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是非題:每題 2 分,共 26 分
( )1.清廷因為和日本的甲午戰爭戰敗,所以和日
本簽訂馬關條約,將澎湖、臺灣割讓給日本。
( )2.臺灣民主國被擊潰之後,臺灣人民仍然持續
武裝進行抗日行動,試圖推翻日人的統治。
( )3.日治時代初期,總督府在全臺建立了嚴密的
警察及商會制度,以便維持治安、鎮壓抗日
活動。
( )4.生活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民眾,可以利用休假
日到公園踏青、聽音樂會或參觀藝術展覽等
活動。
( )5.日治時代,總督府不准臺灣人出國留學,所
以當時臺灣沒有留學生。
( )6.民國 34 年,日本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
無條件投降,臺灣統治權由中華民國接收。
( )7.民國 38 年,政府實施了戒嚴令,暫時剝奪了
一些人民依法被保障的權利,包含言論自
由、工作自由、受教育的自由、集會及結社
自由等。
( )8.臺灣在民國 85 年,第一次實施總統及副總統
由人民直接選舉;並在民國 89 年產生第一次
輪替。
( )9.依照民國 38 年公布之戒嚴令:戒嚴時期,居
民不論是居家或外出,皆須隨身攜帶身分
證,以備檢查,否則一律拘捕。
( )10.依現行法規定,各地直轄市、縣(市)、鄉(鎮
市區)等地方機關,皆必須有行政機關、立法
機關。
( )11.「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主要是讓佃農可以
擁有自己的農地,以提高農民的生產意願。
( )12.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經濟不穩,在聯
合國的不斷支援下,渡過了當時的經濟困
境。
( )13.民國 60 年代,政府提出「客廳即工場」的
計畫,主要是為了帶動經濟發展,解決生產
過程中,人力不足的問題並增加家庭的收
入。
二、 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26 分
( )1.下列哪一項事務,不是日治時期警察的工
作?○
1預防傳染病○
2蕃人授產○
3取締不靠左
側通行○
4造橋鋪路。
( )2.日治初期,總督府為了方便賦稅徵收及社會
控制,首先推行下列哪一項政策?○
1發展交
通建設○
2設立公學校○
3土地調查和戶口普查
○
4設立糖廠。
( )3.下列哪一項事務,不是日治時期皇民化的主要
工作?○
1鼓勵臺灣人說臺語○
2鼓勵臺灣人將
姓名改為日本姓名○
3鼓勵臺灣人改穿和服○
4
鼓勵臺灣人參拜日本神社。
( )4.日本統治臺灣,在農業上進行各種建設及改
革,其主要目的為何?○
1打擊抗日活動○
2成為
發展工業設施的基礎○
3使臺灣人民生活富裕
○
4獲取經濟利益,或是將農產品輸往日本以滿
足需求。
( )5.關於日治時代的學校教育,下列哪一項敘述正
確?○
1引進現代化的教育制度○
2教授的內容
只限日本語、算術及醫學○
3臺灣兒童與日本兒
童享有公平的教育機會○
4在臺灣設立了很多
所大學。
( )6.民國 36 年爆發了哪一起事件,造成許多社會精
英和無辜民眾傷亡,對臺灣的政治發展族群融
合產生不良的影響?○
1美麗島事件○
2石油危
機○
3自由中國雜誌被打壓○
4二二八事件。
( )7.下列哪一個原因,並不是造成「二二八事件」
發生的主要因素?○
1國共內戰,共產黨滲透,
引發內亂○
2治安不良,官員貪污盛行○
3民眾與
接收官員的語言與文化差異,產生隔閡○
4經濟
蕭條,人民困苦。
( )8.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是我國政府成立的主要目
的?○
1維護國家安全○
2維持社會秩序○
3保障
人民的權利○
4讓人民的生活都很有錢。
( )9.解嚴後的臺灣,最有可能看到哪一種情況?
