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國際教育優良課程及國際交流工具包徵選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399 KB
頁數
31
上傳者
807研究室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5-19,离现在 2 15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2年度國際教育優良課程及國際交流工具包徵選計畫

壹、依據

依據「112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辦理。

貳、目標

一、推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方案強化中小學國際教育。

二、鼓勵研發優質的工具包,充實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發展及國際交流之資源。

三、發掘國際教育推動典範學校,推廣中小學國際教育。

參、主辦單位:教育部

肆、承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協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伍、參加對象

一、全國各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以學校為單位組成團隊參加。

二、若已為課程工具包範例學校需另案報名參加,不得使用公開範例參加。

陸、參加類別及組別

一、類別:包含課程及國際交流兩類,每類分國小、國中及高中三個組別。

二、學校只可在各類別參加一個組別,並僅能於各類別投稿一件作品,一稿不得同時報名兩個類別。

柒、徵選作業期程

收件截止日期為112831

公告評選結果為1121031

捌、徵件說明

一、工具包類別:

 ()課程工具包:以學校本位思維將國際議題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含中文授課及雙語授課),並依據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規劃學習目標與評量方式。融入課程類型包含融入部定課程及發展校訂課程,進行方式可採用議題融入、國際專案學習交流或結合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工具包:以學校本位思維發展國際交流方案,包括外國學校師生來訪、本國學校師生出訪、國際網路交流方案、參與國際會議及競賽、外籍人士入校志工服務等進行方式。

二、工具包作品型式及內容:

()課程工具包格式請參酌附件2,國際交流工具包格式請參酌附件3

()工具包以國小、國中、高中(包含普通型高中、技術型高中、綜合型高中及單科型高中)學生為教學對象,並對應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及國際教育關鍵概念發展課程及交流方案內容及學習評量。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請參酌附件4,國際教育課程關鍵概念請參酌附件5

()工具包須為完整的學校本位國際教育方案,並需已實際進行教學,內容包括如下:

  1. 課程工具包:學校基本資料表、學校資源與現況分析、推動目標、組織分工、對應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本計畫之課程架構圖、課程與評量、課程實施歷程、學生學習成果、成效評估及相關資源等。

  2. 國際交流工具包:學校基本資料表、學校資源與現況分析、推動目標、組織分工、對應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交流方案、學生交流歷程、學生學習評量與評量成果、成效評估及相關資源等。

()課程工具包範本可參閱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2.0全球資訊網課程工具包檢索平臺之檢索資源,網站資源連結如下:

  1. 課程工具包:https://www.ietw2.edu.tw/ietw2/include/index.php?Page=3-2-2

  2. 課程工具包(雙語授課):https://www.ietw2.edu.tw/ietw2/include/index.php?Page=3-2-7

  3. 國際交流工具包:https://www.ietw2.edu.tw/ietw2/include/index.php?Page=4-2-2

三、繳交完整作品需包含:

() 報名基本資料表1(附件1)

() 工具包書面資料2

() 工具包PDF檔案1件寄至承辦人之信箱。


玖、收件方式

請依據參與組別將作品個別繳交至對應承辦窗口,即日起至112831日止。以郵戳為憑,逾期概不受理。參選作品一律不退件,如需退件,請自附回郵信封。寄送資訊說明如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917研究室(106308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917研究室王俐蘋小姐),同時將電子檔寄至[email protected],請在郵件信封及電子信箱主旨上註明「112年度國際教育優良課程/國際交流工具包徵選計畫」。

拾、作品審查

一、初審:就報名基本資料、工具包書面資料及PDF電子檔等資料進行初審,未備齊者恕不接受補件。

二、複審:由本部聘請專家學者依下列評選項目及標準進行審查:

()符合國際教育的理念與目標(20%)

()課程方案之完整性、結構性與系統性(30%)

()課程/交流活動設計內容之啟發性、創新性及深度性(30%)

()教學實施成效或課程方案推廣之可行性(20%)

