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20.28 KB
頁數
3
作者
FO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7-04,离现在 5 1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大同國中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七年級公民科試題 ____ 姓名︰_________
1. 人類社會不斷變動,生活裡各層次社會現象的改變,我
們稱之為什麼?
A.社會規範 B.社會互動
C.社會運動 D.社會變遷
2. 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因種種因素無法取得維持基本生
活條件的資源使基本生活陷入困境讓生活尊嚴受損
甚至妨礙追求人生理想的選擇自由。因此為了維護人性
尊嚴,政府最適合如何做?
A.各人造業,各人擔 B.給於同情與施捨
C.保障每個人都有高收入 D.落實基本生活的保障
3. 下列引起社會變遷的原因中,哪一個對各種社會變遷內
涵的影響最快速且明顯?
A.自然環境變化 B.科學技術發展
C.外來文化刺激 D.社會運動推動
4. 社會中的資源分配能符合平等的原則,並且以合理的差
別待遇保障弱勢族群的生活利益。以上敘述呈現何種概
念?
A.社會變遷 B.社會規範
C.社會正義 D.社會運動
5. 不管是台灣的 921 大地震或日本的 311 大地震,之後就
出現了許多防震建材及最新的建築工法。根據上述,會
引起此種變遷的原因是
A.自然環境變化 B.科學技術發展
C.外來文化刺激 D.社會運動推動
6. 政府整合國家與民間的資源,推動滿足全體人民生活需
求的相關措施。以上敘述,主要在陳述何種概念?
A.社會福利 B.終身學習
C.社會互動 D.文化建設
7. 人類所創造出來與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有關的具體物品
與技術可以讓生活更加舒適便利 這屬於哪一種社會
變遷的內涵?
A.器物層次 B.制度層次
C.理念層次 D.價值觀層次
8. 很多國家在很久以前就有社會福利思想,但社會福利思
想被落實為國家政策及法律規範,始於下列何者?
A.中國 B.非洲
C.日本 D.西方國家
9. 電腦、網路與手機的發明,使人類在生活中搜尋、處理
資料與傳遞訊息的模式,產生極大的改變。這是何種因
素造成此種社會變遷的現象?
A.自然環境變化 B.科學技術發展
C.外來文化刺激 D.社會運動推動
10. 社會福利發展歷經中世紀→ 工業革命後 二十世紀
近代,下列何者是近代強調的社會福利概念?
A.施捨救濟生活困頓的民眾
B.開始制定政策協助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
C.提前預防弱勢群體生活發生困難
D.以維護人性尊嚴和實現社會和諧為中心
11. 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用以指導或約束成員行為與互動的
準則,以維繫社會生活的和諧與穩定。以上敘述,是在
陳述哪一層次的社會變遷內涵?
A.器物層次 B.制度層次
C.理念層次 D.價值觀層次
12. 當民眾面臨三餐不繼、無家可歸等困境時,為確保民眾
擁有生活所需的經濟資源,政府應提供何種社會福利措
施,來滿足其基本生活得需求?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福利服務 D.社會津貼
13. 員林市大同路從路頭到路尾,有越南料理、義式料理、
泰式料理、印式料理、日式料理及韓式料理等,會有如
此現象是因
A.自然環境變化 B.科學技術發展
C.外來文化刺激 D.社會運動推動
14. 生活中存在許多無法預測的風險,為維護民眾的經濟安
全,政府推動何種具強制性的社會福利措施,藉此轉移
個人生活風險,由社會共同分擔?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福利服務 D.社會津貼
15. 何種層次的社會變遷內涵,會塑造個人對是非、善惡、
美醜的判斷標準,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外在行為?
A.器物層次 B.制度層次
C.理念層次 D.法律層次
16. 由於社會保險的保障範圍或給付額度可能不足,為協助
特定身分或有特殊需求的民眾,因此政府提供何種社會
福利措施,提供一次性或定期性的現金給付,讓他們擁
有健全經濟安全的保障?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福利服務 D.社會津貼
17. 1986 519 綠色行動要求解除戒嚴1987 台灣解除
戒嚴1990 年野百合學運訴求是廢除臨時條款等1991
年台灣廢除臨時條款。以上的轉變是因何種因素所致?
