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立埤頭國民中學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科試卷 九 年 班 號 姓名:
一、單題 (一題 3分)
1.( ) 歷史課同學在玩古文明特色配對的遊戲,下列關於文化遺產
、民族、活動地區的配對,哪些是正確的?(甲)祆教→波斯人
—伊朗高原 (乙)《漢摩拉比法典》→巴比倫人—伊朗高原(丙)
猶太教→希伯來人—地中海東岸(丁)六十進位法→蘇美人—兩
河流域(戊)荷馬史詩→希臘→義大利半島 (A)甲乙丙 (B)
甲丙丁 (C)丙丁戊 (D)乙丙丁。
2.( )在某些印度較為傳統的地區,至今仍然性侵案頻傳,屢屢躍上
國際新聞版面,當地學者認為,重男輕女與種姓制度是這股亂
象的元凶,在錯誤觀念尚未被導正前,即使提高刑責也無法改
變現狀。有關新聞中提及的「種姓制度」,具有下列哪一特色
? (A)創造出平等和諧的社會,讓各階層的人能夠各司其職
(B)與婆羅門教有密切關係,共同維護阿利安人的統治地位 (
C)分為貴族、平民、奴隸三階級,彼此之間不能通婚 (D)平
民可以藉由才能與努力成為貴族。
3. ( )小銘在圖書館中查閱古代各著名法典,看到其中一個法典的
內容如下,請由此法典的內容判斷,下列何者敘述正確?(甲)
法典的原文應是由象形文字寫成 (乙)強調「以牙還牙」的報復
原則(丙)為波斯國王漢摩拉比下令編訂(丁) 由條文可見當時有
階級概念
196
條:如果一個人傷了貴族的眼睛,還傷其眼
。
197
條:如果一個人折了貴族的手足,還折其手
足。
203
條: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
須罰銀一明納。
205
條: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
,處割耳之刑。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4.( ) 文青小毓週末全家人一起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剛好這次
的檔期展出了古文明特展,下面是特展簡介中的一些圖片。請
問:小毓此次參觀的應是下列哪一主題的特展?
(A)令人讚嘆的楔形文字—蘇美 (B)重視契約與法律的民族
—巴比倫 (C)耶和華應當稱讚—希伯來 (D)太陽民族的榮
耀—埃及。
5.( )柯南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習慣把老師上課講述的內容歸納整
理,但是在歸納羅馬帝國的重點整理有一個地方不小心寫錯了
,請問是下列何者? (A)羅馬人自豪地認為地中海是「我們
的海」 (B)奠定二百年間「羅馬和平」基礎的人是屋大維 (
C)東羅馬帝國早於西羅馬帝國滅亡 (D)
4
世紀,羅馬帝國分
為東、西二部。
6.( ) 小說《倚天屠龍記》裡,多次提到明教,他們崇拜光明與火
,喜歡穿白衣,最後張無忌的婢女小昭為了頂替母親的罪,選
擇回到波斯代替母親擔任該教的聖女。請問:根據上文所述,
明教很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宗教的分支? (A)祆教 (B)佛
教 (C)猶太教 (D)伊斯蘭教。
7.( ) 大英博物館藏有一部古埃及人所留的死者之書(如下圖),
亡者被陰間的使者領向一個天平,他的心臟被拿來測量一生的
善惡,陰間之神則在旁監看,並宣判死者是否能夠重生。請問
:這反映了古埃及宗教的何種觀念?(A)世界終將毀滅,神會
拯救世人 (B)因果報應、靈魂輪迴 (C)靈魂不滅、死後審
判 (D)善惡萬立、光明必勝。
8. ( ) 隨著羅馬帝國擴張,某民族使用的語言也成為世界共通語言
,即便後來歷經外族入侵,帝國消逝,這個語言依然廣泛地在
中世紀西歐使用,導致即使現今世界已無人使用該語言,但依
然有許多精通該語言的相關研究學者。請問:該語言為下列何
者? (A)楔形文 (B)埃及文 (C)拉丁文 (D)希臘文。
9.( ) 公民老師講述年底選舉概念時,說明現今的民主制度為代議
制度,但是早在古希臘時代的雅典,就已經出現了民主制度,
希臘三哲人也曾對此發表過意見,柏拉圖認為城邦的理想公民
人數是
5
千人左右,亞里斯多德也認為城邦內的男性公民不宜
太多,避免立法或政治活動本身花費太多時間,這反映當時雅
典政治制度中的何種特色? (A)直接式民主 (B)王政制度
(C)貴族合議制 (D)獨裁統治。
10.( ) 小愛是一位網紅,喜歡在 FB 上傳自己旅遊的美照,疫情解封
後,小愛立刻飛到希臘旅遊,並在個人 FB 上寫下了這段文字:
「參觀完以均衡對稱著稱的建築
—
雅典帕德嫩神廟後,我們
登上了遊輪,在這片青藍的『海洋』中,看著星羅棋布的群島
、深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湛藍的窗櫺、白漆的屋牆,構築
出一幅以藍白為主色調的美麗風景畫。」文中所描述的「海洋
」為下列何者? (A)波羅的海 (B)太平洋 (C)黑海 (D
)愛琴海。
11.( ) 附圖為希臘的某座遺跡。請問:古希臘人最可能在此地從事
何種活動?
甲、舉辦武士的格鬥
乙、演出荷馬史詩的故事
丙、演出希臘神話的故事
丁、舉辦敬神的祭典
(A)甲乙丙 (B)甲丙丁 (C)甲乙丁 (D)乙丙丁。
12.( ) 小晏參加旅行團到歐洲旅遊,旅遊的主題是羅馬人的輝煌與
遺跡,在旅遊的過程中,導遊說:「羅馬人在這裡留下許多遺
跡,有引水的管道、競技場,各種神廟建築。」請問:下列哪
個地點可能不會在小晏的行程中? (A)英國南部 (B)西班
牙西南部 (C)法國中部 (D)伊朗高原南部。
13.( ) 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古代希臘政治體制
的發展和希臘半島的哪一項地理環境特色有關? (A)地勢平
坦多平原,適合農耕 (B)地形崎嶇多山,城邦林立 (C)河
流支流眾多,灌溉容易,農業發達 (D)天然資源豐富,農牧
漁業皆發達。
14.( ) 18
世紀的英國史家吉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談到大帝國滅
亡原因時,點出:「西羅馬帝國之所以衰亡,是『野蠻和宗教
的勝利』。」請問:上文所指的「野蠻」意涵為何? (A)來
自東方的匈奴人 (B)來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 (C)來自地中
海的海洋民族 (D)羅馬內部的自相殘殺。
15.( ) 老師在地圖上標示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位置,如附圖,並要
同學說出這些古文明的共同點,下列何人的說法正確?
(A)小昆:「這些地區的共通文字是楔形文字。」 (B)小華
:「古文明都發源於大河流域。」 (C)小威:「古文明都信
奉一神的信仰。」 (D)小琪:「古文明都位於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