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港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79.19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1-10,离现在 4 29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中市立中港高級中學 109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定期考查 國中部二年級社會科試題 班級: 姓名: 座號:
※選擇題一律以2B鉛筆在答案卡上劃記,劃記不清或毀損,導致判題錯誤,不予計
分。
地理:1-18 (每題 2分,共 32 )
1. 附表是小志整理出有關大洋
洲的筆記,其中何者有誤?
(A) (B) (C)
(D)丁。
2. 下列有關臺灣阿美族與南島
語族的關連敍述何者為非?
(A)眼睛的發音Mata與紐西
蘭毛利人及夏威夷原住民一樣 (B)使用樹皮製成衣服的傳統技藝與斐濟東加相似
(C)祖屋、雕刻與毛利人集會所等建築形式相似度高 (D)阿美族青年於 1944 年期
間,被派往印尼摩羅泰島參戰。
3. 依據上述文中提及訊息判斷,選項中的論述何者較正確? (A)此項研究已持續了
40 年以上 (B)吐瓦魯的陸地面積是增加的 (C)此研究證明我們不必理會科學家
的警告 (D)氣候變遷對低窪島國沒有太大影響。
4. 吐瓦魯是我國友邦同時也是低島國家依據課本三大島群的分類判斷該國應屬
於哪一個島群的可能性最高? (A)克羅尼西 (B)美拉尼西亞 (C)玻里尼西
5. 近年來由於蚊子的活動區域北移,而將原本熱帶地區的傳染病帶入溫帶地區。請
問:上述情形與何種環境變遷關係最大? (A)紫外線照射 (B)臭氧層破洞 (C)
海岸線擴張 (D)溫室效應加劇。
6. 想要到澳洲打工的彥哥,在網路上看到網
友分享的資訊如右圖所示請問哪一項
工作訊息可能有誤? (A)甲大堡礁:浮潛
器材店工讀 (B)乙牧場擠牛奶員工 (C)
丙羊肉廠:屠宰區徵刀手數名 (D)丁酒
莊:農場釀酒工作。
7. 澳洲是四面環海的島洲,但卻降水量稀
少,甚至還有廣大的沙漠氣候區。造成上
述現象的最主要因素為何? (A)地勢地
平、堡礁眾多,無法攔截水氣 (B)暖流流
經東部,造成空氣穩定缺乏對流 (C)大分水嶺阻擋西風,缺乏水氣 (D)受副熱
帶高氣壓籠罩。
8. 右圖為 2018 年澳洲主要出口國家排序。請問:根據
此圖,下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法較合理? (A)阿清:農
牧產品為出口主力 (B)小伶:中國最需要澳洲 (C)
阿真:臺灣與該國沒有邦交 (D)小志:貿易對象多為
亞洲國家
9. 紐西蘭產業以畜牧業為主「地廣人稀」的特徵使
得紐西蘭以粗放的方式經營請問這與下列哪一項描
述最吻合? (A)多高聳的山地 (B)氣候十分寒冷
(C)勞動人口不足 (D)飼養牲畜種類多。
10. 右圖為 12 月的太陽當夕陽尚未全部沒入,卻又
看到旭日冉冉上升 12 月的永晝特殊景觀最有
可能在哪裡出現? (A)北極 (B)南極 (C)
(D)格陵蘭。
11. 阿真在網上找到一張原住民傳統建築的圖片。從
右圖中判斷,該地區的經濟活動應以打獵、捕魚
為生。請問:此地區最可能是
位於哪裡? (A)威夷群島
(B)紐西蘭北島 (C)北極地區
(D)南極大陸。
項目
說明
()位置
位於亞洲與歐洲之間,戰略地位重要。
()氣候
大部分為熱帶氣候但有海洋調節
爽宜人。
()分區
分為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玻里
尼西亞三大島群。
()特色
是全球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的地區
題組一:大洋洲島嶼新聞,請回答第 3-4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利用 1971 2014 年間空拍照片
與衛星影像,檢視吐瓦魯國土的地理變化,發現該國的整體陸地面積增加 2.9%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 Paul Kench 表示,「過去我們傾向認為太平洋環礁是靜態地
隨著海平面上升就只能被淹沒不過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這些島嶼的地理環境
是動態的持續在變化研究結果可能看起來與直覺相反因為這個區域在過去半世
紀內,海平面已經上升,但同期吐瓦魯的主要變化模式其實是擴張,而非萎縮。」
不過研究團隊表示其實包括波浪型態與風暴帶來的沉積物可能都是彌補海面
上升侵蝕陸地的因素氣候變遷仍是低窪島國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該研究是讓人們
可以重新思考低窪國家因應問題的方式。
文章節錄自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394910
題組二澳洲和紐西蘭深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喜愛尤其是其獨特的地理景觀如附圖
所示,而圖十五為紐澳簡圖。請利用照片與簡圖回答第 12-13
12. 下圖為這兩個國家著名的地理景觀艾爾斯岩米佛峽灣試問兩者分別位於
中何處?
