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九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39.27 KB
頁數
4
作者
Terr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1-19,离现在 3 3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九年級地科 共 4 頁。本頁第 1 頁】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 地球科學 第二次段考試題 2021.12.02
注意事項
※考試範圍:康軒版自然第五冊 ch75-15-2
※本科目共有試題卷
2
張(
4
頁)、答案卡一張
命題者:黃嘉郁老師
※配分方式:選擇題每 2.5 分。滿分 100 分。
※答案卡請正確劃記。若因漏劃、誤劃,造成讀卡問題,將 10 分。
※科目代號: 44
( ).1.下列有關銀河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組成銀河系的星體非常多約有兩千億顆會發光的行星
(B)銀河系的直徑約 10 萬光年 (C)太陽、八大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組成的系統稱為銀河系 (D)
宇宙中有許多星系,太陽所在的星系稱為太陽系。
( )2.已知天狼星與地球的距離 8.7 光年,請問下列哪一項推不適當 (A)天狼星與地球的距離為
光走 8.7 年的距離 (B)從天狼星發出的光線至地球約需 8.7 年的時間 (C)目前人類的太空
從地球航行至天狼星,需要花 8.7 年的時間 (D)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天狼星,是該星球 8.7 年前的
景象。
( )3.何謂一個「天文單位」AU)? (A)球至月球的平均距離 (B)火星至太陽的平均距 (C)
球至土星的平均距離 (D)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
( ).4.下列兩類行星的比較,何項正確?
選項
類地行星
類木行星
(A)
組成
岩石、金屬
氣體、冰雪
(B)
體積
較大
較小
(C)
質量
較大
較小
(D)
距日遠近
較遠
較近
( )5.外星人至太陽系探險,以下是他們想去拜訪的行星。請判斷他們所想造訪的星球中,何者屬於類
地行星?(距離以太陽至地球的距離為 1.00直徑、質量以地球的直徑質量為 1.00 (A)甲、
乙、丙均是 (B)甲、乙是,丙不 (C)乙、丙是,甲不是 (D)甲、丙是,乙不是。
行星
距離
直徑
質量
平均密度
0.7
0.95
5.3
1.5
0.53
4.0
10.0
9.44
0.7
( ).6.當北半球夏至日時,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該日為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 (B)該日陽光直
射赤道 (C)南半球在該日也是夏至 (D)該日北極為永晝日。
( ).7.「春暖花開、夏日炎炎、秋高氣爽、冬風凜冽」是描述地球上不同季節所感覺到的氣候特徵,而
讓生活其中的我們有著豐富的體驗,關於以上敘,下列何者有誤 (A)地球會有四季變化的原
因之一為地球繞日公轉 (B)地球自轉軸傾斜是造成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之 (C)若地球自轉軸
不傾斜,則北半球將永為夏天,南半球將永為冬天 (D)地球與太陽間距離的遠近,並非決定四季
變化的主要因素。
( ).8.右圖是地球公轉的示意圖,甲、乙、丙、丁可能代表春
夏至秋分冬至等四個節氣(未依順序排列)
。請問
當地球公轉到甲點、乙點、丙點和丁點時,臺灣夜晚長
度比較如何?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丁 (D)丙>乙=丁>甲。
( )9.在臺灣由冬至到春分這段期間晝夜的長短變化為何? (A)夜漸長且晝長>夜長 (B)夜漸長,
但晝長<夜長 (C)漸長,且晝長>夜 (D)晝漸長,但晝長<夜長。
( )10.小郁想以文字說明在 12 22 那天世界各地人們所將看到太陽位置請問哪段文字錯誤了?
(A)臺灣的人們,當可見到太陽由東偏南方位升起 (B)赤道的們,正午可見到太陽位在頭
頂正上方 (C)北極圈的人們這天完全看不見太陽 (D)南回歸線上的們,正午看太陽時
仰角最大。
【九年級地科 共 4 頁。本頁第 2 頁】
( ).11.
小郁將一根竹竿立在嘉義的庭院中,每隔一段時間就記錄正午
的竿影長度,並且做成如右圖的記。請問關於圖中 abc
d
四個時間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時間 a為夏至,正午
陽的仰角最大 (B)時間 b為春分,太陽直射赤道 (C)時間 c
冬至,太陽直射 23.5°N (D)時間 d為冬至,正午太陽位在仰角
43°的位置。
( )12.
