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平南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09.39 KB
頁數
6
作者
Windows 使用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1-24,离现在 3 27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平南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七年級社會科試題
選擇題 每題 2 班級: 座號: 姓名:
地理科
1. 下列何者為臺灣夏季午後降雨主要屬於哪種類型?【習作類題】
(B) (C) (D)
(A)
2. 臺灣人均可利用水資源分配量相當有限,其影響因素不包含下列何者?
(A)降雨時、空的分布不均 (B)土地狹小人口數量太高 (C)地形陡峭降雨快速入海 (D)地下水抽取使用量太多。
3. 右圖為臺灣一月月均溫等溫線圖,由圖可判斷臺灣西半部平原冬季氣溫的分布,主要是受何種
因素影響?
(A)地形 (B)緯度 (C)季風 (D)距海遠近。
4. 下列哪幅示意圖可顯示於正常情況下,氣溫與緯度、高度所呈現的關係?
(A) (B)
(C) (D)
5. 根據右圖判斷,促使臺灣河川出現東西分流現象的分水嶺為何者?
(A) (B) (C) (D)戊。
6~7題為題組
某國中地理老師帶學生到臺灣西部的一段海岸進行戶外考察到達海邊時發現海岸防風林的木
麻黃大量傾倒,原屬海防部隊的水泥崗哨亦傾陷在水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6. 臺灣西部海岸的海岸線目前有 80%左右正處於侵蝕狀態,但各地海岸線後退原因並不相同。下列何處海岸線的後退主要是
因地層下陷所造成?
(A)臺北八里 (B)新竹南寮 (C)雲林口湖 (D)台南七股。
7. 下列哪些人為活動可能造成台灣西部海岸國土流失的現象?
()河川上游建攔砂壩、()水庫集水區濫墾伐、()興建河川堤防、
()開採河口海岸砂石、()防風林區傾倒廢土
(A)甲丙丁 (B)乙丁戊 (C)乙丙戊 (D)甲丁戊。
8. 當颱風通過臺灣北部並且當時環流吹西北風時,氣流可沿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並在盆地南部
沿山抬升,造成特大風雨,稱為「西北颱」。這種現象應是右圖哪種路徑颱風所造成?
(A)路徑 1 (B)路徑 2 (C)路徑 4 (D)路徑 5
2
9~11 題為題組
下圖是東亞某日天氣圖,圖中等值線為等壓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9. 圖中等壓線單位為:(A) (B) mm (C) (D) hPa
10. 該圖最可能是下列哪個節氣前後某日的天氣圖?
(A)立春 (國曆 23日左右) (B)小滿 (國曆 520 日左右)
(C)白露 (國曆 97日左右) (D)寒露 (國曆 10 8日左右)
11. 根據該天氣圖所提供的資訊,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日氣象報告的內容?
(A)臺灣受滯留鋒面影響,各地午後會有雷陣雨 (B)暖鋒正往臺灣接近,未來數日天氣逐漸轉暖
(C)臺灣各地早晚氣溫偏低,沿海低地慎防寒害 (D)臺灣海峽西南季風強勁,海面船隻多加注意。
12. 試問臺灣去年 (2021 ) 3~4 月時發生嚴重乾旱的原因為何?
(A)2020 年滯留鋒停滯時間過長 (B)2020 年未有任何颱風登陸台灣
(C)2020 年大陸冷高壓強度減弱 (D)2020 年夏季午後雷陣雨次數少。
13. 地形雨、鋒面雨和對流雨等三種降雨類型,為水循環中的哪個過程?(A)蒸發 (B)凝結 (C)降水 (D)逕流。
14~16 題為題組
請依據下列四張臺灣北、中、南和東部的氣候圖 (備註:甲圖、乙圖、丙圖和丁圖未依照北、中、南和東部排序,需自行
判斷),回答下列問題: 【習作類題】
14. 四張氣候圖無法判別何項指標?(A)各月月均溫 (B)各月降水量 (C)每日日均溫 (D)該地年溫差。
15. 造成丁圖 11~2 月降水量明顯低於其它三張氣候圖的主要原因,為位於何種風向背風處?
(A) (B) (C) (D)
16. 根據上圖判斷,淡水河與高屏溪分布於哪兩張氣候圖中?
(A)甲圖、丙圖 (B)甲圖、丁圖 (C)乙圖、丙圖 (D)乙圖、丁圖。
公民科
17.南南國中七年甲班正在開班會,正在進行討論事項,此時教室外的吵鬧聲掩蓋了同學討論的音量,家豪立即舉手發言,請
主席處理這個狀況。請問:此次班會的討論事項較可能是下列何者?