(A)1,5 (B)2,8 (C)3,6 (D)4,7
13. 紐澳簡圖中何處是澳洲人口聚集的大都市及與國家首都的所在地?
(A)1 (B)2 (C)3 (D)6
a
b
c
14. a為紐西蘭的國徽。圖中左方的女士代表歐洲移民,右方的男士代表當地的原
住民,應是下列何種民族? (A)阿美族人 (B)因紐特人 (C)印地安人 (D)
利人。
15. b「紐西蘭的年降雨量分布圖」請問圖中雨量的分布主要受哪兩項因素影
響? (A)緯度、洋流 (B)地形、風向 (C)緯度、距海遠近 (D)地形、距海遠近
16. c為澳洲西南部伯斯的氣候圖。從此圖判斷,該都市應為何種氣候類型? (A)
熱帶莽原 (B)溫帶海洋性 (C)溫帶地中海型 (D)寒帶氣候。
歷史:17-32 (每題 2分,共 32 )
17.老師說道:「當時北京城一片混亂,各國的軍隊紛紛進駐北京城,燒殺擄掠無所不
為,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懼怕外國勢力的威脅,逃往西安避難。」請問:老師所講述
的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 (A)英法聯軍 (B)八國聯軍 (C)甲午戰爭 (D)中法戰
爭。
18.鴉片戰爭是清末時西力入侵的第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遠因為何? (A)外國要求
增開臺灣通商口岸 (B)英國想要打開在中國的貿易限制 (C)要求中國賠償英國的貿
易損失 (D)英國希望能在北京派駐公使與軍隊。
19.清朝統治以來,一直對於貿易活動有諸多限制,當時西方國家為了改善與中國的
通商貿易關係,便派遣使臣前來中國。請問:最早為了貿易問題,派遣使者來中國的
是哪個國家? (A)法國 (B)英國 (C)德國 (D)美國。
20.一八七年代,某地漁民曾因風雨太大,而漂流到臺灣南部,並與臺灣原住民發
生衝突。之後,日本藉此入侵臺灣。雙方協調之後,清廷間接承認某地為日本的領
土。請問:某地是當時的哪個地區? (A)朝鮮 (B)琉球 (C)越南 (D)菲律賓。
21.晚清的上海是全中國最現代化的都市,無論物質或思想皆是改變中國的領頭羊,
居住在上海的人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漸漸與傳統中國有所不同。請問:下列敘述
何者並非思想改變帶來的生活變化? (A)女性走出家庭外出工作 (B)男性前往餐館
喝咖啡 (C)中國傳統建築完全被洋樓取代 (D)觀看賽馬比賽成為休閒娛樂。
22.《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大清朝廷稱之為「萬年和約」,是大清帝國首
個因對歐美國家戰敗而簽定的條約。部分內容為清政府向英方開放沿海五處港口,進
行貿易通商。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在《南京條約》開放的港口? (A)天津 (B)上海
(C)寧波 (D)廣州。
23.《英商來華紀要》一書中提到:「我們的傳教士終於可以到中國的內地去居住、
遊玩、甚至傳教,這樣一來,將可以招攬到更多的信徒信奉基督教……。」請問:由
上述可知,其造成的最大影響為何? (A)基督教成為中國的重要宗教 (B)使外人的
勢力開始深入中國內地 (C)中國徹底的接受西方文化 (D)使外國人得以不受中國法
律的制裁。
24.何金英(西元 18651919 )是中國最早到美國學醫的女性之一,她曾進入福州女
子寄宿學校就讀,又入福州婦女醫院學醫;被醫院內的負責人推薦至美國深造。西元
1898 年還被李鴻章推薦參加倫敦舉辦的世界婦女協會會議,也是中國最早的國際女性
代表。根據上文推斷,何金英成長過程中,最可能受到下列哪個宗教的影響? (A)
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期蘭教。
