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國中小專輔教師輔導工作手冊與實務指南

格式
doc
大小
528.5 KB
頁數
28
上傳者
WLJ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06-10,离现在 10 13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國中小專輔教師

O O國中輔導手冊







給他智慧,使他不再疑惑

陪他遊戲,使他不再孤獨

給他文學,使他永不貧乏

陪他探索,使他視野遼闊

給他榜樣,使他懂得關懷

陪他歡笑,使他樂觀奮發


基隆市國中小專輔教師

OO國中 輔導工作說明

各位專輔教師:非常感謝和歡迎您加入協助學生的行列,這一本資料涵蓋

一、認輔工作

  1. 學期輔導工作時程表

  2. 基隆市國中小學生輔導機制說明

  3. 三級輔導的內涵與分工

  4. 基隆市輔導轉介流程

  5. 認輔制度的認識與實務

  6. 認輔工作實施對象與來源

二、個案輔導

  1. 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輔導建議表

  2. 輔導教師晤談統計表

  3. 輔導工作輔導紀錄表

  4. 輔導工作結案紀錄表

  5. 輔導紀錄撰寫技巧

  6. 個案研討撰寫要點

  7. 送給輔導夥伴的12樣小法寶

謝 謝 您 的 幫 忙 和 付 出

基隆市國中小專輔教師

OO國中 OOO學年度輔導工作時程表

年、月、日

項目

工作內容

參與對象

日期/時間

A.行前任務討論

1. 導師會議宣導說明

導師


2. 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輔導建議表(第一階段~第四階段)

導師


3.認輔老師邀請函與調查表

全校老師


4.認輔學生名單建置完成

輔導處


B.期初會議

1.認輔教師與學生配對

認輔團隊

個案導師


2.認輔老師工作手冊

3.認輔教師學期行事曆

4.認輔教師聘書

C.期中會議(一)

1.專業研討初步晤談技巧

認輔團隊


輔導紀錄書寫

2.認輔輔導歷程分享與討論

D.期中會議(二)

1.個案研討會

認輔團隊

個案導師


2.認輔輔導歷程分享與討論

E.期末會議

1.檢討與回饋

認輔團隊

個案導師


2.個案評估結果

3.認輔教師感謝狀


基隆市國中小學生輔導機制說明

101.8.17基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蔡欣宜整理


教育部為推動全國專兼任輔導教師專業工作,已委由王麗斐教授及卓瑛老師等專家收集全國意見編撰「學生輔導工作手冊」,預計今年底前可提供各縣市參考使用;此下內容參考自王麗斐教授、林美珠教授、杜淑芬教授的資料,特此致謝。


  1. 「輔導三級制」之架構

75%

20%

5%

  1. 「輔導三級制」之內涵(學校輔導系統的整合)

1.初級發展性」輔導工作的重點

A.全校層級:發展全校正向學習氛圍的機制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 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學生事務及輔導工作,應兼顧學生群性及個性之發展,參酌學校及學生特性,並依相關法令之規定辦理。校長及全體教師均負學生事務及其輔導責任。」

B.班級層級:導師發展正向的班級氛圍

a.友善班級氣氛

b.樂於學習氛圍

c.適當人際互動

C.支援層級:輔導人員催化初級預防輔導工作規劃者、宣導者、催化者

2. 二級介入性」輔導工作的重點

A. 處理初級預防工作無法發揮效力的工作(20%學生)

B.二級介入的效能需建基在成功的初級輔導工作之上

C.特別注意學生問題惡化前的警訊

D.重視與經營與導師間的正向人際關係

3. 「三級處遇性」輔導工作的重點

A.「輔導教師」與「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分工合作三級個案的辨識、轉介與管理

B.跨專業合作流程

C.跨專業合作會議

D.專業資源整合與運用

  1. 輔導教師V.S.二級介入性輔導工作

1.二級介入性之學校輔導對象

A.工作對象:學生

a.個別諮商(會談)與輔導

b.小團體輔導

B.合作對象

a.導師的合作與諮詢

輔導教師與導師的「雙師合作」

多元輔導策略的交互應用(重視輔導效能及輔導效率)

c.家長的合作與諮詢

d.校內團隊之連結及合作:

輔導處人員、其他行政人員、認輔教師

定期召開輔導團隊會議

依個案需求召開個案研討或個案會議

運用校內行政與輔導資源,提升個案輔導效能

定期參與團體督導與在職進修,提升專業並發展同儕支

持力量

2.二級介入性輔導工作的內涵(輔導教師之工作內涵)

A.輔導系統中的個案管理

B.個案評估與輔導計畫

C.個案輔導或個別諮詢

D.小團體輔導的規劃與執行

E.輔導紀錄之撰寫

F.轉回導師追蹤輔導(二級轉回初級)

G.系統合作的倫理議題(個案資料的保密)

