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結尾的寫法】
1. 綜合結論法(總結法):
把全篇文章的意思歸納出一個綜合結論; 或是點出全文的主旨,再做一次有力的強調。
用詞:「總之」 「所以」 「由此可見」 「總而言之」 「由以上看來」……
【禮讓的重要】總之, ……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禮讓」的氣度和胸襟。
2. 前後呼應法:
在文章結束時, 與首段的文意或題目的題旨相呼應。
【春天】開頭:春天悄悄來臨了……
結尾:春天真的來了, 我們應該把握這美好的季節。
3. 勸誡法:
針對主題, 用勸告的方式或勸誡的語氣、 文句, 提出意見來相互勉勵,以總結全文。
【論改過】 我們萬一犯了過錯, 痛苦後悔是有用的……朋友,
你如果犯了過錯, 請趕快改過來吧!
4. 比喻法:
一是直接把主題比喻成其他人、 事或物; 一是利用其他的人、事或物間接烘托主題。
【思想】 思想和金錢是相反的, 越用出去, 內容就越豐饒;如果停止不用, 泉源就會枯涸了。
5. 反問法:
針對主題提出反問。
(反詰法) 【匆匆】 聰明的, 請你告訢我, 我們的日子為甚麼一去不復呢?
6. 引語法:
引用和題旨相關的成語、 俗語、 格言、 名句, 或古今中外名人物所講的話, 來強調主題。
【耕耘與收穫】古人說得好: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因此, 我們希望自己將來有豐盈的收穫, 就要從現在起努力工作。
7. 感想法:
針對題目的主旨, 寫出心中的思想情感或意願。
【我的學校】 我能夠在這樣的學校裡讀書, 真是太幸福了, 所以我更應該努力用功, 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8. 期望法:
針對全篇文章的題旨, 寫出自己內心的希望。
【談誠實】 小朋友, 希望大家都能以華盛頓做榜樣……更希望有一天, 全世界的人都能彼此誠實, 互相信任。
9. 高潮法:
記敘一件事情時, 在最感人或最精彩的地方停筆, 結束這篇文章。
【我最難忘的經驗】……突然, 從巷子裡竄出一位勇敢的年青人, 猛力將歹徒撲倒, 大家急忙圍上前去, 終於將歹徒制服。
10. 啟示法:
用所得到的啟示、 教訓來加強申論題旨或正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讀書報告】 讀完這本書, 使我有了這樣的自覺: 我不再羨慕別人,
我要看重自己!
11. 舉例法:
舉出和題旨相關的史實或事例, 以強調或證明自己的論點。
【勸勞和懶惰】……建造鐵路的詹天佑,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 哪一個不是從勸勞中獲得成功的呢?
12. 問答法:
運用問答的方式來總結全文。
【愛與敬】 你希望別人喜歡你嗎? 那麼你先要喜歡別人! 你願意別人敬重你嗎? 那麼你先要敬重別人!
13. 補敘法:
補充敘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或事情的原因、 人物的姓名等。
【我最敬佩的人】……這個人是誰呢? 他就是持節不蘇武。
14. 影響法:
說明文章題旨對人群、 社會、 國家及世界的影響。
【太空英雄】這一次登月計劃安全成功, 為以後的太空探險及星際交通打開大門。
15. 感歎法:
把個人對正文內容或題旨, 因情感激盪所產生的深刻感觸, 用惋惜、傷懷、 無奈的筆法敘述出來。
【自由與法治】唉! 世界上有多少紛爭、 罪惡、 痛苦, 都是因為人們誤解自由、 用自由所造成的。
16. 讚美法:
對主題中的人、 事、 物、 景發出讚美或歌頌。
【我最崇拜的民族英雄】岳飛不但是一位文武合一、 人格高超的武將,更具備了智、 仁、 勇、 信等各種美德, 是許多民族英雄中最令人崇拜的人!
17. 懷念法:
藉著對題旨中人、 事、 物、 景的回憶, 以抒發念的情感。
【我的舊相片】這些舊相片裡, 有我天真無邪的童年; 有可敬師長;有我足跡到過的名勝古蹟; 最重要的, 是每一張相片都蘊含著爸爸、媽媽對我的無限關懷和愛心。
18. 祝福法:
針對題旨的人或物抒發出內心誠摯的祝福。
【爸爸的近視眼鏡】爸爸的近視眼, 這輩子不可能恢復正常視了。
不過, 敬愛的爸爸, 我要虔誠的祝福您, 祝您身體健康, 精神愉快, 事業成功!
19. 結果法:
先寫事情發生的原因, 再寫事情的發展, 最後以事情的結果作結。
【可怕的颱風】這次颱風過境, 造成許多財產和農作物的損失,不過因為防颱工作做得很好, 所以沒有人傷亡, 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20. 鼓勵法:
針對題意和全文的中心思想, 運用鼓勵的語句, 來勉勵自己或激勵別人。
【從今天起】 只要從今天開始努力, 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21. 談話法:
利用對白或說話的方式作結。
【慈愛的老師】那個做鬼臉的同學走到老師身邊, 低著頭說:「老師!剛才我錯了, 請您饒恕我。」 老師摸摸他的頭微笑著說: 「好孩子, 去玩吧!」
22. 假設法:
針對主題, 用假設的語氣來做總結。
【我最討厭的動物】如果我是一位科學家, 我一定要發明一種厲害的「滅蟑螂噴霧劑」, 把全世界的蟑螂全部殺光。
摘錄自:http://hk.geocities.com/lindawong_cloud/writingskill_endi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