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离现在 0
年 1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嘉義縣六腳國小
114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表 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
(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
上/下學期,合為一份)
年級
六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世界文化與生態保護
課程
設計者
柯乃文
總節數
/
學期
(
上/下)
20/
上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 快樂 創意 積極
與學校願景呼
應之說明
六腳學生能結合英語學習、藝術創作與跨文化探索,讓學生在認識各國文
化、生活與環境生態保護議題的過程中,培養尊重多元、關懷地球生態的
態度。透過各國特色活動的體驗與表達,學生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也能
以
創意
方式呈現所學,激發思考與表達能力。在
快樂
學習中激發
積極
參與,
並透過合作與表達培養人際關係與心理
健康
,培育具國際視野與關懷力的
未來公民。
總綱
核心素
養
E-A2
具備
探索
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2
具備
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
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E-
E-C2
具備
理解
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課程
目標
1. 培養
探索
與思辨能力,學生能透過英語學習活動深入探究世界文化與
生態議題,藉由探索過程中思考問題,能運用簡單英語表達探索成果
與觀點。
2. 運用閱讀文本及資訊科技媒材,搜尋統整與解讀關於世界文化與生態
保護的相關資料。將其理解、統整、製作蒐集到的資料後分享,使
具備
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以增強對世界文化的基礎了解。
3. 透過歌曲、閱讀、課堂對話等活動,讓學生勇於表達其感受,樂於分享
與合作,並
理解
和同理他人之感受。
教學
進度
單元名
稱
連結領域(議題)/學習表
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活動
(
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節
數
1.
如何通過藝術創作和文化探索
活動,促使學童思考和理解世
界各國文化與臺灣的差異與相
似之處?
2.
學童如何透過研究外國文化和
生態保護挑戰,來深化對全球
環境議題的認識和關心?
3.
如何透過比較外國和臺灣的
環境生態困境,來啟發學童對
生態變遷的深思和實際行動?
4.
學童如何透過討論外國因環境
變遷而面臨的挑戰,來反思生
態保護在全球範圍內的重要性
及其影響?
4. 培養學生
理解
多元文化與生態議題的素養,透過比較本土與國際文化
及環保實踐,透過學習外國的生態保護政策和實踐來促進學生對生態
保護的關心和參與。
議題融
入
應融入 ■性別平等教育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戶外教育(至少擇一) 或□其他議題_______(非必選)
融入議
題實質
內涵
性 E8 了解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
專題)
透過世界各國的文化認
識,拓展學童的國際視野,啟
發學童探索全球環境與生態保
護
(
總結性任務)
1.
請學生完成國家思維導圖海報
和生態討論海報
2.
分組上台發表海報內容與回饋
3.
活動結束後,將海報張貼於布
告欄
5.
如何要完成目標?需要哪些資
料?以下由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策
略與問題解決:
第(1)
週
-
第(5)
週
Italy
(
水都×
永續與
氣候議
題)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1能
了解
國內外基
本的打招呼方式
8-
Ⅲ-4 能
了解
外國風
土民情
8-
Ⅲ-3能
了解
課堂中所
介紹的國外主要節慶習
俗。
1-
Ⅲ-6能
聽懂
課堂中所
學的字詞。
社會
3b-
Ⅲ-2
1.
義大利的打
招呼
2.
義大利的風
土民情特色與
節慶及其認識
文化遺產建築-
羅馬競技場和
比薩斜塔
3..
義大利相關
的英語單字
1.
學生能
了解
義大利的
打招呼方式
2.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義大利相關的知識與
其地理位置,國旗與特
色與節慶等風土民情和
及文化遺產建築羅馬競
技場和比薩斜塔
3.
學生能
聽懂
關於義大
利相關的英語單字
1.
學生會進行角色扮演,模
擬使用義大利語「ciao」向
他人打招呼的情境,評估其
表達流暢度和準確性。
2.
完成設計學習單,包括從
分組合作和全班討論中完成
的節慶學習單,評估學生對
義大利風土民情和節慶的理
解程度。並能簡述義大利的
文化遺產和建築為羅馬競技
場和比薩斜塔
活動一|義大利在哪裡?我們
一起認識這個國家!
主題焦點:國家地理位置與文
化初步探索
1.
教師用「Ciao!」與每位學生
打招呼,鼓勵學生模仿老師與
同學互動,了解「Ciao」在義大
利語中相當於英文的
「Hello」。
2.
出示義大利與台灣的地圖,請
學生觀察兩國地形,並提問:
「義大利像什麼形狀?台灣
呢?你看到了哪些不同?」
3.
教師出示義大利文化圖卡(如
披薩、義大利麵、乳酪等)請
學生自由分享想法與經驗。
4.
播放義大利文化介紹影片,並
1.
影片-義大利
2.
影片 貢多拉
船
5
能
認識
世界主要地區的
自然與人文特色,並比
較其與我國的異同。
藝術與人文
3c-
Ⅲ-3:
能
認識
並關心社區的公
共 事 務 及 永 續 發 展 議
題。
1-
Ⅲ-6
能學習
設計
思考,進行
創意
發想
和實作。
4.
認識義大利
的貢多拉船和
其節慶-賽船節
並與台灣的端
午節對照
5.
氣候變遷對
水都會的影響
6.
比薩斜塔
美術作品
4.
學生能
理解
義大利貢
多拉船和其節慶-賽船
節與台灣龍船和端午節
間的特色差異並
欣賞
與
尊重
5.
學生能
認識
義大利威
尼斯因氣候變遷產生的
環境問題,關心城市交
通與文化資產保存的永
續發展議題,並表達自
己的想法。
6.
學生能
發想
創意,
設
計
比薩斜塔的美術作品
3.
進行單字測驗,測試學生
對與義大利相關的英語單字
的聽力理解能力。
4.
要求學生進行口頭報告或
撰寫比較文章,敘述義大利
貢多拉船和賽船節與台灣龍
船和端午節的差異,評估其
邏輯性和表達能力。
5.
學生能敘述威尼斯所面臨
的氣候挑戰,且能對永續與
氣候議題的提出見解,從中
評估其邏輯性和表達能力。
6.
