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福豐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10.74 KB
頁數
3
作者
TIGER-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9-28,离现在 4 2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褔豐國中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成績考查八年級歷史科試題
一、單選題(1-20 題每題 2分;21-30 每題 3)
1. 附圖是各種器物開始在人類生活中出現的過程對照歷史發展圖中
(丙)最可能是屬於下列哪一時代?(A)舊石器時代 (B)石器時代
(C)黃帝時代 (D)三代。
2. 在某處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骨墜、貝飾、穿孔的石珠、骨針、各種野獸牙齒製成的項鍊,同時發現裝飾
品隨葬屍體說明當時已經有原始的宗教信仰上文所述最早可能出現在哪一史前文化中?
()北京人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山頂洞人。
3. 附圖是西周的社會階級圖,甲、乙、丙為貴族階級。成碩是某位大夫」的第二個兒子,
請問他降級受封後,應該屬於圖中的哪一階層? (A) (B) (C) (D)丁。
4. 下列何者為商朝人民的生活? (A)敬萬物尤其是天神 (B)用天干地支紀日 (C)普遍
使用青銅農具耕作 (D)宗法制度相當嚴明。
5. 秦朝從統一天下到滅亡,只有短短 15 年的時間。請問: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主因為下列何者? (A)匈奴
南侵,秦朝滅亡 (B)使 (C)
(D)濫用民力,又實行嚴刑峻法,引發百姓不滿。
6. 春秋戰國時代商業興盛,經濟繁榮產生了不少富可敵國的巨商。請問:何人原是濮陽商人,因善待秦莊襄
子楚,而高升為秦國的相國? ()蘇秦 ()張儀 ()呂不韋 ()范雎。
7. 中國思想學術不斷變其中由東周到漢朝的轉變下圖中哪一個標示是錯誤的? (A)春秋戰國「百家
爭鳴」 (B)秦始皇--「法家」思想 (C)西漢初--道家」思想 (D)漢武--「墨家」思想。
8. 同學七嘴八舌的發表東周時期的社會變遷,下列哪位同學一時口誤說錯了? (A)布衣卿相的 (B)
士之風盛行 (C)土地公有制形成 (D)工商業繁盛。
9. 中國遠古的傳說雖然不能作為確切的歷史證明,然亦有其參考價值存在,若有齣歷史劇將以一位傳說的人
物為主角,最能代表舊石器時代的應該是下列何人?(A) 燧人氏 (B) 黃帝 (C) 神農氏 (D) 伏羲氏。
10. 附圖是東周初期各國形勢圖。請問:圖中哪一國因為任用管仲為相,而成為霸主?
() () () ()丁。
11. 楊剛是西漢中期的平民百姓若是想要當官應該透過何種方式? (A)以嫡長子身
分擔任 (B)經商致富後購買官職 (C)官員學習法家思想 (D)在地方取得孝廉聲
名。
12. 漢代科技相當發達,其中在天文學方面有何貢獻? (A)制定一年有 365 (B)可根據天象推測地震 (C)
作渾天儀觀測天象 (D)觀測星象,發明天干地支記日
13. 下列哪一史事,加速了文化與教育的傳播,使中國各地文化更容易有整體性的發展 (A)馬遷完成《史
記》 (B)蔡倫改良造紙技術 (C)漢高祖採行道家思想 (D)秦始皇實施焚書坑儒。
14. 「重蹈覆轍」是比喻不能記取教訓而再犯同一類的錯誤請問探究兩漢衰亡的原因東漢未記取西漢何種教
訓? ()宗室之亂 ()外戚干政 ()宦官亂政 ()人民叛亂。
15. 北方匈奴人一直以來都是秦漢帝國的心頭大患兩者之間紛爭不斷下列關於秦漢帝國與匈奴關係的敘述,
何者有誤? (A)秦始皇曾派兵攻打匈奴 (B)西漢初年多採和親與貿易的方式安撫匈奴 (C)東漢光武帝曾
大舉出兵攻打匈奴 (D)東漢時匈奴分裂,其中南匈奴逐漸漢化。
16. 秦朝初年,政府修築了多條馳道,請問:當時的馳道以何處為中心? (A)安陽 (B)咸陽 (C)長安 (D)洛陽。
2
17. 東周時期從「春秋」演變到「戰國」歷史發展呈現何種現象? (A)國家數目愈來愈多,周天子權力愈來愈
(B)國家數目愈來愈少,周天子權力愈來愈小 (C)國家數目愈來愈多,周天子權力愈來愈小 (D)國家數
目愈來愈少,周天子權力愈來愈大。
18. 關於周朝政治體制之敘述列何者發生錯誤? (A)美和「以宗法制度維持王室與諸侯間的關係 (B)
穎蓉:「年紀最大的兒子擁有貴族名位的優先繼承權,稱為大宗,其餘諸子稱小宗。」 (C)亮齊:禮樂
制度規範各級貴族間的權力和義務。 (D)宜蓉「在政治或宗教活動中,貴族有符合其身分的儀式與配
樂。」
19. 明真看到一份資料中提到:「張角眼見各地疾疫流行,於是利用法術、咒語到處為人醫病,許多人喝下他
的符水後居然不藥而癒他因此被奉為活神仙地信徒不斷增加他號召信徒推翻腐敗政府
這份資中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為 (A)奴趁機南侵,東漢因此滅亡 (B)劉秀平定亂事,中興
(C)楚漢各據一方,彼此相爭 (D)東漢陷入群雄割據局面。
20. 關於周公東征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東征發生在周武王在位時 (B)東征的背景是管叔、蔡叔聯合
庚叛變 (C)東征的結果失敗,導致周朝統治範圍縮減 (D)周公東征後廢除了封建制度
21. 關於戰國時代著名的外交策略之敘述列何者正確? (A)張儀提倡「合縱」政策以使六國合力抗 (B)
「合縱」政策因六國團結一致而打敗秦 (C)雎的「遠交近攻」政策是為了阻止秦國的侵略 (D)「連
