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生活風情:基隆海洋文化探尋與認同教育

格式
doc
大小
546 KB
頁數
29
上傳者
Will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6-11-20,离现在 18 3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六年級海洋教育課程設計~港都生活風情

一、課程設計理念

基隆市原名「雞籠」,東、西、南三面環山與鄰近縣市相鄰,僅北面一處有少量的平原迎向大海,自古即為深水谷灣之良港。由於三面環山,在過去交通不便時代,使得基隆與其他縣市交流不甚頻繁,反有機會接受來自海洋文化的薰陶,而造就特有之海洋城市文化。 

  也因此,海洋文化不僅牽動著基隆產業發展,亦影響著都市景觀。 此外,基隆的觀光、海運、漁業也和海洋文化有很大的關係。故如何將海洋文化的知識,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不僅所有的家長關心,更是『基隆』這個海洋城市最大的課題。

在現有的校本課程及相關領域教學活動設計下,我們發現將校群特色課程中石硬港巡禮的下游部分,與基隆的經濟產業、港務發展、藍色公路等議題結合,是相當可行的方案。如此一來,不但學校得以實現學校的願景,更可以將海洋城市文化的價值和特色,傳承給下一代,使我們的下一代能清楚掌握家鄉的未來動態,由一種對家鄉的關懷,轉變成對海洋城市文化的認同與發展的重視,是我們最大的設計理念與教學宗旨。

二、課程總目標

(一)養成學生愛鄉愛土的情懷。

(二)教導學生對於生活環境的認同與包容。

(三)養成具備學生多元化的思維。

(四)培養學生具備海洋城市公民的特色。

三、課程目標

  1. 能瞭解基隆傳統產業歷史

  2. 能瞭解基隆過去的經濟產業、現在產業概況、經濟產業的轉變及發展願景

  3. 能瞭解基隆港的歷史

  4. 能瞭解基隆港務局的業務概況、港的設施以及港務的發展

  5. 能瞭解船舶進港的流程

  6. 能瞭解藍色公路的意義及特性

  7. 能蒐集本市藍色公路景點資訊

  8. 能描繪基隆市藍色公路基地~碧砂漁港

四、學生經驗分析(配合高年級課程)

(一)社會

【五上第三單元飲水思源~經濟活動的發展】

【五下第三單元認識我們的家鄉~家鄉經濟產業的認識】

【六上第三單元物質的生活與環境~環境的變遷】

(二)綜合活動

【校本課程~石硬港巡禮石硬港下游踏查延伸課程】

五、課程內容說明

(一)時間:

  1. 實施學年、學期:六上(6節)、六下(6節)

  2. 每週教學時數:2節(80分鐘)

  3. 學習總節數:12

(二)對象:六年級全體學生

(三)師資:班級級任教師、科任支援教師、港務局解說員

(四)授課方式:班群教學、全班教學、分組教學

(五)教材及資源:相關資料及學習單、多媒體應用工具

(六)場地及設備:各班教室、電腦教室、港務局簡報室、碧砂漁港

、課程整體架構

七、教學活動計畫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語文&社會 領域 石硬港巡禮--變調南榮河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日期、時間:分起~分訖

輔導老師姓名:高年級老師 班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80分鐘

基 本 能 力 指 標

語文領域:

B-1-1-5-5能注意聆聽而不插嘴

B-1-1-5-6能禮讓長者或對方先行發言

B-1-1-6-7能學會使用禮貌語言,適當應對

B-2-1-6-3能養成耐心聆聽鄉土語言態度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細節要點

C-3-2-4-1能用不同溝通方式表達意見

F-3-8-8-3能利用電腦編印自己的作品集

社會領域:

1-3-10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

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1-4-7說出對自己生活空間及周圍環境的

感受,願意提出改善建言或方案

9-1-3舉出重要環境問題,並願意負起維護

環境的責任

學 習 目 標

  1. 能運用適當的語詞與設計

問題,在訪問時能清楚與受

訪者(基隆港務局、環保局)

