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卡卡」拒學宣導:理解非叛逆的無法到校

格式
pdf
大小
164.71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14,离现在 5 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特殊教育宣導學習單 

   《女孩卡卡》—教師篇 

 

一、何謂拒學 

 

所謂拒學是指「沒有明確的疾病、經濟及生理上等因素而沒有去學校或無法去學校之現

象」即「很想去但沒辦法去學校」的一種狀況。 
 

多數人對於拒學會有偏見,認為其與一般學生的行為問題聯想在一起。然而拒學是並不

是刻意的行為,其和行為問題的動機不同,拒學的孩子是想到學校但無法付諸行動,會因為
自己沒到學校而感到煩惱。拒學孩子的家庭運作功能也還算正常,甚至其中有很多是熱衷於
孩子教育問題,而這些孩子多半也會乖乖待在家裡。 
 

因此在協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對於行為偏差問題的協助可能是以提高孩子想到學校去

的意願為目標,對於拒學則是如何讓意志及行動達到一致性為主。 
 

二、拒學成因 

A. 個人因素

 

 1. 自我要求太高,求完美都無法達成。 

 2. 能力不足,學習屢遭挫折。 

 3. 人際關係不佳,感情受挫。 

 4. 學童選擇以拒學為反抗的手段。 

 5. 反覆或慢性的身體疾病。 

B. 家庭因素

  

 1. 父母過度保護、溺愛,使孩子無法適應獨立生活。 

 2. 家庭期望過高,孩子壓力太大而放棄學習。 

 3. 父母蓄意不讓小孩上學。 

C. 學校因素  

 1. 教師管教不當,孩子心生恐懼。 

 2. 恐懼受到同學欺負或排擠。 

 3. 學校中有危險、個案害怕他身體受到傷害。 

D. 身心疾患

  

 1. 分離焦慮症:害怕與父母分開。 

 2. 逃學:常會合併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或行為不良的問題。 

 3. 通常至成人才會出現的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躁鬱症、泛性焦慮症、畏懼症、恐慌症、

強迫症或重大精神疾患。 

E. 社會文化因素:

如家人同意他在家照顧弟妹,賺錢或逃避考試。 

F.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三、 拒學的出現率 

(一)五至六歲剛上學階段:在小學的階段雖然小孩子會拒絕上學,但是父 
      母多半能強迫他上學。 
(二)十一至十二歲由國小剛上國中階段:拒學的情形,男女發生的機會相當,沒有特別的 
      社會文化差異性。 
(三)十六、七歲國中上高中階段:上國中以後學生可能不聽指令,拒學情況較難糾正。 
      目前拒學症兒童的數量大約是一般國中小學生的 5%。 
 

四、 如何協助班上拒學的學生? 

(一)  友善環境 

1.  不強迫上學,減少孩子對於上學的壓力 
2.  導師與同學共同建立關係,友善關懷拒學的孩子 
3.  彈性提供參與有興趣之活動,使其對上學有動力及興趣 

(二)  專業團隊合作 

1.  特教老師:與特教老師共同討論適用的調整策略,如學習內容調整、歷程調整、

環境調整等 

2.  心理諮商師:透過諮商老師的晤談以了解孩子拒學的原因及找出能夠解決問題

的策略 

3.  醫生:可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其他病理因素導致,以及討論是否需要藥物介入治

療 

(三)  親師合作 

1.  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讓家長知道孩子不上學的原因並非不積極等行為問題,

而是出於其他相關因素 

2.  於家裡也應建立友善環境,給予孩子更多支持及關愛,取代責罰及身心壓力 

(四)  行政支援:可透過個案會議與以下行政人員協商相關彈性調整及支持辦法 

1.  學務處:出缺席及請假流程彈性調整,允許適度請假 
2.  教務處:學生成績、考試彈性調整 
3.  輔導室:可透過個別晤談、團體課程等方式提供介入,幫助孩子情緒穩定、提

高上學意願等 

 
 
 
 

 

出處: 

1.吾心文教基金會 

2.石昱棋 臨床心理醫師 

3.小太陽的天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實驗班 

background image

 
 
 
            特殊教育宣導學習單 

   《拒學》—教師篇 

 

一、  影片中以婷為「拒學症」的學生,從影片中那些特質可以看得出來? 
 
 
 
 
 
 
 
 
 
 
二、  在教學現場當中,如果有類似影片中以婷的同學,在教學及輔導的過程中,有可能遇

到的困難是甚麼? 

 
 
 
 
 
 
 
 
 
三、  倘若在您的班上有拒學症的學生,要如何做好親師溝通,來陪伴孩子渡過? 
 

 

 
 
 

 
(國立北科附工特教團隊製作)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