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世界巧克力冠軍福灣,近年聲譽大漲,但近日被一篇網友以舊聞分享回顧的方式,讓鄉民發起拒吃拒買,不
少網友一臉狐疑,「是發生什麼事?」起因在於 5年前的一宗職場性騷案,董座公開對女實習生 3度熊抱後被投
訴,換來的,卻是女實習生慘遭免職的結果。這次網友的發起結果是福灣被義美食品產品下架。請問:下列行為
哪些和這次福灣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相同?(甲)筱晴每天閱讀報章雜誌上的八卦新聞 (乙)北非突尼西亞的民眾透
過社群軟體串聯,發動反專制政府運動,又稱「茉莉花革命」 (丙)「創世基金會」在網路上發起募款活動,籌
集經費以幫助街頭遊民圍爐 (丁) 偶像劇接受廠商贊助,呈現某廠牌商標(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
丁。
請問:公投是以何種方式來向政府表達對公共事務的意見?(A)以民意調查結果約束政府(B)以示威的方式向
政府表達民意(C)透過傳播媒體向政府提出建議(D)透過正式管道來影響政府決策。
這幾年科技進步為了快點達到 AI 人工智慧的境界,有很多突破性的發明。例如一上網,電腦就能偵測並統計你
的喜好,給予訊息。請問:針對此現象何者敘述為非?(A)這樣很容易讓廠商找到你(B)這種揣摩人心的電腦
行為是因背後有一套電腦程式造成的(C)這種情況造成同溫層,彼此能夠討論及交流,可對世界有正確的了解
(D)能篩選出你可能最感興趣、最想互動的內容,推送給你看。
民眾對於核能發電廠相關議題,不論是專家學者或者政黨,看法兩極,因此討論非常熱烈。上述內容符合公共意
見的哪一項特性?(A)公開性(B)影響性(C)差異性(D)不穩定性。
年長族群通常較難辨識網路資訊的真偽,可能因疏於查證真偽而導致濫發錯誤資訊。因此,新聞專業人士處理網
路資訊時,首須重視何種新聞專業倫理?(A)應詳實查證新聞事實(B)處理技巧扭曲事實(C)不得牟取不當
利益(D)應保護祕密消息來源。
日前因為疫情稍稍和緩造成民眾施打疫苗意願較低,因此日前有一部份新冠疫苗因為到期而銷毀,但隨著新冠疫
情的變化,近日施打的意願增加,甚至有疫苗不夠施打的狀況。請問:上述內容符合公共意見的哪一項特性?(A)
公開性(B)影響性(C)差異性(D)不穩定性。
○○周刊獨家:劉姓男子涉嫌殺害江姓女子,將江女棄屍地下室,劉男的吳姓女友則涉嫌邀約江女設局,協助
男友殺人,冷血行徑令人髮指,吳女已被警方羈押。
上述是一則快訊,但報導隔天吳女母親提出不在場證明,檢察官隨即將吳女釋放,並呼籲媒體勿妄加揣測誤導讀
者。請問:上述情形中,媒體對公共事務的討論出現何種問題?(A)對讀者給媒體的建議沒有適當回應(B)加
入過多的置入性行銷(C)為求獨家報導而未盡查證之責(D)對女性有性別刻板印象。
曾有一則網路笑話,內文是某記者問唐僧:「你對陪酒小姐有何看法?」唐僧回應:「什麼陪酒不陪酒的?貧僧不
知。」隔日報紙標題出現「陪酒已難滿足唐僧,要陪過夜方能過癮。」請問:關於文中報紙標題呈現媒體發生的
現象,何項錯誤?(A)記者加入主觀的判斷(B)記者未善盡查證訊息(C)記者有某些特定立場(D)記者的報
導公正客觀。
幾名好友相聚分享工作點滴,以下哪一位最可能在志願結社服務?(A)宇軒:組織的盈餘都會做為我們的工作
獎金(B)鈺諠:我們不營利,全部經費都是自行籌措(C)子娟:我們從事服務業,所以很怕得罪客人(D)智
婷:公家機關最大的責任就是為民眾服務。
某團體招募許多成員,以課堂名義聚集在一起學習淨化心靈,不僅收取高額會費,並宣稱修煉的神功可治百病;
後來,負責人以治療為由,軟禁一名學員子女,對其施虐,導致其傷重死亡,事發後,負責人與施虐者均被判處
重刑。請問:依照上文,對於此團體的運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該團體的組成若有不法行為將受到制裁
(B)法律不應約束人民組成團體的行為(C)在團體內與他人交流須向政府申請(D)團體的成立屬於法律保障
的集會權。
幾位朋友正在分享自己參加團體的經驗,以下哪一位的敘述可以體現情感的需求被滿足?(A)宥岑:我個性內
向,還好能跟同儕團體聊心事(B)喬茵:我參加環保團體,目的是推廣環保觀念(C)卉姍:要不是有工會,我
根本沒辦法爭取權益(D)宇祐:參與政治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加入政黨。
王老師任教於濱海小鎮,發現常有不肖業者傾倒廢土,破壞生態環境,導致潮間帶紅樹林逐年萎縮,因而集結在
地人士組織社團,宣揚保育理念,避免紅樹林進一步流失。關於王老師透過結社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下列敘述
何者為正確?(A)成立社團後,應儘速向政府立案,否則會成為非法組織(B)該社團若接受行政機關補助,將
無法維持角色的中立性(C)社團可接受企業捐助擴充資源,但須注意企業的立場,不得為該企業宣傳以示公平
(D)王老師應拒絕親友加入社團,以避免違背志願結社之民間性。
假定有許多勞工團體對於《勞動基準法》的部分修正條文不滿,認為其損害勞工權益,進而發起公投要求廢除新
修訂的相關條文;有某勞工團體主張,新法涉及 60 多萬的外籍移工福祉,他們也應有參與公投的權利,不應被
排除在外。該團體認為,任何《勞基法》的規定都是不分國籍直接衝擊所有的勞動者,雖然目前法律還不允許外
籍人士參加公投,但可藉此項呼籲行動讓政府、社會大眾看見移工的意見,而且歐盟各國已有先例,允許非國籍
人士擁有公投的權利。下列哪項說法最能詮釋上述勞工團體的主張?(A)各國應該不分國籍族群,讓人們享有
相同的權利以發展全球公民意識(B)勞工團體包含同業公會與工會,外籍移工不具本國國籍不得參加(C)公民
投票具有直接民主和主權在民的實踐意義,全體人民皆有參與權利(D)權益受到新政策制訂影響的人們,均應
能夠享有參與制訂該政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