觀察學生完成的美術作
品,並要求學生口頭或書面
說明其設計想法和創作過
程,評估其創意表達和美術
技巧。
發給學生延伸問題學習單,
如:
「你看到哪些義大利文化特
色?」
「義大利人吃的食物和我們有
什麼不同?」
學生分組觀看並討論,使用平
板或圖書館資源找出答案。
5.
各組上台發表,教師適時統整
並補充。
6.
教師進行重點英語單字教學:
Italy, pizza, pasta, spaghetti,
cheese, coffee, Colosseum,
Venice, gondola, Leaning Tower
of Pisa
7.
學生將學習單張貼在教室的
「世界文化學習牆」,共同打
造文化小角落。
活動二|水上的城市:威尼斯
的賽船節與我們的端午節
主題焦點:威尼斯文化 × 水都
交通 × 永續與氣候議題
1.
教師介紹「威尼斯」,說明當
地交通方式與學生熟悉的不
同,引導提問:
「為什麼威尼斯沒有一般的車
子交通?」
「如果你住在水都,要怎麼上
學呢?」
3.
影片-貢多拉
船與台灣龍舟
4.
影片-賽船節
5.
影片-羅馬競
技場
https://www.yo
utube.com/watc
h?v=1v1JhOxu0
Do
比薩斜塔
https://www.yo
utube.com/watc
h?v=dVJzg7UqC
mo
2.
介紹傳統交通工具「gondola
貢多拉」,播放影片展示其外
型、用途與文化特色。
問題引導:「你覺得 gondola
像台灣的什麼船?」(可連結
龍舟、拼板舟)
3.
談論「威尼斯賽船節」,搭配
圖片與影片補充介紹服飾、氣
氛與活動內容。
學生小組討論:
「威尼斯賽船節和我們的端午4.
龍舟比賽有什麼相同和不
同?」
5.
教師引導永續議題延伸:
「你知道威尼斯為什麼會淹水
嗎?」
「這和氣候變遷有關嗎?你覺
得氣候變遷對水都會有什麼影
響?」
6.
各組分享比較結果與永續觀
察,鼓勵學生從文化理解延伸
至環境關懷。
活動三|義大利的有名建築與
我們的世界未來
主題焦點:建築與文化遺產 ×
防災意識 × 創作表達
1.
認識羅馬競技場
(Colosseum):
問題引導:「你聽過羅馬競技
場嗎?你覺得以前的人在那裡
做什麼?」
教師補充其建築特色與歷史用
途,並說明它對現代建築的影
響。
2.
認識比薩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
介紹建築外觀與傾斜原因。
問題引導:「你覺得比薩斜塔
會不會倒?」
「如果你是建築師,你會怎麼
讓它更安全?」
3.
小組查找資料並討論,分享各
組成果。
4.
動手創作比薩斜塔:使用瓦楞
紙與色紙進行立體建築勞作。
5.
學生上台分享作品,並用
「Ciao!」向觀眾問好與告別,
實踐文化體驗。
第(6)
週
-
第(10)
週
Japan
(
節 慶 文
化 X 環
保)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1 能
了解
國內外
基本的招呼方式。
8-
Ⅲ-4 能
了解
外國風
土民情
1-
Ⅲ-6能
聽懂
課堂中所
學的字詞。
8-
Ⅲ-3能
了解
課堂中所
介紹的國外主要節慶習
1.
日本的打招
呼方式與日本
風土民情
2.
日本相關的
英語單字 Japan
kimono, torii
gate, Japanese
shaved ice,
sushi, hot pot,
sumo wrestler
1.
學生能
了解
日本打招
呼
2.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日本相關的地理位
置、國旗,景點多元文
化與重要節慶等風土民
情,並與我國對照。
3.
學生能
聽懂
與日本相
關的英語單字
1.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
使用日本禮儀相互打招呼的
情境,評估其使用禮儀的準
確性和適當性。
2.
學生從分組合作和全班討
論中完成的日本風土民情學
習單,評估學生對日本文化
活動一 日本風土民情
1.
用日語打招呼,說明日語的打
招呼用語,日本人打招呼大都
以鞠躬表示,日本人行禮致意
是不接觸身體,請學生練習鞠躬
互相問好
2.
老師提問:日本這個國家你會
想到什麼?(壽司、和服、卡
通、拉麵、文具等)
2.
教師提供日本介紹影片
1.
電腦
2.
影片-日本介
紹
5
俗。
社會
3c-
Ⅲ-3:
能
認識
並關心社區的公
共 事 務 及 永 續 發 展 議
題。
3c-
Ⅲ-1
聆聽
他人意見,
表達
自
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
論。
3.
日本特色-發
明與其議題探
討
4.
日本的節慶-
夏日祭典和台
完廟會比較
5.
祭典中潛在
的污染問題
4.
學生能在探討關於發
明的問題討論時,能
聆
聽
他人意見,並
表達
自
己的觀點
5.
學生能從討論和祭典
體驗活動中
了解
日本的
節慶活動與台灣文化的
廟會的比較,
6.
學生從文化慶典出
發,觀察祭典中潛在的
污染問題,進行跨文化
與環境議題的比較與解
決方案討論,實踐永續
公民素養。
和風俗的理解深度和全面
性。
3.
進行單字測驗,測試學生
對與日本相關的英語單字的
聽力理解能力和使用準確
度。
4.
觀察學生在討論活動中的
參與程度,包括發言的頻率
和切合內容的應答,以及是
否理解並回應其他同學的意
見。
5.
要求學生進行口頭問答,
敘述日本祭典和台灣廟會的
差別和特色
6. 學生能指出日本或台灣
節慶中可能產生的垃圾或污
染(如煙火、塑膠餐具
等)。在學生能比較不同文
化節慶對環境的影響,並舉
出日本與台灣節慶活動中造
成污染的來源,並提出一至
兩項改善建議(如減少一次
性用品、使用回收材質)。
3.
分組合作:教師給予學習單至
各組,請學生從影片訊息中或
是使用搜尋找出學習單中的訊
息,例如:國旗,地理位置,美
食。名人。景點,服飾,特殊
節慶或習俗等
….
4.
