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103年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壹、計畫依據:
一、落實執行100年6月生效之環境教育法,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加強宣導,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貳、指導單位:
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二、教育部
三、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參、執行期間:103年1月1日至103年12月31日
肆、計畫目標:
一、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發展符合本地特色的環保永續學校。
二、加強本校環境教學,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學生,提升環境公民責任感。
三、落實推動校園生活環保工作,養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及減廢之生活方式。
四、促進學生對環境與永續發展之理念,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與態度,產生環保行動。
五、完成環境教育法第19 條規定政府機關員工每年須參加4 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六、經由環境教育及相關研習提升本校同仁的環境敏感度,逐漸建立環境價值觀、環境素養,並產生更深入的環境保護行動。
伍、實施對象
本校全體教職員工生,包含投保勞工保險或公務人員保險者。
陸、研習及活動實施方法
一、方法:藉由演講、討論、體驗、參訪、影片觀賞、實作及其他活動等,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環境教育,除給予知識外,更進一步走向戶外,實際感受環境與人的緊密關係。
二、內容概要
(一) 辦理環境教育研習:
1. 103年8月辦理教職同仁環境教育研習。
2. 各學科領域辦理環境教育研習。
(二) 辦理環境教育體驗活動:
1. 將環境教育融入校外教學活動。
2. 國中部分別於103年5月及12月舉辦國一二淨山體驗活動,由該年級各班導師、學務處活動組長、學務主任共同帶隊參訪。
3. 高中部環保義工於103年4月及10月辦理景美溪淨溪活動。
4. 辦理資源回收活動,包含每日例行回收及每學期辦理1次廢電池、光碟回收競賽。
(三) 環境教育融入教學:各領域教學融入環境教育議題單元。
(四) 鼓勵參與校外環境教育研習:鼓勵教職員工參加各領域教師辦理環境教育研習。
柒、項目、內容及執行單位:
項 目
內 容
進行方式
執行單位
一、推動學校環境管理
二、落實環境教學
三、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一)訂定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
(二)執行永續學校環境管理
(一)鼓勵各領域教師將環境教育融入課程
(二)開發環境教材
(三)舉辦環境教學活動
(一)舉辦環保競賽及活動
(二)落實校園生活環
保
1.訂定並發展符合本校特色的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2.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
3.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以強化校園環境管理。
採行綠建築觀念,建構及修繕房舍、設施、場所,並營造本土生物多樣性的校園生態環境。
2. 妥善處理研究、教學、實習後之廢液及廢棄物,落實實驗室安全衛生教育。
3. 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
4. 定期檢驗校園污染防治情形,建立校園環境安全衛生及防災應變機制。
1.結合校內及民間環保團體資源辦理多元化環境教育研習課程。
2.校內鼓勵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團,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3.各領域教師將環境教育融入課程。
1.鼓勵校內設計環境教育教案,分享教學資源。
2.鼓勵教師結合地方鄉誌、發展史,編製環境鄉土教材及戶外教學。
3.輔助有關單位編撰及甄選環境教育融入各領域之教學設計、教學媒體及環境教育刊物等環保輔助教材。
4.設置環境教育網頁、環境教育宣導專欄及場所,推動環境教育數位典藏,以供各界及學校共享。
5.善用校園環境資源、規劃校園環境教學步道,提供教學。
1.依不同年級自行設計及運用教育部或環保署等編訂的環保輔助教材、教案及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
2.辦理環境教學研習活動。
3.鼓勵學生參與環保體驗活動。
1.舉辦環境攝影、徵文、網頁、海報及教學觀摩等活動。
2.舉辦環保教育宣導、研習會及工作坊等。
1.推行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含參考書、制服、學用品、落葉及廚餘等)、辦公室做環保及節省資能源等。
2.本校使用再生能源、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省水省電器材。
3.落實綠色採購方案,並加強校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及鼓勵師生力行綠色採購。
4.萬芳學員護照納入校園生活環保措施。
5.鼓勵校內成立環保社團或組織,進行校內外環保工作。
6.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並配合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推動校園環保服務工作。
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
秘書室
總務處
教務處、學務處
總務處
總務處
教務處、學務處
教務處、學務處
教務處
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
秘書室
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
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
教務處
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
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
秘書室
捌、預期效益:
一、透過學校師生及家長的參與,共創符合永續發展、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
二、營造本校優質的環境教育研習內容,並藉概念認知與價值澄清過程之參與,提升本校同仁瞭解和認識臺北市各環境教育認證機構的特色,並藉著環境覺知與態度的提升,進而對住居所屬社區及校園的環境問題改善有更多關懷和參與。
三、提升本校成員環境知識,並進一步提升其環境覺知與態度,以期能將之轉化為具體行動,落實在正向環境保護行為,並有效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環境資源問題。
四、提升本校同仁、師生之環境敏感度,藉由自然觀察或體驗人與自然間的互動關係,重新檢視人類對於環境的態度與作為以觸發自省,並期望達到每位國民皆成為環境維護者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