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86.4 KB
頁數
3
作者
FO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1-07,离现在 5 29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大同國中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七年級公民科試題 七年__ 姓名︰_________
1. 公民老師在上法律單元時,若筠發現他很有興趣且很容
易了解老師所說的上課內容,因此他立定志向,未來將
朝法律專業領域邁進發揮所長為社會服務由上可知
到學校學習可以讓他培養哪一項能力?
A.發掘潛能以展現自我 B.追求適性的學習方法
C.培養良善人際互動能力 D.學習參與公共事務知能
2. 參與社區生活能幫助個人獲得團體歸屬感,以及達到提
升生活品質的目的。而下列何人的說法,是影響社區發
展的重要關鍵?
A恩靚:依賴大型企業的捐助
B.怡秀:政府主導協助
C.芷閑:社區居民的所得與知識水準
D.岱禾: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付出
3. 又心:在學校藉由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了解到當每個
人都能尊重他人的意見表達時,自己也才能獲得對方的
尊重由上可知到學校學習可以讓他培養哪一項能力?
A.發掘潛能以展現自我 B.追求適性的學習方法
C.培養良善人際互動能力 D.學習參與公共事務知能
4. 社區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與我們的工作、休閒及生活息
息相關。下列有關社區的敘述,何人的說法是正確的?
A.睿恩:社區是由具相同血緣關係的人所組成
B.映璇:社區是政府的法定組織
C.稚君:社區是自然形成的公共生活領域
D.宇彤:每個社區範圍大小相同
5. 為了協助我們達成到學校學習的目的,政府用何種方式
來保障我們在校園生活中的權利?下列何人說法正確?
A翊琳:一切聽從老師指示
B.暐甯:由學生自行決定
C.伃彣:由老師、家長和學生決定
D.昕宇:制定明確的規範
6. 基於對社區的認同,有時會促使社區居民成立社區組
織,來解決共同的問題或達成共同的目標。下列何人所
社區組織?
A.承修:原住民族委員會 B.秉叡:社區發展協會
C.晉愷:地方文史工作室 D.梓銘:社區管理委員會
7. 下列有關在學校學習方面的權利與責任,何人的說法是
正確的?
A.宥廷:教師教學為其自主活動,不用考慮到學生
B.永諺:同學之間應尊重彼此的學習權,不干擾別人學
習,是一種權利
C.家祥:憲法規定人民有受國民教育的權利與義務
D.宸浩:學校活動皆由學校行政單位主導,是否影響學
生不重要
8. 「居民參與社區之中相關公共事務的決定與執行過
」,「 居民採取行動來解決社區問題的過程」, 以上是公
民老師複習某概念的題目,請問下列哪一位同學的回答
是正確的?
A.瑞佑:社區參與 B.瑜軒:社區意識
C.宥勳:終身學習 D.昕諺:學生自治
9. 我國哪一部法律明確規定「零體罰」政策,不讓學生因
為任何體罰造成傷害?
A.憲法 B.性別平等教育法
C.家庭暴力防治法 D.教育基本法
10. 部落是原住民於原住民族地區一定區域內,依其傳統規
範共同生活結合而成之團體,經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
核定。請問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指的是
A.文化部 B.客家委員會
C.內政部 D.原住民族委員會
11. 既身為人,就應享有身為人的權利。所以我們不能隨便
就罵人家是「畜牲」、「 禽獸」、「 得腦震盪的豬」等字言
否則可能觸犯刑法的妨害名譽罪,也侵害到別人的何種
權利?
A.肖像權 B.人格權 C.學習權 D.財產權
12. 通常在一特定地理區域的部落擁有共通的文化宗教、
語言及價值觀,部落的居民平時會透過何種方式來決定
部落事務?
A.部落頭目決定 B.社區管理委員會
C.原住民委員會 D.部落會議
13. 下列有關在學校財產方面的權利與責任,何人的說法是
正確的?
A.家陞:他們倆人是好友,使用彼此的文具都不用告知
B.彥博:學生攜帶法定違禁品,老師可以沒收依法處理
C.家璿:即使會干擾學習的物品,學生也可以攜帶到學
校來
D.皓庭:我國法規明定每個人有自由使用自己物品的權
利,但不包含學生
14. 我以身為社區一份子為榮,在心理上我對社區產生「休
戚與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上敘述主要在陳述何種
概念?
A.社區自治 B.社區參與
C.社區組織 D.社區意識
15. 學生如何參與校園公共事務,其步驟有:甲、藉由學生
自治形成公共事務的決定 釐清校園公共事務的範圍
丙、深入了解公共事務的內容。其正確步驟依序應該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16. 下列四人皆自稱對部落相當清楚了解,但四人中顯然有
一位還是不清楚部落的概念,請問是哪一位?