  1. 輔導教師V.S.三級處遇性輔導工作

二級轉三級個案輔導→與輔諮中心合作

1.是個案需求,評估校外資源系統之優勢與限制

2.決定適合轉介之校外輔導資源系統

3.和校外資源系統建立正向合作關係

4.提供個案相關輔導紀錄(以學生輔導摘要表為主)

5.取得家長同意書(申請心理諮商服務)

6.建立輔導轉介(通報)與合作流程

基隆市國中小學生 三級輔導的內涵與分工

預防機制層級

各級教師

權 責

任務

科任

教師


1.掌握學生出席情形,學生缺席應詳實紀錄並立即通報(確實點名)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並協助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有效、有趣教學)

3.了解學生學習情形,觀察辨識學生行為,提供導師參考(提供訊息)

4.發現學生問題,協助解決並知會導師及輔導處(團隊合作)

5. 參與認輔並參加個案會議

教學

導師

1.蒐集並建立學生的基本資料,充分了解學生(篩選高關懷學生群)

2.調查了解班級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習情形及行為表現(掌握訊息)

3.與學生晤談進行初級輔導工作(發覺問題、收集資料、輔導紀錄)

4.積極經營班級,建立班級常規,並協同各處室管理班級事務(管理)

5.處理班級學生一般的困難問題

6.處理班級學生偶發事件及違規問題

7.與學生家庭連繫,常作家庭訪問及家長座談(親師合作)

8.辨識學生困擾配合校內轉介事務、填報資料(校內轉介→二級輔導)

9.參與個案輔導會議(一般性個案研討、期初認輔會議)

10.進行班級團體輔導或活動(班級經營)



教學


個案

管理




學務

訓導

1.辦理新生始業輔導及幹部訓練

2.設計多元性團體社團激發學生潛能

3.協助學生適應環境增進自我認識及生活適應能力

4.依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要點」「學生獎懲辦法」輔導管教學生,並明確公佈施行賞罰

5.建立學生申訴系統(學生信箱等)

6.推展學生自治活動,培養學生自主精神、自決能力

6.實施安全教育宣導與防治訓練(含性教育及性侵害防制)

7.召開學年及全校性導師會議(掌握全校學生狀況)

8.從事各類生活教育宣導與活動如安全防護、人際互動、生活美學、法律常識等

9.參與認輔並參加個案會議






友善

校園

輔導

1.協助導師作相關輔導工作,提供輔導相關訊息(初級預防工作)

2.建立教師認輔制度(建制流程、製作相關表格與參考文件、宣導)

3.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認輔老師職前、在職研習、導師研習)

4.規劃辦理全校性輔導工作(計畫性)

5.辦理教訓輔三合一實驗方案系列報導

6.辦理親職教育活動暨家長座談會,建立親師共識(全校性親師互動)

7.組訓校園志工服務隊(志工媽媽等)

8.召開個案輔導會議、個案研討會議,擔任會議紀錄


導師


1.建制學生的問題與需求,並製作學生檔案

2.確實掌握班級特殊需求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習情形及行為表現

3.協助認輔老師進行輔導工作(角色分工)

4.協助受輔學生安排輔導時間,並協助課業補救工作

5.處理受輔學生於班級發生的困難問題,並告知認輔老師

6.與學生家庭連繫,告知學生接受輔導,並結合家長發揮力量

8.配合認輔老師的處遇計畫,協助學生班級適應、課業學習(一致性)

9.參與個案輔導會議、個案研討會,提供學生輔導的建議

10.協助輔導處舉辦的小團體輔導(學生報名事宜)

11.配合中輟通報系統,若有不明原因連續曠課達三日以上者送交輔導處通報並配合追蹤輔導


認輔

教師

1.配合輔導處的安排,並定期與個案進行會談

2.完成認輔學生的資料建檔與輔導紀錄,並積極關懷

3.認輔學生並參與個案輔導會議、個案研討會(擬定個案研討資料)

4.察覺認輔的學生有特殊需求或困擾時,送請輔導處予以協助

(資源轉介→三級輔導)

5.配合各處室進行事件與個案之處理

個案

管理

學務

訓導

1.建立校園危機處理小組並訓練學生各項傷害之應變措施

2.建立班級危機處理通報系統(校內、系統通報),訓練學生幹部危機意識及應變之處理

3.配合辦理中輟通報(生教組)及共同輔導中輟學生

4.辦理學生健康檢查並追蹤矯正

5.認輔學生並參與個案輔導會議、個案研討會


輔導處

1.辦理小團體輔導(規畫主題、內容)

2.建構輔導資源網路(校內認輔制度、校外資源聯結)

3.中輟學生之追蹤輔導、建檔(備存)

4.個案之家庭訪視及約談(與導師分工、合作)

5.接受並處理學生申訴事件(表件建制、紀錄留存)

6.特殊家庭的訪問協調與輔導(家庭維繫、發覺問題)

