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83.96 KB
頁數
2
作者
USER022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0-15,离现在 6 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埔心國中
彰化縣立埔心國中彰化縣立埔心國中
彰化縣立埔心國中10
1010
108
88
8學年度第一學期
學年度第一學期學年度第一學期
學年度第一學期
自然科
自然科自然科
自然科
試卷
試卷試卷
試卷
一年
一年一年
一年
座號
座號座號
座號:
姓名
姓名姓名
姓名:
一、
選擇
選擇選擇
選擇
1. ( )有關不同細胞與其形狀之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甲:神經細胞 (B)乙:肌肉細胞
(C)丙:血球細胞 (D)丁:口腔皮膜細胞
2. ( )生活在水中的草履蟲、眼蟲等單細胞生物,藉由下列
何種方式與外界進行物質的交換?
(A)循環作用 (B)分泌作用
(C)擴散作用 (D)蒸散作用
3. ( )若將人體的紅血球及植物的保衛細胞分別置於兩杯蒸餾
水中一段時間,則哪一種細胞不會破裂及其原因為何?
(A)紅血球,因具有粒線體(B)紅血球,因具有細胞膜
(C)保衛細胞,因具有液胞(D)保衛細胞,因具有細胞壁
4. ( )下列何者可以表現出生長、繁殖、感應、代謝等現象?
(A)萌芽的種子 (B)烤雞腿
(C)鑽石 (D)木炭
5. ( )小瑜和媽媽長得非常相似,是因為
控制外貌特徵的遺傳物質位於右圖
(A)(B)(C)(D)
6. ( )關於酒精燈的使用方法,下列何者正確?
(A)實驗前,必須將酒精燈內的酒精完全加滿
(B)可用燈罩蓋熄或以口吹熄酒精燈
(C)若不小心打翻酒精燈導致起火燃燒,應迅速用溼
抹布蓋熄
(D)可用已點燃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個酒精燈
7. ( )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若想要得到適當的
光線,應調節下列哪些部位?
(A)目鏡、物鏡 (B)粗調節輪、細調節輪
(C)反光鏡、光圈 (D)載玻片、蓋玻片
8. ( )科學家在海水樣本中發現到一個細胞,此細胞沒有細
胞壁、並且可表現出所有的生命現象,則此細胞的組成
層次應為何?
(A)器官器官系統個體
(B)細胞個體
(C)細胞組織器官器官系統個體
(D)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9. ( )小軒使用解剖顯微鏡時,發現無法
同時用兩眼觀察,如右圖所示,
此時他應調整下列哪一種構造?
(A)固定夾 (B)眼距調整器
(C)目鏡護罩 (D)倍率調整輪
10. ( )沙漠中生物稀少,深海中難找到綠色植物,限制生物
在此兩區分布的主要因素,依序分別為
(A)水分、陽光 (B)空氣、壓力
(C)空氣、水分 (D)水分、空氣
11.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岩石、礦物等屬於非生物
(B)生物能表現出生命現象,非生物則否
(C)大部分生物生存的條件有空氣、水、陽光和養分
(D)若沒有太陽,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類完全不受影響
12. ( )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現象?
(A)一家烤肉萬家香 (B)綠豆發芽
(C)毛毛蟲變蝴蝶 (D)母雞下蛋
13.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植物細胞的排列通常比動物細胞規則,其原因為
植物細胞具有葉綠體
(B)所有植物的細胞都具有葉綠體
(C)動物細胞較小,植物細胞較大
(D)動、植物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都必須由細胞膜
控制
14. ( )下列各物體的尺度與單位配對何者最不適當?
(A)樹的高度-公尺 (B)頭髮長度-公分
(C)病毒大小-奈米 (D)汽車的質量-公克
15. ( ) ()葡萄糖()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氧氣
()澱粉()二氧化碳。以上哪些物質無法直接進出
細胞,而需要利用細胞膜上的運輸蛋白,才能通過的
()甲乙丙丁 ()甲丙丁
()乙己 ()戊庚
16. ( )身體所吸收的養分在何處進行呼吸作用而釋放能量?
(A)肺泡 (B)心臟 (C)小腸 (D)粒線體
17. ( )小明將紅血球放在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中,浸泡
半小時後,結果如下圖所示,依血球外形變化判斷,
哪一杯葡萄糖溶液的濃度最高?
(A) (B) (C) (D)
18. ( )「將吃進來的食物分解並吸收」屬於何種生命現象?
(A)生長 (B)生殖 (C)感應 (D)代謝
19. ( )請根據下圖來判斷有關圖中生物的介紹何者正確?
(圖中生物的比例並未按照比例尺繪製)
(A)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是細菌、病毒和單胞藻
(B)病毒需要利用複式顯微鏡進行觀察
(C)單胞藻一定要利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D)跳蚤雖然直接肉眼可見,但用光學顯微鏡更能
詳細觀察
二、
、題組
題組題組
題組
※ 依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20. ( )請問人的大小約是細菌大小的幾倍大?