拾壹、獎勵辦法

一、得獎名單將於1121031日,公佈於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2.0全球資訊網(https://www.ietw2.edu.tw/),並個別通知得獎者。

二、得獎作品由本部支應獎狀及稿酬

() 特優:各組1件,每件工具包獎金新臺幣(以下同)20,000元,每校獎狀1張。

() 優選:各組1件,每件工具包獎金10,000元,每校獎狀1張。

() 佳作:各組2件,每件工具包獎金5,000元,每校獎狀1張。

() 入選:若干件,每校獎狀1張。

() 各組視件數或作品水準,由評審委員決議調整,未達評審標準得以

從缺辦理。

() 前揭獲獎學校,可由學校本於權責核予獲獎方案主筆者予以敘獎,特優及優選嘉獎2次,佳作嘉獎1


拾貳、得獎作品成果發表

一、得獎作品將協調修改後放在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2.0全球資訊網課程工具包檢索平臺,供全國中小學教師下載使用,以推廣學校本位國際教育之發展。

二、特優與優選作品得獎者須參與本計畫之發表活動,分享經驗與心得。

拾參、其他注意事項

一、請注意智慧財產權相關規定,如有違反,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賽教師自行負責。

二、除了縣市層級舉辦的國際教育教案競賽,參賽者不得運用同一作品參與其他類似比賽,需為未經發表之作品,請勿一稿二投。

三、參選作品若因違反相關規定,將取消得獎資格並追回所得獎項。

四、本競賽不提供參賽證明。

五、入選作品及其必要公開資訊將保留於本活動網站,並得由全國各級學校及本部於非營利目的無限期無償推廣使用,本部並得修改、重製、散佈、展示、發行、發表、編製專輯及成果。

六、相關活動訊息請參考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2.0全球資訊網,

網址:https://www.ietw2.edu.tw/

拾肆、聯絡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專案管理師王俐蘋小姐

TEL02-7749-3865E-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1

112年度國際教育優良課程工具包徵選計畫
報名基本資料表

課程名稱


類別

課程工具包□國際交流工具包

組別

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

學校名稱


主要聯絡人




一、特優與優選作品得獎者須參與本計畫之發表活動,分享經驗與心得。

二、茲保證以上所填資料無誤,且無侵犯他人著作權,如有違反,責任由學校課程設計者自負。

三、曾經參與過縣市層級舉辦的國際教育教案競賽,請勾選:□是 □否,若勾是,請說明參加之縣市比賽名稱及獲得獎項: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聯絡人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長簽章:


附件2 課程工具包格式

  1. 學校基本資料表

學校名稱


學校設立

國立直轄市立  □縣()□私立

學習階段與類型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中 □技術型高中 □綜合型高中 □單科型高中

學校規模

班級數


學生數


教師數


課程名稱


進行方式

議題融入  國際專案學習交流  結合國際交流

課程類型(可複選)

部定課程  校訂課程

國際教育
關鍵概念

文化學習  國際關聯  全球議題

關鍵字


授課語言

(可複選)

中文  雙語

相關領域
(可複選)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綜合活動

科技  藝術  健康與體育生活課程

專業科目-科別/專門學程名稱(______)

實施之科目名稱(______)



  1. 學校資源與現況分析

    1. 學校資源盤點

請依照下述面向分析學校國際教育相關資源。

如課程採用雙語教學,各面向請增加雙語教學相關資源之分析。

面向

背景分析

學校

課程

特色課程


相關課程計畫


教師

社群

國際教育知能


國際教育相關社群運作


學生

背景

多元文化背景


探究能力


外部

資源

家長參與


社區與組織




    1. 國際教育現況分析

請分析學校近二年推動情形敘寫。

國際教育相關
課程及教學活動

項目勾選

質性說明

請逐項檢視,並於適切處打勾。

請針對左欄勾選項目條列說明。

課程進行方式

議題融入

國際專案學習交流

結合國際交流


課程類型

部定課程

校訂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課程主題

文化學習

國際關連

全球議題


統整模式

單一領域融入

跨領域統整


融入之課程領域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科技

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

藝術

專業科目-科別/專門學程名稱(______)