○
1報社紛紛倒閉○
2人民抗議基本人權受到限
制○
3總統直接任命地方行政機關的首長及議
長○
4新的政黨及電視台紛紛成立。
( )10.以下哪一種事項,是屬於地方行政機關的職
權?○
1負責制定地方法規○
2審查國家預算○
3
執行上級政府委託辦理事項○
4監督地方立法
機關的運行。
( )11.民國 38 年起,政府為了安定人心並增加農民
生產意願,進行一系列的土地改革。下列哪一
項措施並不是這時期的主要政策?○
1三七五
減租○
2公地放領○
3耕者有其田○
4成立農業試
驗所。
( )12.以下哪些項目,不是民國 40 年代「美援」的
主要項目?○
1提供巨額貸款○
2提供大量物資
○
3提供臺灣出口貨物的市場○
4援助並改善臺
灣的基礎建設。
( )13.政府於民國 60 年代,積極推動的十大建設,
不包括下列哪一種建設?○
1交通建設○
2能源
建設○
3重工業建設○
4高科技園區建設。
臺 北 市 中 正 區 河 堤 國 民 小 學 一 一 二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期 中 定 期 評 量 試 題
科目:社會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共 3 頁,第 1 頁

三、 配合題:共 43 分
(一)將下列日治時期的人物及其事蹟進行配對,並將人
物代號,填入正確的( )內。(每題 1 分,共 6
分)
○
1余清芳 ○
2羅福星 ○
3莫那魯道
○
4八田與一 ○
5杜聰明 ○
6林獻堂
( )1.規劃並參與嘉南大圳的建造,使嘉南平原成
為臺灣最大的穀倉。
( )2.臺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對臺灣的醫學研
究有傑出的貢獻。
( )3.籌劃苗栗事件的抗日活動,激發民間的抗日
風潮。
( )4.以西來庵為基地,希望藉著民間信仰,密謀
驅逐日人。
( )5.不滿日人對於原住民的殘暴對待,率領原住
民襲擊日人。
( )6.「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領導者。
(二)請將下列日治時期在藝術方面表現優秀的臺灣
人,和他們的事蹟配對在一起,並將代號填寫在
( )內。 (每題 2 分,共 6 分)
陳澄波 鄧雨賢 黃土水
( )1.擅長繪畫,以家鄉風光與人物創作為繪畫對
象,表達鄉土情懷,代表作為展望諸羅城。
( )2.擅長流行歌曲創作,著名歌曲為雨夜花、望
春風。
( )3.擅長雕塑,作品線條優美寫實,展現臺灣早
期的農耕生活,著名作品為歸途。
(三)請依照下方描述的工作內容,將須負責執行的中
央機關代號填入( )中。(每題 1 分,共 10
分)
○
1總統 ○
2行政院 ○
3立法院
○
4司法院 ○
5考試院 ○
6監察院
( )甲、解釋憲法。
( )乙、彈劾違法失職的公務人員。
( )丙、規劃國家的發展方向。
( )丁、審查國家預算。
( )戊、代表國家接待來訪外賓。
( )己、審理法律訴訟案件。
( )庚、舉辦公務人員的考試。
( )辛、制定法律。
( )壬、統率全國陸、海、空三軍。
( )癸、編列中央政府經費。
(四)請依照下方描述的工作內容,將須負責執行的地方
機關代號填入( )中。(每題 1 分,共 5 分)
○
1臺北市政府 ○
2臺北市議會
( )甲、審查臺北市政府預算。
( )乙、重新鋪設臺北市人行道地磚。
( )丙、質詢臺北市相關官員,因颱風過境淹水
導致居民受損的後續處理及改善問題。
( )丁、制定臺北市單行法規。
( ) 戊、舉行社區大消毒,以撲滅登革熱的入侵。
(五)請將臺灣戰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發展重心及主力輸
出產品,和年代進行配對,並將適合的答案代號填
入( )中。(每題 2分,共 16 分)
(發展重心)
A.成立加工出口區及進行十大建設。
B.發展民生工業,滿足國內需要,減少對外採購。
C.進行貿易的國際化及自由化。
D.培養高科技人才,發展高科技產業。
(主力輸出產品)
甲.出口電腦、電子等高科技代工產品。
乙.糖、米、香蕉等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
丙.發展及出口電腦、腳踏車等各項品牌產品。
丁.外銷臺灣生產的成衣、鞋類及家電產品。
年代(民國) 發展重心 主力輸出產品
40 年代 ( ) ( )
50-60 年代 ( ) ( )
70 年代 ( ) ( )
80 年代以後
( ) ( )
四、閱讀測驗:(共 5 分)
2023 年的全球經濟還面臨哪 4 大挑戰?
