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英科技大學五專護理系104學年度第一學期
社區衛生護理學課程計畫(5NS10101-09)
科目名稱:社區衛生護理學
授課時數及學分:3小時3學分
授課教師:黃世惠(分機6148,[email protected])李翠芬(分機6148,[email protected] )楊麗燕(分機6153,[email protected] )李碧玉(分機5611,[email protected]) 張淑媛(分機5611,[email protected] ),趙慧珍([email protected])王惠玲([email protected],0921685713)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社區衛生護理之基本概念與知識,藉由講述、討論及分組實作練習引導學生落實關懷社區家庭以及培養合群工作態度。藉由人口、流行病、生命統計的資訊閱讀,發展終身學習能力,以進而配合衛生政策及民眾需要,發現問題進而找出策略改善家庭及社區健康。
課程目標:
1.瞭解公共衛生、公共衛生護理及社區衛生護理的定義、範圍及發展。
2.認識全球與台灣地區的健康照顧現況與趨勢,以培養問題發現與改善的能力。
3.以尊重生命與關懷的態度,評估社區民眾健康需求,並運用衛生教育的原理與方法,編寫教案及執行團體衛生教育。
4.運用流行病學與生命統計方法,並融入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基礎醫學知識,於傳染病防治學校衛生及職業衛生護理實務。
5.運用問題發現與改善的能力,執行家庭評估與社區健康評估;同時秉持尊重生命與關懷的態度,運用一般照護技巧於家庭護理。
6.認識婦幼、人口及中老年疾病防治之政策、現況及重要措施,以尊重生命與關懷的態度,運用於家庭訪視中。
五、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以單元為主軸進行課堂講授,說明各單元在社區護理上之應用。
多媒體教學:透過影片,以增進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概念之概念。
問題討論:於各單元以問答方式與同學討論釐清授課內容,並鼓勵學生提問討論,藉以組織所學習之知識內容。
分組情境模擬報告:帶領分組進行團體衛教教案及家庭訪視設計,模擬案例情境,讓學生扮演指導者與被指導者,進行評估、問題確定以及給與護理指導措施。
*附註:若在學期期間,班級受到疫情或其他重大事件影響,本學科因應停課預備計畫如下:
◎停課及補課措施~
(一)學生個別居家隔離時
若有同學為居家隔離者,授課教師屆時以電話或e-mail個別聯絡,並針對其居家學習情況進行瞭解,提供教學講義,指定學習作業,且於同學復課後補足其課程進度。
(二)全班或全校停課時
1、授課教師會與同學保持聯繫,透過電話、與e-mail瞭解同學們之居家學習狀況。
2、若因教師或同學須隔離而造成全班或全校停課時,授課教師會重新依課程進度安排居家學習方式。例如:本學科的課程規劃內容中,主要是技術的示教,為避免因停課而中斷學習,會將教學計畫之進度改變;事先利用學生資訊系統電子講義上傳提供授課大綱及自我學習指引,以多媒體即影片教學放置於網路學園,並透過網路學園監督學生學習狀況及透過與學生互動以了解學生學習問題。
3、復課後之補救方式
返校後視需求安排補課時間以補強同學停課期間在家自我學習成效。
六、教材:教科書、講義、powerpoint、影片、網路資訊
*陳美燕總校閱(2015)‧社區衛生護理學‧台北:啟英。ISBN:978-986-5867-37-9.
