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松國小五閩下學期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89 KB
頁數
24
上傳者
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10-21,离现在 10 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松山區西松國民小學104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閩南語)領域課程教學計畫

編寫者:五年級閩南語教師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1)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

  1. 認識常見臺灣童玩並吟誦課文。

  2. 學會常見臺灣童玩的閩南語說法和其他的囡仔物。

  3. 學會和臺灣童玩相關的歇後語。

  4. 認識常見的童年遊戲並能吟誦課文。

  5. 學會常見童年遊戲的閩南語說法和其他的遊戲名稱。

  6. 學會第二課音標課程和童年遊戲相關的歇後語、俗語。

  7. 複習第一單元課程。

  8. 認識常見民俗活動並能吟誦課文。

  9. 學會常見民俗活動的閩南語說法和相關歇後語。

  10. 學會第三課音標課程並進行聽力練習。

  11. 複習第二單元課程。

  12. 認識台灣常見古地名並能吟誦課文。

  13. 學會臺灣古地名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14. 學會第四課音標課程和臺灣古地名相關的俗語。

  15. 認識常見的臺灣民俗藝品並能吟誦課文。

  16. 學會臺灣常見民俗藝品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17. 學會第五課音標課程和民俗藝品相關的俗語。

  18. 複習第三單元。

  19. 學會常見俗語並能吟誦傳統念謠「十二生相」。

  20. 學會吟誦並欣賞「夜雨寄北」和「天燈」。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四、教學統整計畫

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十大基本能力

分段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主題統整

2/15-2/20

一、快樂的童年


1.歇睏日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4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3養成愛用閩南語的態度。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33能辨認閩南語的語言與思維互相搭配與否。

5-2-1能分辨閩南語書面文字與國語的差異。

藝術與人文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認識常見臺灣童玩並吟誦課文。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2.教師拿出事前準備好的童玩(如:彈珠、風箏),問學生:「恁有耍過啥物迌物?」(你們有玩過什麼童玩?)請學生發表,再帶入課文。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4.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5.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歇睏日」、「四跤仔」是什麼意思?

(2)在鄉下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3)課文中提到的哪一件事情最吸引你?為什麼?

7.教師講解完課文後,可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語」。例如:

(1)騎(鐵馬),坐(牛車)。

騎(機車),坐(火車)。

騎(跤踏車),坐(飛行機)。

(2)抱(兔仔),飼(羊仔)。

抱(狗仔),飼(鳥仔)。

抱(囡仔),飼(雞仔)。

8.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9.活動~口念手動:全班分成七組,每組依序分配一行課文(從第二行開始),並自行設計動作。第一行全班一起念誦,接著由各組組員依序站起來接念課文,並表演所設計的動作,當念到最後一行時,再由全班一起念誦。遊戲進行一輪後,教師可播放電子書,再次讓學生跟念課文,以加深學習印象。

10.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11.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進行「造詞練習」和「句型練習」。

12.若有時間,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進行「文白音」教學。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自備童玩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歌曲演唱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2/21-2/27

一、快樂的童年


1.歇睏日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4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3養成愛用閩南語的態度。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藝術與人文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常見臺灣童玩的閩南語說法和其他的囡仔物。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本課語詞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及造句。

3.教師講解語詞、造句,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5.教師可參考延伸教材及後面的補充教材,介紹幾樣童玩的起源。

6.教師可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其他的囡仔物」。

7.活動~比手畫腳:將學生分成兩組,各推派代表上臺猜拳,決定表演先後順序。接著讓表演的學生看教師指定的書後圖卡字詞,並以動作比出該字詞,請該組臺下學生猜出正確答案,接著再換另一組代表上臺抽童玩圖卡(圖卡不得重複),比照上面的方式進行遊戲。兩組各猜四題,最後合計兩組猜對各題答案所花費的時間,由時間較短的組別獲勝。

8.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做伙來開講」內容。

9.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後,各推派兩位代表上臺,依照「做伙來開講」的句型,進行對話練習。

