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增長平穩,地緣政治風險猶存

格式
doc
大小
406.5 KB
頁數
13
上傳者
第一局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8-25,离现在 4 5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20



貳、經濟發展情勢之檢討與展望

一、國內外經濟情勢之檢討與展望

()全球經濟成長平穩,地緣政治風險猶存









資料來源:標普全球

2-1 全球經濟成長率

隨各國通膨壓力舒緩,需求逐步回升,根據標普全球8月預測,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均為2.7%,景氣維持平穩擴張步調。就主要經濟體觀察,先進經濟體明年成長1.6%,較今年略降0.1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可望於今年底啟動降息,惟利率仍處較高水準,加上財政政策刺激效果遞減,預測明年成長1.7%,成長力道較今年2.6%趨緩;歐元區物價漲幅走緩,貨幣政策漸次放寬,需求持續改善,預測今、明年經濟分別成長0.8%及1.3;日本因物價上漲影響家庭實質購買力,拖累民間消費,加上出口復甦不如預期,今年經濟僅成長0.1%,明年可望增速至1.3。新興經濟體明年成長4.1%,與今年持平,其中中國大陸雖持續推動產業自主及刺激政策,支撐出口及投資,但房地產業前景未明,消費信心仍顯平疲,加上貿易緊張情勢及科技封鎖加劇,均抑制成長動能,預測今年經濟成長5%,明年放緩至4.6%。

整體而言,明年全球經濟可望持續穩定成長,惟美中角力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為全球景氣增添若干變數。

()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有利出口及投資擴增

近期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加上產業庫存漸回正常水準,終端需求回溫,今年17我國海關出口總值2,6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出口量成長11.1%。就主要貨品觀察,我國甚具競爭優勢之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AI需求暢旺,以及近年國內製造產能顯著擴增,名目出口金額合計增21.2%;塑橡膠、化學品及基本金屬等傳產貨品出口則仍受海外過剩產能約制,回溫尚緩。展望明年,依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世界貿易量成長率將由今年之3.1%擴增至3.4%,隨科技應用加速拓展,需求持續強勁,加上我國在地產業供應鏈完整且深具優勢,出口動能可望延續。
















2-2 11317月主要貨品出口年增率

民間投資方面,近年廠商積極擴充國內生產規模,投資基數已高,加上去年以來產業鏈調節庫存,企業資本支出相對保守,致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負成長0.7%。展望未來,半導體廠商為肆應AI商機及高階終端產品回溫之強勁需求,料將加速擴充先進製程及高階封測產能,加上近期多家國際大廠相繼宣布加碼投資臺灣,如設立研發中心、資料中心等,均有利擴增國內產能、研發能量,助長在地供應鏈、強化國際競爭力,推升整體民間投資動能,並形成投資與經濟成長的正向循環。

()企業營收獲利轉佳,帶動稅收成長

今年17月中央政府賦稅實徵淨額17,1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169億元(1),其中證券交易稅增677億元(63.4),主因上半年我國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出口暢旺,營運表現及獲利展望轉佳,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年增9.3%,較去年(8.6)明顯改善,且第1季稅前淨利較去年同季大增33.4,推升股市創高、交投熱絡;營業稅亦增200億元(9.5);另綜合所得稅受惠公司分配盈餘扣繳稅款及結算申報自繳稅款俱增,年增373億元(8.1),惟營利事業所得稅因企業去年獲利普遍不佳,年減1,156億元(16.3),抵銷整體稅收增幅。

展望未來,隨AI、高效能運算等科技應用擴大,我國深具優勢之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獲利可期,不但可直接挹注明年營利事業所得稅稅收,透過產業關聯效果,將同步促使上下游及周邊產業營運增溫,如輔助製造活動之批發、運輸、倉儲業,以及其他相關之服務業等,帶動景氣全面復甦,續為薪資調升創造有利環境,並進一步推升需求,擴大稅基,啟動經濟成長與稅收充盈的良性循環。










2-3國內上市櫃公司稅前淨利年增率

()民間消費穩健成長,物價漲幅漸緩

間消費方面,受惠於就業市場穩健,薪資調升,以及股市創高所帶來的所得與財富效果,今年上半年零售業及餐飲業營業額在去年的高基數下,續增3.2%及5.1%,金融市場交易熱絡亦挹注證券、基金交易手續費擴增;另跨境旅遊熱度不減,帶動航空客運及國人國外消費續增,上半年民間消費成長3.5%。展望未來,隨就業市場穩健與調薪趨勢延續,以及企業獲利轉佳,可望推升股利配發,加上科技產品推陳出新,均有助於提升民眾消費能力與意願,預期今、明年民間消費將持續穩健成長。









2-4 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

物價方面,近期國際大宗農產及原油價格漲勢暫歇,今年17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商品類年漲2%,漲幅較去年之2.1%減緩;服務類物價中,房租及醫療費用走高,惟外食費漲幅收斂,整體服務類年漲2.6%,漲幅續高於商品類,但低於去年之2.9%。綜上,今年17整體CPI漲幅由去年上漲2.5%降至2.3%。展望明年,在近年服務及商品類價格均相對較高的基數下,預期整體CPI漲幅將續呈放緩走勢,但隨國內經濟好轉,企業調薪轉趨積極,對CPI服務類價格仍有影響。











2-5 CPI年增率

二、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

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係參採經濟計量模型,根據國內外經濟發展情勢等有關資料,預測全國未來可用經濟資源之供給與需求狀況,俾利全國資源之合理分配與有效利用。

()114年度第1次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作業於3月辦理,並依預算法第28條規定,估測結果供本院制定年度施政方針參考

