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三公民,共四面
北興國中 111 學年第一學期度
第二次段考三年級公民科
一、
單選題:第 1~19題,一題 2 分,共 38 分。
1. 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某公司決定減少生產成本支
出,因此召集各部門經理討論策略。請問以下哪位經
理的策略最符合公司當前需求?
(A)裁減業務部門 20%員工
(B)提高文創部商品販售價格
(C)聘請當紅韓團為商品代言
(D)讓研發部推出新口味的商品。
2. 7-11 推出繼光香香雞口味的洋芋片、鼎王麻辣鍋孔雀
酥等產品;全家則和食品老牌合作推出乖乖椰子牛
奶。請問由上述資料內容推論,文中超商業者採用的
競爭方式與下列何者相同?
(A)將店裡的服飾全部以半價出售
(B)將咖啡廳裝潢成迪士尼的風格
(C)手搖冷飲推出買一送一的優惠
(D)雞排店推出滿千折百的活動。
3. 新聞報導:「甲國與乙國所出口的產品性質與成本均
非常相近,但甲國即將加入某關稅同盟,而乙國卻因
不是會員,產品仍須繳納高額關稅才得以進入該關稅
同盟的市場,這個因素對乙國產品的競爭力將有很大
的衝擊。」根據新聞內容判斷,文中所指不利乙國產
品競爭力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生產要素不足 (B)生產成本較高
(C)產品售價較低 (D)勞動所得增加。
4. 小丞在熙來攘往的市場內販賣果汁,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水果持續漲價,果農會逐漸減少供給數量
(B)水果漲價,果汁業者的利潤也會提高
(C)提高果汁價格,可以增加銷售的數量
(D)水果漲價,果汁業者的生產成本增加。
5. 在市場交易的過程中,買賣雙方通常會基於某種前提
做出與交易相關的各種決定。例如:是否購買?買多
少?要不要賣,願意接受多少價錢?請問:這些考量
是基於什麼原因?
(A)考量意願優先,是否有能力再說
(B)貼心考量對方的需求與能力
(C)理性考量自身的意願與能力
(D)有能力就買,喜不喜歡是其次
6.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促成「交易」出現最主要的
原因為何?
(A)比較有趣
(B)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
(C)人的日常所需愈來愈簡單
(D)經濟活動的發展愈來愈單純。
7. 在不考慮特殊因素的前提下,價格對於消費者購買想
要的商品時造成的影響,一般會呈現何種現象?
(A)價格愈高買愈多
(B)價格愈低買愈少
(C)價格高會降低購買欲望
(D)價格對於消費者的影響通常不大。
班級___座號___姓名______
8. 小淳賣自己手工編織的布偶,依據表格所列內容,以
下何者敘述正確?
(A)利潤 6,000 元 (B)機會成本 6,000 元
(C)生產成本 15,000 元(D)銷貨收入27,000 元。
9. 瀚君與明光合夥開設手工甜品店,在客源與營收逐漸
趨於穩定之後,他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增加利潤。明
光建議把所有商品的售價都提高1〜2成不等,如此每
賣出一杯獲得的利潤自然增加。但瀚君卻認為這個方
法未必有效。請問:瀚君認為未必有效的合理原因,
應為下列何者?
(A)甜品的成本也連帶提升了
(B)甜品的買氣可能因漲價而下降
(C)消費者可能因此而搶購,買不到會引發抱怨
(D)調高售價必然造成銷貨收入降低。
10. 關於生產成本相關問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大量生產可以提高品質
(B)少量生產可以降低平均成本
(C)少量生產可以提高品質
(D)大量生產可以降低平均成本。
11. 從經濟學的角度觀察,下列哪一個現象是受「看不見的
手」所影響?
(A)物價飛漲,中油宣布凍漲油價
(B)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行政院宣布明年考慮
為軍公教人員加薪
(C)口罩太搶手,最後演變為民眾必須以健保卡實
名制限量購買口罩
(D)萊豬進口即將成為事實,許多店家宣稱,如果全
面使用臺豬將造成成本增加,因此要漲價。
12. 立法院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案,調高對菸品課徵
的附加稅收,每包菸的價格調漲。某菸品供應商得知
後,聯合其他業者囤積現有的菸品,待價格提高後再
售出,大賺一筆。上述業者做法違反何項規定?