(A)更改學校制服款式 (B)減少每週上課節數 (C)決定校慶運動會進場表演內容 (D)調整成績評量標準
18.承上題,家豪舉手發言最有可能是說出下列何者?
(A)主席我要提出秩序問題 (B)主席我要提出權宜問題 (C)我要提出臨時動議 (D)建議省略討論直接表決。
19.阿威近日放學時常遇到校園惡霸,威脅阿威每日要繳交保護費才肯讓他回家。請問:阿威遇到校園霸凌時何種作法較適
當?
(A)拒絕到學校上課 (B)攜帶武器預防受到攻擊時可以反擊
(C)默默承受想辦法籌錢 (D)向家長或師長尋求協助。
3
20.在班會進行過程中,關於班會角色任務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主席:負責宣達會議程序 (B)司儀:維持會場秩序,裁決「權宜問題」
(C)紀錄:負責詳實記錄開會內容與結果 (D)老師:處理提案的討論、表決,做結論。
21.大雄跟同學在課堂上發生爭執,老師未了解事情經過就用資料夾敲了大雄的頭。請問:大雄應如何理性解決問題,爭取自
身權益?
(A)大聲向老師抗議並敲老師頭 (B)向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檢舉
(C)私下找家人圍毆同學報仇 (D)向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
22.下列哪些活動有助於部落中的公民參與?()召開部落會議()鼓勵部落中年輕人到城市發展()開發山林地興建大型渡
假村()進行母語傳承活動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丁。
23.關於「學習權與受教育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B)同學之間要尊重彼此學習的權利
(C)接受教育是受《性別平等教育法》保障 (D)課程規畫以學校的需求為主。
24.學校是團體生活,每個學生都有各自擁有的個性與背景,應該互相尊重與包容。對於校園生活下列何種行為是正確的?
(A)幫助在學校生活中適應不良的同學 (B)看到不熟的同學被嘲笑視而不見
(C)故意和老師起衝突,以吸引大家的注意 (D)嘲笑同學的身高只是開玩笑不算霸凌。
25.阿虎趁同學去上體育課時,擅自翻閱同學的書包。請問:阿虎的行為侵害了他人的何種權利?
(A)身體自主權 (B)人格發展權 (C)受教育權 (D)工作權。
26.瓦歷斯先生任職於原住民族委員會,下列對於他所負責業務的說明何者正確?
(A)派遣原住民部落領袖,便於政府管理 (B)召開部落會議,提倡以國語取代族語
(C)振興部落傳統文化,凝聚族人的向心力 (D)建議停辦豐年祭典,促進部落現代化。
27.來自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的排灣族青年吳正忠,原本跟許多部落青年一樣,為生計在外打拚多年,近來返回部落在部落種
植紅藜,四處推廣行銷,開發各式相關商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獲得政府認證的百大青農,更積極整合家鄉的紅藜
產業,致力改善族人生活,鼓勵更多原住民青年返鄉尋根。他最大的心願是要用手中的小小紅藜,實踐復興部落的大大奇
蹟。請問:原住民部落青年人口大量外移主要原因為何?
(A)原住民部落的傳統文化難以傳承 (B)部落的資源與工作機會不如外地
(C)政府鼓勵原住民向外發展的政策 (D)原住民具有向外開拓的傳統習俗。
28.新聞媒體報導:有原住民因使用槍枝狩獵保育類動物而遭到判刑。雖然法律是具有強制力的規範,但若與原住民族傳統狩
獵文化發生衝突時,兩者間的矛盾應如何解決?
(A)法律不能剝奪人權,應允許原住民族無限制進行狩獵
(B)原住民族應與政府協調溝通,尋求法律與傳統之間的平衡
(C)原住民族應發動抗爭廢除法律,爭取特權以維護傳統狩獵文化
(D)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政府不應允許原住民族持有任何槍枝。
29.下列關於部落領袖的敘述,何者說法有誤
(A)魯凱族為同一個家族世襲 (B)排灣族為部落族人選舉產生
(C)阿美族由部落長老推選或部落族人選舉產生 (D)各族對部落領袖稱謂不一,產生方式也不同。
30.據新聞報導:「台灣平埔族推動正名運動多年卻遲遲無法正名西拉雅族各部落組織代表在廣場前抗議,要求政府兌現承
及早完成台灣族群及歷史的公平正義」上述原住民是以何種方式解決問題?
