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安樂區建德國民小學「動物如何求生存」社會領域教學觀摩活動設計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642 KB
頁數
4
上傳者
Win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4-14,离现在 2 19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安樂區建德國民小學教學觀摩活動設計教案

教學年級

國小五年級 

設計者

林岳

教學時間

40分鐘/1

領域類別

教材來源

自編/出版

單元名稱

物如何求生存

設計依據

3-1

習重點

習表現

tr-III-1

能將自己及他人所觀察、記錄的自然現象與習得的知識互相連結,察覺彼此間的關係,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及知道與他人的差異。


pc-III-2

能利用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影像(例如:攝影、錄影)、繪圖或實物、科學名詞、數學公式、模型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或成果。


ai-III-3

參與合作學習並與同儕有良好的互動經驗,享受學習科學的樂趣。

核心素養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B2
能了解科技及媒體的運用方式,並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或獲得有助於探究的資訊。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習內容

INb-III-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INd-III-5

生物體接受環境刺激會產生適當的反應,並自動調節生理作用以維持恆定。


INe-III-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INe-Ⅲ-12生物的分布和習性,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環境改變也會影響生存於其中的生物種類。


題融入

實質內涵

  1. 過平板的認識資訊應用

  2. 習校動物及重視境教育

  3. 物及尊自然的程度


融入之學習重點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與其他領域/目的

外來種

學來源

/出版

學設備/

教室()/

習目標

  1. 片及園動物。

  2. 物的生存方式及愛護環境。

  3. 認識外來種動物臺灣特有種-椿綠鬣蜥防制保護臺灣鵲。

教學準備

先備經驗

動物

教學教活設計

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分配

壹、引起動機

【認識】

認識少的校動物

作及發表:

  1. 識臺灣藍圖式圖片及影片來了解臺灣藍鵲

  1. 鼠:圖式圖片及影片來了解


3.虎頭蜂圖式圖片及影片來了解虎頭蜂

  1. 椿象圖式圖片及影片來了解枝椿橡。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一、園動物

分享

1同學分享之前拍攝的

2、各組分配1動物介紹

3、從動物名稱、可能吃的食物、恆溫或變溫動物、口部特徵及如何保護自己來分析介紹。

物名稱


的食物


部特徵/何覓食


溫或變溫動


如何保護自己





【活動二、如何與大自然合相處

  1. 如果上述的動物都不見了,界會變得如何?

  2. 如何生存環境?

  3. 解環教育及愛然。


【活動三、認臺灣特有種外來種-灣藍鵲、枝椿象,綠鬣蜥

1、外來種如何出現在臺灣?

2、如何防制來種

3如何保臺灣藍鵲


8分鐘



































20分鐘
















5






7













路影音


































納分析/

口頭評量(能與同學討論、能發表意見)

平板操作













口頭評量(能與同學討論、能發表意見)





口頭評量(能與同學討論、能發表意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