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科目 | 自然 | 設計者 | 李怡慧 | ||||||||||
實施年級 | 三年級 | 總節數 | 4 | ||||||||||
單元名稱 | 廚房裡的科學(2)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po-II-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pc-II-2 能利用較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或圖畫等,表達探究之 過程、發現。 ah-II-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周 遭事物的屬性。 | 核心 素養 (領綱)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自-E-A1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 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 索自然。 | |||||||||
學習內容 | INa-II-3物質各有其特性,並可以依其特性與用途進行分類。 INe-II-3有些物質溶於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於水中。 | ||||||||||||
教材來源 | 南一教學網站 | ||||||||||||
教學設備/資源 | 1.白糖粉 2.食鹽 3.小蘇打粉(食用級)4.胡椒粉5.麵粉 | ||||||||||||
學習目標 | |||||||||||||
1.知道物質各有特性,例如:顏色、氣味、是否能溶於水中。 2.能參與討論並聆聽同學報告,進行合作學習。 | |||||||||||||
學習目標 或學習表現 | 學習活動 | 時間 | 學習評量與評分規準 | 備註 | |||||||||
1-1 廚房中 常用的 材料 | 一、引起動機: 學生自學 1.教師利用因材網知識節點影片 播放給學生觀看。 2.學生分組完成影片重點筆記。 二、發展活動: 議題導入 1.關鍵提問(研究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討論材料特性表,讓學 生熟悉辨別方法來分辨生活中常使用 的調味料? 2.教師利用自然習作所設定情境5種 不同材料,讓學生進行實驗,並依照 感官、溶解測試來完成材 料紀錄。 3.學生完成實驗後再利用材料特性 表進行對照,找出正確材料名稱。 三、合作探究(組內共學) 1. 說明學習任務重點,請小組進行任務分工。 2. 說明組內共學單,請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3. 行間巡視,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與操作。 4. 指導學生彙整組內共學紀錄。 四.上台分享: (組間互學) 由組長上台報告實驗成果並分享。 五、綜合活動: 學習統整(教師導學) 1.教師針對各組所完成的實驗記 錄進行討論與統整,並給予建議。 2.歸納這節的學習重點,並且安排回家作業。 | 回家作業 已完成 10min 15min 10min 5min | 預習學習單 口頭評量 學習單 口頭評量 學習單 實驗操作 口頭評量 學習單 學習單 回家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