實施之科目名稱(______)




    1. 本學年度推動目標

綜合分析資源盤點與推動情形,擬定本學年度課程目標與預期關鍵成果。

目標

關鍵成果




  1. 組織分工

組別

職稱

工作事項


































請自行增減表格


  1. 對應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各階段所羅列之實質內涵為階段基準,學校可依據個別推動情形彈性調整內容,請勾選學校本位課程對應之實質內涵,作為學習目標轉化的依據。

教育階段

面向

國小(E)

國中(J)

高中(U)

彰顯
國家價值

(必選)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E2 發展具國際視野的本土認同。

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J1 理解我國發展和全球之關聯性。

J2 發展國際視野的國家意識。

J3 展現認同我國國家價值的行動。

U1 從歷史脈絡中理解我國在國際社會的角色與處境。

U2 肯認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U3 參與我國永續發展的行動。

尊重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E4 了解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E5 發展學習不同文化的意願。

E6 區辨衝突與和平的特質。

J4 認識跨文化與全球競合的現象。

J5 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的價值。

J6 評估衝突的情境並提出解決方案。

U4 分析我國在全球競合關係中的地位。

U5 肯認跨文化反思的重要性。

U6 提出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動方案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強化
國際
移動力

E7 認識各種國際能力。

E8 體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E9 運用多元方式參與學校的國際文化活動。

J7 了解跨語言與探究學習的重要內涵。

J8 覺察外語與探究學習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J9 運用跨文化溝通技巧參與國際交流。

U7 理解跨語言與探究學習的多元途徑。

U8 反思自我國際能力的學習歷程與成果。

U9 具備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的能力。

善盡全球

公民責任

E10 認識世界基本人權與道德責任。

E11 體會國際弱勢者的現象與處境。

E12 觀察生活中的全球議題,並構思生活行動策略。

J10 了解全球永續發展之理念。

J11 尊重與維護不同文化群體的人權與尊嚴。

J12 探索全球議題,並構思永續發展的在地行動方案。

U10 辨識全球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

U11 體認全球生命共同體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U12 發展解決全球議題方案與評價行動的能力。



  1. 本計畫之課程架構圖

請依據全校性課程繪製課程架構圖,可從學校願景、課程目標、學習目標、主題、年級、領域、策略等項目思考。


一、課程簡介


二、課程架構圖




  1. 課程與評量

一、請自行增減表格,至少提供三份主題/單元課程。

二、如有勾選雙語為授課語言,請至少撰寫一個雙語主題/單元課程。


【中文授課書寫格式】

主題/單元課程名稱


設計理念


相關領域


節數


年級


國際教育
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ex:E1

ex:E1-1



活動

名稱

內容簡述

教學時數

目標

學習評量
包含總結性與
形成性評量



節數

請填寫對應學生學習目標代碼(ex:國E1-1














【雙語授課書寫格式】

主題/單元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註1

領域學習內容(Content):



語言學習內容(Language of learning):

目標字詞target words:


目標句型target sentences:

相關領域


節數


年級


國際教育
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註2

總結性評量

ex:E1

ex: E1-1


活動

名稱

內容簡述(註3

教學時數

目標

學習評量
包含總結性與
形成性評量


請填寫ActivityLanguage of learning


請填寫對應學生學習目標代碼(ex:國E1-1












1:「雙語課程內容」須包含領域學習內容(Content)、語言學習內容(Language of Learning),含目標字詞及目標句型。

2:「學生學習目標」為各校依據「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而設計的國際教育融入課程活動具體可達的目標。選擇雙語課程,其書寫的方式以動詞(Cognition+名詞(學習內容),以完整句子串連呈現。

3: 選擇雙語課程,「內容簡述」須呈現教學活動步驟及學生使用語言(Language of Learning)的時機與方式。

  1. 課程實施歷程與學生學習成果

請呈現課程實施情形、記錄或紀實,以及學生學習成果,學生學習成果可呈現學生作品與評量成效分析。


一、課程實施歷程



二、學生學習成果




  1. 成效評估

請針對課程目標與對應之關鍵成果檢視並說明成果。

目標

關鍵成果

檢核勾選

質性說明





















請自行增減表格


  1. 相關資源

      1. 參考資料(書籍、文章、影片)