()依據財政紀律法第4條規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發布正式總資源供需估測前,應邀集民間機構、專家與學者進行外部評估。若評估結果差異達百分之二十時,主計總處應提出差異說明。」本院主計總處爰於今年86日召開「114年總資源供需估測外部評估會議」,邀請中央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灣綜合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合作金庫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等機構之7位外部專家學者進行評估,各專家學者認為明年全球經濟成長持平,惟美國大選結果與貨幣政策走向、中東局勢與美中角力等地緣政治風險,以及AI應用擴散速度等不確定性仍高,所幸我國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深具優勢,加上終端需求增溫,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延續,一致同意我國明年經濟成長可能區間為2.5%至3.5%;CPI方面,雖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走勢趨緩有助商品類價格漲幅收斂,惟薪資調升可能推升服務類價格,一致同意我國明年CPI年增率可能區間為1.5%至2.5%。

()主計總處復依據編定之預算案資料及其他國內外最新財經情勢,進行經濟預測,表達整體經濟未來展望,並併同預算案作為貴院審議時之參考資料。

根據前述國內外經濟發展情勢之檢討分析,與中央政府編定之總預算案及預算籌編原則對地方政府之規範,設定各項外生變數,據以預測未來經濟情勢,茲將114年度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結果分述如

()總體經濟:114年經濟成長率(按實質GDP衡量)3.3%,低於113年之3.9%;國民所得毛額(GNI)272,747億元(折合8,364億美元),年增4.7%;平均每人GNI 35,766美元,較113年增加1,293美元;平均每人GDP 34,684美元,較113年增加1,282美元

()對外貿易:預測114按美元計價之商品及服務輸出、入分別增加5.2%及5.6%,貿易順差1,082億美元。

()儲蓄與投資:儲蓄毛額占GNI比率(即國民儲蓄率)11340.3%增為11440.6%。114年民間投資名目金額增加7.2,併計政府與公營事業等公共部門投資及存貨變動,114年國內投資率26.1%,略高於11325.7%。

()物價變動:預測114年消費者物價上漲1.9%,落在外部評估會議CPI預測區間(1.5~2.5)之內

()預測114年經濟成長率為3.3%,落在外部評估會議GDP預測區間(2.5~3.5)之內

()本次預測主要不確定性包括:AI等資訊科技發展、量產與應用之進程;美國大選及聯準會(FED)、日本央行利率政策走向對國際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之影響;國際地緣政治情勢變化對供應鏈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之影響;主要經濟體貿易保護措施之後續發展與影響。

2-1 總供需估測結果表


114

113

一、總體經濟



  1.經濟成長率()

3.26

3.90

  2.GDP(新臺幣億元)

264,493

252,342

    (年增率%)

4.82

7.17

    (億美元)

8,111

7,821

  3.平均每人GNI(美元)

35,766

34,473

  4.平均每人GDP(美元)

34,684

33,402

二、對外貿易



  1.商品貿易總額(億美元)

9,167

8,604

年增率()

6.54

9.77

  2.商品及服務輸出(億美元)

5,402

5,134

年增率()

5.22

7.45

  3.商品及服務輸入(億美元)

4,320

4,092

年增率()

5.56

7.48

  4.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億美元)

1,082

1,042

三、儲蓄與投資



  1.國民儲蓄率()

40.62

40.29

  2.國內投資率()

26.08

25.69

  3.民間投資名目增加率()

7.23

6.20

四、消費者物價上升率()

1.91

2.17


三、各級政府收支概況

1 14年度各級政府總預算案歲出規模(不含債務還本)按各級政府所管收支計列47,276億元,如將彼此間協助、補助等重複支出減除不計,則歲出淨額為41,800億元,較113年度之歲出淨額38,524億元,增加3,276億元,約增8.5%,如連同特別預算分配114年度期間支用數2,000億元,則114年度歲出淨額為43,800億元。茲將114年度各級政府總預算案收支初步匡計情形,列表說明如下:

2-6 114年度各級政府總預算案收支核列概況


2-2 各級政府總預算收支概況表








單位:新臺幣億元

政府別

114年度

113年度

說明

歲入

歲出

餘絀

 

餘絀


占歲出
比率%

占歲出
比率%

中 央
政 府

31,534

31,325

209

0.7

-1,267

-4.4

114年度賸餘209億元,支應債務還本1,415億元後,尚須融資調度數1,206億元,以舉借債務706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500億元彌平。

各直轄市政府(包括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10,127

10,247

-120

-1.2

-216

-2.2

歲入包括中央補助871億元,另差短120億元,連同債務還本3,040億元,合共3,160億元,以舉借債務2,981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179億元彌平。

各縣市政府(包括鄉鎮縣轄市)

5,623

5,704

-81

-1.4

-158

-3.0

歲入包括中央補助1,630億元,另差短81億元,連同債務還本1,465億元,合共1,546億元,以舉借債務1,448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98億元彌平。

合 計

47,284

47,276

8

0.0

-1,641

-3.8


淨 計

41,808

41,800

8

0.0

-1,641

-4.3


註:1.如將各級政府間協助及補助收支減除不計,則初步估計114年度各級政府總預算案歲出淨額為41,800億元,較113年度之38,524億元,增加3,276億元,約增8.5%。

2.114年度各級政府總預算案歲出淨額,連同特別預算2,000億元,合共43,800億元,較113年度之41,167億元,增加2,633億元,約增6.4%。

3.各級政府歲出淨額43,800億元,占GDP之比率為16.6%,較113年度之16.3%,增加0.3個百分點(其中中央政府部分由10.3%增為10.5)

4.因部分直轄市(含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及縣市政府(含鄉鎮縣轄市)114年度總預算案尚未編成,故其歲入、歲出僅係概估數。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