10.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2.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囡仔歌」〈大頭旺仔〉。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圖卡

課程教學律動DVD

影片欣賞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2/28-3/5

一、快樂的童年


1.歇睏日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4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3養成愛用閩南語的態度。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3-2-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藝術與人文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和臺灣童玩相關的歇後語。

1.教師問學生記得學過哪些語詞,先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語詞,再進行抽考,並藉此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請學生試著從日常生活中聽過或說過的經驗中舉出例詞。

5.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童玩有關的「孽譎仔話」。

7.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8.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活動~童玩大富翁:教師準備含有起點和終點的大富翁格紙及兩枚不同造型磁鐵,並將書後圖卡裝在大型信封。接著將學生分成兩組,輪流投擲骰子,投完抽出一張圖卡,並用閩南語念出該語詞。若答對可前進至所投擲的點數之格子,若投錯則留在原地。

11.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2.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3.活動~寫語詞:將學生分成兩組,各推派代表上臺,由教師用閩南語念出本課所學過的語詞(含課文),兩位學生須於15秒內在黑板上寫出該語詞(不得互相偷看),時間到則停筆,然後兩組再各派其他學生輪流上臺,比照上面的方式進行遊戲,最後由教師評分。

14.參考備課用書第145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5.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童玩有關的俗語和謎語。

16.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7.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俗語布袋戲」讓學生欣賞。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大富翁格紙

磁鐵

圖卡

骰子

學習單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報告評量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紙筆測驗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3/6-3/12

一、快樂的童年


2.鬥陣來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5-2-1能分辨閩南語書面文字與國語的差異。

5-2-3能運用閩南語詞彙,寫簡單的話和常用的語詞。

國語文

B-2-2-3-4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認識常見的童年遊戲並能吟誦課文。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2.教師可以問學生:「恁有耍過啥物遊戲?」(你們有玩過什麼遊戲?)待學生回答後,再請學生說明遊戲方式,藉此帶入本課課文。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4.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5.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齣頭」是什麼意思?

(2)阿兄玩過哪些遊戲?

(3)阿兄在天氣好的時候會做什麼?

7.教師講解完課文後,可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語」。例如:

(1)(阿兄)的(齣頭)有夠濟。

(小妹)的(尪仔物)有夠濟。

(塗跤)的(糞埽)有夠濟。

(2)(做伙)來耍(覕相揣)。

(鬥陣)來耍(尪仔標)。

(同齊)來耍(幌韆鞦)。

8.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9.活動~抓手指頭:將學生分組,各組依序輪流玩遊戲。第一組學生先猜拳選出一人當鬼,當鬼者伸出一手,掌心向下,其他人伸出食指一同頂住掌心,並以鬼為中心,繞著走圓圈。當鬼者開始念課文,念到最後一字「揣」時,迅速將掌心合起,其他人得同時縮回手指,若動作稍慢,被鬼抓到,就要當鬼再抓人。若同時抓到兩人以上,就猜拳,猜輸者當鬼。遊戲進行23輪後,再換第二組玩遊戲,以此類推。

10.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11.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進行「造詞練習」和「造句練習」。

12.若有時間,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進行「文白音」教學。

教用CD1

教學電子書

課程教學律動DVD

影片欣賞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歌曲演唱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3/13-3/19

一、快樂的童年


2.鬥陣來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閩南語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國語文

B-2-2-3-4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常見童年遊戲的閩南語說法和其他的遊戲名稱。

1.活動~我問你答:教師準備一枝筆,並就課文內容先問問題,如:「阿兄的啥物有夠濟?」(哥哥的什麼很多?)同時把手中的筆任意拿給一位學生。拿到筆的學生須在三秒內回答問題,逾時則被判出局。回答後,還要在三秒內,另外想一個問題,如:「阿兄拍啥物佮跳啥物,逐項會。」(哥哥打什麼和跳什麼,每一項都會。)並把手中的筆趕緊拿給別人。