學生分組發表
5.
教師引導出相關的英語單字並
教學(kimono, torii gate, Japanese
shaved ice, sushi, hot pot, sumo
wrestler…)
6.
學習單張貼於教室佈告欄
活動二 日本的發明
1.
台灣受日本的影響很深,清學
生觀察身邊是否有日本製的東
西?(文具,生活用品等..)
2.
老師問問學生有沒有吃過泡
麵?最喜歡哪一個口味的泡
麵?
3.
介紹泡麵是日本人「安藤百
福」發明-原是台灣嘉義人後來
移民日本
4.
討論:關於發明-教師先撥放關
於日本人發明的影片,然後進
行分組討論,最喜歡的發明是
什麼?覺得最偉大的發明是什
麼?如果會發明想發明什麼?發
明對生活的改變?發明是否都是
好的?是否有破壞什麼?等
5.
分組分享與回饋
https://www.yo
utube.com/wat
ch?v=1EaOvu_V
llg&list=PLeK8H
z4TBQRewgRhG
2UvWaDh8u2Y0
Tgrq&index=6
3.
安藤百福
4.
活動三:日本祭典 × 台灣遶
境:文化慶典與環境保育
探究節慶活動可能造成的環境
問題,思考如何實踐環境友善
的慶典方式
1.
教師導入與祭典介紹(文化
認識)
介紹日本常見的傳統慶典,如
「祇園祭」、「煙火大會」、
「夏日祭」等,搭配影片或圖
片讓學生理解其中的特色元素
(神轎、浴衣、攤位活動等)
引導提問:
「日本的夏日祭典通常在戶外
舉行,有哪些活動會產生垃圾
呢?」
「這些活動會對自然環境造成
什麼樣的影響?」
2.
小組討論:文化與生態的比
較(比較與批判思考)
(1)
分組討論並記錄:
日本夏日祭典 vs 台灣廟會/
遶境活動
從三個面向進行比較:
-
節慶的文化意義與傳統特色
-
現場常見的垃圾或污染來源
(如塑膠袋、煙火、餐具、香
灰)
-
可以改善的環保作法(如減少
塑膠使用、垃圾分類、回收再
利用)
(2)
引導問題:
「台灣的廟會活動中,有沒有
產生很多香灰、鞭炮紙屑或塑
膠垃圾?」
「如果要讓這些活動更環保,
我們可以怎麼做?」
3.
節慶文化小體驗(文化感受
與觀察)
(1)
安排兩項日本祭典小活動,
模擬實際情境,讓學生體驗:
A.
吊水球(水球使用可重複充
氣球)
B.
撈金魚(可改為紙魚與可重複
使用的水盆與撈網)
(2)
體驗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如果這些活動每天重複幾千
次,會產生什麼樣的垃圾?」
「我們怎麼設計出更環保的方
式進行這些活動?」
4.
討論與回饋(表達與統整)
各小組分享今天的討論與觀
察,說明:
他們認為哪一項活動對環境最
友善?哪一項最需要改進?
他們的改善建議是什麼?
**
教師引導總結:
「文化節慶很重要,我們該如
何在尊重文化的同時,也保護
我們的環境?」
第(11)
週
-
第(15)
週
Egypt
(
金 字 塔
X
文化保
育)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4 能
了解
外國風
土民情
1-
Ⅲ-6能
聽懂
課堂中所
學的字詞。
社會
3c-
Ⅲ-1
聆聽
他人意見,
表達
自我觀點,並能與
他人討論。
3b-
Ⅲ-2
能
認識
文化資產及其保
存的重要性。
藝術與人文
1-
Ⅲ-6
能學習
設計
思考,進行
創意
發想
和實作。
1.
埃及的風土
民情與特色
2.
埃及相關的
英語單字
3.
文化資產的
歷史與文化價
值,其面臨的
保育挑戰。
4. mummy
coffin
美術作
品
.
1.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埃及相關的知識與其
地理位置,國旗與特色
等
2.
學生能
聽懂
關於埃及
的英語單字
3.
從埃及金字塔與文化
遺產出發,讓學生
認識
和探究古代文明的價
值,進一步連結現代社
會面對的保育挑戰
4.
學生能
發想
創意,
設
計
mummy coffin
的美
術作品
1.
觀察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完
成的埃及知識活動學習單,
評估其合作能力、資料收集
的深度和準確性。
2.
進行聽力測驗,測試學生
對與埃及相關的英語單字的
理解和記憶能力,並要求學
生口頭說出至少一兩項埃及
相關的單字。
3.
要求學生進行口頭表達,
分享他們對文化遺產價值與
保護的觀點,舉例說明現代
生活中對文化遺產的威脅
(如觀光、污染),並提出
保護理由。同時藉由能以圖
文海報或簡報形式,提出保
育方案(如:減量旅遊、虛
擬導覽、教育宣導),展現
主動保護文化資產的態度。
4.
觀察學生完成的美術作
品,並要求學生口頭說明其
設計想法和創作過程,評估
其創意表達能力和美術技
巧。
活動一 埃及
1.
播放一段埃及音樂,讓學生猜
測是要介紹哪一個國家
2.
老師利用埃及文化代表的圖
卡(金字塔,木乃伊、駱駝等)請
學生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3.
請學生觀看介紹埃及的影片,
發下關於影片中的延伸問題
單,並請學生分組進行組內討
論並利用媒體搜尋相關答案。
4.
各組發表和教師統整回饋
5.
教師引導出相關的英語單字並
教學
(Egypt,pyramid,camel,sphinx,mu
mmy coffin, Nile River, cat, hippo,
alligator, scarab…)
6.
學習單張貼於教室佈告欄
活動二:神秘金字塔與文化保
育-探索古文明的價值與保護
1.
提問引導
(1)
教師提問:
-
「各位同學,你們知道金字塔
嗎?你曾經在卡通、電影或
YouTube
上看過金字塔嗎?那你
覺得古埃及人是怎麼建造這麼
龐大的建築的呢?」
1.
電腦
2.
影片-埃及
3.
影片-金字塔
建造
4.