7.提供親師輔導資訊與輔導策略

8.對需加強關懷學生實施密集輔導(安排認輔或列管學生)

9.適應不良、行為偏差學生由導師提出認輔需求,安排認輔老師

10.成立認輔團隊(訓輔人員、教師、實習教師、家長、志工)

11.定期召開個案輔導會議、個案研討會議,擔任會議紀錄

12.規畫認輔相關制度、製作認輔老師聘書、爭取獎勵辦法與經費

13.協助認輔老師執行學生輔導工作,並審閱輔導紀錄

14.結案學生資料建檔造冊留存




專任

輔導

教師

1.負責學生的個別會談與團體輔導

2.輔導資料之建立整理與運用

3.利用輔導活動教學進行各種輔導工作及服務

4.協助學生適應環境增進自我認識及生活適應的能力

5.與家長聯繫及會談

6.與社會團體、社會資源的連繫,請求協助輔導學生

7.參與學校輔導工作的執行及評鑑

8.建立學生基本資料

9.實施各項心理測驗

10.研訂學校教師輔導工作手冊

(若無此編制則為輔導處任務)

學務

訓導

1.學生違法行為出現時,聯繫所屬警局、派出所或少年隊處理

2.校園緊急事件之危機處理(校安維護)

3.醫療互助金、平安保險之申請

4.精神疾病、傳染病、食物中毒等事件之處理及追蹤

5.參與個案資源整合會議


輔導處

1.將個案轉介社會資源協助,並追蹤後續處遇情形

2.校外通報,資源整合、評估

3.意外事件發生後學生之心理復建及團體輔導

4.學生嚴重行為問題之轉介、治療及追蹤(心理障礙、情緒障礙)

5.嚴重偏差行為的後送(委請少年隊、少年法庭協助處理)

6.精神疾病及心理疾病學生之轉介治療與追蹤(精神醫療、智能障礙)

7.扮演外界資源的專一窗口,整合個案所有助力

8.建立個案檔案資料(建冊)

9.召開資源整合會議,有效聯結校內、校外人員的輔導功能

個案

管理

認輔

教師

1.配合轉介單位之處遇,協助學生在校生活適應、行為改變

2.配合輔導處擬定之個案處遇計畫,延續認輔工作

3.參與個案輔導會議、個案研討會並提供意見

4.建立個案輔導紀錄,並評估個案處遇的效果

5.配合各處室進行事件與個案之處理

6.參與個案資源整合會議,並提供個案輔導資料


導師


科任教師


1.觀察個案情緒、行為反應,並建立個案的生活狀況、學習情形及行為表現的紀錄

2..積極經營班級,建立班級常規,並協同各處室管理班級事務

3.處理個案在班級時一般的困難問題,完成紀錄提供輔導處匯整資料

4.處理班級學生偶發事件及違規問題,並交由輔導處接續處遇

5.與學生家庭連繫,整合家長功能並說明個案輔導處遇目標與內容

6.配合輔導處擬定之個案處遇計畫,協助個案班級適應、課業學習

7.參與個案資源整合會議,並提供個案相關資料

8.協助個案接受資源處遇時的時間安排、課業補救(諮商、醫療)



基隆市學生輔導資源轉介(國民中、小學適用)

學生輔導轉介流程(校內資源整合)


求助者(學生或家長、師長)

基隆市OO國中 認輔制度的認識與實務

壹、認輔制度的認識

一、主要內涵

    「認輔制度」主要工作內涵,依據「教育部試辦認輔制度實施要點」規定,分「認輔教師」、「承辦學校」、及「行政機關」三個層面,摘述前二層面其項如次:

    1. 認輔教師

(1) 晤談認輔學生。(每週至少一次,三十分鐘以上)

(2) 電話關懷認輔學生。(每月至少乙次)

(3) 實施認輔學生家庭訪問、(必要時進行)

(4) 接受輔導知能專業研習修。

(5) 接受專業督導,提升認輔品質及績效。

(6) 摘記認輔紀錄。

    2. 學校

(1) 鼓勵教師及社區社會人士參與認輔工作。

(2) 遴選編配認輔教師及接受認輔學生名冊。

(3) 規劃學校認輔教師與輔導知能研習或個案研討。

(4) 規劃學校認輔教師接受專業督導。

(5) 保管認輔學生資料紀錄冊及電腦建檔事宜。



二、教育價值

「認輔制度」在學校逐步落實發展心後,將產生下列三大教育價值。

    1.闡揚教師大愛

教師的大愛在於能為學生提供「有能力的愛」,也就是說,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老師能夠具體地協助學生化解挫折,恢復適應,不讓困難的情境延續,長期影響學生。「認輔制度」的實施,提供教師具體輔助學生管道,由於有認輔的關係,教師較能掌握學生問題之關鍵,由於認輔教師在專業上不斷成長,得以確保能夠提供「有能力的愛」,充分闡揚教師大愛。透過教師大愛協助學生成長發展,此為具體教有價值之一。