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及造句。

3.教師講解語詞、造句,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5.教師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講解遊戲的玩法。

6.教師可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其他的遊戲名稱」。

7.活動~玩什麼:教師將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種遊戲做代表。教師指定某一組先開始後,打拍子說:「今仔日欲耍覕相揣。(舉例)」(今天要玩捉迷藏。)覕相揣那組則打拍子回應:「無愛耍覕相揣。」(不要玩捉迷藏。)然後全班問:「若無是欲耍啥物?」(不然是要玩什麼?)覕相揣那組即打拍子說:「欲耍騎馬相戰。(舉例)」(要玩騎馬打仗。)依此類推進行遊戲。

8.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做伙來造句」。

9.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後,各推派兩位代表上臺,依照「做伙來造句」的內容,進行造句練習。

10.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2.教師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囡仔歌」〈掩咯雞〉。

13.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本課語詞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

教用CD1

教學電子書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3/20-3/26

一、快樂的童年


2.鬥陣來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閩南語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3-2-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國語文

B-2-2-3-4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第二課音標課程和童年遊戲相關的歇後語、俗語。

1.教師搭配電子書的「單元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配合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活動~連連看:教師在黑板上分別寫上聲母及入聲,然後念出拼音,再請學生上臺將正確的配對連起來。

7.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8.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1.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2.活動~耳語傳真:教師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輕聲對第一位學生說一個句子或語詞,由第一位學生照此往下傳(不可以讓其他人聽見),再由最後一位學生念出所聽到的句子或語詞,看兩組中哪一組的正確性較高,以此決定勝負。

13.參考備課用書第146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4.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遊戲有關的「俗語」和「孽譎仔話」。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6.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相關的謎語和笑話「抾紅點仔」。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音標卡

學習單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3/27-4/2

一、快樂的童年


2.鬥陣來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閩南語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國語文

B-2-2-3-4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複習第一單元課程。

1.教師請學生先闔上課本,然後問:「恁敢會記得第一課佮第二課教過啥物語詞?」(你們還記得第一課和第二課教過什麼語詞嗎?)請學生用閩南語回答。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閩南語遊樂園」內容後作答。

3.教師公布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4.教師播放電子書,帶領學生一起跟念完整內容。

5.教師隨機指派學生念誦,可採分段或全部念誦,以加強學習成效。

6.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複習1」內容後作答。

7.請學生發表答案後,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講解。

8.教師請全班學生逐題念誦完整的句子,以加深學習印象。

9.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笑話「覕相揣」。

10.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囡仔歌」〈月娘〉。

1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俗語布袋戲」讓學生欣賞。

1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看圖聽故事」。

13.教師先講解「看圖聽故事」內容,然後問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大意,並就故事內容提問,請學生依據圖片舉手回答問題。

14.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圖聽故事動畫」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習印象。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單元所學。

16.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影音動畫」讓學生欣賞。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影片欣賞

報告評量

紙筆測驗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4/3-4/9

二、來看迎鬧熱

3.迎媽祖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4-2-8能理解閱讀過程中所得到之資訊。

國語文

B-2-2-3-4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社會

2-3-2探討臺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

認識常見民俗活動並能吟誦課文。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2.教師問學生:「恁敢知影臺灣有啥物民俗活動?」(你們知不知道臺灣有哪些民俗活動?)請學生發表,教師再帶入課文主題。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4.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5.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迎媽祖」時,媽祖會坐在什麼裡面?

(2)保護媽祖聖駕,在前引導的是哪兩位神將?

(3)「媽祖生」的「生」和「生活」的「生」,兩者的發音是否相同?