影片-
EGYPTIAN
PAINTINGS
5
-
「如果你是當時參與建造的
人,你會想把它蓋來做什麼用
途呢?」
-
「現在的我們,為什麼還要保
護這幾千年前的建築物呢?」
(2)
學生任務:
分組分享自己對金字塔的想像
(建造方法、功能、是否神
祕、有何價值)。
教師將學生的回答記錄在白板
上,歸納出學生的先備概念與
迷思。
2.
知識建構-觀看影片認識金字
塔
(1)
教師提問:
-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影
片,看看考古學家怎麼說金字
塔是如何建造的,裡面會提到
工人、材料、建造方法等資
訊,請同學一邊觀察,一邊記
下你覺得重要或驚訝的內
容。」
(2)
學生任務:
觀看影片-金字塔建造原理或文
化介紹類影片)。
(3)
使用學習單記錄:紀錄內容
包含建造目的、使用材料、宗
教或文化意義、
3.
文化價值探究|小組討論與整
理
(1)
教師提問:
-
「影片讓我們看到金字塔不只
是建築,更是古代文化、宗教
與歷史的結晶。現在請同學們
小組討論:為什麼這樣的建築
被稱為『文化遺產』?如果你
是埃及人,你會希望後人怎麼
看待它?」
(2)
學生任務:分組討論並填寫
學習單:
-
為什麼金字塔值得保存?
-
它代表了什麼文化價值?
-
如果這些建築消失了,世界
會失去什麼?
(3)
每組分享討論重點,教師協
助統整概念。
4.
保育議題引導-現代挑戰與反
思
(1)
教師提問:
-
「雖然金字塔是很重要的文化
遺產,但現代社會對它也帶來
了不少挑戰。例如:太多遊客
會不會加速它的破壞?周邊的
城市發展會不會讓金字塔失去
原貌?」
-
「甚至還有許多盜墓者破壞
它,讓文物流失了。我們為了
觀光與娛樂,會不會無意中也
傷害了歷史文化?」
(2)
學生任務:教師補充說明目
前金字塔保育所面臨的問題,
如:
-
大量觀光導致風化與破壞
-
周遭城市化影響古蹟結構
-
盜墓與文物走私的歷史問
題
討論:「我們為了旅遊、娛
樂,會不會傷害了文化遺
產?」
(3)
小組思考並討論:
討論:
-
「觀光與保護能不能共
存?」「我們為了旅遊、娛
樂,會不會傷害了文化遺
產?」
-
「我們有沒有方法讓更多人
看到金字塔,又不傷害它?」
5
行動思考-學生表達與延伸活
動
(1)
學生以圖文方式完成小組
作品「保護文化遺產,我們可
以這樣做」,形式可為:展現
形式為宣導海報或模擬導覽簡
報
(2)
發表後進行互評與回饋,建
立文化保護行動的連結感。
活動三 埃及的藝術
1.
欣賞埃及的 painting 影片
2.
請學生討論分享埃及浮雕壁畫
作品或是圖案的顏色感受
3.
手作-mummy coffin
(1)
使用紙漿製作 mummy coffin
並著色
(2)
作品展示
第(16)
週
-
第(20)
週
The UK
(
綠 色 交
通 × 永
續城市)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4能
了解
外國風土
民情。
6-
Ⅲ-5樂於
接觸
課外英
語學習素材。
5-
Ⅲ-5能以正確的發音
及適切的速度
朗讀
簡易
句型的句子。
6-
Ⅲ-7樂於
參與
有助提
升英語能力的活動(如
英語營、歌唱、朗讀、說
故 事 、 讀 者 劇 場 等 活
動)。
性 E8
了解
不同性別者
的成就與貢獻。
社會
1.
英國的背景
特色學習單
2.
英國特色相
關單字
Fish Friday/
London/
Big Ben/
London Eye/
Buckingham
Palace/
railway/
double-decker
bus/
cab/ the Tube/
kilt
3.
性別人物的
社會角色的成
就與貢獻
4.
三種英國特
1.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英國的風土民情和特
色,並與我國對照
2.
學生能藉由搜尋訊
息,
接觸
課外的英語素
材,練習自學能力,並
能學習到與英國相關的
英語單字和與特色
3.
能夠
了解
和討論不同
性別人物的社會角色與
成就,表達對不同性別
人物貢獻的欣賞與肯
定,並能破除性別刻板
印象。
4.
學生能藉由
參與
上台
朗讀
介紹英國交通工具
的活動,提升英語能力
4.
學生能透過課程,
理
解
和
尊重
英國文化
1.
學生合作完成英國特色學
習單,觀察學生在小組合作
中的參與程度和貢獻,包括
分工合作、討論和成果呈現
的質量。
2.
學生從影片和搜尋資料
中,學習到英語相關單字 5
個以上,並且能熟練接觸課
外英語素材的能力
3.
學生能討論並尊重不同性
別人物在社會中的成就,並
能明確表達「性別不限制成
就」的觀點,並舉例支持。
能從設計成就卡或口語表達
說明一位不同性別的成就人
物,展現出尊重與欣賞的態
度
活動一 英國
1.
教師提供英國介紹影片
2.
分組合作:教師給予學習單至
各組,請學生從影片訊息中或
是使用搜尋找出學習單中的訊
息,例如:國旗,地理位置,美
食。名人。景點,服飾,特殊
節慶或習俗等
….
3.
學生分組發表
4.
張貼於教室佈告欄
活動二
【性別議題】誰都能有影響
力!─英國女王
【性別議題】誰都能有影響
力!─英國女王
「你知道這位戴皇冠的人是誰
嗎?」
「你們知道誰是英國女王嗎?
一位女生能帶領整個國家,你
覺得厲不厲害?」
1.
電腦
2.
影片英國
5
2b-
Ⅲ-2
理解
不同文化
的特色,欣賞並
尊重
文
化的多樣性。
3c-Ⅲ-3
能
認識
並
關心
社區的公共事務及永續
發展議題。
色交通工具
5..
永續城市的
特徵和低碳的
綠色交通
5.
學生能
認識
永續城市
的特徵,並
關心
低碳綠
色交通對環境與社區的
影響,表達對社區公共
交通議題的關心與行動
構想。
4.