25.詹姆士是嘉慶年間到中國經商的英國商人,他提到:「我們的居住地相當的不自
由,不但不能自由行動,如果有任何犯罪行為都必須聽任中國的官員論斷,使得外商
人心惶惶。」請問:詹姆士應該是居住在什麼地方? (A)上海 (B)福州 (C)廈門
(D)廣州。
26.小多翻開歷史課本,看到一張如附圖的中英貿易示意圖,圖中呈現了英國、印度
與「甲」之間的貿易狀況,從圖中的內容加以判斷,圖中的「甲」應指哪個中國王
朝?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7.日本自西化改革後,國力漸強,向外侵略的眼光,瞄準中國東北。其意圖雖一度
因某國聯合他國干涉還遼而受挫,但數年後終於戰勝某國,讓自身勢力逐漸侵入東
北。請問:某國應為下列何者? (A)英國 (B)德國 (C)俄國 (D)法國。
28.維垣看到一份清末的報紙寫道:「慈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軟禁皇帝,並宣布逮
捕主張新政的人士,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因此被逮捕,最後在菜市口斬首示
眾。」請問:上述的報紙報導的應該是何事? (A)自強新政 (B)戊戌變法 (C)戊戌
政變 (D)百日維新。
29.明黛看到黑板上老師將以下的活動歸類在一起,如:「戊戌變法」、「庚子後新
政」、「立憲運動」。請問:老師將這三項活動歸類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屬於哪個
層次的運動? (A)器物 (B)制度 (C)物質 (D)文化。
30.清末以來,雜誌報紙成為中國境內流通廣泛且具有極重要意義的資訊來源。其所
涉及的議題涵括中外,也針對不同族群不同主張建立彼此共享發聲的平臺。關於報紙
在清末的發展,下列何者有誤? (A)傳教士曾透過報紙傳教和傳遞西方知識 (B)
識分子透過報紙抒發立場,策動輿論 (C)官方透過《新民叢報》宣揚立憲運動,影響
民意 (D)報章流通海內外,戊戌政變後仍協助中國維新觀念傳播。
31.史書記載:「《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某個地方,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
人色,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以上所述的情景,最有可
能發生在下列哪個地區? (A)北京 (B)廣州 (C)臺灣 (D)天津。
32.一位英國官員說道:「我們跟中國的貿易量十分龐大,如果能取得□□的權利,
就可以減少貨物進口到中國時所需繳納的費用。」請問:這位英國官員提到的是什麼
權利? (A)領事裁判權 (B)協定關稅 (C)五口通商 (D)割讓香港。
公民:33-50 (每題 2分,共 34 )
33. 下列有關我國公民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A)年滿18歲即有選舉
(B)年滿20歲,即有擔任民意代表的權利 (C)被宣告褫奪公權者,不得擔任
公職候選人 (D)受到監護宣告者,可由親屬代為投票。
34. 家住桃園市的阿魯剛滿23歲,決定參加立法委員選舉來為年輕一代發聲。他家中
有擔任公務員的爸爸、在幼稚園教書的媽媽、小他6歲的妹妹、剛考完大學學測
的弟弟、因擄人勒贖而被褫奪公權的叔叔,被叔叔氣到心臟病發的奶奶。請問:
阿魯家有幾個人有投票權? (A)2 (B)3 (C)4 (D)5個。
35. 同學在課堂上扮演不同的公職候選人,請參考他們的說法,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小蔡:我明年就可以參與公民投票了耶
阿昌:我要繼承父親的衣缽,為高雄市民監督市政府!今年我一定要參選。
老中:在政壇這麼多年,為的就是選上中央的行政權!服務人民!