7.藉由課文內容問答,進行「文白音」教學。(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

8.參考延伸教材,向學生說明千里眼與順風耳的故事。

9.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10.活動~課文接龍:教師先邊走邊念第一句課文,當第一句念完後,隨機拍一個學生的桌子,該學生就起立在班上來回走動,並念第二句課文。第二句念完後,隨機拍另一個學生的桌子,以此類推進行遊戲。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12.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進行「造詞練習」。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課程教學律動DVD

影片欣賞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團體遊戲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4/10-4/16

二、來看迎鬧熱

3.迎媽祖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閩南語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國語文

B-2-2-3-4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社會

2-3-2探討臺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

學會常見民俗活動的閩南語說法和相關歇後語。

1.教師可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繪本故事「媽祖的故事」讓學生欣賞,以激發學生學習閩南語的興趣。

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及造句。

3.教師講解語詞、造句,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教師可參考後面的延伸教材,介紹臺灣民俗活動。

5.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6.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囡仔歌〈你欲食清〉。

7.活動~看鬧熱:將學生分成數組,各組先選擇一項民俗活動當組名,但組名不能重複。由各組先推派一名代表上臺,大家圍成一個圓圈,並猜拳決定誰先發問。由猜贏者先問旁邊的代表:「你欲去看啥物鬧熱?」(你要去看什麼熱鬧?)該名代表就回答自己的組名:「迎媽祖。(舉例)」然後再由該名代表以順時鐘方向問旁邊的代表:「你欲去看啥物鬧熱?」(你要去看什麼熱鬧?)旁邊的代表就回答自己的組名:「射炮城。(舉例)」以此類推進行遊戲,直到大家都玩過一輪。

8.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孽譎仔話」。

9.教師講解「孽譎仔話」內容,並帶領學生再次念誦。

10.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11.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其他的民俗活動」、「其他的廟會活動」及「孽譎仔話」。

12.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3.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相關的「謎猜」。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課程教學律動DVD

影片欣賞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4/17-4/23

二、來看迎鬧熱

3.迎媽祖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3-2-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國語文

B-2-2-3-4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社會

2-3-2探討臺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

學會第三課音標課程並進行聽力練習。

1.教師搭配電子書的「單元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配合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7.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8.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9.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0.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1.活動~我參加過……:教師先念一個句子,下一位學生必須重複這個句子,再加上一個新名詞。例如:教師說:「我參加過迎媽祖的活動。」學生則說:「我參加過迎媽祖佮放天燈的活動。」再由該位學生任意點選另一名學生接念:「我參加過迎媽祖、放天燈佮蜂仔炮的活動。」以此類推進行遊戲。遊戲過程中,若無法重複先前的句子或增加新內容者,則須拿著課本念誦本課所學的語詞一次。

12.參考備課用書第147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3.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民俗活動有關的俗語。

14.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5.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囡仔歌〈紅田嬰〉。

教用CD1

教學電子書

音標卡

學習單

課程教學律動DVD

團體遊戲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4/24-4/30

二、來看迎鬧熱

3.迎媽祖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閩南語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33能辨認閩南語的語言與思維互相搭配與否。

4-2-5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國語文

B-2-2-3-4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社會

2-3-2探討臺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

複習第二單元課程。

1.教師請學生先闔上課本,然後問:「恁敢會記得第三課教過啥物語詞?」(你們還記得第三課教過什麼語詞嗎?)請學生用閩南語回答。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閩南語遊樂園」。

3.教師帶領學生跟念,然後再指定學生念誦。

4.請學生回答還有哪些語詞,也是閩南語和國語的順序相反?