A.自然環境變化 B.科學技術發展
C.外來文化刺激 D.社會運動推動
18. 針對民眾因年齡、性別、身心狀況等方面差異而產生的
需求,政府提供了何種社會福措施,透過需求的滿足促
進民眾身心健全發展,使人們生活更有尊嚴,提升整體
人民德生活福祉?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福利服務 D.社會津貼
19. 是人類運用智慧,將學習到的知識與累積的經驗,發
展出工具或技能,用來改善生活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其
加速了社會變遷,尤其是的改變最為明顯。
別是
A.自然環境變化、器物層次
B.科學技術發展、器物層次
C.外來文化刺激、理念層次
D.社會運動推動、制度層次
20. 政府積極整合長照服務據點,提供長者完整而持續的照
護服務;疫苗的施打、傳染病的防治;強化國家防疫安
全。以上主要屬於何種社會福利措施?
A.福利服務 B.就業安全
C.健康與醫療照護 D.居住正義
*社會變遷三個層次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相互影響。下
21 題至 24 題請填入下列所屬的正確答案:
A.器物層次帶動制度層次 B.制度層次帶動器物層次
C.理念層次帶動器物層次 D.理念層次帶動制度層次
21. 隨著社會對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視,促使政府推動以原住
民族或新住民等弱勢族群角度思考的政策,並制定相關
法律來保障其權利
22. 隨著保障人性尊嚴觀念的普及,政府及企業投入身心障
礙者生活所需輔具的研發與生產
23. 隨著政府禁用塑膠吸管政策的推動,許多廠商研發生產
紙吸管・不鏽鋼吸管以及玻璃吸管
24. 隨著電子產品普及後,出現了影響自身安全與交通秩序
的現象有些國家修改交通法規禁止行人穿越馬路時觀看
電子產品
25. 就業服務站提供民眾求職登記・就業媒合與就業諮詢等
服務政府在北中南三區設立職業訓練局並輔導就業
府提供青年創業低利貸款以上屬於何種社會福利措施?
A.福利服務 B.就業安全
C.健康與醫療照護 D.居住正義
26. 台灣過去由於擁有較多政治和經濟資源的族群,較能影
響政府制定政策而這些政策往往忽略其他族群的生活與
發展需求使其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以上是社會變遷帶來
哪一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A.不同族群權益的維護 B.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C.性別不平等 D.資源分配不均
27. 政府提供住宅補貼;興建社會住宅;提供首次購屋者低
利貸款。以上屬於何種社會福利措施?
A.福利服務 B.就業安全
C.健康與醫療照護 D.居住正義
28. 隨著保障人性尊嚴觀念的普及,政府及企業投入身心障
礙者生活所需輔具的研發與生產以降低其通行的不便
以上是在改善社會變遷帶來哪一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A.不同族群權益的維護 B.性別不平等
C.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D.貧富差距
29.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整合社會大眾的捐款,支援
民間中小型福利團體,共同建構福利社會。請問這是藉由
何種途徑來發揮社會關懷互助的力量?
A.政府制定福利政策 B.民間團體的積極投入
C.世界衛生組織的投入 D.聯合國組織的投入
30.汽機車出現後,也制定了汽機車的交通法規但每天仍是
交通事故頻傳教育改革從早期的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
到目前的 108 課綱,制度再如何改,仍是補習當道、升學
主義至上。為了解決上述現象,最根本的因應之道是
A.器物層次應再提升 B.制定制度要再更嚴謹
C.培養正確的態度與觀念 D.以不變應萬變
31.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通常相當昂貴,又不一定適用健保給
付,罕見疾病基金會為無力支付高額醫藥費用的患者募
款,協助其接受應有的醫療照護。上述顯示何種意涵?
A.政府福利措施相當周延
B.民間的投入可彌補現行福利的不足
C.所有福利措施完全由民間投入即可
D.健保不給付就應退出健保
32. 隨著社會變遷中性別平權理念逐漸普及,在個人及團體
的努力爭取下,促使政府制定性別平權相關法律,落實了
社會中不同性別者權益的保障。以上是在改善社會變遷帶
來哪一方面的不公平處境?
A.不同族群權益的維護 B.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C.性別不平等 D.貧富差距
33.如何促進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如何共構福利社會?
A.個人力量的挹注即可
B.民間團體的投入即可
C.完全由政府來主導即可
D.個人、民間團體及政府共同努力
34.任何的社會福利資源都是有限的,民眾應如何做才有助
於讓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實現社會正義?
A.小病小診所就診,大病才到大醫院
B.用不當手段領取政府補助
C.因就醫方便,重複就醫取藥
D.抽中社會住宅,再出租賺取差價
35.兒福聯盟公布兒童人權城鄉差距報告調查發現偏鄉地區
的孩子假日幫忙家事、賺錢活照顧弟妹的比例遠高於都市
地區的孩子,但家中能提供的教育資源,卻比都市地區孩
子匱乏。這是社會變遷帶來的何種不公平現象?
