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與生活 Physics and Life

格式
doc
大小
75 KB
頁數
4
上傳者
林怡璇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3-17,离现在 17 2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通 識 課 程 教 學 大 綱


課程名稱

(中英文)

物理與生活

Physics and Life

授課教師

李湘楠陳洋元

開課單位

自然通識

學分數

2

人數限制

60

課程目標

傳達各物理領域的發展及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激發學生對物理科學的興趣

課程大綱

本課內容分為高能物理、核物理、凝態物理、量子力學、統計物理、生物物理、光學、科普教育,說明以上物理領域的基本原則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上課進度

第一學期每週探討一個主題,涵蓋放射線與醫療(李湘楠中研院物理)LCD與電漿電視(趙治宇台大物理系)、磁性物理與DVD(蔡定平台大物理系)、核磁共振與磁振造影(薛雅薇中大物理系)、奈米生技(周家復中研院物理)、奈米材料(陳啟東中研院物理)、量子資訊與量子電腦(管希聖台大物理系)、統計物理的應用(李世炳中研院物理)、生物物理(黎璧賢中大物理系)、同步輻射及其應用(胡宇光中研院物理)、生物成像技術(董成淵台大物理系)、電腦叢與平行計算──計算方法的突破(陳彥龍中研院物理)、加速器與正子攝影(洪志宏長庚林口醫院癌症中心)、網路與網格(林誠謙中研院物理)、國內科普發展現況(高涌泉台大物理系)

教學方式

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每週邀請一位老師專題演講2小時提供各類圖片及材料,其中包括約半小時的學生發問、和討論每週上課投影片均會放上網頁www3.nccu.edu.tw/~

課程要求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

  1. 上課心得報告50%:每次上周課程內容的心得報告,每篇長度至少500字,以最高的10次分數計算,不及10次者,以0分計之。若有剪貼、代寫等情事者,每次學期總成績扣10分。

  2. 期中考試 25%

  3. 期末考試 25%

  4. 出席全勤者可加分。

課程規定

一、上課

上課鐘響後20分鐘,不得再進教室上課。每週上課都

會點名。
二、作業
1.每周課程結束後上課重要內容、對該堂課的感

想、問題或建議及自行蒐集的參考資料整理成至少

500心得報告
2.下周上課前繳交,不接受補交。
3.可用統一規格的「筆記紙」書寫,或自備筆記本。
4.批改後,次上課發還。
三、考試
1.期中考、期末考均以問答題為主。
2.考試範圍不超出授課內容。

參考書目

課程指標
符合說明
(請參考通識教育中心網頁各類通識指標填寫)

本課程具主體性學生可認識自己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具基本性內容皆探討關於科學中的基本原則;具科普性因主題強調物理對生活環境的影響;具應用性解釋物理發展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具整合性課程整合了物理統計生物等學科;具普世性因物理知識放諸四海而皆準。






課程名稱

(中英文)

物理與環境

Physics and Environment

授課教師

李湘楠陳洋元

開課單位

自然通識

學分數

2

人數限制

60

課程目標

傳達各物理領域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了解目前應面對的重要課題

課程大綱

本課內容分為天文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核物理、統計物理,說明以上物理領域的基本原則如何影響我們的環境,以及如何應用物理的基本原則改善我們的環境

上課進度

第二學期,每週探討一個主題,涵蓋宇宙的生成(吳建宏中研院物理)、星系演化與恆星形成 (孫維新台大物理系)、天文奇景(秦一男淡大物理系)、太陽系的成員(陳文屏中大天文所)、太陽磁暴及其影響(郝玲妮中大太空)福爾摩沙衛星計畫(許瑞榮物理系)、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汪中和中研院地球所)、追風計畫---颱風的研究(吳俊傑台大大氣系)、地震及海嘯的預測(王錦華劉啟清中研院地球所)、溫室效應(鄭天佐中研院物理)、能源科技與永續發展(陳洋元中研院物理)、未來能源---核融合(陳秋榮物理系)、核分裂與核能發電(楊信男台大物理系)、生活中的混沌(陳義裕台大物理系)、碎形與自組現象(曾文哲淡大物理系)

教學方式

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每週邀請一位老師專題演講2小時提供各類圖片及材料,其中包括約半小時的學生發問、和討論每週上課投影片均會放上網頁www3.nccu.edu.tw/~

課程要求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

  1. 上課心得報告50%:每次上周課程內容的心得報告,每篇長度至少500字,以最高的10次分數計算,不及10次者,以0分計之。若有剪貼、代寫等情事者,每次學期總成績扣10分。

  2. 期中考試 25%

  3. 期末考試 25%

  4. 出席全勤者可加分。

課程規定

一、上課

上課鐘響後20分鐘,不得再進教室上課。每週上課都

會點名。
二、作業
1.每周課程結束後上課重要內容、對該堂課的感

想、問題或建議及自行蒐集的參考資料整理成至少

500心得報告
2.下周上課前繳交,不接受補交。
3.可用統一規格的「筆記紙」書寫,或自備筆記本。
4.批改後,次上課發還。
三、考試
1.期中考、期末考均以問答題為主。
2.考試範圍不超出授課內容。

參考書目

1. Sustainable Energychoosing among options. Editor:

Jefferson W. TesterPublished : Massachuse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

2. 「不願面對的真相 」 作者: 高爾

3. 其它。

課程指標
符合說明
(請參考通識教育中心網頁各類通識指標填寫)

本課程具主體性學生可認識自己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具基本性內容皆探討關於科學中的基本原則;具科普性因主題強調物理對生活環境的影響;具應用性解釋物理發展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具整合性課程整合了天文物理大氣地科統計等學科;具普世性因物理知識放諸四海而皆準。



註:本表經系所課程委員會或相同層級單位同意後,書面表件仍請送教務處課務組彙整,另請將電子檔mail[email protected],謝謝!

96/01/22修訂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