      2. 學習單與簡報

      3. 資源平台




附件3 國際交流工具包格式

壹、學校基本資料表

學校名稱


學校設立

國立直轄市立()□私立

學校類型與階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中 □技術型高中 □綜合型高中 □單科型高中

學校規模

班級數


學生數


教師數



交流類型

交流項目

方案

主題

國家

交流學校

辦理規模

  1. 辦理外國學校、師生來訪

專題研習營

華語及文化體驗

專業技能交流

其他




學生數____

教師數____


  1. 辦理本國學校、師生出訪

海外體驗學習

海外技能實習

國際志工服務

姊妹校交流

教育專題交流

國際師生交換 

藝術及體育交流

其他




學生數____

教師數____

  1. 辦理國際網路交流方案

數位雲端國際夥伴學校方案 

E化互動式語言交換學習方案




學生數____

教師數____

  1. 參與國際會議及競賽

1.本國學校辦理國際會議或競賽

國際高峰會

國際論壇

國際專案學習交流活動

國際競賽

2.國學生參與國際會議或競賽

國際高峰會

國際論壇

國際專案學習交流活動

國際競賽




學生數____

教師數____

  1. 辦理外籍人士入校志工服務方案

1.外籍人士來臺進行志工服務。

文化活動

教學參與

專業技能

社團

營隊

2.在臺之外籍人士到校志工服務。

文化活動

教學參與

專業技能

社團

營隊




學生數____

教師數____

貳、學校資源盤點與現況分析

一、學校簡介與分析

請依照下述面向分析學校國際教育相關資源。

面向

背景分析

特色課程


相關課程計畫


教師

社群

國際教育知能


國際教育相關社群運作


學生

背景

多元文化背景


國際交流經驗


外部

資源

家長參與


社區與組織

資源



二、國際教育現況分析

請分析學校近二年推動情形敘寫。

國際教育相關

國際交流

項目勾選

質性說明

請針對選項,檢視學校所有之資源。

請條列簡要說明實施情形。

國際交流活動

辦理外國學校、師生來訪

辦理本國學校、師生出訪

辦理國際網路交流方案

參與國際會議及競賽

辦理外籍人士入校志工服務方案


締結國際姊妹校

國家

簽約年(西元)

亞洲(國家與校名:
__)


歐洲(國家與校名:_______)


美洲(國家與校名:
__)


非洲(國家與校名:
__)


大洋洲(國家與校名:__)


  1. 本學年度推動目標

依據資源盤點與推動情形,擬定本學年度交流方案目標與預期關鍵成果。

交流目標

關鍵成果




  1. 組織分工

組別

職稱

工作事項






















請自行增減表格



  1. 對應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各階段所羅列之實質內涵為階段基準,學校可依據個別推動情形彈性調整內容。

教育階段

面向

國小(E)

國中(J)

高中(U)

彰顯
國家
價值

(必選)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E2 發展具國際視野的本土認同。

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J1 理解我國發展和全球之關聯性。

J2 發展國際視野的國家意識。

J3 展現認同我國國家價值的行動。

U1 從歷史脈絡中理解我國在國際社會的角色與處境。

U2 肯認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U3 參與我國永續發展的行動。

尊重
多元
文化

國際
理解

E4 了解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E5 發展學習不同文化的意願。

E6 區辨衝突與和平的特質。

J4 認識跨文化與全球競合的現象。

J5 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的價值。

J6 評估衝突的情境並提出解決方案。

U4 分析我國在全球競合關係中的地位。

U5 肯認跨文化反思的重要性。

U6 提出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動方案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強化
國際
移動力

E7 認識各種國際能力。

E8 體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E9 運用多元方式參與學校的國際文化活動。

J7 了解跨語言與探究學習的重要內涵。

J8 覺察外語與探究學習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J9 運用跨文化溝通技巧參與國際交流。

