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交通安全議題融入國文科教學教案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 | 交通安全,人人有責──「張釋之執法」為例 | ||
融入學科領域 | 語文領域(國文科) | 教學時間 | 50分鐘 |
選用教材 | 翰林版第三冊第三課「張釋之執法」 | 教學對象 | 國中部八年級 |
教學目標 | 一、認識《史記》一書文學及史學地位 二、認識司馬遷的生平及人生經歷 三、藉由漢代縣人犯「蹕」,引導學生了解現行交通號誌的意義。 | 學生人數 | 28人 |
學生先備知識 | 一、學生已學習過「張釋之執法」一文。 二、學生能理解漢代「蹕」法的執行,指在古代帝王或高級官員出巡時,管制交通,禁止通行。 | 教案設計 | 余佳穎 老師 |
教學流程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具 |
一、課前引導 二、主要教學活動 三、課程融入教學 | (一)介紹各種交通號誌 1.禁止標誌:圓形,紅色。 【禁止任何車輛進入】 【禁止汽車進入】 2.警告標誌:三角形,紅色。 警告開車的人和行人號誌內的說明。 【右彎】 【危險】 【慢行】 3.指示標誌:圓圈或長方形。 【國道路線編號】 【右轉方向】 【高(快)速公路出口預告標誌】 4.輔助標誌:輔助前面三種標誌的不足,使駕駛人和行人,順利抵達目的地,並促使行車安全。 【道路施工】 (二)分組競賽 1.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七人,分組競賽搶答之前教過的交通號誌標示,並且能正確說出指示內容。 (三)討論問題與批判思考 1.〈張釋之執法〉之縣人犯「蹕」,在現今可能是違反哪一種交通標誌? 2. 〈張釋之執法〉強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現今社會有哪些平等或不平等的法律案例? 3.在〈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張釋之說:「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請你舉出現今社會中有那些特權現象? 4.為什麼自古至今高級官員行經一般道路需要交通管制?你認為合理嗎?請說出個人看法。 5.台灣舉凡國慶日或某些慶祝晚會,某些路段必須實行交通管制,你認為合理嗎?請說出個人看法。 | 3分鐘 3分鐘 2分鐘 2分鐘 15分鐘 2分鐘 5分鐘 6分鐘 6分鐘 6分鐘 | 圖卡 圖卡 圖卡 圖卡 圖卡 記分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