學生進行口語演示或者錄
音,評估學生描述交通工具
時的流暢度、詞彙運用和準
確性。
5.
藉由教師提問問題中學生
能正確發言,並觀察學生回
答問題時的表達方式,包括
使用禮貌語氣和正確的文化
背景知識。
6.
能說出永續城市與低碳
交通的意義與實例(如英國
地鐵、自行車道、低碳區)和
能比較英國與台灣的交通方
式,提出優劣與環境影響,思
考並關心生活周遭的交通與
環境問題,提出見解。
「除了她,你還知道哪些女生
或男生在歷史上做出了重要的
事?」
1.
介紹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1.
出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的照片與皇冠圖片,激發學生
興趣。
(1)
播放女王的簡介短片,記
錄她做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
事(如參與戰爭、出訪、領導
國家)
(2)
問學生:你覺得她厲害在哪
裡?女王的工作和你想像的一
樣嗎?
2.
小組探索與分享
(1)
分組任務:每組探索一位
「成就突出的女性或男性領導
者」,可以是:女王伊莉莎白
二世/科學家瑪麗居禮/教育家
陶行知/醫護工作者、消防員、
女性警察等
(2)
學習單引導:他/她做了什
麼重要的事?這些成就和性別
有關嗎?還是和努力、特質有
關?
3.
影片-英國相
關單字介紹
4.英國女王影
片
5.
三種英國特
色交通工具敘
述單
3.
性別與貢獻對話
(1)
教師提問:
-
「你覺得女生可以當總統嗎?
男生可以當幼稚園老師嗎?」
-
「過去有些人會覺得某些工作
只有男生/女生可以做,這樣
公平嗎?」
-
「如果我們只看性別,會不會
錯過很多人的優點與貢獻?」
(2)
學生任務:小組回答以下問
題並分享:
-
你看過哪些人打破了性別的
刻板印象?
-
你覺得什麼樣的特質讓人成
為有貢獻的人?
4.
成就英雄牆打卡牆
(1)
成就英雄卡:畫出你欣賞的
一位人物,寫下他/她的貢獻
(不限性別)
(2)
如果是我…:寫一段話,說
明你想用什麼方式為世界貢獻
(不管是男生、女生或其他性
別)
5.
統整與反思
「今天我們發現,無論是男
生、女生或其他性別的人,都
可以做出很棒的事情。」
「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願
意努力、關心他人、勇於表現
自己。」
學生反思提問:
-
今天你認識了哪些不同性別的
成就人物?
-
你希望自己未來在哪方面貢獻
社會?
-
如果有人說『那是男生/女生
才做的事』,你會怎麼說?
活動三 特色英國-與台灣交通
工具的異同
1.
教師播放英國相關單字介紹
影片-例如景點,交通工具,蘇
格蘭裙等
….
2.
請學生在學習單中記錄相關單
字
3.
討論:英國交通工具-計程車,
巴士和地鐵與台灣的差異
活動四 英國三種交通工具特色
1.
老師發下三項關於英國交通工
具特色的英語敘述,請學生分
組分配每人負責的段落介紹並
練習
2.
分組合作,各組利用電子媒體
查詢相關發音並完成其介紹練
習
3.
分組上台展演介紹英國,台下
學生給予回饋。
活動五:綠色交通 × 永續城市
教師提問:
「你有沒有在上下學時遇過塞
車?空氣很悶、車很多,我們
是不是都不太舒服?」
「你覺得如果城市交通沒有好
好設計,會發生什麼事?」
概念導入(5 分鐘)
1.
英國城市大不同
(1)
教師出示之前介紹過的英國
倫敦的交通工具圖像/簡短影
片(包含地鐵、紅色雙層巴
士、自行車道、步行區等)
提問:
-
「你看到哪些交通工具?哪個
最有趣?」
-
「這些交通方式對環境有什麼
幫助呢?」「你覺得如果城市
交通沒有好好設計,會發生什
麼事?」
(2)
簡報或圖示介紹以下內容:
什麼是永續城市? → 一種讓
人生活得舒服、對環境友善的
城市。
什麼是低碳交通? → 減少使
用會排放很多廢氣的交通方
式,改用地鐵、自行車、大眾
運輸等。
(3)
英國和台灣的交通:
地鐵連接整個倫敦,減少汽車
使用。
自行車道讓人能安全騎車。
設立低碳區(Low Emission
Zone
),讓老舊車輛減少進入
市區。
提問:
「你覺得這樣的城市會比較舒
服嗎?為什麼?」「你覺得我
們台灣城市的交通怎麼樣,有
沒有好好設計?」
「你們學校附近有沒有可以騎
腳踏車或搭捷運的方式?」
(4)
思辨與小組分享
小組討論任務:請觀察自己生
活的城市,思考以下問題:
-
我們的城市(學校附近)有哪
些交通問題?
-
如果你是市長,你會怎麼設計
更安全又不污染的交通方式?
學生可用圖畫、簡筆示意圖或
口頭簡述進行分享。
延伸學習(可依狀況規劃)
活動:畫出「我心目中的低碳
城市交通圖」。
教材來源
⼞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年級
六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世界文化與生態保護
課程
設計者
柯乃文
總節數
/
學期
(
上/下)
20/
下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
快樂
創意
積極
與學校願景呼
應之說明
六腳學生能結合英語學習、藝術創作與跨文化探索,讓學生在認識各國文
化、生活與環境生態保護議題的過程中,培養尊重多元、關懷地球生態的
態度。透過各國特色活動的體驗與表達,學生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也能
以創意方式呈現所學,激發思考與表達能力。在快樂學習中激發積極參與,
並透過合作與表達培養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培育具國際視野與關懷力的
未來公民。
總綱
核心素
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
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課程
目標
1. 培養
探索
與思辨能力,學生能透過英語學習活動深入探究世界文化與
生態議題,藉由探索過程中思考問題,能運用簡單英語表達探索成果
與觀點。
2. 運用閱讀文本及資訊科技媒材,搜尋統整與解讀關於世界文化與生態
保護的相關資料。將其理解、統整、製作蒐集到的資料後分享,使
具備
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以增強對世界文化的基礎了解。
3. 透過歌曲、閱讀、課堂對話等活動,讓學生勇於表達其感受,樂於分享
與合作,並
理解
和同理他人之感受。
4. 培養學生
理解
多元文化與生態議題的素養,透過比較本土與國際文化
及環保實踐,透過學習外國的生態保護政策和實踐來促進學生對生態
保護的關心和參與。
教學
進度
單元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學習
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活動
(
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節
數
第(1)
週
-
第(5)
週
Australia
(
海洋環境
汙染 x 大
堡礁)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4 能
了解
外國風土
民情
3-
Ⅲ-9能藉圖畫、標題、
書名等作簡易的
猜測
。
1-
Ⅲ-6能
聽懂
課堂中所學
的字詞。
自然
po-
Ⅲ-1 能從學習活動、日
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
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等
察覺
問題。
性 E3
覺察
性別角色的刻
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
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
別的限制。
1..
