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雄市立大灣國中 108學年度 下學期 二年級 第一次段考 自然科試題
一、 選擇題 (60 分) 班級: 座號: 姓名
1.( )碳原子的原子量為 12,其意思為下列何者? (A)1 個碳原子的質量是 12 公克 (B) 1 莫耳碳原子的質量是
12 公克 (C) 1 莫耳碳原子的質量是 12x6x1023 公克 (D) 1公克的碳原子有 12 莫耳碳原子。
2.( ) (甲)稀鹽酸與大理石反應; (乙)鎂的燃燒; (丙)鐵的生鏽反應; (丁) 雙氧水溶液加入二氧化錳。上述哪
些化學反應必須在密閉系統內,才可以觀察到質量守恆的結果? (A) 甲 (B) 甲丙 (C) 甲乙丙
(D) 甲乙丙丁。
3.( )下列關於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活性愈小的元素愈適合做為還原劑 (B) 對氧活性愈
大的元素,其氧化物愈適合做氧化劑 (C) 活性愈大的元素愈適合做為還原劑 (D)對氧活性愈小的元
素,其氧化物愈適合做還原劑。
4.( )下列有關高爐煉鐵的原理說明,何者錯誤? (A)為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B)反應中,鐵的氧化物發生還
原,而碳發生氧化 (C)鐵對氧的活性大於碳,可作為還原劑 (D)灰石所形成的熔渣可防止高溫的鐵發生
氧化。
5.( )根據歷史記載,人類利用銅器早於鐵器,但在博物館所保存的古物中,往往銅器多於鐵器,這可能與銅
和鐵的什麼性質有關? (A)活性及表面生成物的性質有關 (B)重量及導熱、導電性有關 (C)顏色及延
性、展性有關 (D)硬度及熔點有關。
6.( )已知元素對氧的活性大小為:鋁>碳>鋅>銅>金;則氧化銅與下列何種物質共熱不會發生反應?
(A) Al (B) C (C) Zn (D) Au。
7.( )在高爐中,鐵主要是經由以下的反應生成:Fe2O3 + 3CO → 2Fe + 3CO2 ,反應式中何者為還原劑?
(A)Fe2O3 (B)CO (C)Fe (D)CO2。
8.( )甲、乙、丙三種分子如附圖,已知甲分子和乙分子可以反應生成丙分子,請
選出最能表示附圖之化學反應式?
(A) )3 H2 +N2 → 2 NH3 (B)2 H2+N2 → 2 NH3 (C)H2+3 N2 → 2 NH3
(D H2+N2 → NH3 。
9.( )下列平衡化學反應式的寫法,何者正確? (A)2H2O2+MnO2→2H2O+O2 (B)C2H5OH+3O2→2CO2+3H2O
(C)Na2CO3→NaHCO3+ H2O+CO2 (D)Na2O+H2O→2NaOH+H2 。
10.( )下列有關甲烷(CH4)和水(H2O)的敘述,何者正確?(C=12,H=1,O=16) (A)相同質量的甲烷
和水,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B)相同莫耳數的甲烷和水,含有相同的原子數 (C)16 公克的甲烷和 18 公克
的水含有相同的原子數 (D)1 莫耳的甲烷和 2莫耳的水含有相同的氫原子數。
11.( )已經知道鈉、鋅、銅對氧活性的大小順序為鈉>鋅>銅,則下列哪一個氧化物的安定性最大? (A)氧化
鈉 (B)氧化鋅 (C)氧化銅 (D)三者皆同。
12.( )大部分的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中,其水溶液的特性是什麼? (A)呈酸性,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 (B)
呈酸性,可使藍色氯化亞鈷試紙變粉紅色 (C)呈鹼性,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D) 呈鹼性,可使粉
紅色氯化亞鈷試紙變藍色。
13.( )下列何種物質燃燒後的產物溶於水中時,水溶液會呈鹼性? (A)銅 (B)鈉 (C)硫 (D)碳。
14.( )若人體每天平均要喝 1800cc 的純水,則每天要喝進多少個水分子? (A)1800 個 (B) 1800 x 6x1023 個
(C)6x1023 個 (D)6x1025 個。
15.( )上自然課時,老師帶來一瓶澄清石灰水,並請柯南對著澄清石灰水吹氣,大家發現澄清石灰水漸漸變得
混濁起來。老師解釋說:因為 Ca(OH)2+CO2→CaCO3+H2O,所以產生混濁的現象。然後要柯南上臺計算,
若反應後產生 100 克的白色沉澱物,需要多少克的 CO2 ? (原子量:C=12,H=1,O=16 ,Ca=40)
(A)22 (B)44 (C)66 (D)88。
16.( )已知X、Y、Z均為純物質,X的分子量為24,Y的分子量為32,化學反應式:2X+Y→2Z,推測Z的
分子量為下列何者? (A) 20 (B)30 (C)40 (D)80。
17.( )丙烷(C3H8)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化學反應式:C3H8+5O2→3CO2+4H2O,可知丙
烷與氧氣反應的莫耳數比為下列何者? (A) 1:1 (B)3:4 (C)1:5 (D)1:3。
18.( ) 有關漂白劑的敘述,何者錯誤? (A)為防止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可以用漂白水消毒自家環境 (B) 含次
氯酸鈉的漂白劑,請勿與其他清潔劑並用,以免產生化學作用 (C)二氧化硫為還原型的漂白劑,常用
於漂白筷子或金針菇,但有致癌之虞 (D) 一般常見的市售漂白水為含有次氯酸鈉的水溶液,此漂白水
為一強還原劑。
19.( )關於化學變化發生的前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分子總數不變,所以總質量保持不變 (B)分子的種
類不同,所以總質量前後會改變 (C)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改變,所以總質量前後不變 (D)原子種類
可能不同,但前後總質量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