5.活動~填字遊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出若干個不完整的閩南語「倒反詞」,如:( )颱、( )寺、( )力,隨機指派一位學生上臺,任意選擇一題,在括號填寫正確的答案,並大聲念出這個語詞,如:(風)颱。接著由這位學生再點選另外一位學生上臺作答,以此類推進行遊戲。

6.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歡喜迎鬧熱」內容後作答。

7.請學生發表答案後,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講解。

8.請學生再次用閩南語將正確答案說出來,以加強學習效果。

9.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看圖聽故事」。

10.教師先講解「看圖聽故事」內容,然後問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大意,並就故事容提問,請學生依據圖片舉手回答問題。

1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圖聽故事動畫」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習印象。

12.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單元所學。

13.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俗語布袋戲」讓學生欣賞。

14.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影音動畫」讓學生欣賞。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1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報告評量

紙筆測驗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5/1-5/7

三、咱的故鄉

4.林仔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8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國語文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社會

1-3-2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認識台灣常見古地名並能吟誦課文。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2.教師先請學生用閩南語說出臺灣縣市地名,再問學生:「恁敢知影臺灣各縣市有啥物舊地名?」(你們知不知道臺灣各縣市有什麼古地名?)請學生發表,再帶入課文。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4.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5.教師可參考延伸教材,介紹員林的命名由來。

6.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7.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員林古地名叫做什麼?

(2)何處盛產水果,是員林的風景名勝?

(3)「幼秀」在本課的意思為何?

(4)「林仔街」的「林」和「林場」的「林」,兩者的發音是否相同?

8.藉由課文內容問答,進行「文白音」教學。(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

9.讓學生依據課文,練習「照樣寫短語」。例如:

(1)(百果山)(水果濟)。

(太魯閣)(風景媠)。

(五金行)(物件濟)。

(2)(風景幼秀)真(美麗)。

(腹肚飽脹)真(痛苦)。

(喙齒烏烏)真(歹看)。

10.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11.活動~一人念一字:由第一排的第一位學生先念課文的第一個字「員」,接著由第一排的第二位學生接念第二個字「林」,第一排的第三位學生接念第三個字「古」,以此類推,讓各排學生皆能參與,直到課文結束。遊戲可進行23輪,若跟不上節奏或出錯,則須拿著課本念誦一次課文。

12.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13.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進行「造詞練習」和「造句練習」。

教用CD1

教學電子書

課程教學律動DVD

影片欣賞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紙筆測驗

報告評量

歌曲演唱

團體遊戲

環境教育

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5/8-5/14

三、咱的故鄉

4.林仔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4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8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國語文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社會

1-3-2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學會臺灣古地名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1.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演唱本課歌曲,藉此複習課文。

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

3.教師講解語詞,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教師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介紹臺灣古地名的相關資料。

5.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6.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做伙來開講」內容。

7.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後,各推派兩位代表上臺,依照「做伙來開講」的句型,進行對話練習。

8.活動~地名接力:全班幾排就分幾組,遊戲開始時,全班同學先用雙手拍一下大腿,並一起說:「做伙來講舊地名。」接著由教師任意說一個地名,先由第一組同學回答其古地名。回答後,用雙手拍一下大腿,然後說:「做伙來講舊地名。」再由教師說地名,換第二組同學回答,遊戲規則同上,依此類推。例如,教師可以放慢速度說:「員林古名叫做─」,同學可以翻閱課本回答:「林仔街。」然後雙手拍大腿,依遊戲規則進行活動。

9.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10.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1.教師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其他的古地名。

12.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本課語詞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

教用CD1

教學電子書

課程教學律動DVD

歌曲演唱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環境教育

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5/15-5/21

三、咱的故鄉

4.林仔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8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

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4-2-14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國語文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社會

1-3-2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學會第四課音標課程和臺灣古地名相關的俗語。

1.教師問學生記得學過哪些語詞,先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語詞,再進行抽考,並藉此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配合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7.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傳統念謠」和「俗語」。

8.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1.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2.活動~古地名大會串:教師先準備好題目,將全班分成兩組,雙方輪流推派一人,各拿一支嗶嗶槌進行搶答。遊戲開始時,兩組代表須依據教師的題目說出答案,先敲嗶嗶槌者,有優先回答權;若答錯,則由另一組代表敲嗶嗶槌後再回答。答對者得一分,最後再累計得分,分數較高的組別獲勝。例如,教師問:「高雄的舊地名叫做啥物?」學生回答:「打狗。」

13.參考備課用書第148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4.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有關的「孽譎仔話」和「謎猜」。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6.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俗語布袋戲」讓學生欣賞。

教用CD1

教學電子書

音標卡

教用CD2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影片欣賞

環境教育

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5/22-5/28

三、咱的故鄉

5.民俗藝品收藏家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5-2-1能分辨閩南語書面文字與國語的差異。

國語文

B-2-2-6-7能概略聽懂鄉土語言表達的重點。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認識常見的臺灣民俗藝品並能吟誦課文。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3.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4.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5.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哪一項民俗藝品會圍在神桌前面?