澳洲的風土
民情與特色
2.
性別角色的
多樣性與性別
刻板印象的顛
覆
3.
繪本 Over in
Australia
4.
澳洲動物相
關的英語單字
和運動方式的
英語動詞
5.
認識大堡礁
和珊瑚的困
境,海洋環境
保護的議題
.
1.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澳洲相關的知識與其
地理位置、景點與特色
等
2.
引導學生觀察與討
論角色性別設定,
覺察
照顧者角色的多樣性與
性別刻板印象的顛覆。
3.
透過繪本學生能
猜測
哪些是常常在澳洲的代
表動物並能
聽懂
其英語
單字和其運動方式的英
語
4.
學生能在從學習活、
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
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
媒體相關媒材
察覺
大堡
礁珊瑚與海洋環保的問
題,並能省思反觀我國
的珊瑚保育問題,並擬
1.
觀察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完
成的澳洲知識活動學習單,
評估其合作能力、資料收集
的深度和準確性。分別評估
學生在小組中的角色扮演和
貢獻程度,以及他們個人對
學習單的理解和完成度。
2.
能描述馬林的行為,指出
其與傳統父親角色的差異,
對性別覺察表現方面能表達
男性也可擔任照顧者的想
法,展現對性別角色的反思
並能以圖畫與簡單句表達自
己的觀察與態度
3.
進行觀察和詢問,評估學
生對繪本內容的猜測能力和
準確性。同時進行聽力測
驗,測試學生對澳洲動物相
關的英語單字和運動方式的
活動一 澳洲
1.Warm up:
播一小段海底總動員
的電影片段,介紹本次主題澳
洲
2.
詢問學生關於對於澳洲的印象
與知識
3.
知識大挑戰活動:
(1)
教師提供影片,請學生分組
討論,根據影片中澳洲的介
紹,紀錄影片內容知識並設計
10
題問答題。
(2)
收集各組問題後為知識大挑
戰題庫
(3)
進行占領土地大對抗,利用
wallword
進行分組競賽。
(4)
教師介紹澳洲的地理位置、
景點與特色等
(5)
請學生利用課餘和同學討論
和使用班上電子硬體設備,完
成澳洲國家學習單,並將其布
置於班級布告欄
1.
電腦
2.
學習單
3.
影片
4.
影片-繪本:
Over in
Australia read
aloud
:
https://www.you
tube.com/watch
?v=VI9iXDVV
WKg
5.
影片-大堡礁
https://www.you
tube.com/watch
?v=ZccwtubNO
pM
https://www.you
tube.com/watch
?v=HNW1jrzusr
E
5
議題融
入
應融入 ■性別平等教育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戶外教育(至少擇一) 或□其他議題_______(非必選)
融入議
題實質
內涵
性 E3 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定出解決的策略與方
法。
英語動詞的理解和記憶能
力。
4.
要求學生進行口頭或書面
表達,分享他們對珊瑚白化
和海洋汙染議題的看法和觀
點,同時評估其表達清晰
度、邏輯性和深度。要求學
生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
略,並評估其解決問題的創
意和可行性。
【性別平等議題】爸爸也能照
顧我?
1.
影片觀察與問題引導
播放《海底總動員》中父魚馬
林尋找兒子的片段。
教師提問:
「這是一位爸爸不顧一切地尋
找孩子的故事。你覺得這個爸
爸怎麼樣?跟我們常常看到的
爸爸一樣嗎?」
2.
討論與回應
教師提問:
「我們常常看到照顧孩子的是
誰?這部影片有什麼不同?」
「爸爸也能夠像媽媽一樣細心
嗎?」
「在你們生活中,有沒有男生
會照顧小孩或動物?」
3.
學生回應寫作或圖像繪製:
用圖畫或短句寫出「我看見的
不同樣子的爸爸/照顧者」。
活動二 澳洲動物
1
繪本:Over in Australia
(1) 先撥放一次繪本影片
(2)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再聽一次
繪本影片,猜測繪本中的澳
中動物分別是那些英語,將
動物的英語和中文名配對
(3) 老師開始介紹繪本,介紹每
一種動物的英文名字,並從
講解繪本的過程中問學生問
題
(4) 詢問學生這些動物的運動方
式,進行動物英語與其運動
方式教學
Crocodile-swim, wombat- hide,
rainbow lorikeet- fly, platypus-
dig, koala- climb, kangaroo- hop,
sugar glider- glide
2.蛇梯遊戲:
(1)請學生分組,並且熟悉澳洲
動物的英語單字與其運動方式
的英語
(2)進行蛇梯分組對抗,學生抽
字卡,抽到動作字卡,請學生
找出動物的圖卡配對。抽到動
物圖卡,請學生做出想對應的
動作或動作字卡
(3)
教師總結與回饋
活動三 大堡礁
(1)請學生回憶之前看過的影
片,澳洲除了森林還有被喻為
世界第七大奇景的大堡礁
(2)
介紹大堡礁,並進行珊瑚白
化的討論:珊瑚為什麼會白化?