對談

2.能正確使用錄音機

3.能將所蒐集的錄音內容與

文字採訪記錄用電腦軟體

整理成記錄文件

4.能針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

提出與現況之比較

5.能針對問題提出相關解決

方案

6.能擬定改善計畫

課程統整

協同教學

領域

單元名稱

主要授課內容

參與班級

參與人員

使用場地

綜合

石硬港巡禮

(魚兒水中游)

鄉土環境教育

六 忠

六 孝

六 仁

林宜穎

林 昌

蔡松林

南榮運河

活動背景資料

重要活動歷程

南榮運河早期是一條歷史悠久的運河,具有運輸以及民生的雙重功能。近期因為河岸兩旁房屋增加許多,河道變窄,加上河道至出海口一帶已全部加蓋大樓,河床淤積嚴重,沼氣久散不去,每逢大雨必水淹道路,造成居民生活頗為不便。

本活動為響應環保意識,提倡愛鄉土的情懷,在活動中加入許多思考與討論的課題,期以嚴謹的課程為學生開創另一片視野,亦為我們的家鄉盡一份心力。

活動一【訪問港務局及環保局】

1.電話徵詢受訪者時間及地點

2.準備錄音機及筆記本、相機

3.預先擬定問題

4.將受訪者口述資料整理成

踏查預備資料

5.與相關單位密切聯繫

活動二【變調南榮河】

1.調查南榮河污染現狀

2.將污染源逐一列出

3.探討原因

4.量化記錄

5.實地踏查

6.做成小組報告

7.提出改善計畫

參考資料

基隆文史資料庫、基隆市鄉土教育資源網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語文&社會 領域 石硬港巡禮--南榮河風華再現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日期、時間:分起~分訖

輔導老師姓名:高年級老師 班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80分鐘

基 本 能 力 指 標

語文領域:

B-1-1-5-5能注意聆聽而不插嘴

B-1-1-5-6能禮讓長者或對方先行發言

B-1-1-6-7能學會使用禮貌語言,適當應對

B-2-1-6-3能養成耐心聆聽鄉土語言態度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細節要點

C-3-2-4-1能用不同溝通方式表達意見

F-3-8-8-3能利用電腦編印自己的作品集

社會領域:

1-3-10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

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1-4-7說出對自己生活空間及周圍環境的

感受,願意提出改善建言或方案

9-1-3舉出重要環境問題,並願意負起維護

環境的責任

學 習 目 標

1.能運用適當的語詞與設計

問題,在訪問時能清楚與受

訪者(鄰近里長及社區發展

協會理事長)對談

2.能正確使用錄音機

3.能將所蒐集的錄音內容與

文字採訪記錄用電腦軟體

整理成記錄文件

4.能針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

提出與現況之比較

5.能針對問題提出相關解決

方案

6.能擬定改善計畫

課程統整

協同教學

領域

單元名稱

主要授課內容

參與班級

參與人員

使用場地

綜合

石硬港巡禮

(我家門前有小河)

鄉土環境教育

六 忠

六 孝

六 仁

林宜穎

林 昌

蔡松林

南 榮

運 河

活動背景資料

重要活動歷程

南榮運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運河,它在早期具有運輸以及民生的雙重功能,為當地居民帶來不少方便。近期因為河岸兩旁房屋增加許多,河道變窄,加上河道至出海口一帶已全部加蓋大樓,河床淤積嚴重,沼氣久散不去,每逢大雨必水淹道路,造成居民生活頗為不便。

本活動有鑑於此,為喚起下一代愛鄉愛土意識,藉此活動讓學生對南榮河有深刻認識,並能進一步提出方案,為自己的家鄉盡一份心力。

活動一【訪問里長及理事長】

1.電話徵詢受訪者時間及地點

2.準備錄音機及筆記本、相機

3.預先擬定問題

4.將受訪者口述資料整理成

踏查預備資料

5.與里長、理事長密切聯繫

活動二【南榮河風華再現】

1.預先擬定踏查路線

2.路線預勘

3.學生行前講解

4.實地踏查

5.小組成果

參考資料

基隆文史資料庫、基隆市鄉土教育資源網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經濟產業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日期、時間:分起~分訖