(A)製造族群對立凸顯正名訴求 (B)發起革命推翻政府的施政
(C)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表達訴求 (D)利用媒體傳達對自己有利的言論。
31.傳統排灣族領袖可以接受族人給予的農租,領袖也必須照顧族人,例如:扶養失去親人的族人。請問從上述可知該族
群具有什麼美德?
(A)與大自然和諧共處(B)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制度(C)互相扶持互助合作(D)振興部落經濟,發展部落文化。
32.新聞報導:「韓2019 年學校暴力實態調查結果》,以小學 4 410 萬名為對象,其中
發現受到學校暴力的學生多 6萬名,比前一年多出 1萬名。」請問:下表中哪些行為可能會出現在上述韓國的研究報
告中?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丁戊己。
選項
行為
網路上誹謗同學
言語辱罵
暴力攻擊
制止不友善的動作
教導同學功課
協助行動不便同學上廁所
4
歷史科
33. 以下對臺灣的描述:「此時期臺灣居民不得與外國往來,而且統治者為了管制移民、稽查海盜,還限定臺灣與
中國大陸的對渡港口。當時臺灣所輸出的稻米幾乎全部銷往福建及其附近地區,糖則主要運銷華中、華北和東
北。」此時期由負責上述貨物運銷的商人所自行組成的組織,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洋行 (B)貿易局 (C)行郊 (D)巡檢司
34. 平南國中畢旅到鹿港旅遊,看到鹿港有一處隘門,老師講解道:「以前的鹿港共有五十七座隘門,但現今僅存
一座,隘門白天開啟,夜晚關閉,只留下一小孔用以監視出入者,兼具境界與防禦的雙重功用」。由隘門的設
置可以反映出清代臺灣的哪一種現象?
(A)漢原衝突 (B)械鬥頻繁 (C)海盜出沒 (D)外患頻傳。
35. 附表是臺灣開港通商後部分洋行在臺的營運狀況若考置慮當時商品產區與出口地,這些洋行最可能皆設
附圖中何處?(A) (B) (C) (D)
36. S是一位清帝國晚期住在淡水的年輕女性,從你所學歷史知識來看,她的生活應該不會出現下列哪一遭遇?
(A)因幫忙家計成為採茶女工 (B)看到大批的糖由淡水港進口到臺灣
(C)遇到來淡水經商的外國人 (D)服用西方傳教士開的西藥
37. 歷史老師在複習清代的宗族組織時,點了四位同學回答問題以加深同學印象。請問:下表那位同學回答正確?
(A)青青 (B)馨馨 (C)恩恩 (D)華華
38.臺南市有一座廟宇,是雍正 7 年由潮州籍官員率粵東商民捐建,為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廣東式建築,它有可能為
下列何者?
(A)供奉三山國王的三山國王廟 (B)供奉媽祖的朝天宮 (C)供奉開漳聖王的惠濟宮 (D)奉祀清水祖師的清水寺
39.力宏是清帝國統治前期,居住在台灣台中一帶的農夫,如果他要取用灌溉農地的水源,應該使用哪一個水圳會
比較方便? (A)瑠公圳 (B)八堡圳 (C)猫霧捒圳 (D)曹公圳
40.附表是清代臺灣地區科舉人數統計表,由此表可看出,嘉慶、道光時期臺灣考上舉人、進士的人數增多。請問: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轉變主要原因應該是下列何者?
(A)渡臺禁令,禁止攜眷來臺 (B)洋行林立帶動讀書風氣
(C)經濟改善,教育機構增設 (D)械鬥平息,社會較為安定
41. 小寶到高雄西子灣旅遊,他發現西子灣除了擁有山海美景外,並有一座「打狗英國領事館」的建築物。請問:
此一領事館的興建,是因為 19 世紀中葉,清帝國在哪一場戰爭失敗後才出現的?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清法戰爭 (D)甲午戰爭。
42. 周杰倫執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是在淡水地區「理學堂大書院」取景拍攝的,理學堂大書院又名「牛津
堂」,是晚清時期由傳教士所創建。根據地緣關係判斷,這所學校的創辦人應是下列何者?