(A) 20 (B) 200 (C) 1000 (D) 1000000
21. ( )承上題,若將細菌放大到人的大小,則人相當於是
下列何者的大小(請選出最接近的比例)
(A)一棵 10 公尺的大樹
(B)100 公尺直線跑道的學校操場
(C)一座 2公里長的大橋
(D)1300 公里長的日本本州島
※ 觀察校園中的榕樹,發現構造上有幾個不同的層次:
()葉片()葉綠體()葉的下表皮()保衛細胞
22. ( )以上四個構造由簡而繁依序為何?
(A)乙丁丙甲 (B)甲丙丁乙
(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
23. ( )在榕樹上,不可能觀察到下列哪一種組成層次?
(A)器官 (B)組織
(C)器官系統 (D)細胞
依照複式顯微鏡的使用原則,試回答下列問題:
24. ( )製作玻片標本時,蓋玻片與載玻片的正確位置應為
(A) (B)
(C) (D)
25. ( )若視野的上方較暗,下方較亮,應調節哪一部位?
(A)反光鏡(B)旋轉盤(C)物鏡(D)目鏡
26. ( )使用顯微鏡時,下列何者正確?
(A)先使用 40X 物鏡,再用 10X 物鏡
(B)先使用 10X 物鏡,再用 40X 物鏡
(C)先使用細調節輪,再用粗調節輪
(D)使用 40X 物鏡時,光圈應調小一點
小雲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標本時,在顯微鏡的視野中可以
看到下圖的情形。根據此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27. ( )小雲若想要看清楚甲的上半部分,他應該將載玻片
往哪個方向移動?
(A) (B) (C) (D)
28. ( )因為小雲的疏忽,造成玻片標本內有氣泡殘留,
請問圖中哪一部分可能是氣泡?
(A) (B) (C) (D)
29. ( )承上題,玻片標本有氣泡時應如何處理,才能將
氣泡排出?
()用鉛筆尖輕壓載玻片
()用鉛筆尖輕壓蓋玻片
()將玻片標本放在火上烤
()將載玻片甩一甩
30. ( )小雲若想使用高倍物鏡看清楚標本中生物的細部
構造,應調整下列哪個裝置?
(A)載玻片 (B)細調節輪
(C)粗調節輪 (D)載物臺
怡婷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表皮組織及人體的口腔
皮膜細胞,所得結果如附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31. ( )當怡婷進行觀察時,可以在何者中發現葉綠體?
(A)(B)(C)(D)
32. ( )依照實驗觀察結果,關於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
皮膜細胞構造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B)鴨跖草表皮細胞有葉綠體
(C)兩者皆不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D)僅鴨跖草表皮細胞有細胞壁
33.( )怡婷觀察到鴨跖草表皮細胞和口腔皮膜細胞都是
扁平狀,這與他們的何種功能有關?
(A)幫助體內物質的運輸
(B)具有保護的功能
(C)可進行光合作用
(D)具有支持內部構造的作用
實驗室中有甲~丁四架顯微鏡,其鏡頭放大倍率如下表
34. ( )若想觀察水中小生物,則哪一架顯微鏡視野裡的
小生物最容易跑出視野外?
(A) (B) (C) (D)
35. ( )若觀察植物的表皮細胞時,則哪一架顯微鏡視野裡
的細胞數目最多?
(A) (B) (C) (D)
小傑想驗證「水分可以促進黴菌生長」的假說,設計
甲、乙兩組實驗並記錄,其三個變因如下表:
變因種類
甲實驗設計
乙實驗設計
A變因
吐司麵包、
溫度 35
室內有光線
吐司麵包、
溫度 35
室內有光線
B變因
定時噴水 不噴水
C變因
麵包上逐漸
出現毛絨絨
的菌絲
麵包越來越
沒看到
絨絨的菌絲
36. ( )實驗的 A變因應屬於變因種類的哪一種?
(A)應變變因 (B)操縱變因
(C)控制變因 (D)以上皆可
37. ( )實驗的 B變因應屬於變因種類的哪一種?
(A)應變變因 (B)操縱變因
(C)控制變因 (D)以上皆可
38. ( )小傑的實驗結果是否驗證「水分可以促進黴菌生長」
假說?為什麼?
(A)否,因為操縱的變因不同
(B)否,因為控制的變因相同
(C)是,因為小傑有設計對照組
(D)是,因為對照甲、乙實驗結果,甲的麵包上有菌絲
出現
※小容利用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分別觀察玻片標本
39. ( )小容在載玻片上用簽字筆寫「b」字,用複式顯微鏡
觀察,會看到
(A) p (B) b (C) q (D) d
40. ( )小容在載玻片上用簽字筆寫「b」字,若改用解剖
顯微鏡觀察,則會看到
(A) p (B) b (C) q (D) d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