(2)什麼民俗藝品可以用來泡茶?

(3)如果你是阿榮,你會怎麼介紹這些民俗藝品讓親戚朋友知道?

6.教師講解完課文後,可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語」。例如:

(1)(阿榮阿榮)有夠(興)。

(阿兄阿兄)有夠(巧)。

(阿姨阿姨)有夠(媠)。

(2)伊會(泡茶)請(逐家)。

伊會(做點心)請(厝邊)。

伊會(買飲料)請(朋友)。

7.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8.活動~接念課文:各組派學生上臺,教師逐句念課文,但每句皆留最後3字讓學生接念。如:教師念「阿榮阿榮」,學生則接念「有夠興」,以此類推,最後再依各組學生接念的流暢度及發音是否正確來評分。

9.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10.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進行「造詞練習」和「句型練習」。

11.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進行「文白音」教學。

12.請學生回家上網搜尋臺灣民俗藝品資料,以備第二節課使用。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2

課程教學律動DVD

影片欣賞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歌曲演唱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5/29-6/4

三、咱的故鄉

5.民俗藝品收藏家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4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國語文

B-2-2-6-7能概略聽懂鄉土語言表達的重點。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臺灣常見民俗藝品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1.教師請學生發表上網查到的臺灣民俗藝品資料,再問學生知不知道它們的閩南語名稱,藉以引起學生的好奇。

2.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及造句。

3.教師講解語詞、造句,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5.教師參考延伸教材及後面的補充教材,介紹臺灣刺繡、交趾陶及各地的民俗藝品。

6.活動~記憶大考驗:教師將學生分組,並利用課本書後圖卡,任選數張,一一展示給學生看後,將圖卡收起來,再讓學生用閩南語說出剛才所展示的圖卡內容,由各組進行搶答,動作最快且發音最正確者獲勝。

7.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相關的「謎猜」。

8.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做伙來造句」。

9.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後,各推派兩位代表上臺,依照「做伙來造句」的內容,進行造句練習。

10.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2.教師可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其他的民俗藝品」。

13.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本課語詞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

臺灣民俗藝品資料

教用CD2

教學電子書

圖卡

課程教學律動DVD

報告評量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6/5-6/11

三、咱的故鄉

5.民俗藝品收藏家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1-2-4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3-2-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

5-2-3能運用閩南語詞彙,寫簡單的話和常用的語詞。

國語文

B-2-2-6-7能概略聽懂鄉土語言表達的重點。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第五課音標課程和民俗藝品相關的俗語。

1.教師搭配電子書的「單元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配合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7.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囡仔歌」。

8.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1.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2.活動~誰不見了:教師將學生分組,並展示課本書後圖卡,讓學生看15秒後,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教師任意抽走其中的某些圖卡,並調換其他圖卡的順序,再問學生哪些圖卡不見了,由各組舉手搶答,說出正確答案者即獲勝。

13.參考備課用書第149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4.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有關的俗語。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6.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俗語布袋戲」讓學生欣賞。.

