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9. ( )這場自一九二〇年代末開始的經濟大恐慌摧殘了
美國社會,當時的失業率不斷升高。請問下列哪個政策
與美國解決前述經濟危機的內涵相似? (A)放任股匯市
自由發展 (B)中華民國行政院推行十大建設 (C)共產
主義下控制生產 (D)侵略他國以補償損失。
20. ( )對於希特勒事蹟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與你所知
的歷史事實是一致的? (A)嚴格捍衛《凡爾賽條約》,
並與共產黨合作打擊異己 (B)崛起於國家在經濟困頓、
社會動盪的局勢之下 (C)所屬政黨透過軍事力量取得政
治權力 (D)政治上推行一黨專政,經濟上減少大型公共
建設以節省政府資金。
二、簡易選擇題:21-40 題(每題 2分)
21. ( )由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許多歐洲國家
的貸款難以回收,加上國內民族情緒的影響,因而不再
參與歐洲事務,並且建立嚴格的關稅制度,這是指哪項
政策? (A)民族自決 (B)自由主義 (C)帝國主義 (D)
孤立主義。
22.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確切日期,學界一直沒有
達成一致的意見,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的日期
各國也多有差異,但亞洲戰區的民眾普遍認為二戰結束
應是 1945 年8月15 日,請問那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A)日本投降 (B)希特勒自殺 (C)墨索里尼投降 (D)蘇
聯解體。
23. ( )1955 年亞洲與非洲國家於印尼召開會議,主張促
進彼此的友好合作。1960 年代印度、埃及等國發起「不
結盟運動」,強調獨立自主且不與美國或蘇聯強權結
盟。上述不結盟運動可能反應下列現象? (A)聯合國的
成立 (B)第三世界興起 (C)共產世界的瓦解 (D)911
事件的衝擊。
24. ( )俄國參與一次大戰之後,除了戰事失利,國內經
濟亦遭受嚴重傷害,使得原本落後的經濟環境更趨惡
劣,因而於西元 1917 年爆發「二月革命」,推翻君主
專制體制。請問遭到推翻的俄國沙皇為何? (A)尼古拉
二世 (B)斐迪南大公 (C)威廉一世 (D)路易十六。
25. ( )「此人在列寧死後接手統治蘇聯,並即刻推行計
畫經濟,由政府決定產品、價格與工資,並且以國防與
工業為發展重心;雖促使蘇聯成為工業強國,但人民的
生活水準未見改善。」請問以上敘述的人物為何?
(A)墨索里尼 (B)威爾遜 (C)俾斯麥 (D)史達林。
26. ( )電影《搶救雷恩大兵》影片中描述了西元 1944
年6月,同盟國的聯軍在奧瑪哈海灘進行搶灘行動,企
圖拯救歐洲數以萬計身陷戰火塗炭的生靈,以及一位美
國大兵雷恩。請問這部電影是以哪場戰役為其背景?
(A)珍珠港事變 (B)諾曼第登陸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盧溝橋事變。
27. ( )西元 1991 年,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在國會說
道:「世界曾被分成兩個對抗的軍事陣營,現在剩下唯
一一個卓越無比的強國,那就是美利堅合眾國!」請問
他這麼說的背景為何? (A)蘇聯瓦解 (B)中美建交
(C)軸心國投降 (D)聯合國成立。
28. ( )「他是俄國共產黨領袖,曾在海外流亡十多年。
在俄國爆發革命、臨時政府成立後,他與同志們急於返
國,而德國考量他反政府的立場對戰局有利,也樂於協
助他回國。後來他果然率眾推翻臨時政府,並簽下對德
的停戰協議。」請問這應該是在描寫何人的事蹟?
(A)馬克思 (B)加富爾 (C)列寧 (D)史達林。
29. ( )「聯合國」設立至今已超過 70 年了,其對國際
間許多事務都有極大的貢獻。關於這個國際組織的敘
述,下列何者正確? (A)聯合國的設立是在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所決議 (B)此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C)
聯合國僅有處理各國軍事衝突的功能 (D)安理會之下的
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
30. ( )義大利和德國都在一次大戰後展開極權統治,除
此之外,當時兩國還有下列哪個共同點? (A)都是一次
大戰的戰勝國 (B)都以反共為主張 (C)兩國領袖都是
以發動政變,取得政權 (D)皆推行計畫經濟來促進國防
發展。
31. ( )十八世紀中葉,美洲大多數地區為英國的殖民
地,但因為英國所實施政策的因素,讓美洲殖民地的人
民非常不滿,進而宣布脫離英國獨立。請上文中提及的
「政策」所指為何? (A)徵稅問題 (B)蓄奴問題 (C)
專制統治 (D)階級問題。
32. ( )在《獨立宣言》發表後的一百年,法國贈送自由
女神像為禮物來慶祝美國獨立。以此研判,自由女神像
最有可能在何時送抵美國? (A)西元 1876 年 (B)西元
1889 年 (C)西元 1912 年 (D)西元 1961 年。
33. ( )他在法國大革命後取得政權,曾頒布〈懲治嫌疑
犯條例〉,採取恐怖統治,以公安委員會為其機構,剷
除異己,數萬人被暗殺或處死。請問他應是下列何人?
(A)梅特涅 (B)路易十六 (C)拿破崙 (D)羅伯斯比。
34. ( )工業革命帶來許多影響,其中馬克思所提倡的共
產主義,是為了解決工業革命帶來的哪個問題?
(A)社會人民迷戀各種娛樂活動 (B)都市中各種環境汙
染 (C)貧富懸殊、勞資對立 (D)資本家閒錢過多。
35. ( )維也納會議的原則是「正統」。請問其意為何?
(A)由政府控制一切經濟生產活動 (B)國家元首應由選
舉產生 (C)建立三權分立的政府 (D)恢復被拿破崙推
翻的王室統治。
36. ( )民族主義通常是指一群人基於血緣、語言、文化
或居住地而產生的認同感,認為大家屬於同一個民族。
請問下列哪個國家不是在十九世紀因為民族主義興起而
誕生的? (A)德意志帝國 (B)義大利王國 (C)墨西哥
(D)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37. ( )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某位政治領袖相信要趕
走義大利半島的外國勢力,必須依靠外來的援助,因此
極力爭取英國的支持和法國的軍事支援。請問這個人最
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位? (A)加富爾 (B)加里波底
(C)馬志尼 (D)俾斯麥。
38. ( )隨著社會變遷,最後會由強者生存,並主導世
界。這種主張助長了白人的優越感,成為維護帝國主義
政策的說詞。請問這是什麼主義? (A)共產主義
(B)人文主義 (C)自由主義 (D)社會達爾文主義。
39. ( )小新在網路上找到一張法國總督府的照片,此建
築物位於東南亞地區,始建於西元 1868 年,是十九世
紀法國侵略亞洲的大本營。如果小新想要參觀這座建築
物,他應該前往下列哪個國家? (A)緬甸 (B)越南
(C)印尼 (D)菲律賓。
40. ( )十九世紀中葉,有個人對英國政治家迪斯雷利說
道:「我即將在普魯士政府中任職,此後只要我國軍隊
士氣高漲,我就會馬上抓住機會向奧地利宣戰,並解散
德意志邦聯,吞併其他小國,完成德意志的統一。」這
個人最有可能為以下何者? (A)俾斯麥 (B)加富爾
(C)馬志尼 (D)玻利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