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01.17 KB
頁數
3
作者
MyHome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14,离现在 1 34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1學期 二年 2次段考 (歷史科)-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6( )蒙古帝國除了使用銅錢等金屬貨幣之外,也鼓勵使用紙幣,這是因應何種社會經濟背景而產生? ( 習作 )
(A)戰爭失利賠款過多,貨幣大量外流
(B)商業貿易衰退,造成銅錢供需失調
(C)發明活字印刷術,印刷紙幣更容易
(D)國內商業繁盛,使用紙幣便於交易
17( )宋朝蘇軾曾評論當時讀書人:「老儒先輩,自稱他們年輕時,要想求取史記、漢書而不能得到;僥倖得到了,都親手抄
寫,日夜誦讀,惟恐有所不足。近年書商輾轉互借翻刻,使諸子百家的書,一天就能流通萬張以上,書對學習的人來
數量多且容易獲取他們的文章學術成就理應超過前人好多倍但年輕的學子們把書束之高閣不去閱讀,
言談虛浮不實,毫無根據,這是什麼道理呢?」請問: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會與前人不同,和當時的哪一項技術發展
有關?( 習作 )
(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武器
18( )契丹族原為草原民族,後來之所以能持續向南擴張,與什麼原因有關?( 習作 )
(A)聯合蒙古族,攻擊漢人 (B)取得漢人農業生產區,強化國力
(C)利用貿易優勢,吸引南方民族投降 (D)拒絕吸收他族文化,保有強悍風格
19( )金庸武俠名著《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郭靖、楊康,取名於「靖康之禍」。請問:造成北宋靖康之禍的民族是下列哪一
個民族?
(A)西夏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20( )「嚴格來說雖然每年要向遼國輸送銀兩和絹匹但相對於開戰的軍事開支僅占其中百分之五左實屬九牛一毛。
而且相對經濟發達的宋朝反而因此可以和遼國加強經濟貿易因為遼國主要是畜牧業經濟宋朝的紡織品手工藝品、
茶業、香料、瓷器等都是遼國需要而且無法生產的商品。」請問:上述事件的歷史背景為何者?
(A)北宋簽訂澶淵之盟 (B)宋朝聯合遼滅金
(C)靖康之禍後宋室南遷 (D)宋朝向北方稱臣納貢。
21( )曼妮生活在元朝,在政府部門中擔任跟財政相關的職務,負責各地的稅務徵收及政府的財政規畫。請問:曼妮可能是
元朝哪一個族群?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22( )關於阿拉伯人與伊斯蘭信仰在中國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伊斯蘭教在漢朝時經由絲路傳入中國,此後各地陸續出現清真寺
(B)唐以來,阿拉伯商人之主導印度洋、南洋至中國東南沿海貿易活動
(C)元代時,阿拉伯人因具有豐富的商業知識,常被任命處理國家財政
(D)阿拉伯人對天文、醫藥的認識,影響宋元以後曆法、醫學發展。
23( )蒙古人是草原民族憑藉著優異的戰力與驚人的移動速度橫掃歐亞大陸建立起龐大的蒙古帝國請問下列何者「不
是」蒙古人的作為?
(A)發動三次西征,遠達歐洲 (B)建立四大汗國,控制中亞、西亞
(C)以蒙古人制度治理漢人 (D)設立驛站,有助陸路貿易。
24( )歷史課堂上,同學們在討論某一朝代盛世的特色。
甲同學:「此時君主的權力達到極盛,但在盛世的表象下,有一股嚴厲的政風。」
乙同學:「朝廷表面上支持學術事業,不少讀書人卻因文字獄慘遭迫害。」
丙同學「這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在平定地方諸王的叛亂後,內部的統治愈見鞏 對西北多次用兵,將今日的蒙
古、新疆、西藏納入版圖。」
請問:同學們所討論的是哪一個朝代?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25( )《夢梁錄》中記載某一朝代京城的生活樣貌:「京城臨安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銘鐘,賣
早市者又開店矣。」請問:上述的城市生活景象最早出現於何時?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6( )在研究中國古代學術發展過程中,朱熹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深遠。下列何者是他的重要成就之一?
(A)發明活字版印刷,有助於知識與教育普及
(B)所繪的《清明上河圖》描繪出宋朝城市繁榮景象
(C)寫下《滿江紅》的詩詞,激勵宋朝將領積極抗金,收復失土
(D)完成《四書集注》,元代將之定為科舉考試定本
27( )1644 年,有三個皇帝同時佔據歷史版面,氣數已盡的崇禎皇帝自我了斷,流寇領袖李自成稱帝建國,不久,東北的
女真族浩浩蕩蕩入主北京城,此時中國處於一個混沌的狀態…」請問,文中描述的是哪一時期混亂?
(A)北宋與遼、金對峙時期 (B)元朝末年的群雄並起
(C)滿清與台灣鄭氏的對峙 (D)明朝末年的內憂外患
28( )歷圖()為某人出使路線圖。此人自明成祖永樂三年開始,奉命率領龐大艦隊出海宣揚國威,先後共下西洋七次,不但
促成各邦前往中國朝貢的景象,也奠定中國人移民海外的基礎。請問,文中所指下列何人?
(A)張騫 (B)鄭和 (C)張擇端 (D)吳三桂
歷圖()
29(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將首都定於應天(今南京),但明成祖卻將首都搬遷到北京請問:其遷都的原因是為防範哪一民族
入侵?
(A)契丹 (B)女真 (C)蒙古 (D)吐蕃
30( )某段關於中國對外貿易的記載「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
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不許互市矣。」請問:文中描述的朝貢貿易景象,應是下列哪一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高雄市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學年度 1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歷史)-答案卷
1-5
6-10
11-15
16-20
D B B CA
21-25
B A C D B
26-30
D D B C D
31-35
36-40
41-45
46-5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