    2.落實專業助人服務

教育普及之後,各級學校必須普遍地為全體金國民開放,尤其是國民教育階段,它是強迫教育,是沒有選擇對象的教育,所有的學齡兒童都要進到學校來。然而所有的學生中,適應困難及偏差行為之學生永遠占著一定的比例,且隨著社會變遷、時代複雜,而有日益升高之趨勢。,除了一般教育措施之加強外,需更為專業的助人服務措施適予介入,「輔導」、「諮商」、「心理治療」的工作於是在教育的領域內逐次發展。然數十年來這些不同層次的專業助人服務工作並未確立其應有角色地位與功能,「認輔制度」實施以後,「輔導」及簡易的「諮商」將逐步在各級學校生根發展,在教育的領域內,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助人服務。

    3.發揮輔導的教育功能

「輔導」係教育內涵的一部分,由於社會變遷與時代需求結果,此一部分愈形重要,逐漸成為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教育的核心工作。因此,輔導工作推展,其最終旨趣在於「發揮輔導的教育功能」,透過輔導工作的有效實施,增進學生的受教潛能,達成各級學校的教育目標。

「認輔制度」的輔導對象為適應困難學生偏差行為學生,這些學生原本即學校中的「弱勢族群」,他們的學習效果較差,往往成為教育上的沈重負擔些學生經過認輔教師們的關懷與協助,適應困難之現象以紓緩,偏差行為之傾向能有轉移,受教性提高,輔導的教育功能始能得致真正的發揮。



三、時代意義

國內輔導工作之發展面臨關鍵時期,「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已執行進入第四年,原兒設定的各項指標,由於年度經費的縮編,大多只能達成三分之一,客觀環境之蘊孕,尚不足以建立全面輔導體制。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結束之後,若無第二期計畫予以延續,則改善整體輔導工作環境體質之契機,即將消逝。「認輔制度」值此關鍵時期推動起航,具有深遠時代意義。

    1.調合教師教學輔導權責

過去,我們一再強調「輔導工作是全體教師共同的責任」,也一再呼籲「現代教師應該教學與輔導並重」。但是對於教師如何從事輔導工作,如何善盡輔導學生權責,始終未能明確具體地引導,因此,學校輔導工作長期無法落實發圾。「認輔制度」提供教師從事輔導工作管道,並有計畫地引導教師專業進修研習,提升服務品質,有效地調合教師學輔導權責,使「教師善盡輔導責任」不再是空談。

    2.轉化學校輔導工作內涵

傳統上,學校輔導工作可分為生活輔導、心理輔導、學習輔導、及生涯輔導等四個層面。在校內,由於四者分開辦理執行,學生統合不易,因此,學校輔導人員雖已賣力,而績效始終未如預期理想。「認輔制度」實施以後,由認輔教師直接輔導接受認輔學生,得將四大層面之輔導工作,因應個殊需要,統合實施,節省部分大型活動相對浪費的資源,而學生本身幫助最大。

今後學校輔導工作,中大型活動會日愈減少,以更為精緻的方式實施,且以發展性、預防產活動為主,至於矯治性或補救導工作,除小團輔、成長產團體之外,悉以「認輔制度」補足。因此,「認輔制度」扮演著轉化學校輔導工作實質內涵之角色任務,將傳統的學校輔導工作表象一一理大型活動項目為主,化落實到學生本身個別具體的協助。

政策的推動必須因應社會變遷,也要符合時代需求。國內學校輔導工作之發展,已面臨轉型確立階段,「認輔制度」即將扮演中介催化者之角色功能,至盼吾等教育輔導人員能深入體察其教育價值與時代意義,共同為輔導工作之發展貢獻心力,讓輔導的全面制早日建立,輔導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最有效的發揮。 



貳、認輔制度的實務

了解「認輔制度」的各項基本背景及意義後,其在學校輔導工作推動下,所必須注意的要點有:



一、實施方法

    1. 認輔教師遴選辦法

   (1) 專任教師:凡本校教師,具有輔導熱忱者,並以曾接受過輔導業訓練者先。

   (2) 兼任教師:退休教師、學生家長或熱心輔導工作人士,具有專對知能者,得經學校「輔導計畫執行小組」建議校長核准後聘用之。

    2. 實施對象

   (1) 校內適應困難學生及行為偏差學生。學生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指標,由學校「輔導計畫執行小組」研議後,作為遴選認輔學生之依據。

   (2) 每位老師以認輔一至二位學生為原則。

   (3) 認輔教師為 無給職:惟為獎勵其敬業精神、發揚師道,對績優認輔教師應予以獎勵。



二、學校執行事項

    1. 定期召開學校「輔導計畫執行小組」會議,研議討論學認輔工作執行計畫執行情形。

    2. 鼓勵教師志願參與認輔工作。

    3. 甄選具有專對輔導知能之退休教師、學生家長或熱心輔導人士為兼任認輔人員。

    4. 選擇編配接受認輔學生.

