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二級結構成因:肽鍵平面與R基限制

格式
pdf
大小
4.95 MB
頁數
20
作者
JR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9-09-13,离现在 16 4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P2-1

(3) R 

基團的

大小、電荷

限制 → 只做

規律摺疊

→ α Helix, β Sheet

Ramachandron plot

二級構造的成因

(1) Peptide bond 

不能轉動 →

Peptide bond 

平面

(2) 一個胺基酸

R 基團

與前後 R 基團的限制 →

Peptide bond 平面

不能任意轉動 →

(4) 穩定二級構造的力量:

氫 鍵

α Helix,

β Sheet

Juang RH (2007) BCbaiscs

蛋白質

的胺基酸長鏈,並不是一條隨意飄動的長線,因為胜肽鍵的平面不能任意轉動,使得

此一長鏈只能有固定的幾種摺疊法。因此一級構造的胺基酸鏈,會捲曲成 α helix,  β sheet  及
turn 

等幾種規律的二級構造,原因如上。除了上述許多限制因素之外,二級構造中也含有大量

氫鍵,正面地鞏固其形成。

問題:

二級構造的成因,乃源自構造上的限制,以及結構能量的優勢,請分別說明之。

background image

P2-2

胜肽平面

轉角可預測二級構造

Ramachandron

Plot

N

e

ls

on

 &

 C

o

x

(2

004

) Le

hni

nger

 P

ri

n

cip

le

s

 o

f Bi

o

c

he

mi

s

tr

y

 (

4

e

) p

.1

2

5

二級

構造的摺疊相當具規律性,由兩兩胺基酸之間的胜肽平面轉動角度,可以預測將會形成

何種二級構造 (Ramachandron plot);只要輸入一串胺基酸序列,電腦軟體就可準確地推測 α
helix 

或 β sheet 的形成。

background image

P2-3

Math

ew

s et a

l (20

0

0

) Bi

oc

he

mi

str

y

 (3e) p.16

4

α helix

β sheet

兩者都由
氫鍵組成

蛋白質二級構造

請仔細

觀察這兩種二級構造的形狀與構成,尤其注意氫鍵的形成與位置,規律地組成兩種二

級構造。因為這些二級構造的存在,使蛋白質成為一個相當堅固的巨分子,同時也賦予其功
能與活性。

background image

P2-4

生物功能分子最重要的構成鍵結力量:

(1) 

蛋白質二級構造、三級構造

(2) DNA 鹼基間的配對:

A:T

G:C

(3) 

水分子之間 →

(4) 

抗原-抗体結合

(5) 

蛋白質間親和力

二級構造 (Secondary structure)

Hydrogen bond 氫鍵

-

-

N

N

--

--

H

H

... 

... 

O

O

-

-

+

δ

-

-

δ

δ

-

δ

氫鍵有方向性:

立体排列

電子流向

Juang RH (2007) BCbaiscs

二級構造

上最主要的構成力量,就是氫鍵,且數目極多。

由於 α helix 螺旋摺疊的關係,一個胺基酸的 C=O (carbonyl) 會與下游第三個胺基酸上的 N-H 
產生氫鍵 (C=O…H-N)。而其間的相對位置與方向,是非常完美的配合,因此可以得到最大力
量的氫鍵鍵結。同時因為 α helix 上的每個 C=O 與 N-H 都會結成氫鍵,整個 α helix 就以相當
多數的氫鍵為架橋,形成堅固的圓筒狀結構。

氫鍵的形成是因為氫原子的超低陰電性,容易被同一分子上的強陰電性原子 (如氮)  奪去電
子,露出正電荷,再被另一個帶強負電性的原子 (如氧)  吸引,產生類似離子鍵的吸引力,不
過其力量很弱。若此三個原子 (O...H-N)  在空間上排成一直線,則所產生的氫鍵最強;但若不
排成一直線,則氫鍵會減弱。因此各原子的相對位置,就變得極為重要。