17.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笑話「葵扇」。

教學電子書

教用CD2

音標卡

圖卡

學習單

課程教學律動DVD

團體遊戲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影片欣賞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6/12-6/18

三、咱的故鄉

5.民俗藝品收藏家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國語文

B-2-2-6-7能概略聽懂鄉土語言表達的重點。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複習第三單元。

1.教師請學生先闔上課本,然後問:「恁敢會記得第四課佮第五課教過啥物語詞?」(你們還記得第四課和第五課教過什麼語詞嗎?)請學生用閩南語回答。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閩南語遊樂園」內容後作答。

3.教師公布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4.教師以完整句子,帶領學生念誦答案內容。

5.教師指派學生再次念誦答案內容,以加強學習成效。

6.活動~接布偶:學生兩人一組,其中一人手拿布偶,並高高舉起。手拿橡皮擦者可依「閩南語遊樂園」內容,任意問另一名學生問題。發問者同時將布偶放開,若回答的學生可以接住橡皮擦,就取得發問權,否則必須繼續回答問題。

7.教師任意點選學生,請學生說出「民俗藝品展」各題所在縣市的古地名。

8.教師再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依照聆聽內容,將書後貼紙貼進答案框內。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進行講解,並請學生說出完整的句子。

10.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有關的「孽譎仔話」。

11.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看圖聽故事」。

12.教師先講解「看圖聽故事」內容,然後問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大意,並就故事內容提問,請學生依據圖片舉手回答問題。

13.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圖聽故事動畫」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習印象。

14.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單元所學。

15.搭配教學電子書的「臺語尋寶王」,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教用CD2

教學電子書

布偶

課程教學律動DVD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十九

6/19-6/25

俗語/傳統念謠

俗語/傳統念謠~十二生相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2-2-8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

2-2-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

2-2-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4-2-3能活用所學過之語句,啟發其閱讀興趣。

4-2-12能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各種不同文化之特色。

4-2-14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國語文

B-2-2-6-7能概略聽懂鄉土語言表達的重點。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常見俗語並能吟誦傳統念謠「十二生相」。

1.教師可以問學生,我們可以用哪一句俗語來勸告好吃懶做的人?引導學生回答:「骨力食栗,貧惰吞瀾。」由此帶入本課主題,介紹閩南語俗語。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俗語。

3.教師講解俗語內容,並帶領學生念誦俗語。

4.教師講解完俗語後,可讓學生練習造句。例如:

(1)俗語講:「九月風吹,滿天飛。」等咧咱去放風吹好無?

(2)俗語講:「骨力食栗,貧惰吞瀾。」所以做代誌就愛拍拚,因為無下種就無收成啊!

(3)咱無論是講話抑是做代誌攏愛細膩,才袂有「天公生咧迎媽祖」的情形發生。

(4)看彼个主持人「遊縣食縣,遊府食府」,予人真欣羨。

(5)對「基隆天,雨傘倚門邊。」這句俗語,咱會當知影基隆的雨水真厚。

5.教師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補充介紹其他俗語。

6.教師可請學生上臺做簡單的情境對話表演。

7.活動~俗語小尖兵:教師將全班分成兩組,並各推派一人上臺,根據教師的說明,以舉手搶答方式回答俗語,答對者得一分,若答錯,換另一組代表回答。最後累計總分,得分較高的一組即是「俗語小尖兵」。例如:教師說:「佗一句俗語的意思是咧講一个人行到佗位攏有通食,真有食福?」(哪一句俗語的意思是在說一個人走到哪兒都有得吃,很有口福?)學生則搶答:「遊縣食縣,遊府食府。」

8.活動俗語拼組王:教師可將本課俗語及「教學補給站」的俗語影印數份,並把每一句俗語剪成兩部分,製作成俗語拼詞卡。待學生熟悉本課俗語及「教學補給站」的俗語後,再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發一份俗語拼詞卡。由教師出題,各組依教師所念俗語,從散放一堆的拼詞卡中,拼組出正確的俗語,看哪一組最迅速且正確無誤,即是「俗語拼組王」。

9.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10.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11.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12.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相關的俗語、謎語。

