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視角探討世界古文明的發展與城市演進

格式
docx
大小
16.71 KB
頁數
5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13,离现在 0 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學生自提個別需求課程申請表
(有任課學習評核者適用)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年度

114

學期

1

申請學生學號

123456

申請學生姓名

邱噗噗

課程名稱(中文)

世界古文明史

課程名稱(英文)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the World

課程總時數

21

申請學分數

1

課程實質指導或教學人員姓名

陳心慈

二、自我評估(一)

在設計課程之前,讓我們一起來想想,你對這門課的期待究竟是什麼?在課程中會帶給你什麼嶄新的學習體驗?

項目

描述對自己的認識

先備知識與技能

我已經會的

  • 部定課程中的世界史基礎知識與脈絡(其中有學到古希臘、羅馬文明的粗略內容)

  • 世界地理空間範圍概念

我還不會的

  • 世界各地古文明發展的深度內容(包含:古埃及、馬雅文化、兩河文明、殷商文明等)

這門課如何幫助你從已經會的出發,學會你還不會的東西?

  • 原本對世界古文明有初步的認識,在學科選修中也有提到此單元,再透過課程影片有系統的說明,可以幫助我對於世界古文明發展的歷史脈絡有更好的理解。

為什麼無法用自主學習達成上述目標?

  • 上古史的研究資料不如近現代史資料多、好取得,中文資料較少,且不容易判斷真偽,因此透過專家設計的課程學習,內容比較有保障。

  • 學習世界古文明史需要英文以外的專業外語程度(古希臘文、甲骨文、馬雅文等),網路資料不容易自學相關知識。

三、課程目標與關鍵成果
OKR,「目標與關鍵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一種目標設定和管理的方法。 它由兩部分組成:目標(Objectives) 描述想要達成的最理想狀態,關鍵成果(Key Results) 則是可量化的具體表現,用來衡量目標的達成程度。一個目標可能由多個關鍵成果共同衡量達成程度。

課程目標(O

關鍵成果(KR

細部說明

說明根據自我評估(一)說明本課程欲達成的教學目標。

說明請對應課程目標(O)點說明可以證明有達成目標的「具體表現」。

說明 說明關鍵成果(KR)如何達到課程目標(O)

以多角度的視野理解古文明的成就,培養豐富的歷史知識。

運用康乃爾筆記法完成每單元非同步影片的學習筆記。(哪些視角、哪些古文明發展)(各文明的內容)
(地理環境面相或文字或神話等等)

康乃爾筆記包括整理區與摘要區,不僅有內容的摘要,更能將自己的理解與思考紀錄下來,達到深度且有效的學習。
(從視角去說明為什麼)

透過理解世界文化,培養宏觀的世界史思維,並能加以論述。

期末製做「世界文明與城市發展」的簡報,並找指導老師進行口頭報告。
(如何呈現世界史的思維?)

「世界文明與城市發展」的簡報需進行各文明間的比較,以全球史的角度去思考古文明發展。(放關鍵成果,且先簡述什麼是全球史?)

(接著說全球史如何對應是解古文明)



四、課程設計

(一)課程簡介

課程內容概述
說明詳細說明本門課會發生的學習。

  • 運用臺大開放式課程「西方文明史」前六單元的內容,搭配學籽學習平台的「馬雅X埃及X商周,上古人類的黃金時代!」課程,從文明與城市的起源、地理與環境的影響等面向,並完成學習筆記。

  • 期末向指導老師展現「世界文明與城市發展」的簡報。(學習的過程,如何完成簡報?)

課程整體規劃
說明綜整說明「課程週次規劃」的脈絡與進度

1. 「上古文明初探」非同步課程:一週

2.「兩河與埃及文明」非同步課程:四週

3.「馬雅文明」非同步課程:六週

4.「商周文明」非同步課程:三週

5.「希臘文明」非同步課程:二週

6.「羅馬文明」非同步課程:二週

7.「期末檢核」實體:一週

(週次脈絡的邏輯?)