(A)《刑法》 (B)《公平交易法》
(C)《消費者保護法》(D)《社會秩序維護法》。
13. 下表是夜市裡四個攤位的販售內容。在不考慮其他條
件的情形下,哪一個攤位的總銷貨收入最高?
14. 某便利商店推出結合咖啡、洗衣及超市機能的複合型
店鋪,並與當地人氣烘焙店合作提供了多款麵包,預
計可開發出新客群,業績可望較一般店成長二到三
成。上述便利商店的做法是屬於何種競爭方式?
(A)採取降價策略 (B)改善產品品質
(C)提供附加價值 (D)推出優惠方案。

國三公民,共四面
15. 遊樂區內進駐的餐飲廠商家數有限,比一般市場的商
家競爭程度較(甲),因此遊樂區內商品的售價通常較
一般市場(乙)。(甲)、(乙)依序應填入下列何者?
(A)高、高 (B)低、低
(C)高、低 (D)低、高。
16. 美美的小吃店生意沒有起色,好友小強建議她不妨製
作廣告宣傳單發給路過的民眾。小強的建議不符合下
列哪一種目的?
(A)提高利潤 (B)降低生產成本
(C)增加銷貨收入 (D)增加商品銷售量。
17. 五月天將在元旦舉辦演唱會,但官方售票系統在5分
鐘內所有票價均完售,小雲卻發現,社群軟體上有黃
牛票,但票價高於官方售票系統,想購買的人也不
少。有關上文的情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從官方售票系統來看,可知演唱會的門票數量
少於消費者需求
(B)網路黃牛票的買賣,是賣家透過詐騙方式欺騙
消費者進行交易
(C)該場演唱會獲取的利潤,為官方售票系統的票
價乘以售出票數
(D)社群軟體上看到的票價,是由黃牛票賣家所決
定
18. 在現代社會中,有無數的生產者在蒐集生產資源,大
量製作產品在市場上銷售。以下何者是此行為帶來的
好處?
(A)能讓生產資源循環再生
(B)能讓消費者免費取得產品
(C)能讓消費者也賺取部分利潤
(D)能降低每個產品的生產成本。
19. 有一篇專題報告中提到:「近幾年網路購物成交量成
長很多,關鍵之一在於這種交易方式大多比傳統購物
便宜,因為商家不需要昂貴的店面、龐大存貨或僱用
很多員工。」請問:上述說法,最可能是從下列何者
探討網路購物的發展?
(A)生產成本 (B)經濟制度
(C)產品品質 (D)交易時間
二、
題組題,第20~37 題,一題 3 分;第 38~41,一
題 2 分,共 62分。
題組(一)
以行銷理論來看「買一送一」和「降成半價」,假
設一杯咖啡成本 10 元售價 120 元,降成半價的話利潤
只剩 50元,換作買一送一利潤則有100 元,同樣是一
組客人,買一送一的利潤是調降半價的 2倍,對業者來
說當然是買一送一才能提高營收。假如直接打5折,以
咖啡這種一般人一次不會喝超過一杯的產品特性,就算
降價促銷也很難提高消費量,所以如果打5折,來客數
沒有超過一倍的話,反而會愈促銷愈糟糕。
相反的,買一送一除了能夠讓人呼朋引伴一起購買,等
於是讓顧客主動推銷,可以達到宣傳和廣告的效果。此
外,若商品直接打5折來賣,會讓消費者對於品牌價值
認同大打折扣,讓平常用原價購買的民眾有一種「原來
半價就可以買得到」的吃虧感,漸漸產生不願再消費的
心理,買一送一則會讓消費者有「賺到」的感覺,這就
是「顧客消費心理效果」的差異,因此兩者的含義與目
的有很大的不同!
20. 文中提到若咖啡以打5折的方式促銷,在什麼狀況下
不利於業者?