A.性別不平等 B.資源分配不均
C.身障者權益遭忽視 D.族群刻板印象
36.個人可以發揮一己之力關心與維護弱勢族群的權益來改
善不公平現象。下列何者是不可行的
A.制定妥善政策,透過公權力執行
B.培養對公共議題的關心
C.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促成社會改革
D.連署支持所關心的議題
37.社會福利要能順利運作、發揮功能,需要很多經費,而國
家實施社會福利的經費,主要來自何者?
A.罰款、捐款 B.捐款、社會保險的保費
C.社會保險的保費、稅收 D.稅收、罰款
38.面對社會變遷衍生的各項問題只有個人與團體得努力並
不足夠,還需透過政府制定法律與政策,才能全盤檢視與
改善。根據上述,政府是以何種面向來蓋善社或變遷中的
不公平處境?
A.器物面 B.制度面
C.理念面 D.觀念面
39.台灣勞工陣線透過參與社會改革運動、舉辦講座,或是經
常性的發表與薪資、工時相關的調查報告,督促政府重視
勞工的就業環境,致力改善低薪與過勞狀況。請問這是以
哪一種力量促進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
A.企業團體 B政府單位
C.個人力量 D.民間團體
40.****後,雇主壓榨勞工、失業和貧窮等問題日益嚴
重,不僅讓許多民眾遭受生存的威脅,也影響社會發展。
因此,政府開始制定社會福利政策,落實相關措施以保障
弱勢群體的權益,協助其維持基本生活。****是?
A.中世紀時 B.工業革命
C.二十世紀 D.近代時期
41.下表示財政部作和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的部分資料:
年度
所得最低 5%的家庭
所得最高 5%的家庭
2015
平均年所得 4.7 萬元
平均年所得 472.1 萬元
2016
平均年所得 4.5 萬元
平均年所得 469.1 萬元
由表中內容可發現兩者相差距超過百倍,以上資料顯現出
社會變遷中哪一種不公平處境?
A.貧富差距 B.族群不平等
C.身心障礙者權益受損 D.性別歧視
42.公民老師描述課本的一段敘述→ 一群人以集體的力量,
有組織、有計畫、有目標來推動或抗拒社會制度變革的過
程。請問這是在講甚麼概念?
A.社會運動 B社會正義
C社會規範 D社會團體
43.社會變遷的過程必須兼顧三個層次之間的平衡面對科技
帶動的器物變遷,若在制度上或理念上沒有配合,將帶來
何種結果?
A.角色衝突 B.社會流動
C.社會亂象 D.社會化
44.下列有關國民年金制度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屬於社會福利政策的福利服務項目
B.大同國中老師也是該制度的包含對象
C.民眾可自行決定是否參加
D.該制度參加對象是未參加任何職業保險的 25 歲至 64
的國民
45.社會變遷的內含包括三個層次,下列何者是變遷最為明
顯、變遷速度最快?
A.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
B.各大廠推出 5G 新手機搶攻 5G 市場
C.108 課綱的修訂
D.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制度
46.政府規劃福利服務滿足民眾因為差異性而產生的需求
促進齊心健全發展,讓生活更有尊嚴。請問下列何者屬於
上述的範圍?
A.一直有居住需求.的小康,開心的入住社會住宅
B.已年滿 65 歲的老王,每月領取退休給付金
C.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小安,搭乘復康巴士上下學
D.家裡突然遭火災的小宇,申請災害救助金補助
47.政府推動社會福利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以維護人性尊
嚴,最主要的目標為下列何者?
A.發揮社會角色的功能 B.打破社會階級的限制
C.實現社會正義的內涵 D.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
48.工業革命後,英國工人為了生活保障,開辦各種濟貧自助
機構,成員按規定交納互助金,建立互助基金,以在機構
成員遇到生活中各種意外或困難時,提供經濟幫助。請問
上述互助模式與下列何項社會福利措施最為類似?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福利服務 D.社會津貼
49.南投縣政府為體恤低收入戶者汰換機車不易針對低收入
戶淘汰老舊機車並新購電動二輪車者再加碼補助,符合申
辦資格者連同經濟部工業局之購車補助,最高可享 3萬元
補助。上述南投縣政府的作法是屬於哪一項社會福利政
策?
A.社會救助 B.福利服務
C.社會保險 D.社會津貼
50.大甲媽祖 98夜繞境活動,延至 611 日舉行,且縮
編人數至約 800 人左右沿途禁止躦轎腳很多儀式從簡
避免群聚。上述內容屬於哪一層次的社會變遷?
A.器物層次 B.精神層次
C.理念層次 D.制度層次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