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理論與實務:從理念到實踐的全方位探索

格式
doc
大小
128.5 KB
頁數
6
上傳者
mann ch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20,离现在 1 33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課程大綱

10264101學年度第2學期校級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課程年度112學年度第1學期

開課單位:特殊教育學系(大學部)

授課教師葛竹婷(E-mailko@utaipei.edu.tw研究室分機: 4113; 4905

Office hour: 週三下午1:10-3:00;其他時間請先預約

中文課程名稱融合教育理論與實務(本科目實施期中預警制度)

英文課程名稱

修別:□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課程□通識課程□教育學程

學分數2

每週上課時數2 (授課時間: 週一上午10:10-12:00)

先修科目無□有


本課程與專業素養之關連性:

專業素養

相關性

(依本課程與專業素養之相關性進行百分比分配,合計為100%)

了解教育發展的理念與實務

20

解並尊重學習者的發展與學習需求

20

規劃適切的課程、教學及多元評量

20

建立正向學習環境並適性

20

認同並實踐教師專業倫理

20



本課程專業素養與教學方法之關連性:

教學方法

專業素養

口述

教師

示範

實作

小組

討論

參觀

訪問

專家

演講

影片

其他

了解教育發展的理念與實務

ˇ



ˇ


ˇ



解並尊重學習者的發展與學習需求

ˇ



ˇ


ˇ



規劃適切的課程、教學及多元評量

ˇ



ˇ


ˇ



建立正向學習環境並適性

ˇ



ˇ


ˇ



認同並實踐教師專業倫理

ˇ



ˇ


ˇ




一、課程簡介(文字描述)


本課程以講述、專題講座、實務案例分享、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特殊需求學生進入普通班之後的生活與學習狀況,分析所發現的問題,進而能根據融合班的環境、師生關係、學生狀況研擬課程(全方位課程設計、多層次活動設計)及規劃環境,提出對特殊需求學生進入普通班的融合教育的建議。

二、課程目標(條列式)

輔導學生

  1. 認識融合教育的源起及理念基礎

  2. 了解融合教育的意義

  3. 了解融合教育中特殊需求學生身心發展的特質

  4. 認識與融合教育有關的議題及因素

  5. 了解專業人員在融合教育中的角色

  6. 了解融合教育課程的發展與模式

  7. 認識融合教育有效之教學策略

  8. 了解環境在融合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三、課程進度或主題(可依各週詳列) (條列式)

週次

日期

授課主題

備註

1

9/11

課程介紹

  1. 教師講述本課課程進行方式、進度與評量方式

  2. 學生分組

2

9/18

融合教育基礎與現況篇、融合教育的相關法規

CRPD INCLUSION

  1. 教師講述融合教育基本理念

  2. 學生分組討論

「融合教育的圖像」-何謂融合教育?

3

9/25

融合教育基礎與現況篇、融合教育的相關法規


教師講述


4

10/2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一):班級經營的意涵和教師心態的準備

  1. 融合班級經營的意涵與模式

第二節教師在經營融合班級上心態和作法的準備

  1. 教師講述

  2. 全班討論


5

10/9

彈性放假


6

10/16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二):學生個別差異的了解

第一節發現學生在特殊教育需求上的差異

第二節了解學生在心理特質上的差異

  1. 覺知學生在能力上的差異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三):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

第一節分析特殊學生適應融合班之需求的重要性

第二節分析特殊學生適應融合班之需求的方法與工具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7

10/23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及課程教學、評量之調整I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及課程教學、評量之調整II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8

10/30

1.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四):與相關人員的合作和特教資源的運用

2.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五):物理和心理環境的安排

第一節 融合班級中物理環境的安排

第二節 融合班級中心理環境的營造

3.期中考範圍複習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9

11/6

期中考

期中考試


10

11/13

1.成人身心障礙者職涯成果展心得分享

2.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六):生活程序和行為的管理
融合班級中學生之生活程序的管理
融合班級中學生情緒行為的輔導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11

11/20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八):教學評量的實施

  1. 融合教育教學評量的方法

  2. 融合教育評量調整的意義與作法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12

11/27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九):轉銜計畫的發展

  1. 轉銜的意涵與重要性

  2. 轉銜計畫的擬定與實施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13

12/4

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二):學校行政支援的提供
學校在實施融合教育上的角色和作法
學校行政支援融合教育實施之研究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14

12/11

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一):特殊教育服務的介入
特殊教育教師在實施融合教育上扮演的角色
特殊與普通教育教師合作實施融合教育的模式
特殊與普通教育教師合作實施融合教育的作法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15

12/18

在外圍體系中實施融合教育

  1.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師資培育單位

  2. 融合社會的營造

1. 教師講述

2. 分組報告

3. 全班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主題:

1.融合教育現今之困境為何?

2.可以不實施融合教育嗎?為什麼?