13.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講述十二生肖的由來。

14.活動~十二生肖接龍:教師製作112的號碼牌,將全班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先派代表上臺抽一個號碼牌,若抽中「1」則念「一鼠」,另一組同學須立刻接「賊仔名」;若抽中「5」則念「五龍」,另一組同學須立刻接「皇帝命」,以此類推進行遊戲。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6.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笑話「用啥物來飼豬?」。

教用CD2

自製俗語拼詞卡

自製112的號碼牌

課程教學律動DVD

教學電子書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歌曲演唱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二十

6/26-6/30

古詩吟唱/閩南語歌欣賞

古詩吟唱~夜雨寄北/閩南語歌欣賞~天燈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閩南語

1-2-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

1-2-4能聽辨閩南語表達句群、段落、篇章的各種語音成分。

1-2-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

1-2-6能聽出閩南語語句中感情、色彩與各種語氣。

1-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1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理智成分、想像能力,並且進而欣賞。

1-2-17能運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記錄自己或別人的閩南語口語語段,從而進行聽辨、討論,以增進聽辨能力。

1-2-18養成愛聽閩南語的態度。

2-2-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2-2-21培養吟誦古今詩詞文章的興趣。

4-2-5能掌握文章之整體意義。

國語文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社會

1-3-2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綜合活動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學會吟誦並欣賞「夜雨寄北」和「天燈」。

1.教師可以問學生:「恁若是佮真久無見面的朋友抑是親人見面,恁會講啥物?」(你們如果和很久沒見面的朋友或是親人見面,你們會說些什麼?)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再帶入本課課文教學。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3.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4.教師針對古詩吟唱做補充說明:

(1)古詩吟唱需用文言音(讀書音)來朗讀。

(2)朗讀詩詞時,名詞一律念本調,不需變調。

(3)朗讀七言絕句時,每一句的第二、第四、第七字拉長音;遇入聲字時,短促急收藏,須停頓延長拍子。

5.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詩人寫作此詩的季節是什麼時候?

(2)這首詩主要是在表達什麼?(答案:詩人想念妻子的心情)

(3)課文押什麼韻?押韻的字有哪些?

6.教師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和天氣相關的語詞。

7.活動~古詩朗讀:教師將學生分成四組,由第一組念第一句,第二組念第二句,第三組念第三句,第四組念第四句,經過一輪後,再由第二組念第一句,第三組念第二句,第四組念第三句,第一組念第四句,依此類推進行遊戲,直到各組都能念到本詩的一、二、三、四句。

8.活動~寫信:教師先告訴學生書信的寫作格式,然後請他們寫一封信給朋友或親人,寫好後,教師可請幾位學生上臺,讓他們念出信的內容(如果能用閩南語表達更好),最後再請學生將寫好的信寄出去。

9.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10.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11.教師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介紹平溪天燈節。

12.教師參考延伸教材,介紹各種天燈顏色所代表的意義。

13.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14.活動~快樂誦:教師先請學生將課本上的語詞「天燈」、「思念祝福」、「感恩鼓勵」、「幸福平安」、「心肝」、「土地」用筆圈起來。兩人一組,邊念課文邊各自拍大腿打節奏,一字一拍,念到上述語詞時,兩人雙手互拍。念到最後一句「土地」時,兩人雙手互拍後在胸前比出愛心的形狀。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6.教師可參考後面的補充教材,介紹天燈構造及天燈施放小常識。

教用CD2

課程教學律動DVD

教學電子書

信紙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歌曲演唱

性別平等教育

1-3-6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1. 學期成績評量方式(依「臺北市松山區西松國民小學學生成績評量辦法」)

(一)平時評量占50 %,評量方式:上課參與狀況、分組討論態度、口頭發表、口語練習

(二)定期評量占50 %,評量方式:期末口試<口語唸誦課文>

(三)質性(文字敘述)評量

學  習  的  狀  況

表現優異

表現良好

已經做到

還要加油

努力改進

能掌握課文主旨、大意






能流利頌讀課文及相關諺語






能與老師用閩南語做基本的對話



















2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