蜘蛛俠香包符合下列何種文化現
象?(A)文化失調(B)文化認同(C)文化融合(D)文化衝突
( )7. 彰化扇形車站、濁水溪、員林火車站前的高跟鞋地
標、含糖飲料禁止入校園的規定、卑南族的石棺、
賽夏族的矮靈祭、前人告誡「處事要謹言慎行」、
iphone11 手機。請問:以上屬於「物質文化」者有
幾個? (A)2 個(B)3 個(C)4 個(D)5 個
( )8.下列何者屬於倫理道德的範疇? (A)政府規定肺炎疫情
期間搭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B)端午節在鹿港舉行
龍舟賽(C)大甲媽祖繞境 (D)每個人都應當尊敬並孝順
父母
( )9. 泰雅族的喜娜大學畢業後,厭倦都市生活的緊張焦慮
感,決定回家鄉跟祖母學習泰雅族婦女的傳統織布技
術,也讓族人的織布技術不會因此消失。請問這是何
種文化現象? (A)文化融合 (B)文化交流(C)文化傳承
(D)文化創新
( )10.下列何者是所有社會規範共同的功能? (甲)約束個人的
行為(乙) 維持社會秩序(丙) 啟發人的內在良心(丁)
使社會穩定與和諧 (A)甲乙丁 (B)甲乙丙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 )11.下列哪一個敘述可以說明文化的普遍性?(A)文化具有
約束人類的力量(B)文化的發展都是由簡單到複雜(C)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存在(D)因各地的氣候地形
不同,於是也發展出不同的文化特色
( )12. 故宮博物院把北宋的清明上河圖做成 VR 虛擬實境的影
片,提供人們身歷其境體驗古代北宋都城開封的市集
生活,請問此發明符合下列何種文化現象? (A)文化失
調(B)文化交流(C)文化融合(D)文化創新
( )13. 由於人類不斷的追求進步與便利生活的天性,因此不
斷進行文化創新的工作, 也因此造成了文化的哪一項
特性? (A)普遍性 (B)累積性 (C)差異性 (D)約制性
( )14.關於文化的描述與定義,下列何者錯誤? (A)是人類為
了適應或改變生活環境所創造出來的成果(B)文化有物
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之分(C)多元文化會造成文化不平
等的現象發生,所以應該盡量將文化融合成單一文化
(D)文化是人類一切生活方式的總稱
( )15. 在多元文化的國家中,某些文化可能因為主流文化的
刻意貶抑,而遭到大眾的誤解或偏見,形成文化間不
平等的現象,而讓人們誤以為文化間有優劣之分。此
現象我們稱為 (A)文化位階 (B)文化融合 (C)人化認
同 (D)文化差異
( )16.行政院成立客家委員會及各族群的電視台,致力於客
家文化及原住民文化及語言的保存與推展,請問政府
此舉是在體現下列哪個法律保障多元文化的精神?
(A)原住民族基本法 (B)憲法增修條文 (C)民法(D)國
民教育法
( )17. 美國常常利用下列何管道,將美國文化強力放送到其
他國家,使自己國家的文化成為全世界的強勢文化,
形成文化位階的現象? (A)軍事 (B)外交 (C)大眾傳
播媒體 (D)殖民
( )18.下列配對何者正確?(A) 騎機車要戴安全帽 — 宗教
信仰(B)吃飯前一定要禱告 — 風俗習慣(C)去登山健
行後把垃圾帶下山 — 倫理道德(D)夫妻間相互體諒、
互相尊重 — 法律
( )19.下列關於「非正式規範」的描述何者正確? (A)違反時
會受到輿論的批評與良心譴責(B)目的只在啟發人的內
在良知 (C)目的只在約束人類的外在行為(D)違反時會
受到國家公權力的制裁
( )20.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次文化是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
遵循或認同的文化 (B)隨著時代的改變,次文化有可
能轉變成主流文化 (C)主流文化與次文化之間並沒有
優劣貴賤之分,應該並存於社會 (D)對主流文化與次
文化的態度,我們不一定要認同,但都必須給予尊重
( )21.下列何者是造成「文化不平等」現象的主要原因? (A)
弱勢文化自己的體質不良或素質不夠 (B)資源與權力
上的分配不平均 (C)弱勢文化的人數上輸給強勢文化
(D)弱勢文化的教育程度跟不上強勢文化
( )22.下列何者不屬於「文化」的範疇? (A)歐洲的阿爾卑斯
山 (B)高速公路的 ETC 電子收費系統 (C)原住民的烤
山豬料理 (D)埃及的金字塔
( )23.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為了避免弱勢文化的消失,更
凸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B)包容與尊重是解決文化衝
突最佳的方法之一(C)文化創新是為人類社會注入新
活力與進步的動力之一(D)社會規範是不會隨時間或
時代改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