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 學年度 第2學期 1 年級 第2次段考公民科-試題卷
範圍:L3-L4 班級: 姓名: 座號:
36.( ) 亞軒上課學習到史前時代的臺灣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其所使用的工具愈趨精緻,甚至發展
出陶器和打磨的金屬器。請問:歷史學家如此區分,顯示了文化的何項特性?
(A)普遍性 (B)差異性 (C)累積性 (D)制約性。(習作)
※ 請依下圖回答下列問題:習作
37.( ) 圖中兩人的對話提到了下列哪些社會規範? (A) 倫理道德、法律 (B) 法律、風俗習慣 (C) 倫理道德、宗教信仰
(D) 風俗習慣、倫理道德
38.( ) 試比較兩人提及的社會規範在制裁效果方面有何差異? (A) 前者國家會以公權力加以制裁;後者則受到他人的責備
及批評 (B) 前者得規範外在的行為及良心;後者則僅能規範個人內在良心 (C) 前者違反時不會有強制性處罰;後者
違反時將會受到強制處罰 (D) 前者基於良心約束產生制裁力;後者是基於公權力產生約束力
39.( ) 墨西哥著名的亡靈節源自數千年前的南美洲民族文化,對他們來說,死亡只是生命週期的一部分,悼念死者是不敬的
行為。死去的人依然活在全體的記憶和精神中,而且會在亡靈節時暫時回到人間。因此,亡靈節時墨西哥各地的人會
穿上特別的服裝參加遊行和派對,載歌載舞向亡者獻上祭品,展現對生命的喜悅以及對死去親人的敬愛。根據上述,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悼念死者在墨西哥屬於倫理道德 (B) 在墨西哥人們去世後即不具人性尊嚴 (C) 在亡靈節
慶祝狂歡屬於主流文化 (D) 墨西哥延續亡靈節的傳統屬於文化衝突
40.( ) 原住民狩獵保育動物遭判刑的案例,引發重大爭議。狩獵是原住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然而法律為了
保護保育動物而限制狩獵行為,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引發各界討論。上述內容最有可能是在討論下列哪一議題?
(A) 具強制性的法律是唯一的行為準則 (B) 風俗習慣與法律規範彼此間的衝突 (C) 風俗習慣是具有強制性的社會
規範 (D) 社會規範僅能約束人們的外在行為
41.( ) 國民政府來臺後為了推動漢化政策,獨尊國語,禁止原住民使用母語,導致原住民語言嚴重流失。直到 1994 年《憲
法增修條文》,山胞才正式正名為原住民,不僅去除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凸顯原住民族才是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
根據上述內容判斷,過去政府的政策可能造成下列何種現象? (A) 難以傳承發揚漢族文化 (B) 次等文化的方言逐漸
消失 (C) 文化位階造成文化不平等 (D) 塑造多元並重的文化環境
42.( ) 有許多的在地農友會在路邊設置「良心商店」,販售相關蔬果農產品,而這些商店的特色是無人看管,民眾憑良心自
己投錢購買,但部分店家結算金額時還發現有民眾沒有付錢就帶走商品。警方表示良心商店都有標價,因此
民眾未投錢或投不足額都構成竊盜,只要店家提告皆可偵辦追查。請問上述畫線處的社會規範與下列何者相同?
(A) 清明節祭祖掃墓 (B) 開車未禮讓行人 (C) 穆斯林不吃豬肉 (D) 讓座給老弱婦孺
43.( ) 高雄市移民署與多個文化交流協會合力舉辦高雄新住民多元文化市集,結合異國道地家鄉美食、傳統服飾、文創手作、
歌舞等特色表演,讓不同的文化之美被看見,翻轉了對新住民的刻板印象,增進對多元文化的認識。根據上述內容判
斷,政府規畫此活動的目的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尊重本土文化 (B) 破除性別偏見 (C) 推動文化傳承 (D) 尊重包容文化差異
44.( ) 小奇:對許多外國人來說,戴口罩真的會要了他們的命,有人甚至誇張的表示,寧願得病也不要戴口罩。
小怪:要不是這次疫情,我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人們對於戴口罩這件事,有如此天差地別的想法。
請問以上兩人對話可以看出文化具有什麼特性? (A) 普遍性 (B) 差異性 (C) 累積性 (D) 制約性
45.( ) 西元 2017 年制定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明確指出,原住民族語言是國家語言。2018 年修正《客家基本法》提到,
客語是國家語言之一與各族語言平等。2019 年《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目的在促進國家語言傳承、復振與發
展,同年通過的《文化基本法》也規定,各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與臺灣手語,國家應定為國家語言,並且促進
語言的保存、復振和永續發展。下列哪一項敘述與這些法律的重要內涵有關?
(A) 透過政策實現多元文化精神 (B) 藉由文化創新延續傳統資產 (C) 排除文化交流下造成的歧視 (D) 培養具
有多語言溝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