(二)任課學習評核方式(課程學習成果報告書)

評核方式

評核日期

評分佔比

細部說明


說明評量方式須呼應學習目標,並基於學習內容設計,可採多元評量進行評核。

說明 寫清楚年月日,或以區間呈現。

說明 本欄總和應為100%

說明 評核方式與課程目標之對應說明。

康乃爾筆記成果驗收

2026/1/5

(是不是中間就要跟老師做檢核?)(如果有不同層次也可以分兩項寫)

60%

透過學習筆記檢視自身是否理解古文明的成就。

世界文明與城市發展簡報

2026/1/5

(還有沒有學習發展的呈現?)

20%

透過簡報內容,呈現各文明的理解與比較。

口頭報告

2026/1/5

20%

透過口頭報告論述世界史的思維以及全球史的視野。

(三)課程進度規劃

次數

單元主題

具體內容

上課日期

課程時數

授課方式

上古文明初探

文明與城市的發展

2025/8/30

55min

線上非同步

兩河與古埃及

城邦與帝國的興起

2025/9/6

37min

線上非同步

古埃及第 123

古埃文明及創世神話

2025/9/8

52min

線上非同步

古埃及第 456

埃及與超自然世界

2025/9/15

56min

線上非同步

古埃及第 789

埃及的工藝與工匠

2025/9/22

61min

線上非同步

馬雅第 1

中南美洲地理環境與考古

2025/9/29

43min

線上非同步

馬雅第 2

馬雅創世神話與宇宙觀

2025/10/11

46min

線上非同步

馬雅第 3

馬雅與超自然世界

2025/10/13

39min

線上非同步

馬雅第 4

天文曆法與馬雅文字

2025/10/20

39min

線上非同步

馬雅第 56

馬雅的戰爭與兵器

2025/10/27

58min

線上非同步

十一

馬雅第 789

馬雅的藝術與工匠世界

2025/11/03

76min

線上非同步

十二

商周第 123

商周與超自然世界

2025/11/10

75min

線上非同步

十三

商周第 45

商周的文字

2025/11/17

74min

線上非同步

十四

商周第 67

商周的工藝與工匠

2025/11/24

85min

線上非同步

十五

商周第 89

商周的戰爭與兵器

2025/12/1

68min

線上非同步

十六

古希臘Ⅰ

從邁錫尼文化到波希戰爭

2025/12/08

99min

線上非同步

十七

古希臘Ⅱ

古典希臘文化與思想的發展

2025/12/15

59min

線上非同步

十八

古羅馬Ⅰ

羅馬從王政到共和的制度變遷

2025/12/22

104min

線上非同步

十九

古羅馬Ⅱ

羅馬帝國時期的發展與變遷

2025/12/29

47min

線上非同步

二十

期末檢核

世界古文明報告+學習筆記總檢核

2026/1/5

60min

實體

(四)授課方式統計


線上同步

線上非同步

實體

總節數

0

20

1


五、自我評估(二)

在完成課程規劃後,請盤點自己現在的學習能力與習慣,哪些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完成本課程?哪些可能會是你需要克服的挑戰?

項目

描述對自己的認識

執行本課程所需相關能力評估

優勢

  • 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學習動機強,願意投注心力認真學習。

  • 平常習慣聽歷史知識podcast,對於歷史相關基礎知識熟悉。

劣勢

  • 容易半途而廢,單次課程時間偏長的話可能無法一次完成。

  • 沒有耐心,課程的一個主題期程太長,想提早學完。

根據上述評估,在執行課程的哪些單元或週次時,對你來說最具有挑戰性?為什麼?

第六週到第十一週,馬雅是我特別有興趣的內容,但是課程設計好長,想一次上完課但又擔心自己囫圇吞棗沒學好。

(整理課程執行上的困難,包含完成檢核上的狀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