A.昱晴:過去原住民認定部落就是社區
B.壹靖:部落是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礎
C.沄儒:透過部落的運作,能促成成員間各司其職相互
合作
D.逸瑄:部落是原住民族地區的生活中心
17. 下列有關學校公共事務的說法,何人的陳述是正確的?
A.玗珊:校園公共事務通常是指只與校長有關且需要處
理的事務
B.宥昀:不管校園公共事務涉及對象是誰或適用範圍大
小,只要是學校的任何成員都可參與
C.郁琁:班服的決定應該全權由導師決定
D.筱蕎:學校營養午餐的
菜色
,全校學生都可以參與討
論來形成共識
18. 現今部落的傳統文化與生活習慣,因受到某些因素的衝
擊和影響,以致產生原住民族文化認同與危機。下列哪
一個不是造成衝擊和影響的因素?
A.人口外移 B.人口老化
C.性別歧視 D.漢人文化
19. 公共事務形成共識之前,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管道蒐集相
關資料,更深入了解該公共事務的內容,以形成共識做
出決定。下列哪些管道可讓我們獲得更完整的資訊內
訪談 問卷調查 專心課業學習 丁、尋
求專業人士的建議。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0. 下列哪一位部落客扭曲了部落對原住民族的重要性?
A.恩鈾:延續原住民族部落共工共享的精神
B.芯卉:傳承樂天開朗吃喝玩樂的特性
C.芷柔:喚醒族人對原住民族文化的體會與重視
D.柔安:傳承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
21. 在學校公共事務的處理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何種途徑
來形成共識?
A.學生自治 B.導師裁決
C.家長主導 D.專業人士決定
22. 台灣是一個融合多元族群文化的國家,下列哪一個族群
是台灣這塊土地最早的主人?
A.閩南人 B.客家人 C.原住民族 D.新住民
23. 下列有關公共事務的決定,何人的說法是正確的?
A.瑜瑄「多數服從少數少數尊重多數」是討論時應遵
守的原則
B.宥云:不理會少數人的意見,可能會構成公共事務處
理的阻力
C.宏軒:學生處理公共事務不用遵守社會規範
D.承叡:決議的結果每個人都有遵守的權利
24. 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流域的深耕達瑪汶協會成立部落共
同廚房,恢復傳統的何種生活型態,體會原住民族文化
中互助分享的價值?
A.守法自治 B.重視家庭
C.獨立成長 D.共工共享
25. 七年 24 班想要實施學生自治,實施步驟有:甲、推動
724 各項自治活動 訂定 724 自治規範 成立 724
自治組織。正確順序步驟依序應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6. 無論是社區或部落,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希望共同打造美
好生活居住環境,要實現這個期待,下列何人的說法是
最主要關鍵因素?
A.柏叡:社區組織的規模擴大
B.鋐宥:居民凝聚共識主動參與
C.佳樂:在地企業的熱心贊助
D.旅凱:政府補助充裕的經費
27. 又綸第一次當主席很緊張,四位好友分別提出會議規則
的規定,哪一位好友的說法是正確的?
A.程翔:宣讀會議程序
B.全佑:主席最大,可直接裁示任何事情
C.邵玄:宣布開會及散會
D.士銘:只賦於好友發言地位
28. 高雄市美濃區當地的居民擔心會破壞生態,曾發起反對
興建美濃水庫運動,進而推廣水資源保育。這一連串活
動最主要有助於社區達成哪一願景?
A.實現公平正義 B.落實環境保護
C.促進經濟發展 D.提升人文教育
29. 下列是七年 6班開班會的程序:①指派主席司儀紀錄→
②宣布開會→③報告事項→④討論事項→⑤臨時動議→
⑥散會。請問哪一個程序出現錯誤?
A.程序① B.程序② C.程序④ D.程序⑤
30. 一個永續社區要包容多元聲音,也要鼓勵居民共同參
與,並採民主程序達成共識。根據上述,一個永續社區
不包含下列哪一個特質?
A.包容性 B.參與姓 C.民主性 D 權威性
31. 下列四人對會議程序的敘述,哪一位的說法是正確的?
A.宇倫:動議→附署→討論→表決
B.宥叡:提案→附議→討論→表決
C.朋安:動議→附議→討論→表決
D.梓翔:臨時動議→附署→討論→表決
32. 高雄市美濃地區在 1995 年開辦「美濃新住民識字班」,
以認識中文為媒介,促使新住民女性為自己發聲以爭取
權益。此識字班的推動有助於社區達到那一個願景?
A.實現公平正義 B.促進經濟發展
C.落實環境保護 D.擴展國際視野
33. 七年 8班正在討論班遊地點,之瑜提議去百果山,沛璇
提議去八卦山,芯瑜提議去垃圾山,經一番討論後要進
行表決,表決順序應是
A.垃圾山→八卦山→百果山
B.垃圾山→百果山→八卦山
C.八卦山→垃圾山→百果山
D.百果山→八卦山→垃圾山
34. 高雄市美濃地區,保留客家手工藝的油紙傘文化,並積
極推動在地油紙傘產業,也推展客家美食,帶動當地觀
光發展。這一連串活動最主要有助於社區達成哪一願
景?
