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十二年課綱選用 :課程進度計畫表/分散式資源班
113學年度 | 領域/科目 | 每週節數 | 班級/組別 | 授課教師 | |||
語文/國語 | 5 | 五年級/5B | 代理老師A | ||||
核心 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學習 表現 | 聆聽: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轉述給他人知道。(替代) 1-Ⅲ-2 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出不同語氣,理解對方所傳達的情意,表現適切的回應。 →根據話語情境及其情感,理解對方所傳達的情意,給予適切的回應。(簡化) 1-Ⅲ-4 結合科技與資訊, 提升聆聽的效能。 口語表達: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說話材料。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並做合理的應對。(簡化)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Ⅲ-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與他人溝通時能聆聽不同意見。(替代) 識字與寫字: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2,700字,使用2,200字。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2,200字,使用1,700字。(減量)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4-Ⅲ-4 精熟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理解偏旁變化要領書寫正確的硬筆字。(簡化) 閱讀: 5-Ⅲ-1 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抑揚頓挫的變化。 →流暢朗讀各類文本。(簡化)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簡化)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5 認識議論文本的特徵。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並以自己的話敘說。(替代)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5-Ⅲ-10 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主動尋找閱讀材料。 5-Ⅲ-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減量) 寫作: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6-Ⅲ-4 創作童詩及故事。→創作故事。(減量) 6-Ⅲ-6 練習各種寫作技巧。 6-Ⅲ-8 建立適切的寫作態度。 | ||||||
學習 內容 | 文字篇章─字詞: Ab-Ⅲ-1 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2,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減量) Ab-Ⅲ-2 2,200個常用字的使用。→1,500個常用字的使用。(減量) Ab-Ⅲ-5 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3,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減量) Ab-Ⅲ-6 3,7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2,7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減量) Ab-Ⅲ-7 數位辭典的運用。 文字篇章─句段: Ac-Ⅲ-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文字篇章─篇章: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篇章的大意、主旨。(減量)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文本表述─記敘文本: Ba-Ⅲ-1 順敘與倒敘法。 文本表述─說明文本: Bc-Ⅲ-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4 說明文本的結構。 文本表述─議論文本: Bd-Ⅲ-2 論證方式如舉例、正證、反證等。 Bd-Ⅲ-3 議論文本的結構。 文本表述─應用文本: Be-Ⅲ-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文化內涵─社群文化: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及其他社群的關係。(減量) 文化內涵─精神文化: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 ||||||
融入 議題 |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法治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能源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 ||||||
教學與評量 說明 | 教材編輯與資源 | █康軒版第十冊 □自編教材 | 課程調整 原則 |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 |||
教學方法 | █直接教學 □工作分析 □交互教學 █結構教學 █問題解決 □合作學習 □協同教學 □多層次教學 □其他: | ||||||
教學評量 | █紙筆評量 □檔案評量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其他: | ||||||
週次 | 單元名稱 | 單元內容/教學重點 | |||||
1 | 【第一單元:換一個角度】 第一課 你會怎麼回答? | 【一、你會怎麼回答?】 1.仔細聆聽同學發表,尊重不同想法。 2.運用工具及策略理解詞語的意思,並運用在句子中。 3.透過提問抓取文本要點,運用閱讀策略理解內容。 4.運用表格,整理並釐清事件脈絡。 | |||||
2 | 【第一單元:換一個角度】 第二課 智救養馬人 | 【二、智救養馬人】 1.透過故事,認識歷史人物及其處事態度。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理解詞義並運用造句。 3.透過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特色。 4.掌握人物神態的描寫方法,並推敲出人物的情緒感受。 5.讀懂故事的人物性格與處事方法,並從中遷移到自我的生活經驗中。 | |||||
