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3. 甲音叉振動頻率 300 赫茲,發聲強度為 80 分貝;乙音叉振動頻率 200 赫茲,發聲強度為 80 分貝;丙音叉振
動頻率 300 赫茲,發聲強度為 70 分貝;丁音叉振動頻率 400 赫茲,發聲強度為 90 分貝,當甲音叉發出聲
音時,哪一支音叉會產生共振? (A)丁 (B)丙 (C)乙 (D)乙、丙、丁皆會。
14. 紋鴻跟蹤炳霖時,不小心撞到一面大鑼,為了使聲音停止以免暴露行蹤,應採取何種方法? (A)緊閉門窗
(B)手按著大鑼 (C)打破大鑼 (D)手摀住耳朵。
15. 李白在古詩道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其中兩岸猿聲在山壁間迴盪不絕於耳形成回聲,
請問在同樣環境下,原來發出的聲音與回聲有什麼相同之處 : (甲)振幅 (乙)頻率 (丙)波長 (丁)波速
(戊)週期 (A)乙丙丁戊 (B)乙丙丁 (C)甲乙丙戊 (D)甲乙丙丁。
16. 樂器演奏中,能調節與控制的要素是哪些聲音的特色?(A)音調與音色 (B)響度與音調 (C)響度與音色
(D)響度與音速。
17. 人類若長期處在 85 分貝的環境中,聽力容易受損,這是因為此環境中何種聲波的特性所造成的結果?。
(A)頻率太高 (B)振幅太大 (C)波速太快 (D)波長太長。
18. 有關”超聲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聲波頻率超過 20000Hz 的聲波 (B)是聲音速度超過 340 公尺/秒的聲波 (C)是人耳聽不到的聲音
(D)可用來偵測海底地形。
19. 由樹葉空隙照射在地面上的日光,出現無數亮的小圓形是因為下列何者? (A)樹葉空隙是圓的 (B)地球
是圓的 (C)圓形面積最小 (D)是太陽的像,太陽是圓的。
20. 志偉在紅色的色紙上寫上四個不同顏色的字,如附圖所示,若蘊函用會發出紅光的手電筒照射,則哪一個
顏色的字會最不清楚? (A)小 (B)李 (C)飛 (D)刀。
21. 附圖為某人眼睛成像的情形,需配戴何種光學儀器可矯正? (A)凸面鏡 (B)凹凸透鏡 (C)凸凹透鏡
(D)平面鏡。
22.
關於反射定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法線是垂直反射面的線 (乙)入射線與反射線分別在法線的兩側
(丙)粗糙面所形成的反射光線,不遵守反射定律 (丁)入射角是入射線與反射面的交角 (戊)入射角=反射角。
(A)甲乙丙 (B)甲乙戊 (C)丙丁戊 (D)乙丙丁。
23. 下列何者不是針孔成像的性質?
(A)上下顛倒 (B)左右相反 (C)大小不變 (D)形成實像。
24. 佑樑站在一平面鏡前 5公尺處,可看到自己鏡中的成像;若他往平面鏡靠近了 1.5 公尺,則他與鏡中成像的
距離應為多少? (A)3 公尺 (B)3.5 公尺 (C)7 公尺 (D)10 公尺。
25. 俗話說:「立竿見影」,以科學的觀點來看,此現象是由於光的何種性質所造成?
(A)光可以穿越真空 (B)光速非常快 (C)光以直線前進方式傳播 (D)光的折射。
26. 下列何者不是光的三原色? (A)紅色 (B)綠色 (C)黃色 (D)藍色。
27. 成惟買了一個沒有數字只有刻度的時鐘,她從平面鏡中看時間像是 3 點 12 分 40 秒,請問真正的
時間應該是幾點幾分幾秒?(A) 3 點 12 分 40 秒 (B) 6 點 47 分 20 秒 (C) 8 點
47 分 20 秒 (D) 9 點 12 分 40 秒。
28. 耳鼻喉科的醫生看診檢查耳道時,頭上會戴凹面鏡,請問其目的為何? (A)為了會聚光線照亮耳道
(B)為了增大所見視野 (C)為了產生縮小的成像,以利觀察 (D)為了產生色散來判斷病情。
29. 一束光線由空氣中垂直入射進入三角形的玻璃,再射出到空氣中,如下圖所示,則折射光線可能是哪一個
路徑? (A)甲 (B)乙 (C)丙 (D)丁。
30. 守如上生物課要用複式顯微鏡觀察草履蟲,有關他所觀察到草履蟲的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成像經過兩次放大而形成 (B)成像為虛像 (C)成像和物體左右相反 (D)成像和物體的上下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