    5. 規畫認輔教師參與研習。

    6. 安排認輔教師接受專業督導。

    7. 策畫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及個案研討會之實施。

    8. 受輔學生資料之保管與運用。



三、認輔教師工作事項(參考資料)

    1.晤談認輔學生:適時進行。(參考標準:每兩週壹次,每次三十分)

    2.電話關懷認輔學生:晚上或假期間進行。(參考標準:每月壹次)

    3.實施家庭訪問:有必要時進行,平日亦可用電話與認輔學生家長溝通。

    4.參與輔導知能研習與個案研討會:配合輔導室規劃進行。

    5.接受輔導專業督導:配合輔導室安排進行。

    6.紀錄認輔學生輔導資料:簡略摘記晤談、電話聯絡、家庭訪問大要(作為延續輔導依據)。



四、受輔學生資料保管

受輔學生輔導資料,由各校輔導室以紀錄冊或電腦磁片統一建檔保管,並由輔導室人員會同認輔教師適時更新。認輔教師得借用認輔學生輔導資料,惟必須遵守保密倫理,妥為保管,更新之資料應適時知會輔導室。



五、教師專業督導

凡是參與認輔之教師,一年之內得優先參加為期三天至一週之輔導知能研習一次,個案研討會兩次,接受「認輔計畫諮詢顧問」或「輔導計畫輔導團」督導兩次以上。第二年起繼續參與個案研討會活動,並接受專對督導。



六、認輔教師個別輔導專業倫理

您在進行個別輔導時,宜遵循下列輔導倫理,以保障自己及受輔學生之權益,發揮助人工作的最大功能。

1.認清自己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只在協助學生成長發展、培養其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技巧,而非代替或強制其解決問題或做決定,以免養成其依賴的習實。

2.和學生共同擬定輔導目標、行為改變過程及方法,避免自作主張。

3.尊重學生的隱私權和價值觀,不要強迫其表露其隱私或接受自己的價值觀。

4.了解自己輔導專業知能的限度,避免接受超越專業能力個案,必要時,可予以轉輔。

5.妥善保管輔導紀錄、往來信函、有關文件、測驗結果及解釋等資料。未徵得學生的同意,不可對外洩露任何晤談內容及其他資料。

6.若確實判斷學生的行為,可能危及學生本人或團體的生命、財產安全時,應即向相應之個人或機關提出預警,避免傷害,但應以不透漏學生身份為原則,盡可能提供客觀正確的事實及有利學生的資料。

7.遇有嚴重問題或做重要抉擇時,宜酌情徵得學生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並在不違背保密原則下,與所有關係人做好溝通與協商。







~~愛自己孩子的是人,愛別人孩子的是神~~


資料參考: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




基隆市OO國中 輔導工作實施對象與來源

一、二級輔導的對象:

1、有特殊困難必須協助者:


問 題 類 型

問  題  徵  候

「外向性」行為問題

濫發脾氣、不守規律、逃學、逃家、撒謊、破壞行為、傷害別人、偷竊、打架、說粗話、欺負弱小。

「內向性」行為問題

畏縮、消極、過份依賴、做白日夢、自虐、不合群、敵意情緒、自殺行為。

學 業 適 應 問 題

偏愛或偏惡某些功課、考試作弊、偷懶、學業成績不穩定、不做功課、低成就、注意力不集中。

偏 畸 習 僻

口吃、偏食、咬指甲、吸吮拇指、尿床、吸煙、喝酒、肌肉抽搐、吸食藥物或毒品、性不良適應(過度手淫、窺視、沉迷黃色書刊、不當性戲)

焦 慮 症 候

由於過度焦慮引發身體不適症狀:發抖、坐立不安、肚痛、頭昏、心胸不適、全身無力。

強迫性思考與動作。

歇斯底里:手足麻痺、身體痙攣、雙重人格、無法說話、視物、聽音。

精 神 病 症 候

如躁鬱症、自閉症等。

 

 2、有特殊需求必須滿足者:

  即一般所稱的『特殊學生』。身心方面有障礙的學生,固然會因身心殘疾影

響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資賦優異的學生,也常因心理成熟較同儕為快,齊一式的學習進度無法滿足其個別需求,而造成心理與行為的偏差。故此二者如經評估有需要,也應列為輔導個案。 

 

特殊學生類別

涵  蓋  範  圍

資賦優異的學生

一般知能、學術性向、藝術才能、創造能力、領導才能。

身心障礙的學生

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

身體病弱、學習障礙、發展遲緩、自閉症、嚴重情緒問題、多重障礙。

 


 ()受輔對象的來源:

  受輔對象的來源可能有以下的幾個情形:

1.老師覺得和某個同學很投緣而主動認輔。

2.統一由輔導處請各班老師提出需被認輔的同學,造冊後由老師自選認輔的學生。

 3.統一由輔導處請各班老師提出需被認輔的學生,造冊後請被認輔學生寫出最想與之談天的老師二至三名,再依學生的意願商請老師認輔該位學生。

 4.個案確認後,認輔教師應製造偶然而自然的情境,慢慢和學生由不期而遇的接觸方式,進而固定下次談天時間和平日連絡方式。


基隆市OO國中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輔導建議表

生姓名


評估日期




性別


出生日期




就讀班級


主要照顧者


關係


聯絡電話


聯絡住址


家庭背景

原住民 □單親 □隔代教養 □新移民配偶子女 □其他

【第一階段】

高關懷學生指標


導師簽章:

______________

  1. 個人因素:

  1. 身心狀態危機:

發展遲緩 □智能障礙 □過動 □精神疾病 □重大生理疾病 □低自尊自信 □衝動性格 □情緒困擾 □懷孕 □其他

  1. 行為表現危機:

逃家 □經常性請假或曠課 □經常性說謊 □偷竊 □不服管教 □自傷或自殺 □受虐或目睹家暴 □生活作息異常 □流連不良場所 □菸癮、酒癮、藥癮 □其他

  1. 學習落差危機:

    • 學習意願低落 □學習能力不足 □有學習挫敗經驗 □學業成就低弱

    1. 家庭因素

    1. 家庭功能危機:

    經濟困難 □父或母失業 □舉家躲債 □家庭衝突 □支持系統薄弱 □突發性急難事故 □家庭成員關係紊亂 □其他

    1. 照顧功能危機:

    照顧者死亡 □照顧者出走 □照顧者重病 □照顧者入獄服刑

    照顧者婚姻關係不穩定 □照顧者有自殺傾向 □照顧者有酒(藥/毒)癮

    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且未穩定就醫 □照顧者管教能力不足

    照顧者管教觀念偏差 □照顧者生活作息未能配合子女照顧□其他

    1. 學校及社會因素:

    1. 學校適應危機:

    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不適應學校生活□學校管教方式不當□其他

    1. 人際適應危機:

    師生關係欠佳□同儕關係欠佳或遭霸凌□受不良同儕引誘□其他

    1. 高社會化危機:

    參與幫派 □過度投入廟會活動□有犯罪紀錄□在校外打工□其他

    【第二階段】

    危機狀態

    導師評估


    導師簽章:

    ______________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有受虐之虞(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性侵害及疏忽)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提供進一步協助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提供關懷與陪伴

    【第三階段】

    危機狀態

    輔導人員評估

    輔導人員簽章:_____________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有受虐之虞(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性侵害及疏忽)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提供進一步協助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提供關懷與陪伴

    【第四階段】

    輔導策略

    單位主管核章:

    ______________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列入關懷對象

    需安排認輔老師 □需安排高關懷課程(□春風化雨班□其他

    需轉介中介教育(□合作式中途班~心學園□大德慈輝班)

    需轉介家庭教育中心(最需關懷家庭-申請志工輔導)

    需提報兒少保護 □需轉介心理師進行個別諮商(武崙國中)

    需通報社會處高風險家庭 □需轉介其他服務方案,名稱:

    校長核章:______________



    基隆市OO國中 專輔教師晤談統計表

    認輔老師:_______ 受輔學生:______

    日期

    時間

    更動日期/時間

    備註欄

    01

    月 日 星期( )




    02

    月 日 星期( )




    03

    月 日 星期( )




    04

    月 日 星期( )




    05

    月 日 星期( )




    06

    月 日 星期( )




    07

    月 日 星期( )




    08

    月 日 星期( )




    09

    月 日 星期( )




    10

    月 日 星期( )





    基隆市OO國中 輔導工作輔導紀錄表

    案號:

    姓名:

    工作日期:

    工作時間:小時分鐘

    工作方式:訪視□電訪□會談

         其他_________

    地點:

    工作對象:


    工作目標:□建立關係□學生個人問題□復學問題□家庭問題□其他:

    一、學生及其家庭近況:

    1. 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無新增問題□有新增問題

    2. 學生行為表現□無新增問題□有新增問題

    3. 學生情緒表現□無異狀□有異狀

    4. 學生家人狀況□無新增問題□有新增問題

    5.學生整體表現□進步□保持原狀□退步

    二、輔導內容簡述:(補充上述近況、特別事件)














    三、此次處置計劃評估:□達成□尚未達成說明:

    四、未來處置計劃:□給予關懷、情緒支持□處遇學生行為問題

    協助學生生活知能:

    資源提供:

    其他:

    認輔老師


    紀錄日期:

    備註

    1. 輔導內容需完整、具體、客觀紀錄。

    2. 輔導紀錄為保密資料,切勿公開、外流。

    3. 輔導紀錄是呈現認輔工作執行的成效,更是每位認輔老師付出的軌跡,請務必協助完成~

    基隆市OO國中輔導工作 個案輔導 結案摘要表

    個案姓名: (不打全名,如李○倫)

    案號:

    就讀班級:

    認輔老師姓名:

    輔導次數:

    結案日期:

    諮商結果



    結案

    求助問題已改善。

    案主因素影響 (□案主搬家 □案主無意願 □身體狀況□畢業)

    認輔老師個人因素 (□工作場域異動 □時間配合□耗竭□其他_________)

    無法結案

    建議繼續申請認輔 (請於過程摘要中說明原因)

    轉介/原因:

    其他:

    輔導過程摘要:

    輔導過程: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初期:




    中期:



    後期:



    結案前轉知相關人員(時間、對象與內容)

    一、時間:

    二、對象:

    三、內容:


    認輔結果(目標達成度)


    一、輔導老師自評: 100% 80% 60% 40% 20% 0%

    完全無法達成,說明:

    二、案主評估: 100% 80% 60% 40% 20% 0%

    完全無法達成,說明:

    三、除上述外補充說明:

    後續輔導策略與建議:



    認輔老師簽名:          

    基隆市OO國中 輔導紀錄的撰寫技巧

    一、個案紀錄的意義

    1. 除了會談之外,個案紀錄也是助人專業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2. 個案紀錄(case record)是工作者對其日常所服務的個案會談及有關的聯絡事項,以文字記載的方式保存於特定資料夾中。完整的資料包括:個案申請表、接案表、服務登記、個案服務紀錄、轉介紀錄、及結案紀錄等資料(社會工作辭典, 1992)


    二、個案紀錄的功能

    1. 輔導者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以專業知識作為判斷的基礎,適當地選擇會談內容,加以組織、排列之後,再賦予文字記載。

    2. 個案紀錄應是一種彈性的工具,其可以反應個案類型、輔導功能、服務實際狀況、何人運用紀錄等,並可進一步幫助輔導者提昇個案服務的品質與效果。


    三、個案紀錄的重要性

    1. 提供輔導的證明

    2. 持續輔導工作

    3. 輔導品質的掌握

    4. 組織輔導者的思維

    5. 作為督導的查閱(行政批閱)與提供輔導者接受督導

    6. 專業之間的溝通

    1. 輔導提供的適切性

    2. 法律行動中機構的自衛工具(個案紀錄亦為法律文件)

    3. 治療工具

    4. 教學工具

    5. 評估與社會研究(Wilson,1982)


    四、個案紀錄的方式

    1. 錄音紀錄

    2. 錄影紀錄

    3. 文字紀錄(最常使用)


    五、個案紀錄的格式

    1. 1.過程紀錄:視實際情況採逐字、逐句的敘述紀錄,或以簡單敘述的方式描述整個會談過程。

    2. 此常用於教育訓練(職前訓練)、實習學生、新進輔導者之督導與訓練過程。

    3. 2.摘要紀錄:視學校的目標與政策而定,至少包括個案基本資料、個人發展史、處遇計劃、定期性的紀錄與行動相關訊息,以及結案評估等。

    4. 摘要式紀錄以簡短、易用為原則,著重在發生於個案的事﹔而非輔導者之反省思考。適合用於長期持續性的個案服務(如認輔工作)


    1. 摘要式紀錄之類別:

    2. (1)診斷紀錄

    3. (2)定期摘要紀錄(如階段評估表)

    4. (3)轉案摘要紀錄(對內交接、對外資源、轉銜輔導等)

    5. (4)結案摘要紀錄


    1. 3.問題取向的紀錄:此為以問題取向來紀錄會談資料。在醫療機構多以此方式紀錄,可方便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增進彼此之了解。其主要以S,O,A,P的方式撰寫紀錄。

    1. S(Subjective)主觀感受:個案對自己問題的主觀看法,如問題為何、哪些因素造成此問題、個案對問題的主觀界定、對問題的目標與想法、問題對生活中之影響、自認為迫切的問題等。

    2. O(Objective)客觀感受:輔導者對個案觀察到的客觀事實資料,包括外觀觀察、情感表達、生心理狀態、人際問題等,以及心理測驗結果、醫療紀錄等。

    3. A(Assessment)評估:輔導者對個案問題本質的探討並分析其行為原因與真正問題所在。最好能以理論為基礎進行對個案問題的分析。

    1. P(Plan)處遇計畫:根據評估來擬定解決個案問題的方法與步驟。


    六、撰寫個案紀錄的原則

    1. 紀錄需簡短明確

    2. 紀錄內容的前後需有邏輯連貫性

    3. 資料來源交代清楚,盡量引用個案所自述的內容及真實狀況

    4. 紀錄需簡明易懂、避免專業術語、以中文撰寫(勿在文中穿插英文或特別的原文名詞)、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1. 紀錄之文字內容要具體,使用確定及陳述性之名稱,避免抽象之形容詞