3 | 【第一單元:換一個角度】 第三課 真正的「聰明」 | 【三、真正的「聰明」】 1.根據課名和單元主題的關連性,預測課文內容。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造句。 3.透過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及議論文寫作的特色。 4.認識議論文的特徵與寫作策略。 | |||||
4 | 【第一單元:換一個角度】 學習地圖一 | 【學習地圖一】 1.認識轉化(擬人)修辭,培養寫出擬人句子的能力。 2.認識縮寫,並練習習寫技巧。 | |||||
5 | 【第二單元:職業任意門】 第四課 小記者,出動! | 【四、小記者,出動!】 1.根據課名標題和單元主題的關連性,預測課文內容。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造句。 3.透過提問抓取課文要點,讀懂課文內容及採訪稿寫作特色。 4.運用六何法,提出合宜的問題,安排適切的提問順序。 | |||||
6 | 【第二單元:職業任意門】 第五課 奇幻光芒的秘密 | 【五、奇幻光芒的祕密】 1.根據課名標題和單元主題的關連性,預測課文內容,理解標題的意義。 2.運用工具或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運用造句。 3.運用閱讀理解策略,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特色。 | |||||
7 | 【第二單元:職業任意門】 第六課 人「聲」就是戲 | 【六、人「聲」就是戲】 1.根據標題和單元主題的關連性,預測課文內容。 2.依照課文情境,運用朗讀符號,展現合宜的聲情。 3.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運用造句。 4.透過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讀懂課文內容及寫作特色。 | |||||
8 | 【第二單元:職業任意門】 第六課 人「聲」就是戲 | 【六、人「聲」就是戲】 1.根據標題和單元主題的關連性,預測課文內容。 2.依照課文情境,運用朗讀符號,展現合宜的聲情。 3.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運用造句。 4.透過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讀懂課文內容及寫作特色。 | |||||
9 | 【第二單元:職業任意門】 學習地圖二 | 【學習地圖二】 1.運用學過的寫作技巧,調整文章內容。 2.了解朗讀符號的功用及運用時機。 3.運用朗讀符號表現合宜的朗讀技巧。 | |||||
10 | 閱讀階梯一:「溜」出不一樣的人生—楊元慶 | 【閱讀階梯一、「溜」出不一樣的人生——楊元慶】 1.運用學過的方法,擷取文章重點及大意。 2.運用閱讀策略,深度閱讀與思考文章內容。 3.運用閱讀理解策略,將閱讀與思考的題目進行分類。 | |||||
11 | 閱讀階梯一:「溜」出不一樣的人生—楊元慶 | 【閱讀階梯一、「溜」出不一樣的人生——楊元慶】 1.運用學過的方法,擷取文章重點及大意。 2.運用閱讀策略,深度閱讀與思考文章內容。 3.運用閱讀理解策略,將閱讀與思考的題目進行分類。 | |||||
12 | 【第三單元:海洋這麼說】 第七課 真相?真相! | 【七、真相?真相!】 1.根據課名和單元主題的關連性,預測課文內容。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造句。 3.透過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寫作用意。 4.培養追根究柢的態度,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5.以首尾呼應的方法,根據開頭段內容,口述結尾段。 | |||||
13 | 【第三單元:海洋這麼說】 第八課 你想做人魚嗎? | 【八、你想做人魚嗎?】 1.分析課名,並推測詩文內容。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理解詞義、辨識形近字和同義詞。 3.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童詩的內容與意涵。 4.運用閱讀策略欣賞童詩,並理解詩作。 5.理解用問句開頭創作新詩的寫作目的及技巧。 | |||||
14 | 【第三單元:海洋這麼說】 第九課 海洋的殺手 | 【九、海洋的殺手】 1.根據課名連結課文內容及生活經驗,表達想法。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應用。 3.依據提問提出重點,推論課文的深層含義。 4.練習遞進句的用法,體會遞進句表達的效果。 | |||||
15 | 【第三單元:海洋這麼說】 學習地圖三 | 【學習地圖三】 1.認識事理說明文的特性。 2.學習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 3.練習引用修辭的寫作技巧。 | |||||
16 | 【第四單元:來自遠古的神話】 第十課 玉米人的奇蹟 | 【十、玉米人的奇蹟】 1.蒐集神話故事, 上臺發表,並認真聆聽同學分享的神話故事。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分辨詞義並運用造句。 3.透過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4.閱讀文章,理解各地飲食文化的特色,學會尊重不同文化。 | |||||
17 | 【第四單元:來自遠古的神話】 第十一課 幸福的火苗 | 【十一、幸福的火苗】 1.運用故事大綱,整理課文大意。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理解詞義。 3.運用故事中的情節與對話,分析人物的特質,並表達自己的觀點。 4.認識「無論……都……」的句型,表達自己的生活或活動經驗。 | |||||
18 | 【第四單元:來自遠古的神話】 第十二課 神農嘗百草 | 【十二、神農嘗百草】 1.運用聆聽策略聽懂內容,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2.根據提問,說出課文大意。 3.熟悉本課的生字詞語,運用結構學習生字。 4.透過觀察、尋找線索等方法,回答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5.理解課文中角色形象設定的意義。 | |||||
19 | 【第四單元:來自遠古的神話】 學習地圖四 | 【學習地圖四】 1.認識神話的分類與作用。 2.理解神話與當時人們生活的關聯。 3.認識「對話」的功能,並實際練習在寫作中。 | |||||
20 | 閱讀階梯二:旗魚王 | 【閱讀階梯二、旗魚王】 1.摘出文章重點及文章大意。 2.找出文中描寫畫面的文句。 3.運用閱讀策略,深度閱讀與思考文章內容,完成主角的心情波線圖。 4.運用學過的閱讀策略,找出支持理由。 5.從文中辨識出作者觀點,並提出支持理由。 | |||||
21 | 總複習 | 1.能熟練本學期練習的生字,透過文字的字形結構,學會歸納相同部件的生字,並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2.能熟練本學期習得的課文內容並說出文章大意。 3.能熟練本學期習得句型與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4.能閱讀文章,找出作者觀點,整合表達自己的觀點。 |
備註:課程規劃視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動態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