住在嘉義的小郁在操場上豎立一支竹竿,每日正午測
量一次竿影長度然後將竿影長度對日期作圖如圖所
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他測量的期間總共約
18個月 (B)丙日正午他看見太陽的仰角最大
(C)
戊日當天為晝長夜短 (D)辛日正午他看見竿影在正南
方。
(
)13.
右圖為臺灣在一年之中所見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示意
乙為正午時太陽到達最低和最高的兩點若某
一天太陽的軌跡為X-甲-Y
則下列有關這一天的
敘述何者正確? (A)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 (B)
在臺
灣,這一天是冬天中的一天 (C)
在臺灣,這一天的夜
晚比白晝短 (D)
在臺灣這一天的晚上通常都是滿
( )14.如右圖所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在太空中形成一
直線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天晚上在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
(B)當日有可能發生月食現象
(C)當天晚上地球上的人可看見上弦月
(D)當天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相為滿月。
( ).15.
如右圖,若今天是農曆六月初八。則下列何者正確?
(A)今晚的月相為下弦月
(B)今晚的月球東半部為受光面
(C)今晚的月亮出現在乙位置
(D)今晚日、地、月間的夾角接近 180°。
( )16.月球雖然會繞著地球公轉,但每天都是以同一面面對著地球,下列何者是最可能的原因
(A)月球沒有自轉 (B)月球表面的外觀看起來都相同 (C)月球的公轉週期與地球的自轉週期相同
(D)月球自轉的週期與公轉的週期相同。
( ).17.
戊處的人可以看見下列哪一現象?
(A)運轉到乙處的月亮,出現在東方地平線附近
(B)運轉到丙處的月亮,出現在南方天空的最高處
(C)運轉到丁處的月亮,出現在西方地平線附近
(D)白天仍能看見位於甲處的月亮
( )18.下圖()是日月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小紫在某一段日期中面向南方天空連續觀察月亮數日,
並將所看到的月相畫下來,結果如圖()。請問圖()中的這些月相,是在圖()中哪一段期間內
看到的? (A)丁→甲→乙 (B)甲→乙→丙 (C)丙→丁→甲 (D)乙→丙→丁。
(
)
(
)
【九年級地科 共 4 頁。本頁第 3 頁】
( ).19.下列關於日食月食發生的相關敘述下列那些項目是正確的()日食必定發生於新月時()
新月時必定會發生日食()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滿月時必定會發生月食 (A)甲丙 (B)
乙丁 (C)甲乙 (D)丙丁。
( ).20.若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變為原來的十倍,致使月球看起來變得更小,則推論下列何者現象不會
發生? (A)月偏食 (B)日偏食 (C)日環食 (D)日全食。
( )21.中央氣象局發布新聞稿表示,本(11)月 19 日傍晚發生月偏食,在能見度許可下,臺灣各地民
眾可於日落後的東北東方天空見到月面有缺角的月出帶食現象。請問,發生月偏食的那天,應為
下列哪一天? (A)農曆初一 (B)農曆初七 (C)農曆十五 (D)農曆二十二。
( ).22.下列有關大潮和小潮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大潮發生在農曆初一前後,小潮發生在農曆十五
前後 (B)小潮發生在農曆初一和十五前後 (C)大潮發生在農曆初七和十五前後 (D)小潮發生在
農曆初七和二十二前後
( ).23.下列有關潮汐的敘述,何者錯誤 (A)每次滿潮時刻較前次提早約 50 分鐘 (B)大致一天中有
兩次滿潮兩次乾潮 (C)潮汐是因地球表面的海水受日月引力所引發的水位變化 (D)若要觀察
海邊潮間帶生物活動情形,要在退潮時較適合。
( )24.在不考慮海岸地形等影響因素的前提下,某地海岸今日上午8點正值滿潮,則下列敘述何者
(A)明日上午 850分也正值滿潮 (B)明日下午 4點正在退潮 (C)今日上午 8點滿潮時,
月球可能正在上方附近 (D)下次乾潮約 6小時 12 分後。
( )25.