珊瑚白化會怎樣?等
(3)請學生根據撥放的影片內容
和分組進行資料查詢,並進行
報告與分享
(4)
引導思考:台灣也有珊瑚礁,
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台灣和全
球的海洋環境汙染問題與地球
暖化等環境保護議題,並使其
思考如何搶救珊瑚和保護環境
生態,和制訂解決方法與策
略。
第(6)
週
-
第(10)
週
Brazil
(
守護綠色
心臟 x 雨
林 環 境 永
續)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4能
了解
外國風
土民情。
6-
Ⅲ-6在生活中
接觸
英語時,樂於探究其
意涵並嘗試
使用
。
3-
Ⅲ-9能藉圖畫、標
題、書名等作簡易的
猜測
。
1-
Ⅲ-6能
聽懂
課堂中
所學的字詞。
社會
2a-
Ⅲ-2
表達
對在地
與全球議題的
關懷
。
1.
巴西的風土
民情
(Brazil, carnival,
the Samba
Parade….)
2.
認識巴西足
球與世界盃
(soccer,World
Cup..)
3.
認識熱帶雨
林和生態的重
要性(Amazon
Rainforest,
oxygen…)
4.
認識雨林動
物英語單字和
其困境
hunter,elephant
,giraffe,
1.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巴西相關的地理位
置、國旗,景點多元文
化與重要節慶等,並與
我國對照。
2.
學生能透過教學活動
與實際活動,
接觸
巴西
足球和將運動活動的英
語用語嘗試
使用
於運動
語言中
3.
學生能
表達
綠林對地
球生物與空氣淨化的重
要性和能對於全球性議
題-棲息地遭毀滅的動
物
表達關懷
4.
透過繪本學生能
猜測
哪些是常常在亞馬遜雨
林中出現的動物,並能
聽懂
其英語單字。
1.
學生完成巴西風土民情學
習單,觀察分組合作過程中
每位學生的參與度和貢獻,
包括討論的深度和資料的完
整性,整理學習單上學生的
答案,確保每個學生對於巴
西文化各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學生可以清晰地說出世界
盃足球賽和巴西的熱門運動
是足球,並可以準確使用傳
球英語用語。
3.
學生清楚表達出自己對熱
帶雨林生態議題的看法與觀
點,進行口頭或書面作業,
評估學生對議題的理解深度
和表達能力。
活動一 巴西
1.
老師利用巴西文化代表的圖卡
(
嘉年華會、巴西足球隊、巨嘴
鳥、亞馬遜熱帶雨林、耶穌像
等)。,請學生看,並發表自己
的想法。
2.
請學生觀看介紹巴西的影片,
發下關於影片中的延伸問題
單,並請學生分組進行組內討
論並利用媒體搜尋相關答案。
3.
各組發表和教師統整回饋
活動二 巴西的運動
1.
教師介紹巴西的熱門運動-足
球和其相關英語(soccer, World
Cup
等)
2.
教師播放巴西球員踢球的相
關影片並介紹有名球員等
3.
教師帶學生至操場踢足球,
踢球時,進行傳球用語練習
It’s
1.
電腦
2.
影片-巴西
3.
參考影片-足
球名人
世界盃
5
ostriches,antelo
pes,tiger,
crocodiles,monk
ey,snake,parrot
4.
老師提供透過單字測驗或
口頭問答,評量學生對雨林
繪本內容和動物英語單字的
掌握情況.
your turn.
接著將球傳給下一個
人,踢的時候要說pass the
ball!
,而接到球的人說good job!
活動三: 探索亞馬遜雨林
1.
雨林介紹與問題提問:
教師介紹巴西的亞馬遜雨林,
播放相關的影片,並提出問題
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回答。
2.
生態討論與倡議:學生針對雨
林生態系統及其面臨的挑戰進
行反思與討論,例如雨林大火
對動植物的影響?為什麼保護雨
林至關重要?等問題
3.
討論分享與結論:教師帶領學
生分享分組討論的結果,將學
生的答案整理並寫在黑板上,
幫助學生對雨林議題有更深入
的了解和認識。
活動四: 雨林動物
1.
繪本教學與動物猜測:教師使
用繪本《1 Hunter》引導學生猜
測雨林動物,激發他們對雨林
生物的興趣。
2.
動物英語教學與保護討論:
(1)
教師教授和講解雨林動物的
英語詞彙,如 hunter, elephant,
4.
影片 雨林
雨林大火
https://www.yo
utube.com/wat
ch?v=cDZ5RdhQ
mwU)
5. <1 hunter>
https://www.yo
utube.com/wat
ch?v=Qf1K9U9n
I8A
giraffe, ostriches, antelopes, tiger,
crocodiles, monkey, snake,
parrot
。
(2)
學生討論與反思:繪本中出現
的動物?亞馬遜雨林中還有哪些
動物?並探討如何保護這些野生
動物的議題?
3.
課程總結與佈告欄展示:教師
將學生完成的巴西相關學習單
張貼於教室的佈告欄,展示學
生的學習成果和對巴西文化與
雨林生態的理解。
第(11)
週
-
第(15)
週
Singapore
(
守護動物
的家 x 瀕
危動物)
語文領域-英語文
8-
Ⅲ-4 能
了解
外國風
土民情
1-
Ⅲ-6能
聽懂
課堂中
所學的字詞。
3-
Ⅲ-9能藉圖畫、標
題、書名等作簡易的
猜測
。
綜合
2b-
Ⅲ-1
參與
各項活
動,適切表現自己在
團體中的角色,
協同
合作
達成共同目標。
1.
新加坡的風
土民情與特色
2.
新加坡相關
的英語單字
3.
新加坡的由
來
4.
認識新加坡
動物園,探討
瀕臨絕種的動
物保護的議題
1.
學生能合作探索和
了
解
新加坡相關的知識與
其地理位置,國旗與特
色等
2.
學生能
聽懂
關於新加
坡的英語單字
3.
透過繪本圖畫學生能
猜測
新加坡的由來,並
能共讀教學中知道新加
坡的歷史由來,且能
協
同合作
,
參與
故事的戲
劇演出
3.
學生能在從學習活、
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
1.
觀察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完
成的新加坡特色學習單,評
估其合作能力、資料收集的
深度和準確性。評估學生在
小組中的角色扮演和貢獻程
度,以及他們個人對學習單
的理解和完成度。
2.