    2. 紀錄中須避免出現個案全名,以代號或匿名為主

    3. 若有處遇之日期及時間,需呈現於紀錄中

    4. 使用主動積極之語句

    5. 盡量勿作推論(若要作推論,則需植基於可靠的資料來源)

    6. 根據轉介或評估的問題來陳述

    7. 紀錄中需形成對個案及其問題的概念

    1. 會談完成之後,最好能夠馬上完成紀錄,以免時間過久而忘記內容,致紀錄不確實。

    2. 訓練自己在10-15分鐘內完成撰寫紀錄。

    3. 原則上,紀錄長度約在一頁(A4紙格式)內完成,最好不超過A4紙之二分之一。

    1. 學習撰寫個案紀錄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初學者可以先從逐字稿開始練習,之後練習摘要式,繼之練習SOAP格式。

    1. 會談過程中,最好不要一面做手寫紀錄,如此會干擾會談,也會令個案焦慮。

    1. 需注意紀錄之保密原則。一般以手寫為主,若機構政策要求以電腦打字或電腦系統輸入建檔,則需設定密碼。

    1. 依社工師法之規定,個案紀錄保存至少十年。超過十年之後方得以銷毀。

    2. (僅做為參考,年限以學校規定為主)


    七、個案紀錄舉例

    1. 逐字稿格式

    2. 摘要格式

    3. SOAP格式

    4. 個案結案報告格式

    5. 個案研討報告格式


    八、繪製家系圖

    1. 家系圖又稱家族樹(family tree)運用符號與圖形,摘記家庭成員基本相關資料,透過不同的線條說明家庭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一般至少包含三代。


    九、繪製生態圖

    1. 是將家庭視為社會大系統中的一部分,評估家庭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評估及繪製時,包括對內在系統及外在系統。內在系統主要是家庭內的關係,外在系統則是包括鄰里、親友、學校、教會、廟宇、職場、醫療、社福機構等,依序環繞於案主或家庭之外,並依各種不同線條標示與外在系統之強弱關係。


    十、結語

    紀錄乃誠實反映出助人者的專業能力,也是對個案專業輔導的一種責信。

    個案紀錄是對個案輔導的負責,也是助人者對自己專業服輔導程的紀錄與負責。


    基隆市OO國中 個案研討撰寫要點

    基隆市○○國小()個案研討


    提案人: ○○○ 101.7.26

    1. 開案時間:○○年○○月○○日

    2. 個案來源:○○○○

    3. 負責人員:(曾負責過的人員及其輔導時間皆須註明)

    (: ○○○92.3.1~93.8.31、○○○93.9.1迄今)

    1. 家系圖:(以血緣或主要照顧者之家人為主,若無血緣關係,可增加家系數)

    個案簡史:(家庭背景、輔導前家庭經歷)

    1. 案主診斷:

    1. 家中經濟:

    (主要經濟來源、家庭的需求、提供協助的親友或其他資源)

    1. C部份:(學校輔導個案以在校問題為主)

    A.問題情形:

    B.問題類型:

    1. C家人部份:(若不止一人,可分開說明,若無則不需填寫)

    A.問題情形:

    B.問題類型:

    1. C家其他問題:(補充說明)


    1. 處遇目標(包含目標及策略)


    1. 處遇情形:(輔導者曾提供之各項協助、與其他資源或校內人員聯繫情況、與CC家人接觸情形、CC家人對輔導者的回應及配合態度、輔導成效自我評;對過去負責輔導者曾處遇的狀況亦盡可能描述)


    1. 問題及需求討論:(輔導者的困難及需求、召開個案研討的目的)

    送給輔導夥伴12樣小法寶

    1.搖控器:重新啟動;面對每位個案都是新的開始。

    2.有色的眼鏡:以接納當起點;用自己喜歡的眼光看所有學生,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個案的長處。

    3.OK:助人前應先包紮自己的創傷。

    4.珠寶盒:用力收藏自己與學生間珍貴的點滴。

    5.快樂筆記本:美好的句點;每天睡覺前寫下一件當日令自己最開心的事。

    6.機會卡:認真愛自己;定期為自己創造一個驚喜

    7.立可帶:容許自己及學生犯錯,不如意的Let it be

    8.面紙:幫學生擦乾眼淚、為學生擦掉痛楚。

    9.五色豆:接受差異;學生就像不同的豆子,大小、顏色、生長速度、天生

    體質、發育結果皆有不同,甚至有的不會發芽。

    10.糖果:當自己與學生表現進步時,別忘了給予獎勵!

    11.無敵牌充電器:自我成長、empower自己,隨時補充能量再出發。

    12.助人工作不會是孤單的,當妳()有所需要時,學校輔導處與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將是您的靠山!



    1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