除了 α helix 之外,β sheet 的長條之間,也會產生很多氫鍵,把 β sheet 的許多長條鏈連結在一
起,成為一片堅固的盾牌狀構造。

background image

P2-5

Math

ew

s et a

l (20

0

0

) Bi

oc

he

mi

str

y

 (3e) p.10

0

Alb

e

rts

e

t a

l

(2

0

02) M

o

lec

u

la

r Bio

log

y

 of 

the C

e

ll (

4e) 

p.5

8

氫鍵的組成

除了

蛋白質的二級構造外,氫鍵亦無所不在。水分子中更有許多氫鍵,喝水時的確喝了很多

氫鍵。DNA 的兩股間,也是以氫鍵作為鍵結,更是生命複製的根本機制。

問題:

你能否再舉出若干其他例子,說明氫鍵的重要細胞角色?

background image

P2-6

各種 α helix 的表達形式

Garrett & Grisham (1999) Biochemistry (2e) p.165

α Helix 

構造的各種變貌,是由一位有名的藝術家 Irving Geis 所繪,你可能早就看過許多他

所繪製的分子模型圖片。有關蛋白質構造的作品,最早是集合在一本叫做 The structure and 
action of proteins 

的書中 (Dickerson and Geis, 1969),裡面的經典作品兼具科學與藝術價值,數

十年來都為各種教科書所使用。 Geis 已在幾年前過世。

若有可能,請嘗試使用實際的分子模型建立一個 α helix,一定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絕對與
只看看書上的圖,或者在電腦上面玩玩立體模型,完全不同。你會發現 α helix  好像不是螺
旋,而是一條四面柱,沿著縱軸心有點扭曲。

問題:

為何 α helix 的實際外觀比較接近四面柱,而非圓柱?

background image

P2-7

Campbell (1990) Biology (2e) p.65

Linus Pauline 

& α helix

Judson (1996) 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α Helix

是由 Linus Pauling  所發現與建立的,也因為如此以及對化學鍵的重要貢獻,得到了

諾貝爾化學獎 (1954)。Pauling 可說是生物化學的開山始祖,曾經發現血紅素蛋白質上的胺基
酸缺陷,開創了 molecular disease 這個字。

Pauling 

回憶他如何發現 α helix:當正傷腦筋在解構造時得到感冒,就到海邊的別墅去休息,養病無聊的期間,

隨手在一張長紙條寫下一段胜肽,然後在手中把玩,把紙條捲成一條長筒,突然發現螺旋構造間可以產生很多氫
鍵,是一個相當完美的構造,回到實驗室檢查由 X-ray  所得到的資料,也都吻合螺旋構造。因為是他所發現的第
一個螺旋構造,因此命名為 α helix。

background image

P2-8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7

9

9

8

8

8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3

氫鍵

氫鍵

N

C

C

N

C

C

N

C

C

α

α

C

C

α

α

N

C

C

C

α

α

C

C





N

N

H

H

O

O

C

C

1

1

2

2

3

3

3.6

3.6

5.4 A

o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氫鍵

氫鍵

A

lpha

 He

lice

s

 by

 G

e

is

α Helix 

的捲繞方式不只一種,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是每 3.6  個胺基酸捲繞成一圈的 α

13

helix

,每圈高度有 5.4 Å (中圖),其分子上的任何一個氫鍵,都是由 13 個原子所夾 (請數一數

右圖上半的數字)。

問題:

二級構造中的氫鍵結構都很完美,請在圖中指出來。 最好能夠不看書本,自己畫出一

條 α helix 構造。

background image

P2-9

二級構造的特徵

Linus Pauling (Caltech)

α Helix: 

螺旋

(1) Right handed (

右手旋

)

(2) 

3.6

胺基酸繞一圈,每圈

5.4 Å

(3) Carbonyl (C=O) 

與下游 H-N- 生成

氫鍵

(4) 

每個氫鍵以

13

個原子夾著 (α

13

)

(5) 

整個 α helix 呈

圓筒狀

,且有

偶極性

肌紅蛋白

(Myoglobin)

:

含有八個 α helix 圓筒 其間以 turn 轉折連結

Juang RH (2007) BCbaiscs

α Helix 

主要的構造與性質摘要如上表,請按圖索驥在一張 α helix 的圖上,找出以上所有的

特徵;然後試著不要參考書本,自己在紙上畫出一條 α helix,並註明所有特質。大部分蛋白
質上都有 α helix,尤其是肌紅蛋白或血紅蛋白,幾乎全由 α helix 所構成。

background image

P2-10

α helix 有構造上的方向性

N

e

ls

on

 &

 C

o

x

(2

000

) Le

hni

nger

 P

ri

n

cip

le

s

 o

f Bi

o

c

he

mi

s

tr

y

 (

3

e

) p

.1

6

5

-1

6

6







α Helix 

是右手旋構造,如上圖右手般,往右上的方向旋轉。右手旋構造的立體鏡像,就成

為左手旋,但在自然界中都是右手旋的 α helix。

一段 α helix  也有電荷上的極性,在 N-端會帶較強的正電性,在 C-端則帶顯著負電性; 當然
兩端的胺基及酸基有相當貢獻,但是內部的每一個氫鍵,也都有相當的極性,且方向都一
致。

background image

P2-11

α helix 組成堅固的立體構造

Zub

a

y

(1988) B

ioc

hem

istr

y

 (2e) p.64

肌紅蛋白 myoglobin

肌紅蛋白

(myoglobin, Mb) 

分子幾乎全部由 α helix 所組成。 簡單看來,肌紅蛋白是由八段筒

狀的 α helix 螺旋所構成;上右圖把 α helix 畫成長筒狀,非常適切,也請把 α helix 看成長筒
狀。 因為 α helix 除了捲成螺旋狀之外,在螺紋之間還用許多氫鍵連結著,這些氫鍵把螺旋連
結的更為堅固,這就是二級構造的重要作用。

蛋白質分子若只是由長條狀的單薄胺基酸長鏈來回纏繞組成,則這個立體構造將會相當脆弱,一壓就扁。反之,
若能先捲成筒狀的螺旋二級構造,再由這些筒子組成整個蛋白質,將會堅固許多。因此,二級構造是組成蛋白質
三級構造的小單元,角色極為重要。

問題:

說明 Mb 如何以兩個 α helix 夾住 heme,後者又如何與 Mb 上面的兩個 His 連結。

background image

P2-12

數個 α helices 可聚成更高層結構

αααα

形成更複雜的構造

Stryer (1995) Biochemistry (4e) p.436

許多

二級構造可再聚合成更大的組合,以兩個或數個 α helix  聚集在一起,致使蛋白質的構

造更為堅固;或可圍成一個中空的管狀通道,以供物質通過。像上圖 αααα 構造是由四個 α
helices

組合,中間相鄰接的部份 (土黃色),可能由非極性胺基酸組成,就會造成此種構造更趨

穩定。或者相反地,外圍的部份都由非極性胺基酸組成,則此種構造可以鑲在細胞膜中,成
為膜蛋白;而中央的部份,則有可能成為貫穿細胞膜的孔道,由極性胺基酸所組成。

問題:

這種群聚構造稱為 supersecondary 或者 motif,常常在不同蛋白質的構造中出現,想一

想這種構造在蛋白質整體構形的生成上,有何有利之處?

background image

P2-13

α helix 可捲繞出新的相鄰關係

Alb

e

rts

e

t a

l

(2

0

02) M

o

lec

u

la

r Bio

log

y

 of 

the C

e

ll (

4e) 

p.6

7

9

Garrett & Grisham (1999) Biochemistry (2e) p.1054

由於

α helix 上面胺基酸的螺旋排列方式,使得原本在直線序列上相差三或四個胺基酸者,在

立體位置上的排列卻變成最為接近,好像住在樓上及樓下。 因此位於 1, 5, 9…的三個胺基
酸,捲成 α helix 時,剛好落在螺旋圓筒的同一側而形成一條線。

background image

P2-14

其他重要二級構造

β Sheet:

長帶

(1) 數條胺基酸鏈

平行排列

,並以

氫鍵

側向連接

(2) 胺基酸鏈可為

同向

(parallel) 或

反向

排列

(3) 整片 β sheet 呈

板狀

盾形

,更可捲成

筒狀

Reverse

Reverse

Turns

Turns:

β turn, γ turn

連結各種二級構造的轉折角,也是以

氫鍵

固定

Irregular:

不規則形狀

(但有

固定

形狀)

Random:

任意形

(時時在改變形狀) 

β

helix

Juang RH (2007) BCbaiscs

β Sheet

也是二級構造的一種,但與 α helix  形狀完全不同,是許多彩帶狀長條的集合,這些

長條橫向以許多氫鍵連在一起,成為一大塊堅固的平板構造。這兩種基本二級構造,可以同
時在蛋白質中發現,共同組成了堅固的巨大分子。

有些分子構造中,許多相鄰 β sheets  會一個接一個圈成螺旋狀,稱為 β helix 構造,但本質上
還是 β sheet 的構造,與 α helix 沒有任何關係 (下右圖 Wikipedia)。

background image

P2-15

典型的 β sheet 二級構造

Garrett & Grisham (1999) Biochemistry (2e) p.174

平板

平板

蠶絲蛋白質

的 β sheet 構造,由 Ala, Gly, Ser 等側基較小的胺基酸所組成,β sheet 的長條狀

彩帶之間,以許多氫鍵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平板;兩平板之間 Ala  的側基 –CH

3

剛好垂直相

向,互相錯開並互補地卡在一起;Gly 也是一樣,但兩個平板間的空隙較小。

問題:

蠶絲的特質令人喜愛,絲質製品可以用雙手拉開,而當放開後卻很容易回復。如何用

上述的構造來說明?

background image

P2-16

β sheet 的同向與反向平行

parallel

anti-parallel

轉折

turn

Alberts et al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e) p.140

β sheet

中各條彩帶的方向,可以都一致,稱為平行 parallel;方向也可以相反,成為反平行

anti-parallel

。通常以箭頭來表示 β sheet 彩帶,都由 N-端指向 C-端方向。

background image

P2-17

all

α helices

all

β sheets

helices + sheets

Kleinsmith & Kish (1995) Principles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e) p.26

各種二級構造組合

組成

蛋白質分子的二級構造是什麼?不一定。有時全部是 α helix,有時全是 β sheet,大部分

蛋白質分子是兩種皆有之。

background image

P2-18

其他的二級構造

β Sheet: 

長帶

(1) 數條胺基酸鏈 平行排列,並以 氫鍵 側向連接
(2) 胺基酸鏈可為 同向 (parallel) 或 反向 排列
(3) 整片 β sheet 呈 板狀 或 盾形,更可捲成 筒狀

Reverse

Reverse

Turns

Turns:

β turn, γ turn 

連結各種二級構造的轉折角,也是以

氫鍵

固定

Irregular:  

不規則形狀

(但有

固定

形狀)

Random:

任意形

(時時在改變形狀) 

Juang RH (2007) BCbaiscs

β helix

另有

兩種不規則形狀者,都沒有特別構形。其中 irregular  雖屬不規則,但有固定形狀;而

random 

不僅形狀不規則,且時時在改變。通常在蛋白質兩端部份,較易有 random 片段出現。

background image

P2-19

造成轉角的幾種二級構造

β turn

γ turn

Pro

劇烈轉折

R 在同一側

R 在相對側

三個胺基酸平面夾一氫鍵

兩個胺基酸平面夾一氫鍵

Mathews et al (2000) Biochemistry (3e) p.181

連接二級構造的 α helix 或 β sheet  時,蛋白質以特定的轉角方式來連接,稱為 β turn  或 γ

turn

,也是以氫鍵組成。 造成 γ turn 的胺基酸以 Pro 最為常見,因為 Pro 的環狀結構,使得其

附近蛋白質的脊骨產生極大轉彎。

background image

P2-20

二級構造直接組合成三級構造

注意轉折及不規則、任意形

Math

ew

s et a

l (20

0

0

) Bi

oc

he

mi

str

y

 (3e) p.17

9

展出

幾種蛋白質的三級構造組成,請在上面指出各種二級構造,以及 β sheet 組成的各種平板

形狀,並特別注意 turns 及不規則構造。有些不只有兩個端點,可能經過修飾。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