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月亮在乙的位置時,在地球上看到為下弦
(B)當月亮在甲的位置時,可能產生月食
(C)當月亮在甲或丙的位置時,海邊產生之潮汐的潮差最大
(D)當月亮在丙的位置時,是陽曆每月十五日。
( )26.如果只考慮月球對潮汐的影響,則圖中地球上甲、乙、丙、丁
四地,海水處於滿潮的為哪些地點?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丙丁。
( )27.下列四個選項之中,若以黑色區域代表水域,白色區域代表陸地,
則哪一個可以用來表示地球上水域與陸地所占地球表面積的比例?
(A) (B) (C) (D)
( )28.
右圖為水循環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水氣凝結成液態水主要發生在「蒸發」階段
(B)「成雲」階段,產生大量水氣
(C)「降雨」之前不必先「成雲」
(D)「降雪」也是水循環的過程之一。
( ).29.列有關海水之中鹽分的敘述哪一項錯誤的? (A)海水的平均鹽度 35% (B)赤道附近的海
水鹽度比平均海水鹽度來得低 (C)各地的海水鹽度會因為該地區的降水、蒸發狀況而有所差異
(D)海水中的鹽類主要來自陸地上河水或地下水溶解岩石中的成分而得。
( ).30.有關冰川的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主要形成於熱帶地區 (B)只有在南極大陸看得到
(C)由雪累積壓實成冰,自高處向低處移動形成的 (D)冰雪融化之後,無法為生物所利用。
( )31.下列四種狀況:()地勢下降易積水不退;()引起重大地震;()影響防洪的功能;()造成鹹
水汙染淡水的地下水()夏季颱風多。請 哪些不是長期抽取地下水可能帶來的災害 (A)甲、
(B)乙、戊 (C)甲、乙、戊 (D)乙、丁、戊
【九年級地科 共 4 頁。本頁第 4 頁】
( )32.
如右圖,在不考慮岩性差異的前提下,若
在甲、乙、丙、
丁等四地分別掘井,請問何處較易抽取到地下水?
(A) (B) (C) (D)丁。
( ).33.下列何者不屬於風化作用? (A)床上有許多光滑圓潤的鵝卵石 (B)植物根部將岩石撐破
(C)岩石中的鐵氧化而形成褐色土 (D)岩縫中的水結凍、膨脹和融化而將岩石撐破。
( )34.地衣、菌類產生有機酸促使岩石分解,請問這一過程屬於下列哪一種作用? (A)風化作用 (B)
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
( ).35.化之後的岩石碎屑在何種作用的過程中最容易因為碰撞摩擦而使顆粒變小變圓潤?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 (C)搬運作用 (D)積作用。
( ).36.要找尋實例來印證「風化作用」的進行,下列何種景觀最為適合? (A)V 型峽谷 (B)U 型峽
(C)大樹根部的崩裂岩石 (D)風磨石。
( )37.有關風化、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在古代冰川的遺跡處可以清楚
的看見 V型谷 (B)這些作用可讓地表更平坦 (C)屏東恆春的沙丘其成因與強烈的西南季風有關
是風的侵蝕作用所造成 (D)自然的力量中,風是搬運作用最強的力量。
( ).38.臺南安平地區的乾隆海堤,距離現今的海岸位置 2公里。關於此現象代表的意義,下列何者
正確? (A)海岸線向陸地前進 (B)岸線向海前進 (C)河流帶來的泥沙量等於海洋帶走的泥沙
(D)河流帶來的泥沙量小於海洋帶走的泥沙量。
( )39.對於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各項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屏東恆春著名的風吹砂是風的搬運
作用與沉積作用 (B)魯閣國家公園的峽谷地形是一種河流侵蝕的結果 (C)流、冰川、風
水無時無刻都對地表進行侵蝕或搬運作用 (D)風帶走岩石表面上細小的岩石碎屑,是一種風化作
用。
( )40.
如右圖,甲、乙、丙代表不同的海岸侵蝕地形,請判
斷一下海水侵蝕所形成地形順序應為下列何者?
(A)甲→丙→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乙→丙
【試題結束,請重新仔細檢查】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