2022 年是世界局勢多變的一年。從年初開始一
切都讓人難以掌握,先是和平不在、俄 烏戰事遲
遲未停;再來是一路走高的通膨數字,歐 美都寫
下 40 年新高;為減緩通膨帶來的影響,各國央行
以美國為首快速升息,還有原物料供應吃緊,歐
洲天然氣價格狂漲等等,前所未見也讓人措手不
及。
歷經一整年的經濟動盪,影響原先平穩的日
常,全球經濟現在與未來,還面臨哪些挑戰,民
眾該審慎以對?目前全球經濟面臨四大挑戰,讓
經濟的前景猶如籠罩層層迷霧。
共 3 頁,第 2 頁

挑戰一:俄 烏戰事未歇
目前俄 烏戰爭仍未見終局,為全球帶來的供
應鏈、能源與糧食危機等威脅,有極高的機率會
延續至 2023 年。因為俄羅斯及烏克蘭為全球農產
品、礦物及能源重要出口產地,只要雙方未達成
和平協議,戰事的任何變化都將影響原物料市場
供給。此外,2022 年下半年原物料價格雖略見回
檔,雖西方國家已對俄羅斯石油達成油價上限的
協議,但仍需密切觀察俄羅斯的減產計畫及後續
產油國國家的反應。
挑戰二:強力升息造成經濟放緩
罕見的高通膨壓力促使各主要經濟體國家在
2022 年加速升息,雖然通膨逐漸放緩,但景氣也
跟著受到影響,目前雖然多數國家通膨已呈下
降,但仍處於高點,2023 年經濟增速將大幅減緩。
挑戰三:全球經濟總需求不斷減弱,進入經濟衰
退格局
雖然升息能壓下通膨,但也同時會影響民眾
的購買力,讓企業去化庫存不易且降低投資等問
題,進而讓生產力下降、經濟走入衰退格局。根
據美國聯準會 11 月會議紀錄顯示,受到消費者支
出和全球經濟減緩等影響,2023 年美國經濟陷入
衰退機率上升至近 50%。
挑戰四:中美關係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大,全球 化
自由貿易已終結
最後一個挑戰,就是各走各路的中 美關係。自
2018 年川普上任、開啟中 美貿易戰,之後兩大強
權國家的關係就猶如冰封般未有改善。在拜登就
任美國總統後,兩國關係仍是緊張,直到 2022 年
中 美雙方元首才有破冰見面的機會。
當大國關係走向對立甚至冷戰,意味著政府
主要支出或支援,可能轉投入於國防競賽、建立
技術壁壘或組織策略聯盟等對經濟成長沒有直接
經濟貢獻的項目上,阻礙經濟發展。對於企業來
說,在更多的地方建立生產線,或許能規避風險
或供應鏈中斷,但最終仍提高營運成本影響成長
及獲利。……
文 章 改 編 選 自 網 站 : 遠 見 高 峰 會 顧 燕 菁 2023-03-30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0382
請根據以上文章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 )1.依文意,下列哪一項事項不是 2023 年的挑戰?
○
1通貨膨脹 ○
2俄 烏戰爭○
3經濟增速大幅減緩
○
4各國政府持續降息。(2 分)
( )2.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是升息後,會產生的結果?
○
1企業庫存不容易去除 ○
2投資意願降低 ○
3民
眾購買力降低 ○
4經濟發展快速。(2 分)
( )3.俄 烏戰爭為全球經濟帶來哪些衝擊?○
1使
全球糧食供應產生危機 ○
2使全球通貨膨脹危機
降低○
3使全球各國紛紛降息○
4使全球石油供應
更加穩定。(1 分)
共 3 頁,第 3 頁
臺 北 市 中 正 區 河 堤 國 民 小 學 一 一 一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期 中 定 期 評 量 試 題
科目: 社會 六年_____班 座號:______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