(A)沈葆禎 (B)馬雅各 (C)馬偕 (D)劉銘傳。
名稱 主要出口商品
英商寶順洋行
英商怡和洋行 樟腦
德商美利士洋行 樟腦
英商德記洋行 樟腦、茶
開臺
青青:不一定有血緣關係
馨馨:祭祀大陸原鄉祖先
恩恩:不同姓者繳交公費也可參加
華華:藉此凝聚族群力量
年代 舉人 進士
康熙、雍正時期(16841735 15 0
乾隆年間(17361795 56 2
嘉慶、道光時期(17961850 74 6
咸豐到光緒年間(18511894 106 21
43. 胖虎選了一門「19 世紀中葉後的臺灣發展史」的課程,與同學決定以當時臺灣的對外貿易發展作為期末報告。
請問:胖虎這組同學所蒐集到的資料,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44.「一府二鹿三艋舺」代表了清帝國時期的重要三大城市外也代表著臺灣整體的開發方向。關於這句話的解釋,
下列何者正確?
(A)「二鹿」是指臺南的鹿耳門為當時重要港口 (B)顯示出臺灣的開發方向,是由南向北發展
(C)都為通商港口城市洋行聚集貿易繁榮 (D)主要跟世界各國貿易,出口米、茶等商品。
※附圖是清帝國時期漢人移民台灣的示意圖請根據附圖回答第45題─第47題:
45.當時移民來台的漢人中以「丙」區人口最少, 請問「丙」區應是下列哪一個地區?
(A)潮州 (B)泉州 (C)漳州 (D)貴州
46.居住在「甲」區的漢人原本以捕魚、養殖、曬鹽維生,因此來台後多選擇居住在台灣的哪一地帶?
(A)近山區 (B)西部平原 (C)丘陵地 (D)花東縱谷平原
47.清帝國統治初期,受限於渡台禁令的影響,要渡海來台並不容易,但漢人仍趨之若鶩。請問,下列何者是當時漢
人選擇移民來台的原因?
(A)台灣金銀礦豐富,來此淘金 (B)中國原鄉地區人口過多,謀生不易
(C)清政府管理台灣的態度消極,是犯眾者逃難之地 (D)中國原鄉地區女性稀少,需要來台與原住民女子通婚
題組
請閱讀以下短文回答下列題目:
48.加禮宛事件的發生與清朝政府廢除劃界封山,改行開山撫番政策並開闢三條通往後山的道路有關。請問:清朝態度的轉變
與下列何者有關?
(A)原住民人數增加,往西部平原發展 (B)開港後的外銷產品多產於後山
()小夫 此時為清帝國前期
()靜香 臺灣開放鹿港、淡水兩港通商
()大雄 為防海盜,實施海禁
()哆拉 A 鴉片為此時進口大宗
清光緒 4(1878 )台灣曾發生加禮宛事件,據地方耆老的口述:因漢人陳輝煌為清軍營購買糧食與加禮宛
(噶瑪蘭族)發生爭執,且陳氏長期欺凌族人,導致加禮宛人不滿。後人研究認為:除了糧食購買爭執外,事
件真正的導火線為當地軍營欺侮當地婦女母系社會的加禮宛人集合群眾到營理論然而對方非但隱匿肇事者,
甚至將前來理論的族人殺害,才使加禮宛人決心反清
除了加禮宛人之外,撒奇萊雅族人也參與此事件。撒奇萊雅族大頭目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
婕‧卡娜蕭(Icep Kanasaw)慘遭清凌遲處死以殺雞儆猴。倖存的族人為了躲避追殺,族人男女老幼驚惶中
向南逃逸,最後流於多處南方阿美族的部落中,隱姓埋名,隱藏自己的文化和語言融入阿美族的生活中
2009 年,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在當年事件發生地「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進行埋石立約儀式,代表兩
族的盟約如磐石堅定
(資料來源:改寫自原住民資料網撒奇萊雅族群歷史)
5
(C)漢人拓墾範圍擴大,逐漸往內山移動 (D)台灣建省後,清朝對外宣示其在後山的主權。
6
49.文中的加禮宛人(噶瑪蘭族)2002 年經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為原住民第 11 族,撒奇萊雅族則是在 2007 年成為台灣第 13
族。請問:噶瑪蘭族及撒奇萊雅族透過正名運動所傳達的理念包含下列何者?
(A)凝聚族人的向心力 (B)塑造族人的身分認同 (C)傳承族人的傳統文化 (D)贊同漢人主流文化價值。
50.花東縱谷荖溪以北的地勢平緩,原因在為河川帶來大量泥沙在此堆積,形成沖積扇,於是加禮宛人在此區進行農業耕
作,久而便形成聚落,試問該區沖積扇形成原因與臺灣地形的何項特徵有關?
(A)河川東西分流 (B)中央山脈為分水嶺 (C)山麓谷口地形坡度趨緩 (D)降水時間、空間分布不均。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