阿哲:我想要當上全台灣最年輕的里長!
(A) 阿昌的年紀最長(B)阿昌可能參選立法委員(C)小蔡的年紀比阿哲大(D)阿昌可能
和阿哲一樣大。
36. 文中提到記者偏好下聳動式的標題,可能是因為哪一個原因?(A)迎合流行風氣
(B)官方主導的決定 (C)媒體主管及記者的偏好 (D)商業利益與收視率考量。
37. 根據上文劃線處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網路的功能無法取代傳統電視媒體
(B)閱聽人的評論與回饋無法督促媒體改革 (C)媒體工作者可能面臨收視率和媒
體自律之間的兩難 (D)國際新聞沒有收視率便不具新聞價值。
38. 身為閱聽人,下列哪一項做法不能讓台灣的媒體環境更好?(A)拒看假新聞及相關
報導 (B)成為公民記者報導主流媒體忽略的訊息 (C)大量購買置入性行銷的商品
(D)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題組一:憲法保障的各種權利中,參政權是唯一具有年齡限制的權利,請回答
33-35
題組二:一位評論家如此寫著:「……這麼小的台灣,總收視人口就算把小嬰兒也
算進去,不過就 2 3 百多萬人而已,每人每天也只 24 小時能利用,這麼
多的新聞媒體要搶食這麼一丁點兒的收視,於是乎各家新聞只好無所不用其極的
搶收視,其中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內容農場常用的聳動式標題。……有趣的是,當
台灣的新聞品質越來越差,版面充斥著行車紀錄器及業配新聞時,閱聽人嘴上總
是罵著,說記者不長進、說電視不好看,然而當電視媒體開始改革時,卻發現原
來閱聽人根本口嫌體正直、愛罵又愛看,否則當華視新聞去年開始選擇改版,少
了行車紀錄器,多了社會議題及國際新聞,但卻也反映在收視率上,收視率反而
下降了,又或是看到公視新聞,一向被稱為台灣新聞清流,但縱使公視有在
YouTube 上直播,收視狀況依然遠遠比不上特定幾家新聞台。」請回答 36-38
題:
39. 下列幾位高雄市民想要參加罷免案,請問哪位具有投票資格?(A)阿草:今年30
,年收入200萬,剛搬到高雄市2個月(B)阿邁:今年18歲,高中剛畢業,從小就住
在高雄市(C)小瑜:十年前到美國工作,今年初剛返國(D)阿中:今年60歲,去年
受到監護宣告尚未撤銷。
40. 罷免機制的設計,可視為投票的哪一種功能?(A)合法組成政府(B)選出公職人員
(C)落實責任政治(D)影響政府政策。
41. 呈上題,人民若想行使罷免權,下列何人符合罷免條件?(A)關新里里長(B)台中
市新聞局長(C)大甲區區長(D)衛福部部長。
42. 如果選民一大早要前往投票,應該備妥下列哪些物件,才是最標準的選民?(A)
駛執照+健保卡(B)身分證+印章+投票通知單(C)健保卡+印章+投票通知單(D)
投票通知單。
43. 請問上述反萊豬公投案,是下列哪種參政權的表現?(A)選舉權(B)罷免權(C)創制
(D)複決權。
44. 依照公民投票法規定,下列公投程序何者正確?(A)提案---連署---表決---公告(B)
---提案---公告---表決(C)提案---連署---表決(D)提案---連署---公告---決。
45. 幾位好朋友聚會時討論萊豬議題,他們各自發表高見,下列有幾位無法參與萊豬
公投?甲、阿珍:國中剛畢業,對萊豬議題抱持高度興趣;乙、阿華:今年剛能
參與罷免投票,入籍到現居地滿 20 年;丙、阿賴:台灣豬農、今年 60 歲,曾因
犯罪褫奪公權;丁、小林:48 歲,日本籍,跟著妻子搬來台灣居住剛滿 3個月;
戊、阿玉:25 歲,家人提起監護宣告,法院通過其監護聲請。(A)2 (B)3(C)4(D)5
位。
46. 對於學生上下課時間,下列學校作法,何者最符合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理念?
