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C)甲丙丁(D)乙丙丁
( ) 13.韋老師請四個同學舉出兩句有關「比較利益」的成語。下列何者的例子皆正確?(A)安
莉:兩害相權取其輕;忠孝難兩全(B)忠成: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C)文友:腳
踏兩條船;一枝草一點露(D)玉珠:人盡其才;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 ) 14.下列四個人的對話,哪一位的敘述符合「供不應求」 的情況?(A)剛剛:「氣候穩定,今
年的水果大豐收。」(B)光光:「颱風來襲時,蔬菜的價格常常居高不下。」(C)望望:「換季時,
百貨公 司開始出清大拍賣。」(D)智智:「蛋塔魅力已消失,現在消費的人變少了。」
( ) 15.張經理樣樣精通,連電腦打字的速度都比祕書還快,但張經理寧可請祕書繕打文件,以
節省時間從事商業談判。請問:張經理的決定應是基於下列何種經濟理論來考量?(甲)比較利益
(乙)機會成本 (丙)供需法則 (丁)社會成本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 )16.民國四、五十年代,臺灣在勞動力上具有優勢,所以政府優先發展紡織業等;民國八十年
代以後,生化及科技等產業,逐漸取代傳統工業。根據上述內容判斷,我國目前是屬於哪種產業
類型?(A)勞力密集型(B)資本或技術密集型(C)自然資源密集型(D)市場密集型。
( ) 17.佳茹到服飾店購買衣服,發現價目表上寫一件衣服 290 元,兩件 500 元,佳茹以刷卡方
式買了四件,共花費 1,000 元,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信用卡又稱「塑膠貨幣」,亦為貨
幣的一種 (B)信用卡不具清償債務的功能,只是「延遲支付」的工具 (C)價格影響了佳茹的購買
量,此為「供給法則」(D)衣服一件 290 元,此時「元」為價值儲存的工具。
( ) 18.一般說來,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數目愈多,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A)各國為保護本國產
業,會形成關稅壁壘 (B)參與國家的國民平均所得減少 (C)各國的國民儲蓄率皆提升 (D)各國所
能享受到的產品數量與種類可增加。
( ) 19.阿雄參加「金頭腦」益智問答節目,其中有個問題問到:「假如新台幣兌換美金匯率是
32:1,小威要到美國旅行,他準備了 32,000 元的新台幣,可以兌換到多少美元?」正確答案應
該是下列哪一個?(A)200 美元(B)3200 美元(C) 1000 美元(D) 3000 美元。
( ) 20.美玉透過人力銀行,應徵了許多企業的人才招募活動,終於找到一份工作,擔任行政總
務人員。美玉提供勞力,可以獲取【甲】以支付消費支出。上述【甲】應為下列何者?(A)資金
(B)利潤(C)所得(D)銷貨收入。
( )21.以下是今年柳丁產季的供需圖
─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價格由 P2 變成 P1,則其需求的數量將
有何變動?(A)增加(B)減少 (C)不變(D)不一定。
( ) 22.某政府官員表示:「新臺幣兌換美元匯率,一早以 34.675
元開出,盤中最高價位是 34.675 元,最後是以 34.808 元兌 1美元作
收。」根據上文判斷,有關於「新臺幣兌換美元匯率」的敘述何者正
確?(A)新臺幣升值,美元貶值(B)新臺幣貶值,美元升值(C)新臺幣貶值,美元貶值(D)新臺幣升
值,美元升值。
( ) 23.美國蘋果公司繼 iPhone 在全世界熱賣後推陳出新,又推出 iPad 平板電腦,在台灣也掀
起了搶購風潮,此事代表蘋果公司將下列何種生產要素發揮得淋漓盡致?(A)資本(B)人力資源(C)
企業才能(D)自然資源。
( ) 24.下列是木川上網搜尋貨幣的資料,其中只有哪項是正確的?(甲)我國負責發行貨幣的機
關為臺灣銀行 (乙)政府可透過控制貨幣數量,來維持物價穩定 (丙)信用卡可延後支付款項,所
以屬於貨幣 (丁)為發展經濟,政府可隨意增加鈔票發行數量 (A)甲(B)乙(C)丙(D)丁。
( ) 25.臺灣使用信用卡的人數日趨增加,但是信用卡仍無法被當成真正貨幣,其原因為何?(A)
沒有防偽的設計(B)因為是「塑膠貨幣」(C)無法被民眾普遍接受(D)仍須以貨幣清償債務。
( ) 26.春節期間,民眾返鄉或出遊都需要交通工具,因而掀起租車熱潮,各車行都發生「一車
難求」的供不應求現象。此時最可能出現下列何種情況?(A)租車價格上漲(B)租車價格下跌(C)達
成均衡價格 (D)達到均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