16

12/25

期末考(考古題檢討)


17

1/4

自主學習:融合教育實務文獻閱讀I

本週透過文獻範例閱讀,讓學生自主學習,並建置個人未來實務教學的能力。

18

1/11

自主學習:融合教育實務文獻閱讀II

本週透過文獻範例閱讀,讓學生自主學習,並建置個人未來實務教學的能力。

四、學習評量方式(條列式)

本課程專業素養與學習評量方式之關連性(請至少勾選三項)


專業素養


評量方式與內容

了解教育發展的理念與實務

了解並尊重學習者的發展與學習

需求

規劃適切的課程、教學及多元評量

建立正向學習環境並適性

認同並實踐教師專業

倫理

1.紙筆評量:平時小考、期中考、期末考等

V

V

V

V

V

2.紙筆作業評定:各種作業、各種練習等

V

V

V

V

V

3.專題報告評量:蒐集資料、問題分析、組織、綜合整理及溝通報告等

V

V

V

V

V

4.檔案評量:蒐集製作學習歷程與結果等資料製成檔案等






5.實作評量與野外實察:以操作、實驗、設計製作、實境問題解決等






6.作品評定:對學生完成作品,依標準或參照作品進行評分評審等






7.見習參訪與實習評量:至各單位之實習表現、成果展、或參訪心得報告等






8.志工服務與參與研習評量:參加志工服務或參加研習活動等






9.會考及檢定評量:各類會考或檢定等






10.畢業展演評量:英語教學或藝術類學門畢業評量等(通識免填)






11.畢業論文評量:學生獨自或合力完成畢業論文等(通識免填)






12.其他:參與度、出席情形、分組與合作學習等

V

V

V

V

V


  1. 出席與課堂表現(20%):

課堂表現(20%):包括出席率、參與程度、發問、學習單表現等。

  1. 小組作業(35%):

  1. 閱讀資料摘要報告(資料於數位學習系統公告)30%):

a.每位同學均須於課前閱讀指定章節,上課當天由負責報告小組同學

進行摘要內容重點報告。

b.採用PowerPoint簡報報告,口頭報告15~20分鐘為限。請於報告

內註明小組成員的工作分配。

d.請各小組需準備提問促發同學熱烈討論,並準備該單元的學習

單,作為同學學習成效之評量。

e.經授課教師建議後,修正報告請於報告後一週繳交。

3. 期中考(25%)。

4. 成人身心障礙者職涯成果展心得分享(15%)。

5. 期末作業(5%)。


五、教材或參考書目(條列式)

《參考教材》

  1. 鈕文英著(2022)。 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第3版)。臺北市:心理。

  2. 課堂講義和指定閱讀(由老師於課堂提供或上傳至數位學習網)

  3. 課程與教學季刊(2018.01)主題:融合教育的課程與教學(211期)。

  4. 鈕文英總校閱(2017)。何美慧,張萬烽,程鈺菁,陳麗圓,王亦玲,程鈺雄,詹孟琦,李淑玲譯。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實務(原著:Includ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A Practical Guide for Classroom Teachers, 7eFriend, M., & Bursuck, W. D. 原著)。臺北:華騰。

  5. Lorna Idol著;周天賜譯(2008) 。諮詢合作與融合教育。臺北市:心理。

  6. Gary MesibovMarie Howley著;楊宗仁、李惠藺譯(2010) 。自閉症學生的融合教育課程-運用結構化教學協助融合。臺北市:心理。

  7. Anne H. Widerstrom著,孫世嘉校閱;劉學融譯。(2010)。從遊戲中學習-學前融合教育實務的妙點子,臺北:心理。

  8. Susan R. SandallIlene S. Schwartz著;盧明、魏淑華、翁巧玲譯(2008)。學前融合教育課程建構模式學前融合教育課程建構模式。臺北:心理。

  9. 鐘梅菁、吳金花(2008)。學前融合教育方案。臺北:華騰。

  10. S. Winebrenner著;呂翠華譯(2008)。普通班教師的教學魔法書-改造學習困難的孩子。臺北:心理。

  11. 課前閱讀之相關論文

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102/3.pdf

11.Case, L., & Yun, J. ( 2015). Visual Practice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Physical Activity. Palaestra, 29 (3), 21- 25.

12. Grant M.C., & Crossen, S. (2014).Using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Support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56102.pdf


六、其他


*本課程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及「不得非法影印」。

112學年度第1學期融合教育課程小組報告分組名單

第一週(112.9.11)進行分組,4-5人一組,並請小老師將分組名單上數位學習平臺

組別

日期

主題

1

10/16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二):學生個別差異的了解

2

10/16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三):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

3

10/23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及課程教學、評量之調整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及課程教學、評量之調整I

4

10/23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及課程教學、評量之調整特殊學生需求的分析及課程教學、評量之調整II

5

11/6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四):與相關人員的合作和特教資源的運用

6

11/6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五):物理和心理環境的安排

7

11/13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六):生活程序和行為的管理

8

11/20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八):教學評量的實施

9

11/27

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轉銜計畫的發展

10

12/4

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二):學校行政支援的提供

11

12/11

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一):特殊教育服務的介入

12

12/18

在外圍體系中實施融合教育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師資培育單位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