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政府積極整合長照服務據點,提供長者完整而持續的照
護服務;疫苗的施打、傳染病的防治;強化國家防疫安
全。以上主要屬於何種社會福利措施?
A.福利服務 B.就業安全
C.健康與醫療照護 D.居住正義
*社會變遷三個層次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相互影響。下
列21 題至 24 題請填入下列所屬的正確答案:
A.器物層次帶動制度層次 B.制度層次帶動器物層次
C.理念層次帶動器物層次 D.理念層次帶動制度層次
21. 隨著社會對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視,促使政府推動以原住
民族或新住民等弱勢族群角度思考的政策,並制定相關
法律來保障其權利
22. 隨著保障人性尊嚴觀念的普及,政府及企業投入身心障
礙者生活所需輔具的研發與生產
23. 隨著政府禁用塑膠吸管政策的推動,許多廠商研發生產
紙吸管・不鏽鋼吸管以及玻璃吸管
24. 隨著電子產品普及後,出現了影響自身安全與交通秩序
的現象,有些國家修改交通法規禁止行人穿越馬路時觀看
電子產品
25. 就業服務站提供民眾求職登記・就業媒合與就業諮詢等
服務;政府在北中南三區設立職業訓練局並輔導就業;政
府提供青年創業低利貸款。以上屬於何種社會福利措施?
A.福利服務 B.就業安全
C.健康與醫療照護 D.居住正義
26. 台灣過去由於擁有較多政治和經濟資源的族群,較能影
響政府制定政策,而這些政策往往忽略其他族群的生活與
發展需求,使其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以上是社會變遷帶來
哪一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A.不同族群權益的維護 B.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C.性別不平等 D.資源分配不均
27. 政府提供住宅補貼;興建社會住宅;提供首次購屋者低
利貸款。以上屬於何種社會福利措施?
A.福利服務 B.就業安全
C.健康與醫療照護 D.居住正義
28. 隨著保障人性尊嚴觀念的普及,政府及企業投入身心障
礙者生活所需輔具的研發與生產,以降低其通行的不便。
以上是在改善社會變遷帶來哪一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A.不同族群權益的維護 B.性別不平等
C.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D.貧富差距
29.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整合社會大眾的捐款,支援
民間中小型福利團體,共同建構福利社會。請問這是藉由
何種途徑來發揮社會關懷互助的力量?
A.政府制定福利政策 B.民間團體的積極投入
C.世界衛生組織的投入 D.聯合國組織的投入
30.汽機車出現後,也制定了汽機車的交通法規,但每天仍是
交通事故頻傳;教育改革從早期的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
到目前的 108 課綱,制度再如何改,仍是補習當道、升學
主義至上。為了解決上述現象,最根本的因應之道是
A.器物層次應再提升 B.制定制度要再更嚴謹
C.培養正確的態度與觀念 D.以不變應萬變
31.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通常相當昂貴,又不一定適用健保給
付,罕見疾病基金會為無力支付高額醫藥費用的患者募
款,協助其接受應有的醫療照護。上述顯示何種意涵?
A.政府福利措施相當周延
B.民間的投入可彌補現行福利的不足
C.所有福利措施完全由民間投入即可
D.健保不給付就應退出健保
32. 隨著社會變遷中性別平權理念逐漸普及,在個人及團體
的努力爭取下,促使政府制定性別平權相關法律,落實了
社會中不同性別者權益的保障。以上是在改善社會變遷帶
來哪一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A.不同族群權益的維護 B.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C.性別不平等 D.貧富差距
33.如何促進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如何共構福利社會?
A.個人力量的挹注即可
B.民間團體的投入即可
C.完全由政府來主導即可
D.個人、民間團體及政府共同努力
34.任何的社會福利資源都是有限的,民眾應如何做,才有助
於讓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實現社會正義?
A.小病小診所就診,大病才到大醫院
B.用不當手段領取政府補助
C.因就醫方便,重複就醫取藥
D.抽中社會住宅,再出租賺取差價
35.兒福聯盟公布兒童人權城鄉差距報告,調查發現偏鄉地區
的孩子假日幫忙家事、賺錢活照顧弟妹的比例遠高於都市
地區的孩子,但家中能提供的教育資源,卻比都市地區孩
子匱乏。這是社會變遷帶來的何種不公平現象?
A.性別不平等 B.資源分配不均
C.身障者權益遭忽視 D.族群刻板印象
36.個人可以發揮一己之力關心與維護弱勢族群的權益,來改
善不公平現象。下列何者是不可行的?
A.制定妥善政策,透過公權力執行
B.培養對公共議題的關心
C.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促成社會改革
D.連署支持所關心的議題
37.社會福利要能順利運作、發揮功能,需要很多經費,而國
家實施社會福利的經費,主要來自何者?
A.罰款、捐款 B.捐款、社會保險的保費
C.社會保險的保費、稅收 D.稅收、罰款
38.面對社會變遷衍生的各項問題,只有個人與團體得努力並
不足夠,還需透過政府制定法律與政策,才能全盤檢視與
改善。根據上述,政府是以何種面向來蓋善社或變遷中的
不公平處境?
A.器物面 B.制度面
C.理念面 D.觀念面
39.台灣勞工陣線透過參與社會改革運動、舉辦講座,或是經
常性的發表與薪資、工時相關的調查報告,督促政府重視
勞工的就業環境,致力改善低薪與過勞狀況。請問這是以
哪一種力量促進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
A.企業團體 B政府單位
C.個人力量 D.民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