輔導老師姓名: 高年級 老師 班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80分鐘

基本能力指標

1-2-3 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 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2-7 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1-3-10 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2-2-1 了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3-2-1 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5-2-3 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爭的關係。

7-3-1 了解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3-3-3 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及他人。

學習目標

1.能瞭解基隆過去的經濟產業

2.能瞭解現在基隆產業概況

3.能瞭解基隆經濟產業的轉變

4.能瞭解基隆產業的發展願景

5.上台發表基隆產業願景與感想

課程統整

協同教學

領域

單元名稱

主要授課內容

參與班級

參與人員

使用場地

社會領域

認識我們的家鄉

家鄉經濟產業的認識

六年級

林宜穎

林 昌

蔡松林

班級教室

校本課程

石硬港巡禮

接續石硬港巡禮延伸


活動背景資料

重要活動歷程

由於三面環山,在過去交通不便時代,使得基隆與其他縣市交流不甚頻繁,反到有機會接受來自海洋文化的薰陶,而造就特有之海洋文化。 

  在水氣氤氳的迷濛景致背後,潛藏了數百年來風雨戰火洗鍊下獨有的魅力:巨輻輳的國際港市、熱鬧豐美的中元祭典、多樣精緻的廟口小吃以及砲台與隧道、岬角與灣澳、漁港和魚市……,走訪徜徉其間,在在令人流連。

基隆港不僅牽動著本市產業發展,亦影響著都市景觀。 此外,基隆的觀光、海運、漁業、小吃文化、休閒娛樂業也都有不錯的發展,值得大家關心與重視。而我們社區的紅淡山、石硬港,有什麼相關產業在進行?我們也來整理一番。

活動一、家人在基隆工作經驗分享

1、家人工作項目統整

2、家人工作產業特色、趣聞

活動二、未來經濟產業對對碰

1、全班分兩組進行問答

2、相關產業常識問答

3、獲勝隊伍加以獎勵

活動三、社區與經濟產業

1、學習單紀錄

2、心得分享

參考資料

港務局網站http://www.klhb.gov.tw/

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網http://tour.klcg.gov.tw/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港務發展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日期、時間:分起~分訖

輔導老師姓名: 高年級老師 班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80分鐘

基 本 能 力 指 標

1-2-7 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2-1-1-9 了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

1-4-1-10 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5-4-2-3 從生活中推動學習型組織(如家庭、班級、社區等),建立終生學習理念。

3-2-4-8 認識鄰近機構,並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1-1-3-9 瞭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

學 習 目 標

1.能瞭解基隆港的歷史

2.能瞭解基隆港務局的業務概況

3.能瞭解基隆港的設施

4.能瞭解船舶進港的流程

5.能瞭解港務的發展

課程統整

協同教學

領域

單元名稱

主要授課內容

參與班級

參與人員

使用場地

社會領域

認識我們的家鄉

家鄉政府機關的認識

六年級

林宜穎

林 昌

蔡松林

班級教室

電腦教室

校本課程

石硬港巡禮

接續石硬港下游延伸

活動背景資料

重要活動歷程

港埠為海陸運輸之樞紐,客貨進出之門戶;基隆港自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建港迄今,舟楫蝟集,川流不息,一直伴隨著台灣地區經濟之繁榮發展而茁壯成長;今日台灣地區之富足康樂基隆港有不可磨滅之功績。  

  基隆港港埠形勢天成,為不可多得之天然良港,但囿於港域狹小,水深不足之自然條件限制,必須有更多的投入,採取精緻化之經營型態,始能滿足港埠使用者之需求。

  自光復以來降,經歷任局長之精心擘劃,辛勤建設,改善服務,擴增設備,軟、硬體均已達成現代化港埠應有之水準。本局自當本此健全深厚之良好基礎,繼續朝向自動化,效率化、尖端化之目標邁進,一切以航商、貨主之

