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尋根:探尋家族遷徙的海洋足跡

格式
doc
大小
523.5 KB
頁數
6
上傳者
N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10-24,离现在 17 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海洋教育……家族遷徙篇學習單【活動二】

【活動二】妳知道你的祖先從哪裡來嗎?查訪完畢後,請將所得的遷移資料,依時間先後順序,在附圖中著色,並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寫。




海洋教育……家族遷徙篇學習單【活動一】


班級:組別:姓名:

【活動一】親子訪問—認識我家遷移過程





































基隆市立百福國中社會領域海洋教育課程設計單

課程名稱

海洋教育

單元名稱

追本尋根之旅

適用對象

國中七年級

授課時數

三節課

設計者

卓妙琪

協同設計者

李雲茜

單元設計理念

1.台灣四面環海,基隆又是一個海港,海運便利,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一個移民社會,家族的遷移史,可說是祖先生活的奮鬥史,基於經驗的傳承及飲水思源的用意,探究家族遷移的歷史有其重大意義。。

2.人口的移動,可反應區域環境的變遷,台灣自荷西時期到清領時代陸續有漢人移墾,近年來外籍配偶來台人數愈來愈多,也改變了台灣族群的結構。

3.本單元將先引導學生,從台灣及基隆地區住民的來源,作初步的了

解,以強化其背景知識,再進而深入探究其家族淵源。

教學方法

講述、訪問、角色扮演、欣賞發表

教學目標

十大基本能力

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內涵分析

<具體能力的培養>

1.欣賞表現與創新

2.表達溝通與分享

3.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4.文化學習與國際瞭望


6-2-3 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所擁有之權力和所負之責任

6-2-3-a能完成分組

6-2-3-b能完成小組分工及進度表

6-2-3-c能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5-4-6 分析人際、群

己、群體相處可能的

衝突及解決策略。

5-4-6-a 能說出台灣及

基隆地區住民的來源

5-4-6-b能討論台灣及

基隆地區分類械鬥的

原因

5-4-6-c能提出解決衝突的方法

1-4-7 說出對生活空間

及周緣環境的感受,願意提出改善建言或方案。

1-4-7-a能表達面對不同居住地的感受

1-4-7-b能提出改善生活環境的建議

7-4-2 了解社會如何在人類成長歷程中,賦

予各種人不同的角色

與機會。

7-4-2-a能說明台灣及

基隆地區環境的變遷

如何影響人口的移動

7-4-2-b能說出家族各

階段遷移過程




教學程序

時間

活動內容

教學資源

對應之基本

能力代號

評量方式


準備活動


  1. 教師部分:

(1) 製作台灣及基隆

地區住民來源的

相關投影片

(2) 設計學習單

(3) 準備有關的鄉土

教材

(4) 指導學生分組並

完成小組分工及進度表

(5) 設計評分表

  1. 學生部分:

  1. 蒐集台灣及基隆地區分類械鬥的相關資料

  2. 協助各小組決定

表演主題、角色

的分配及道具的

製作

台灣及基隆的鄉土史料、圖書館、相關往站、投影片

6-2-3-a

6-2-3-b

檢視小組分工及進度表

引起動機→

超級公媽面

10

1. 由各小組推派代表上台

扮演不同祖先的角色

2. 再由各組舉牌評分

表演道具

、評分牌

6-2-3-c

評分表









尪公不過嶺

25

1.分組上台表演狀況劇,演示解決族逡衝突的方法(第二節結束)

表演道具

5-4-6-c

評分表

家族遷徒篇

(活動一)

20

  1. 請學生回家訪問自己的親人,完成活動單

  2. 說明活動單的內容及填寫方式


1-4-7-a

1-4-7-b

學習單

評分表

家族遷徒篇

(活動二)

25

  1. 將訪問的結果(完成)在老師印發的地圖上

2.解說學習單(第三節結束)


7-4-2-b

學習單

評分表

主要參考資料


台灣歷史閱讀﹞:李筱峰、劉峰松合著:自立晚報出版

認識台灣歷史篇-教師手冊﹞:國立編譯館主編

基隆河人文脈動﹞:陳健一

基隆河中游人文發展簡史﹞:陳健一


活動主題




超級公媽面

各組互評20






教師評分10







尪公不過嶺

各組互評20






教師評分10






家族遷徒篇學習單

活動一二

各組互評10






教師評分10






小組分工及進度表

教師評分20


















『小組分工及進度表』評分表第()組


分配小組成員之工作

5


說明每一項工作的內容

2


說明每一項工作的進度

3


說明每一項工作所須準備的器材

3


分析小組成員的整體表現

5


表格及字體大小須適中

2




海洋教育課程實施與評鑑表

教學領域

社會

課程名稱

海洋教育

單元名稱

追本尋根之旅

任教老師

卓妙琪

學生學習結果說明

  1. 學生能完成小組分工及進度表。

  2. 學生能參與各項表演活動。

  3. 學生能完成學習單。

學習目標達成情形

  1. 學生從完成小組分工及進度表的過程中,學到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所擁有之權力和所負之責任,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2.學生從參與各項表演活動中,了解到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的衝突及解決策略。

3.學生從訪問親人到完成學習單的過程中,體會到對生活空間及周緣環境的感受,願意提出改善建言或方案,以及了解到社會如何在人類成長歷程中,賦予各種人不同的角色與機會。

與同仁的對話

本校社會領域每位同仁都給我許多建言與鼓勵。

教學省思與改進

整個課程計畫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需要適時的修正,例如:學生要如何分組比較適宜,道具製作的指導,表演時間的掌控,以及學生訪問親人的困難度等,這些經驗都將作為下次課程計畫設計的參考。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