(A)每人一次喝超過一杯
(B)顧客會願意主動推銷
(C)來客數沒有超過一倍
(D)民眾呼朋引伴來購買
21. 針對文中兩種銷售策略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降成半價」可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B)「降成半價」對業者來說可有效提高營收
(C)「買一送一」常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吃虧了
(D)「買一送一」讓消費者成為廣告行銷一環
22. 生產者採取產品「買一送一」或「降成半價」的銷售
策略,最主要原因為何?
(A)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潤
(B)降低成本以提高銷貨收入
(C)增加銷貨收入以提高利潤
(D)增加利潤以提高銷貨收入
23. 由文中內容可以得知,與同業聯合漲價的行為可能會
造成何種影響?
(A)生產成本增加
(B)銷貨收入減少
(C)扭曲市場機制
(D)保障消費權益
24. 文中便當店改用臺灣本土豬肉,最主要的理由可能是
什麼?
(A)吸引購買獲取利潤
(B)聯合其他業者漲價
(C)降低買原料的成本
(D)採取價格競爭策略
25. 當便當店調漲豬肉便當的價格,可能會帶來何種影
響?
(A)便當店的銷貨收入一定會增加
(B)由於成本不變,所以便當店的利潤會增加
(C)顧客有可能轉買沒有漲價的牛肉或是雞肉便當
(D)改用台灣豬肉可消弭消費者疑慮,購買數量一定會
變多。
題組(二)
西元2021 年元旦起,我國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
的美豬進口,在有民眾表態拒吃萊豬的氛圍中,一家人
氣燒臘店宣布使用國產豬肉類便當全都貴10 元,招致網
友熱議。針對聯合漲價及消費資訊不透明部分,消保官
登門了解,經查該便當店並無與競爭同業合意漲價的事
證,初判尚不構成足以扭曲市場機制的聯合行為。業者
針對漲價一事,提供資料指出其原本使用加拿大豬肉,
為免除民眾疑慮,現改用臺灣本土猪肉,拿報價單指出
平均每公斤豬梅花肉多出50元,每公斤梅花肉可做 5 個
便當,故平均一個漲 10 元,至於牛、雞肉便當維持原
價。

國三公民,共四面
題組(三)
橒橒最近終於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讀食品餐飲科
的她,決定結合所學與興趣,開設一間夢幻的甜點
店。
26. 疫情影響又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橒橒開設的甜點店
也多少受到波及,店裡生意越來越差,她決定要採取
對策,降低生產成本。下列何者不是降低生產成本的
做法?
(A)降低水電的使用量
(B)將店面搬到租金較便宜的地段
(C)裁減甜點師的人數
(D)多多發送傳單吸引來店的人數。
27. 由於疫情嚴峻,橒橒改以網購採買所需物資、食材。
近日陸續出現物流塞車嚴重的消息,主管機關提醒,
所配送物件若是食材,要確保衛生安全,若有問題消
費者可以主張賠償。文中「主管機關」應為下列何
者?
(A)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B)公平交易委員會
(C)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D)消費者權益促進會。
28. 因為橒橒常在網路上購買食材做蛋糕,所以與貨運公
司的司機也培養了好默契,可以溝通送貨時間。請問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網路平台屬於有形市場
(B)橒橒的甜點店屬於無形市場
(C)網路平台販賣的食材為有形的財貨
(D)貨運司機提供的服務為有形的勞務。
29. 最近同性質的店愈開愈多,店裡生意變差,橒橒決定
想辦法提升店的競爭力。下列哪個建議是採取「非價
格競爭」方式?
(A)研發新口味餐點
(B)推出買一送一活動
(C)集滿 10 點,送一客套餐
(D)當月壽星,四人同行一人免費。
題組(四)
雨倫老師上班多年,累積了一筆積蓄,開設了一間「一
沐目」茶飲,請根據下表提供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下表(一)為「一沐目」茶飲每日販賣三種飲料的分析
表。
除了飲料之外,「一沐目」茶飲也推出每日限量點心
「流心包」,每天只製作販售 200 個,售完為止。每份
成本 10 元,售價 20 元,為保持食物新鮮度,當天沒售
完的會全部丟棄。
下表(二)示顧客對於「流心包」的需求狀況。
30. 請參考表(一)。若雨倫老師希望每日由波波奶茶所
獲得的總利潤與Yo 美粒相同,則波波奶茶的售價應
該訂於幾元?
