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管理系專題實作報告標準
專題報告封面格式…………………………………1
專題實作期末報告同意書…………………………2
資訊管理系專題報告規格…………………………3
資訊管理系專題報告編排格式……………………4
輔英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專題實作報告
字體大小22點標楷體
_ (
論
文 題 目 )
學生:
指導教授:
中華民國年月日
輔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專 本頁不適用於期中書面報告
說明:
依本系專題注意事項:「繳交書面報告(連同此報告同意書一起裝訂)一冊」,製作此報告同意書,同學需說明口試委員意見並依其修改,後取得指導教師同意修正結果,專題至此始正式結束。
請說明口試委員意見(口試日期:年 月 日):
1.
2.
3.
4.
5.
指導教授同意修正結果與否:□是□否
指導教授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二、資訊管理學系專題論文規格
一、撰寫之語文:論文(含摘要),以中文撰寫為原則。
二、撰寫之原則:1、各頁正下方應註明頁碼。
2、詳細格式請參考【資訊管理系專題論文編排格式】。
三、次序:1、封面:包括論文題目、系別、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及提出年月等。
2、專題製作期末報告同意書。(期中書面報告可免)
3、論文提要:宜說明專題目的、資料來源、研究方法及實作結果,約三百至五百字。(期中書面報告可免)
4、序言或誌謝辭:應另頁繕寫(可免)。
5、目錄:包括摘要、各章節之標題、文獻、附錄及其所在頁數,依次編列。
6、圖目。
7、表目。
8、論文正文。
9、參考文獻及附錄:應包括文獻名稱、作者姓名、卷數、頁數、出版年月及出版處所。
10、封底。
四、裝訂規格:1、A4規格白色紙張。
2、封面(封底)顏色:亮面、裝訂成冊,封面顏色採年度統一。(期中書面報告可免)
五、論文份數:裝訂完成之報告ㄧ本,後面黏貼該報告電子檔,燒成光碟片。(期中書面報告可免)
資訊管理學系專題論文編排格式
題目
摘 要
為了方便日後的收藏與參考,本系計畫將每年大四的專題論文以平裝冊裝訂。也因此希望同學們能依照本文所規定的格式來撰寫報告,以方便系上的整理與歸類。您的報告必須為標準的A4(210x297 mm)大小,而且最好用高品質的雷射印表機或噴墨印表機列印,請以單面列印。
第一章緒論
紙張邊界設定第一列文字離紙張上緣為2cm,最後一列文字離紙張下緣為2.5cm。各列文字離紙張左緣3cm,離右緣2公分,頁碼請置於每頁中間離下緣1cm處。其他格式說明請參考如下說明。
1.1 章標題大小
章標題大小為18號字標楷體粗體,各章請以新頁起頭,章標題後請空一列。
1.2 節標題大小
節標題大小為16號字標楷體粗體。節標題前面請空一行。
1.3 其他的格式
小節及次小節標題大小為14號字標楷體粗體。標題前面請空一行。
論文正文內容字形大小為12號字,中文字形為細明體或新細明體,英文字為Time New Roman。每段文章的開始處請空二個字,行與行間的距離為固定行高20pt。圖形的說明文字請置於圖形下方,表格的說明文字請置於表格上方。
1.4註釋
不論中英文,請附註於當頁下端並以橫線分隔。
1.5文獻引用
例1. 樹狀結構的表示法是最早的思考方向[黃建仁,1989],影像四元樹(quadtree) 和影像二元樹(bintree) 是最廣為人所使用的影像資料表示法。
例2. Mendelson[1998] discusses this and other types of IS management problems.
1.6圖表之處理
圖表置於正文內。
表的名稱置於表上方,圖的名稱置於圖下方,並以阿拉伯數字區分不同之圖、表。
對圖、表內容(如表中之符號)作簡要說明時,請置於圖、表下方。
1.7參考文獻
文獻部份請將中文列於前,英文列於後,按姓氏筆劃或字母順序排列。各種文獻格式範例如下﹔
1.7.1書籍
黃志文,行銷管理,台北:華泰書局,1993。
Peters, T. and R. Waterman,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2.
1.7.2期刊
張勝麟、陳錦村,「商業銀行資金缺口管理之研究」,管理科學學報,第四卷,第二期,1987年12月,105-117。
Eric T. G. Wang and T. Barron,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part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Cost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1), March 1995, 24-50.
1.7.3編輯書
林清山,「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收錄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楊國樞等(編),台北:東華書局,1978,87-130。
Cohen, P. R. and E. A. Feigenbaum, The Handbook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3, Pitman, 1982.
1.7.4博、碩士論文
李志宏,跨兩岸資訊系統,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3。
Doren, D., "Stock Dividends, Stock Splits and Future Earnings: Accounting Relevence and Equity Market Response,"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5.
1.7.5學術研討會論文
宋鎧、郭鴻志,「海峽兩岸管理課程之設計」,第七屆中華民國管理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1月3日,17-22。
T. Lin, and K. Liou,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kill Requirement of MIS Personel,"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Management, Kaohsiu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992, 331-337.
1.7.6討論稿
陳月霞,「台灣共同基金之投資期限及風險係數」,討論稿,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1992, No. C9201。
Lin, N. P. and L. Krajewski, "A Model for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 Working Pap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0.
1.7.7英文中譯書
1. 盧淵源譯,杉本辰夫著,事業、營業、服務的品質產制,中興管理顧問公司,1986。
1.7.8其他
「慎選考試委員、健全考銓制度」,中國時報,1990年7月25日,3版社論。
李政霖,「轉換公司債應瞄準法人機構遞招」,中國時報,1990年7月25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