(A)學習為教育專業的領域,故應由專家才能決定 (B)學習時間的影響性可由學校
舉辦辯論會,提供討論機會,再讓學生理性判斷 (C)國中小的學生心智尚未發展
成熟,故應由其監護人代為表達意見決定 (D)學生應該好好學習,不宜參與公共
事務。
47. 此提案引發熱烈討論,也有媒體在街頭訪問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家長們對於此事
的看法,沒想到反應兩極。有高中生表示贊同更改時間,更哀道「每天都睡不飽
;也有家長表示贊同說道「與家人的時間較配合」。反對的高中生表示「本來就
7點半上課,不會讀書的一樣不會讀」;也有大學生不贊同表示「大學也要8
半上課啊」。請問上述受訪民眾的反應強調的是媒體的哪一種功能?(A)提供訊息
(B)議題設定 (C)評論議題 (D)形成民意。
48. 有媒體對此議題下了標題:「一天6節課就夠了!過來人吐經驗:經歷大學才覺得
有夠恐怖」,關於這樣的論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此標題應是描述事實 (B)
因為記者有訪問專家,所以媒體的報導我們應該完全信任 (C)我們應該多看不同
來源的資料,再決定自己的看法 (D)媒體以報導新聞為生,用聳動的標題吸引閱
聽人是合理的、可接受的。
49. 文中提到直播主在現場開直播的行為,可能違反下列哪一個選舉原則?(A)秘密投
(B)平等 (C)普通 (D)直接 原則。
50. 罷免當日,高雄高鐵站人滿為患,旅居在外的遊子紛紛返鄉投票,在投票日前就
有網友留言: 「一定要親自回家投票!」,請問這位網友的留言體現了下面哪一
種投票原則?(A)秘密投票 (B)平等 (C)普通 (D)直接 原則。
題組三:公視新聞報導:「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正式立案,將於今年 2
6日投票,黃捷面臨從政之路的一大考驗。與黃捷友好的無黨籍立委林昶佐、民
進黨立委賴品妤,以及無黨籍台北市議員林穎孟等人,23 日站出來力挺黃捷。」
根據敘述回答 39-42 題。
題組四:近日萊豬議題引發各界關注,中央社報導:「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書記
長林奕華、立委賴士葆、陳玉珍今天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高呼「全民公投
反萊豬,公投連署一起來」。林為洲指出,他身為公投案領銜人,昨天已收到中選
會來函,表示反萊豬公投案階段連署已經可以啟動。林為洲表示,二階段連署依
規定份數要達 28 萬份,但希望衝到 50 萬份以上,避免一些連署書因填寫不實或
有誤而遭剔除,必須在 321 日將二階段連署書送交中選會審查,通過後將於 8
28 日進行公民投票。」請根據上文回答 43-45 題:
題組五:日前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高中及國中小上課時間
改為 9點到 15 點〉,其內容如下:「臺灣為世界上上課時間最長的國家 一共為 10
小時 而學生卻因為上課時間過長,家長安排補習時間過長,造成學生一天只能睡
57小時,導致學生去學校時無法專心學習,且未達到一天睡 910 小時之標
準,影響小孩發育,希望能夠藉由縮短上課時數減輕學生的負擔。」該提案已過
附議門檻,而政府主管機關教育部也對此做出回應,認為國中小教育屬地方政府
權責範圍,學校可依各地方政府訂定的「國民中小學學生在校時間」規定自行安
排。請回答 46-48 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