U7 理解跨語言與探究學習的多元途徑。

U8 反思自我國際能力的學習歷程與成果。

U9 具備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的能力。

善盡
全球

公民
責任

E10 認識世界基本人權與道德責任。

E11 體會國際弱勢者的現象與處境。

E12 觀察生活中的全球議題,並構思生活行動策略。

J10 了解全球永續發展之理念。

J11 尊重與維護不同文化群體的人權與尊嚴。

J12 探索全球議題,並構思永續發展的在地行動方案。

U10 辨識全球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

U11 體認全球生命共同體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U12 發展解決全球議題方案與評價行動的能力。

  1. 交流方案

一、交流基本資料

交流方案名稱


交流單位


交流單位/平台/會議/競賽簡介


相關領域/科目


實施對象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轉化學習目標



二、交流前

依照行政及伙伴關係、課程及教學實施、評估及修正機制三方面進行說明,以下為參考表格,學校可依照需求自行增減表格。

項目


階段

行政及夥伴關係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交流前





(一)遴選交流學生方式

學生資格

保障弱勢生__位


遴選條件


請自行增減遴選交流學生設計表格。

(二)行前課程規劃:

時數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地點













請自行增減交流活動設計表格。

三、交流中:

依照行政及伙伴關係、課程及教學實施、評估及修正機制三方面進行說明,以下為參考表格,學校可依照需求自行增減表格。

項目


階段

行政及夥伴關係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交流中




交流行程規劃

日期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地點









請自行增減交流活動設計表格。

四、交流後:

依照行政及伙伴關係、課程及教學實施、評估及修正機制三方面進行說明。另外,也可撰寫成果發表與跨文化反思的規劃內容。

項目


階段

行政及夥伴關係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交流後




  1. 學生交流歷程

請呈現交流前、中、後之關鍵照片與說明。

  1. 學生學習評量與評量結果

  1. 學習評量方式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評量方式







二、學習評量結果

  1. 成效評估

請針對學校本位交流方案目標與對應之關鍵成果檢視並說明成果。

交流目標

關鍵成果

檢核勾選

質性說明









拾、相關資源

  1. 參考資料

  2. 資源平台

  3. 附件(如:學習單、自評表、教案、評量規準等)

附件4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國小(E)

國中(J)

高中(U)

彰顯
國家價值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E2 發展具國際視野的本土認同。

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J1 理解我國發展和全球之關聯性。

J2 發展國際視野的國家意識。

J3 展現認同我國國家價值的行動。

U1 從歷史脈絡中理解我國在國際社會的角色與處境。

U2 肯認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U3 參與我國永續發展的行動。

尊重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E4 了解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E5 發展學習不同文化的意願。

E6 區辨衝突與和平的特質。

J4 認識跨文化與全球競合的現象。

J5 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的價值。

J6 評估衝突的情境並提出解決方案。

U4 分析我國在全球競合關係中的地位。

U5 肯認跨文化反思的重要性。

U6 提出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動方案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強化
國際
移動力

E7 認識各種國際能力。

E8 體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E9 運用多元方式參與學校的國際文化活動。

J7 了解跨語言與探究學習的重要內涵。

J8 覺察外語與探究學習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J9 運用跨文化溝通技巧參與國際交流。

U7 理解跨語言與探究學習的多元途徑。

U8 反思自我國際能力的學習歷程與成果。

U9 具備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的能力。

善盡全球

公民責任

E10 認識世界基本人權與道德責任。

E11 體會國際弱勢者的現象與處境。

E12 觀察生活中的全球議題,並構思生活行動策略。

J10 了解全球永續發展之理念。

J11 尊重與維護不同文化群體的人權與尊嚴。

J12 探索全球議題,並構思永續發展的在地行動方案。

U10 辨識全球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

U11 體認全球生命共同體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U12 發展解決全球議題方案與評價行動的能力。

附件5 國際教育關鍵概念

2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