進行聽力測驗,測試學生
對新加坡相關的英語單字的
理解和記憶能力,並要求學
生口頭說出至少一兩項相關
單字。
3.
觀察學生專心聆聽繪本故
事的情況,並利用口頭問答
活動一 新加坡
1.
老師利用新加坡文化代表的圖
卡(肉骨茶,魚尾獅,濱海灣金沙,
裕廊飛禽公園,擎天樹-新加坡
植物園,新加坡動物園) 請學生
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2.
請學生觀看介紹新加坡的影
片,發下關於影片中的延伸問
題單,並請學生分組進行組內
討論並利用媒體搜尋相關答
案。
3.
各組發表和教師統整回饋
4.
教師引導出相關的英語單字並
教學(Singapore, Merlion, Super
tree, Sentosa Island, Garden by
the Bay
等)
1.
電腦
2.
影片-新加坡
3.
繪本-
TALES AROUND
THE WORLD 6-
5
自然
po-
Ⅲ-1 能從學習活
動、日常經驗及科技
運用、自然環境、書
刊及網路媒體等
察覺
問題。
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
媒體相關媒材
察覺
瀕臨
絕種的動物保護的議
題,並能省思反觀我國
的動物保護問題,並擬
定出解決的策略與方
法。
與回饋評估他們對繪本內容
的猜測能力和理解深度。
4.
學生參與繪本共讀後的活
動,例如小組討論或角色扮
演,並完成老師指定的任
務,如故事重述或歷史由來
故事的表達。評估學生在活
動中的主動參與程度和對新
加坡歷史故事的理解與表達
能力。
5.
學生進行口頭或書面表
達,分享他們對瀕臨絕種議
題的看法和觀點,並提出解
決這些問題的策略。評估學
生表達清晰度、邏輯性和解
決問題的創意和可行性。
5.
學習單張貼於教室佈告欄
活動二 新加坡的由來
1.
教師播放繪本故事,讓小朋友
先閱讀一次,猜測大概的意思
後然後進行教學。
2.
教師進行繪本教學
3.
學生聽老師講完故事以後,學
生分組上台 role play(角色
Paremeswara
王子、王子的隨
從、島上的國王、島上的居
民)。
4.
老師將繪本呈現在螢幕上,請
學生看著圖片演出新加坡的故
事,臺詞學生也可以自由發揮
5.
請學生進行演出後的回饋,教
師總結
活動三:新加坡的動物園與瀕臨
絕種動物
1.
教師提問: 校外教學時我們
才去過臺北市立動物園,你們
覺得為什麼要設置動物園?
2.
觀賞影片: 教師播放「公視
影片:新加坡動物園」影片完
整內容。
3.
教師提問問題,請學生分組討
論,並將討論結果白板作答與
全班分享
(1)
從影片中可以得知動物園有
哪些功能?
(2)
影片中提到哪些動物是瀕臨
The naming of
Singapore
(11:40
開始)
4.
「公視影
片:新加坡動
物園」
危險的物種?
(3)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動物瀕
臨危險,甚至瀕臨滅絕?
4.
延伸問題討論:
教師提問,學生進行反思與討
論,請學生發表分享
(1)
影片提到新加坡動物園是怎
麼幫助這些動物?
(2)
從影片和額外資料中,我們
可以發現動物瀕臨危險或滅絕
的原因不外乎是人類破壞了 動
物的棲息地,好比砍伐樹木、
河川汙染等,或是為了自我私
利(販賣、食用)而濫捕動
物。想一想,台灣也有瀕臨絕
種的物種,引導學生討論和思
考思考如何搶救保護動物的環
境生態?該制訂如何解決的方法
與策略?除了靠動物園復育與救
治野生動物外,我們平常就可
以做哪些事情來保護這些動
物?
(3)
教師總結回饋
第(16)
週
-
第(20)
週
Review-
Around the
World
英
語
8-
Ⅲ-4 能
了解
外國風土
民情
綜合
2c-
Ⅲ-1
分析
與
判讀
各類
資 源,規劃策略以解決
1.
本 學 年 學 習
過的國家
2.
國 家 的 思 維
導圖海報
3.
上台展示發
表
1.
學生能
了解
並統整本
學年學過的國家活動
2.
學生能
分析
學過的學
習資料,並將其
判讀
完
成國家的思維導圖
海報
3.
學生能
參與
討論活動
並適切的表現自己的角
1.
學生完成預先發放的學習
單應包含對所學國家相關知
識的完整反思和統整,評估
反思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反
思活動)
2.
學生與他人共同合作完成
國家的思維導圖海報和生態
活動一 思維導圖
1.
教師預先發下國家思維導圖讓
學習單,請學生預先完成學習
單內容(根據本學年已完成的國
家學習單或是之前的學習經驗
填寫,也可再進行更多資訊的
查詢)
1.
國家思維導
圖學習單
2.
海報紙
5
日常生活的問題。
2b-
Ⅲ-1
參與
各項活動,
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
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
共同目標。
色,達到合作完成上台
展演的目標
探討海報,觀察學生在合作
過程中的貢獻和協作能力,
評估海報的視覺效果和資訊
呈現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3.
學生完成組內所安排的角
色活動並能順暢地上台介紹
海報內容,填寫自評和互評
表,評估學生在角色活動中
所扮演角色的表現力和準確
性,包括角色介紹海報內容
的流暢程度和表達能力
2.
依國家分類將學生進行分組,
並根據各組的思維導圖進行討
論或是增減
3.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完成思
維導圖的建置與完善
4.
由學生自行分配負責項目,進
行海報製作
5.
各組進行上台展演形式討論和
工作分配與發表練習活動
活動二 生態探討海報
1.
學生根據自己有意向的主題-
海洋生態,雨林生態或或是瀕
臨絕種動物等議題進行分組討
論與製作發表海報
2.
各組進行成果海報發表
3.
學生與學生回饋提問
4.
學生填寫組內自評表和組間互
評表
5.
海報布置與展示
教材來源
⼞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融
入資訊科技教
學內容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
資訊科技議題
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
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
-
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
/
人
數
)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 (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人
)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
普教老師簽名:柯乃文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