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7. ( )甲、乙兩固體的體積分別為 20cm3與 30cm3。若阿元將甲、乙各切成 1cm3的正立方體,各測得其中一個正
立方體質量分別為 A 公克與 B 公克,則未切前甲、乙兩固體的密度比為: (A) A:B (B) B:A (C) A
2 :B
3
(D) 2A:3B 。
18. ( ) 如右圖(一),天平保持水平靜止,指針在「0」刻度線上,若
取下蘋果與砝碼後,發現指針偏向如右圖(二),指針偏向右邊
,則測得的蘋果質量(Mx)與蘋果真正的質量(M),大小關係為
何?(A)Mx>M (B)Mx=M (C)Mx<M (D)以上皆有可能。
19. ( ) 承上題,此時應該要如何調整甲、乙兩端的校準螺絲,才可
使其重新歸零? (A)甲、乙都向左移 (B)甲、乙都向右移 (C)
甲向左移,乙向右移 (D)甲向右移,乙向左移。
20. ( ) 實驗桌上有四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入質量均為 500g 的下列物
質:酒精 (密度為 0.8g/cm3)、 水(密度為 1.0g/cm3)、硫酸(密度為
1.8g/cm3)、 水銀(密度為 13.6g/cm3),如右圖所示。哪一個燒杯 裝
入的物質可能為硫酸? (A)甲 (B)乙 (C)丙 (D)丁。
21. ( ) 小玉走進超商,買了冰涼的汽水,回到家打開汽水瓶蓋,一口氣喝光 350ml 的汽水。她發現: (甲)將汽水
瓶蓋打開時,會有氣泡冒出;(乙)喝完汽水後,會有打嗝的情形。這兩現象中氣體對水的溶解 度變化為何? (A)
(甲):增加,(乙):降低 (B) (甲):降低,(乙):增加 (C) (甲)、(乙)皆為增加 (D) (甲)、(乙)皆為降低。
22. ( ) 承上題,根據上課時的學習,小玉判斷發生(甲)、(乙)情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何者發生瞬間變化?
(A) (甲):溫度,(乙):壓力 (B) (甲):壓力,(乙):溫度 (C) (甲)、(乙)皆為溫度 (D) (甲)、(乙)皆為壓力。
23. ( ) 量筒內裝有水 200c.c,今投入一顆乒乓球後,水位升至 220c.c.,則乒乓球體積應為多少? (A)大於 20 cm3
(B)等於 20 cm3 (C)小於 20 cm3 (D)無法確定。
24. ( ) 在有沉澱的飽和食鹽水溶液中,慢慢加水至沉澱完全消失一段時間,其濃度變化如何? (A)逐漸變小 (B)保
持不變 (C)先變小,再保持不變 (D)先保持不變,再變小。
25. ( ) 食鹽水溶液 30%、100g,需再加入多少水,使食鹽水溶液濃度稀釋變成 10%?
(A) 50g (B) 100g (C) 150g (D) 200g。
26. ( ) 阿廷測得某液體的體積(V),再
置於天秤上,測出液體和量筒的
總質量(M),如右表所示,則關於
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空量筒質量 20g (B)液體密度 1.2g/cm3 (C)X 值=42 (D)Y 值=78。
27. ( ) 加熱食鹽水濾液可得食鹽晶體,請問這是利用下列何種特性?
(A)食鹽之沸點比水高 (B)食鹽之沸點比水低 (C)食鹽會溶解在水中 (D)食鹽不會溶解在水中。
28. ( ) 定溫下,甲、乙兩個燒杯各加入不同的水量及糖,經攪拌之後,發現杯底有相同的糖量未溶解,則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甲、乙兩杯的甜度相同 (B)甲、乙兩杯皆為飽和溶液 (C)若要完全溶解兩杯水溶液杯底的糖
,需加入相同水量 (D)甲、乙兩杯已溶解糖的質量相同。
29. ( ) 甲、乙兩物體的體積比為3:2,質量比為4:1,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比為何?
(A)4:1 (B)3:2 (C)3:8 (D)8:3。
30. ( ) 測量鉛筆長度為12.34 公分,則哪一個數字為估計值? (A)1 (B)2 (C)3 (D)4。
31. ( ) 小明的爸爸利用漁網撈魚,為了永續的觀念,爸爸想放過較小的魚,因此使用孔隙較大,請問此方法與下列
哪一種分離物質的方法相同? (A)加熱 (B)溶解 (C)過濾 (D)蒸發。
32. ( ) 以甲、乙、丙三個杯子分別裝入同質量的三種液體,試問哪一種液體的體積最大?(甲)密度為1g/cm3的水;
(乙)密度為0.8 g/cm3的酒精;(丙)密度為1.3 g/cm3的果汁。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多。
33. ( ) 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圖如右圖,關於二氧化碳的製備及其性質,下列何者正確?
(A)圖中甲、乙兩物質分別為稀鹽酸和二氧化錳 (B)二氧化碳易溶於水,故本實驗使用
排水集氣法收集之 (C)若提高溫度的話,可使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D)二氧化碳不助燃亦不可燃,密度又比空氣大,故可利用二氧化碳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