横」政策的目的是瓦解六國的抗秦。
22. 此書被文豪魯迅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開創了中國紀傳體歷史典籍的先例也成為中國古
散文的典範,通過人物的是非功過、音容笑貌體現各種政治勢力的興衰浮沉,並以此顯示出歷史的進程
下列諸多事件中何者可自本書中找到?(A) 王莽篡漢建立新莽 (B) 秦王嬴政焚書坑儒 (C) 蔡倫改良造
紙技術 (D) 衡製渾天地動儀。
23. 老師講解歷史上某一時期的特色:「掌權者試圖解決當時的社會經濟
問題實施土地國有等改革但因政令繁瑣朝令夕改結果改革失
敗,導致動亂四起。 」請問:老師正在講解附圖年表中的哪一時期
() () () ()丁。
24. 阿九在博物館內,看到某樣東漢科技產品,說明如下:「其內部中央有一根都柱,都柱會碰撞與之相連的八
道,八道受碰撞時龍嘴會張開,銅球便掉落在依八方位擺放的蟾蜍口中……」。請問:該科技產品為何
(A)渾天儀 (B)地動儀 (C)計時 (D)指南車。
25. 歷史課堂上同學們正討論「商朝的歷史文化」。請問:下列哪一個同學的說法,才符合史實? (A)明宗
商朝是個封建社會,只有「嫡長子」,才享有繼承 (B)又南:因為桀的暴虐無道,使得商朝最後被周武
王消滅而亡 (C)凡西: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 (D)明磊:由
開國君主商湯定都於「殷」的緣故,所以商朝又稱為殷商。
26. 秦始皇下令「焚書坑儒」的目的為何?()統一文字制度 ()控制人民思想 ()防禦北方外患 ()推行
儒家思想。
27.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現今中華民族仍以「漢人」自稱。請問:關於西漢與東漢相關內容
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西漢的建國者是高祖劉秀,東漢的建國者是光武帝劉邦 (B)西漢的首都為長
安,東漢的首都是洛陽 (C)西漢時班超降服匈奴,東漢時北匈奴被迫西遷 (D)西漢的張機著有《傷寒雜病
論》,東漢的華佗被尊為「醫聖」。
28. 禹死後由其子啟繼承君位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有何意義?()造成中央集權的統治 ()開啟部落推舉
的政治體制 ()開啟君位傳賢的公天下局面 ()開啟君位傳子的家天下局面
29. 中國的專賣制度最早可溯及漢朝的「鹽鐵酒專賣制度」而漢朝當時推行此制的目的為何? (A)一國家
文物制度 (B)確立中央集權統治 (C)籌措征伐匈奴經費 (D)獎勵臣民致力生產。
3
30. 上表是東漢和帝以後皇帝即位年齡表,皇帝多是幼主嗣位。請問:根據東漢史實來判斷,表中顯示的情況
會造成下列何種影響? ()造成中央集權的統治 ()造成外戚、宦官長期把持朝政 ()以休養生息為
治國的原則 ()造成藩鎮割據,武官篡位。
二、題組(每題 3)
【一】附圖是中國歷代以來東西往來的交通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路線圖請問
31. 圖中哪一條路線是張騫出使西域後所開通的「絲路」?
(A) () () ()丁。
32. 在漢代透過絲路轉運的商品最遠可銷售「大秦」 請問「大秦」指的是以下
哪一個國家? (A)羅馬帝國 (B)拉伯帝國 (C)波斯帝國 (D)西域各國。
33. 絲路的開通,傳入哪個宗教,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遠? (A)道教 (B)佛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34. 張騫出使西域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何種影響? ()成功驅逐匈奴 ()促進東西貿易與文化交流 ()西
域五十餘國都服從漢 ()聯合西域國家合攻匈奴。
【二】下列是有關遠古時期人類生活的說明。請回答相關問題
訊息一:三個人正在居住的洞穴中鑽木取火,準備燒烤食物,旁邊有一個人正在洞穴中打製石器。
訊息二:兩個人正在從事簡單的農業種植活動,干欄式建築旁邊還有一個人正在燒製陶器。
35. 息一中所顯示的情景,可知這最可能是下列哪個文化遺址的生活型態? (A) (B)仰韶文化
(C)龍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36. 訊息二中的情景判斷,下列相關說明何者正確? (A)此地的人類以小米為主食 (B)此時正處於舊石
時代 (C)這時期可能已經出現定居聚落 (D)人類的糧食來源來自於採集與狩獵
【三】歷史老師上課時帶了四張海報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各家的學說請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入海報空格中:
37. 認為禍亂衝突起因於人類自私不相愛,戰爭乃不義之行所以主張「兼愛」與「非攻」。
(A) (B) (C) (D)法。
38. 如果人不追逐名利,回歸自然與簡樸,不但可以保全自己,天下也就沒有紛爭!
(A) (B) (C) (D)法。
39. 從君王立場出發,提倡富國強兵之道,以賞罰、權術與威勢來統御臣民。
(A) (B) (C) (D)法。
40. 國君應行仁政,用教育感化人民,使人民不會為惡,國家便能穩定發展。
(A) (B) (C) (D)法。
皇帝
和帝
殤帝
安帝
順帝
沖帝
質帝
桓帝
靈帝
即位年齡
10
三個多月
13
12
2
8
15
1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