需求為著眼,港市共同進步為依歸。

活動一、基隆港的故事

1、介紹基隆港的歷史

2、港務局簡介


活動二、『網住』港務局

1、查看港務局網站

2、設計問題


活動三、進港流程

參考資料

港務局網站http://www.klhb.gov.tw/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認識港務局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日期、時間:分起~分訖

輔導老師姓名: 高年級老師 班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80分鐘

基 本 能 力 指 標

1-2-7 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2-1-1-9 了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

1-4-1-10 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5-4-2-3 從生活中推動學習型組織(如 家庭、班級、社區等),建立終生學習理念。

3-2-4-8 認識鄰近機構,並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1-1-3-9 瞭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

學 習 目 標

1.學習參觀政府機關應注意事項

2.能瞭解基隆港務局的業務概況

3.能瞭解基隆港的設施

4.能做知識及問題的統整

5.能上台發表心得感想

課程統整

協同教學

領域

單元名稱

主要授課內容

參與班級

參與人員

使用場地

社會領域

認識我們的家鄉

家鄉政府機關的認識

六年級

林宜穎

林 昌

蔡松林

基 隆

港務局

校本課程

石硬港巡禮

接續石硬港巡禮延伸

活動背景資料

重要活動歷程

港埠為海陸運輸之樞紐,客貨進出之門戶;基隆港自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建港迄今,舟楫蝟集,川流不息,一直伴隨著台灣地區經濟之繁榮發展而茁壯成長;今日台灣地區之富足康樂基隆港有不可磨滅之功績。  

  基隆港港埠形勢天成,為不可多得之天然良港,但囿於港域狹小,水深不足之自然條件限制,必須有更多的投入,採取精緻化之經營型態,始能滿足港埠使用者之需求。

  自光復以來降,經歷任局長之精心擘劃,辛勤建設,改善服務,擴增設備,軟、硬體均已達成現代化港埠應有之水準。本局自當本此健全深厚之良好基礎,繼續朝向自動化,效率化、尖端化之目標邁進,一切以航商、貨主之

需求為著眼,港市共同進步為依歸。

活動一、行前準備

  1. 注意事項

  2. 發放通知單及家長志工調查表

活動二、拜訪港務局

1、港務局工作簡介

2、提出問題

3、參觀各項設施

活動三、成果發表

  1. 分組發表參觀心得

  2. 學習單發表

參考資料

港務局網站http://www.klhb.gov.tw/

基隆市南榮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藍色公路運輸(深水港)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日期、時間:分起~分訖

輔導老師姓名:高年級老師班級:六年級教學時間:80分鐘

1-2-7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1-2-1-6描述地方或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2-1-3-8蒐集並分享各類休閒生活的資料。

2-1-4-2認識並欣賞周遭環境。

1-1-1-1藉由生活經驗與體認,用視覺藝術創作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想法。

1.能瞭解藍色公路的意義及特性。

2.能說出基隆市藍色公路的特性。

3.能蒐集本市藍色公路景點資訊。

4.能描繪基隆市藍色公路基地~碧砂漁港的相關設施,並提出討論,發表心得。

課程統整

協同教學

領域

單元名稱

主要授課內容

參與班級

參與人員

使用場地

校本課程

石硬港

巡禮

接續石硬港下游延伸及

基隆港相關教材

六年級

林宜穎

林 昌

蔡松林

碧砂

漁港

活動背景資料

重要活動歷程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193公里,政府近來也一再以「海洋立國」為口號,希望發展海上休閒觀光。在各地方縣市政府規劃下,從北台灣到南台灣再到東部都有「藍色公路」出現。

藍色公路是指利用船舶載客航行於水上,功能包括是代替陸地上的交通運輸,也包含海上觀光遊覽的特性。除了目前往返於離島間的交通船外,目前所規劃的藍色公路多半以觀光休閒功能居多。