(A)25元(B)30 元(C)35元(D)40元。
31. 請參考表(一)。若雨倫老師希望每日販售 Young 枝
甘露的銷貨收入剛好等於4500 元,則要賣出幾杯
Young 枝甘露才能達成以上目標?
(A)100 杯 (B)95 杯
(C)80 杯 (D)75杯。
32. 根據雨倫老師開店的情況,下列何者正確?
(A)當成本不變,而市場價格提高,應該會減少供
給的數量
(B)開店使用的店面因為是自有資產,所以可以不
計入成本
(C)為了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引進全自動點餐機是
個不錯的選擇
(D)為了增加生產數量,有可能會減少所有員工的
上班時數
33. 請參考表(二)。根據「流心包」的成本與售價以及
需求數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1/11 當天販售「流心包」的「單日利潤」為
2500 元
(B)11/08-11 號四天,製作「流心包」的總成本為
7000 元
(C)11/08-11 號四天,販售「流心包」的總利潤為
7000 元
(D)11/08-11 號四天,販售「流心包」的總銷貨收
入為 13000 元
34. 11/11 當天是國際光棍節,謙謙看著路上成雙成對的
情侶,覺得格外刺眼,於是他決定怒買超多顆「流心
包」來吃以洩恨。以上影響謙謙對於「流心包」需求
的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謙謙因為心情不好,所以購買慾望上升,此為
「預期心理」
(B)謙謙對於「流心包」的需求,是因爲所得水準
增加而提高
(C)謙謙選擇「流心包」是因為當天「流心包」價
格特別便宜
(D)影響謙謙對「流心包」的消費行為最大原因是
因為個人偏好。

國三公民,共四面
題組(五)
近年來,愈來愈多業者積極跨足KTV 產業,例如:
部分餐廳增設 KTV 伴唱設備、商場設置迷你單人
KTV,就連旅館也推出附設KTV 的房間配備。
因娛樂選項多元化與少子化等因素衝擊,使KTV 產
業營業收入大不如前,臺灣KTV 兩大龍頭業者―錢櫃
與好樂迪為提升經營成效,已數次向公平會提出合併
提案,但皆已失敗告終。
公平會指出,受阻關鍵在於,錢櫃與好樂迪為 KTV
前二位市占鰲頭,兩方合併後全國市占約達45%,大
臺北地區甚至可高達90%,力量足以主導市場,恐有
排擠新進業者與提高價格的疑慮,考量整體經濟利益
後,拒絕兩方的要求。眼看合併之路遙遙無期,新進
業者的競爭挑戰也蜂擁而至,KTV 產業轉型已刻不容
緩,應重新擬定經營策略,以突破市場困境。
35. 若兩家公司真的合併,將會在大台北地區獨佔 KTV
產業。請問:下列何者在競爭上屬獨占企業?
(A)公路運輸 (B)自來水公司
(C)手搖飲店家 (D)家用淨水設備公司
36. 根據題文,錢櫃與好樂迪數次提出合併的提案,主要
原因是近年來市場面臨的問題為何?
(A)對手少,市場競爭程度低
(B)成本高,市場競爭程度低
(C)廠商多,市場競爭程度高
(D)補助多,市場競爭程度高
37. 面對錢櫃與好樂迪的合併提案,公平會做出的回應與
理由為何?
(A)接受,合併後更有利於市場競爭
(B)拒絕,合併後容易使消費者混淆
(C)接受,合併後可成為同業表率,有利產業進化
(D)拒絕,合併後市占過高,不利新進業者進入市場
(38~41題,配合題,一個選項兩分)
請將代號填入以下空格中,完成表格。
選項:(A)維護交易秩序 (B)保障消費者權益
(C)公平交易委員會 (D)消費者保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