A.實現公平正義 B.促進經濟發展
C.落實環境保護 D.擴展國際視野
35. 七年 16 班正在開班會此次討論主題是班服製作但宗
宇想利用這次班會討論慶生會的事,他可在哪一項會議
程序時提出?
A.導師講評 B.討論事項
C.臨時動議 D.報告事項
36. 政府為了協助原住民族守護環境與土地,推動了「原住
民族部落活力計畫」, 下列何者不是該計畫預期達到的目
標?
A.推動漢化政策 B.凝聚部落意識
C.培養自治能力 D.促進在地就業機會
37. 七年 22 班正在開班會會議進行中兩位男同學為了交換
禮物的事吵了起來,使得同學們聽不到發言同學的聲
音,影響開會秩序。此時與會同學可提出何種問題請主
席處理?
A.秩序問題 B.權宜問題
C.程序問題 D.臨時動議
38. 司馬庫斯部落是全台實行「互助共生」制度的典型部落
藉由「甲」取得八成以上的居民共識→發展旅遊觀光→
展現互助關懷,創造部落永續發展的可能。請問「甲」
應該是
A.宣傳部落活動 B.申請政府補助
C.成立部落議會 D.請求企業贊助
39. 下列四人對於多數決的看法,何人是正確的?
A.佳叡:多數決是獨裁社會最常採行的表決方式
B.懷萱:不是所有事物都適合使用多數決來決定
C.忻蕙:以多數決來決定「萬里長城不在中國」
D.熠宴:以多數決來決定「成績太差的人不可參加畢業
旅行」
40. 下列四位部落客對於「部落」的陳述,何者是錯誤的?
A.于珊:是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的推動者
B.瀞云:是血緣、宗教、政治與經濟的共同體
C.宜瑩:是有情感、有記憶、有文化與夢想的地方
D.妍頤:是文化的根
41.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哪一個學習環境是透過有系統的安
排,培養我們參與及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A.家庭 B.學校 C.社區 D 傳播媒體
42. 下列何人所說的內容屬於「社區參與」?
A.育巧:在社區開一家早餐店
B.宥菱:參加反核大遊行
C.思婷:成立社區守望相助隊
D.宇芯:勤於打掃自家庭院
43. 關於學校需不需要增設女廁,我們可以參與討論、規畫
與決定,並從中學習民主價值與知能。由上可知,到學
校學習可以讓我們培養哪一項能力?
A.發掘潛能以展現自我 B.追求適性的學習方法
C.培養良善人際互動能力 D.學習參與公共事務知能
44. 一名排灣族原住民在跟大家分享部落的特色時,提到:
「狩獵本來就是原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們以<生態
平衡者>自居,只取所需,從不貪婪濫捕濫殺,如此一
來才能真正守護土地・・・原住民族對於狩獵所秉持的
態度,得以實現何種部落發展的理想?
A.互助共享 B.永續發展
C.文化認同 D.各司其職
45. 對於議題進行中發生的錯誤,或發生其他事件足以破壞
議事的程序者,我們該提出何種問題請主席處理?
A.秩序問題 B.權宜問題
C.程序問題 D.臨時動議
46. 下表為學生在學校的權利與責任,哪一個是正確的?
權利
面向
責任
不干擾他人學習
A.學習
受教權、學習權
不受體罰或任何
形式傷害
B.身體自主
不得未經同意使
用他人財物
擁有名譽、隱私
等人格權
C.人格
不辱罵他人或任
意翻動他人物品
自由使用自己的
物品
D.財產
不侵害他人身心
47. 阿賢課業成績不佳,且全身髒亂,班上部分同學常嘲笑
他,也會聯合其他同學排擠他,這些同學的行為已構成
那些霸凌?
A.言語霸凌、關係霸凌 B.網路霸凌、關係霸凌
C.肢體霸凌、言語霸凌 D.網路霸凌、性霸凌
48. 社區居民能以「經營自己家」的態度來參與社區事務,
將不會出現何種結果?
A.培養利他精神 B.培養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
C.改善社區生活與環境 D.提高社區居民所得水準
49. 下列表格中內容,何者是正確的?
提案
A. 開會中
開會前
B. 書面
口頭
C. 一人以上附署
一人以上附議
D. 先提名先表決
先提名後表決
50. 七年 2班召開班會,下列哪些事務是班上同學可參與並
自行決定?
甲、班級生活公約 乙、七年級健康操比賽
丙、706 的班服樣式 丁、班級旅遊地點
正確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