活動一

  1. 介紹藍色公路的由來

  2. 介紹基隆目前所開設的藍色公路航線內容

  3. 介紹碧砂漁港是基隆觀光休閒漁港

活動二

實地參訪碧砂漁港並做心得發表。

參考資料

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http:///tour.klcg.gov.tw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

八、教學活動學習單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語文&社會 領域 石硬港巡禮--南榮河風華再現 教學活動設計

應用器材

錄音機、電腦、地圖、

電話、照相機

成績評量

1.評量內容:個人及小組發表、紀錄、

訪問觀察傾聽、紀錄實作。

2.評量方法:教師觀察、學生實作評量、

訪問及記錄學習單。

活 動 內 容

活動一【訪問里長及理事長】


1.電話徵詢受訪者時間及地點

2.準備錄音機及筆記本、相機

3.預先擬定問題

4.將受訪者口述資料整理成

踏查預備資料

5.與里長、理事長密切聯繫

6.將訪問結果做成記錄報告(個人及小組)

活動二【南榮河風華再現】


1.預先擬定踏查路線

2.路線預勘

3.學生行前講解

4.實地踏查

5.小組成果報告(書面及繪圖)






基隆市南榮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語文&社會領域石硬港巡禮--變調南榮河教學活動學習單


各位小朋友們:

當你走在愛三路和南榮路的路上,陣陣傳來的惡臭,是從哪來的呢?

本學期的南榮河之旅,將帶你去一探究竟。

在探索污染的來源之前,我們要先去訪問兩個與南榮河關係最密切的政府單位喔!那就是『基隆港務局』與『基隆市政府環保局』。

首先,我們得將訪問的資料蒐集好,才能做為我們實際探索污染源的者主要依據唷!現在有一份小組學習單,請各位小組成員,同心協力完成它吧!





受訪機關(代表):


訪問時間:


訪問內容:







訪問感想:


基隆市南榮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語文&社會領域石硬港巡禮--變調南榮河教學活動學習單

南榮河污染源簡圖及量化記錄表

(活動一)請畫出南榮河的污染來源












(活動二)請列出南榮河受污染的來源種類及地點

地點名稱

污染種類

污染點數量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經濟產業 教學活動學習單


應用器材

  1. 產業問題卷

  2. 學習單

  3. 相機

成績評量

1.評量內容:課前準備、發表、紀錄、傾聽、實作、觀察。

2.評量方法:教師觀察、實作評量、學習單。

活 動 內 容

活動一、家人在基隆工作經驗分享(可於前一天,交代學生向家長詢問)

1、家人工作項目統整:(1)海運 2漁業 3商業 4小吃業 5觀光業等

2、家人工作產業特色、趣聞:(1)學生家人經驗分享

2教師的統整


活動二、未來經濟產業對對碰

  1. 全班分兩組進行問答:(1)簡單分組,但留意學生能力的差距

2每次各一代表,以十題十次方式搶答,對的才有座位坐

2、相關產業常識問答:包涵觀光、漁業、海運、商業、社區、休閒產業等

3、獲勝隊伍加以獎勵:由老師自行決定


活動三、社區與經濟產業

1、學習單紀錄:(1)教師補充、說明

2學生實作

2、心得分享: (1)學生經驗分享

2教師統整






我熟悉的基隆經濟產業

姓名:座號:老師評比:家長簽章:

小朋友讓我們來尋找一下基隆經濟產業之美吧,記得寫下它的特色喔!!!

一﹑幻燈片與影片中的經濟產業紀錄﹕

















二、我的基隆產業觀察心得:









經濟產業動動腦


一、我最喜歡的基隆經濟產業是什麼?特色為何?






二、南榮社區、紅淡山、石硬港、三坑有什麼經濟產業適合發展呢






我對基隆經濟產業的期望?(各項產業如何發展?哪項產業為主等?)








老師的話小朋友,你們現在清楚經濟產業的特色了吧,恭喜你們,不但常識進步了,也成了基隆經濟產業發展的專家囉。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港務發展 教學活動學習單


應用器材

  1. 電腦網路


  1. 簡介影片

成績評量

1.評量內容:發表、紀錄、傾聽、實作、觀察。

2.評量方法:教師觀察、實作評量、學習單。

活 動 內 容


活動一、基隆港的故事

1、介紹(1)港的由來

2)基港成長

3)基港現況

2、港務局簡介VCD

1)港區介紹

2)設施簡介

a.碼頭 b.車機 c.工作船舶 d.倉庫 e.堆貨場 f.導航設施 g.航路


活動二、『網住』港務局

查看港務局網站http://www.klhb.gov.tw/


活動三、說明船舶進港流程

  1. 預報船期

  2. 申請船期

  3. 報到

  4. 聯絡

  5. 引水人登船

  6. 進港

  7. 指定船席靠泊




進港流程

申請船期 指定船席靠泊 報到

引水人登船 聯絡 預報船期 進港

列是船舶進港的步驟:





請按順序填上進港流程:

1

船公司或船務代理公司,在船隻抵港前72小時,須向港務局預報到港時間,申請入港。

2

完成進港簽證後,航商即可提出碼頭船席的申請。

3

船隻距港口十浬水域時,應以無線電話向船舶交通管制中心的『基隆港埠務台』報到,通報預定抵港口外海的時間。

4

『引水人辦事處』是引領商船進出港的領航員。

5

引水人登船後,一方面向管制中心確認入港時間,一方面協助船舶靠岸。

6

看到船舶交通管制中心懸掛的許可進港信號,船隻即可入港。

7

在引水人與拖船的協助下,安全的停靠碼頭。


姓名:座號:老師評比:家長簽章:

基隆市 南榮 國小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

綜合活動 領域 認識港務局 教學活動學習單


應用器材

1.相機

2.通知單

成績評量

1.評量內容:發表、紀錄、傾聽、實作、觀察。

2.評量方法:教師觀察、實作評量、學習單。

活 動 內 容

活動一、行前準備

  1. 注意事項:1)穿著校服

2)攜帶輕便型雨衣

3)水

  1. 發放通知單及家長志工調查表

活動二、拜訪港務局

1、港務局工作簡介:事先聯絡港務局請他們安排解說員。

2、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專心聆聽,並提出問題。

3、參觀各項設施

活動三、成果發表

1、分組發表參觀心得

2、學習單發表







認識基隆港

下圖是一張基隆港區的圖形,請將標上號碼的地方,填上正確的名稱。







1 .( )

2.( )

3.( )

4.( )

5.( )




姓名:座號:老師評比:家長簽章:

九、省思與回饋

(一)預期成效:

期望藉由多元的教學模式(幻燈片投影、光碟解說、實地踏查、小組競賽、

觀摩學習、聽取簡報),結合領域課程(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生活、校本)

,觸類旁通,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對於基隆這塊土地能有認同感,為愛護

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心力。

(二)教學協助:

1.學校教師:校內教師對於校本課程及基隆市鄉土課程均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在進行本課程時均能針對各部分內容作補充。

2.學生家長:期望借重家長生活經驗,為學生增添許多生動的學習片段。

3.社會機構:期待藉由社會資源,為學生解說更加詳盡的資料內容。

(三)教學檢討:

1.學習趣味化一直是現代教學重心,對於小學生而言,引起學習的動機向來是最重要的,但對於教學過程中如何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至於脫離課程重心,同時配合適當的教學技巧、資源、人力,相信是完成本課程最為關鍵之所在。

2.市本課程的主軸之一,就是要讓學生能有對於鄉土的認同感,在教授此課程時,必須時時提醒學生愛護家鄉環境的重要性。

3.配合本市的相關活動,教師應在平時多提醒學生這類訊息,讓孩子有機會親身接觸與體驗,才能學以致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