七、評值方法:
期中考30%、期末考30%、分組報告25% (含口頭及書面報告)、平時表現(含小考)15%(三週內請假每節扣0.5分,曠課每節扣2分,認真聽講、踴躍發言討論等)
1.以紙筆測驗評量學生的公共衛生及社區衛生護理的知識。
2.透過家庭訪視和家庭護理報告評量學生一般照護技能、關懷個案家庭、問題發現與改善、敬業樂群和自我成長的能力。
3.透過團體衛教的報告評量學生一般照護技能、問題發現與改善、敬業樂群和自我成長的能力。
八、參考資料:
1.黃璉華等(2015)‧公共衛生護理學‧台北:華杏。
2.阮玉梅等(2015)‧護理師捷徑---公衛護理學‧台北:華杏。
3.尹祚千等(2015)‧公共衛生護理學‧台北:匯華。
4.林月桂等(2015)‧公共衛生護理學‧台北:合記。
5.左如梅等(2015)‧公共衛生護理概論‧台北:華杏。
6.尹祚芊(2015)增訂版.公共衛生護理學‧台北:永大。
7.陳靜敏等(2015)‧社區衛生護理學‧台北:華杏。
8.陳靜敏總校閱(2015)‧社區衛生護理學(第五版)‧台北:新文京。
9.衛生福利部: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Index.aspx
10.疾病管制署http://www.cdc.gov.tw/
11.中央健康保險署http://www.nhi.gov.tw/
12.李卓倫、龍紀萱、劉立凡(2010)‧台灣長期照護保險的理論與挑戰‧護理雜誌,57(4),11-16。
13.林佩芬(2014)‧全民均健‒從教育看社區護理與公共衛生的發展‧護理雜誌,61(3),29-35。
14.張蓓貞(2014)‧台灣職業衛生護理現況政策與趨勢‧護理雜誌,61(3),21-28。
15.陳妙青(2014)‧台灣婦幼衛生於公共衛生護理發展的省思‧護理雜誌,61(3),21-28。
16.陳淑芬、鄧素文(2010)‧台灣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之發展‧護理雜誌,57(4),5-10。
17.葉莉莉、陳怡杏(2011)‧由社區概念的歷史流變談社區照護實踐之變遷‧護理雜誌,58(1),68-72。
18.蔡蕙瑩、蔡雅妮、江雪峰、林怡屏、葉麗華、蔡蕙婷、顧雅利(2011)‧運用創意護理活動於家庭護理過程中之個案‧長庚護理,22(2),288-299。
19.Maurer, F. A., & Smith, C. M. (2012). Community/public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Health for families and populations(5th ed.). St. Loui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Stanhope, M., & Lancaster, J. (2013).Foundations of nursing in the community: Community-oriented practice (4th ed.). St. Loui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九、課程單元及教師
5NS10001-1 W1 3-4 W4 2
日期 | 週次/ 單元名稱 | 授課教師 | 時數備註/教室 |
9/14 | 1. 課程簡介 | 張淑媛 | 2 |
9/17 | 1. 緒論 | 張淑媛 | 1 |
9/21 | 2.衛生教育 | 張淑媛 | 2 |
9/24 | 2.衛生教育 | 張淑媛 | 1 |
9/28 | 放假 | 2 | |
10/1 | 3. 健康照護體系 | 張淑媛 | 1 |
10/5 | 4. 社區健康評估 | 張淑媛 | 2 |
10/8 | 4. 社區健康評估 | 張淑媛 | 1 |
10/12 | 5. 健康照護體系 | 張淑媛 | 2 |
10/15 | 5.健康促進 | 王惠玲 | 1 |
10/19 | 6. 流行病學概論 | 張淑媛 | 2 |
10/22 | 6.社區健康營造 | 王惠玲 | 1 |
10/26 | 7 生命統計、家庭護理 | 張淑媛 王惠玲 | 2 |
10/29 | 7.家庭護理 | 王惠玲 | 1 |
11/2 | 8. 婦幼衛生 | 王惠玲 | 2 |
11/5 | 8. 婦幼衛生 | 王惠玲 | 1 |
11/9-14 | 9. 期中考、評值 | 15 7 | |
11/16 | 10.長期照護、食品衛生 | 張淑媛 | 2 |
11/19 | 10.成人與中老年保健 | 王惠玲 | 1 |
11/23 | 11.傳染病防治與護理 | 張淑媛 | 2 |
11/26 | 11.成人與中老年保健 | 王惠玲 | 1 |
11/30 | 12傳染病防治與護理 | 張淑媛 | 2 |
12/3 | 12.環境衛生 | 王惠玲 | 1 |
12/7 | 13.環境衛生 | 王惠玲 | 2 |
12/10 | 13.學校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1 |
12/14 | 14.學校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2 |
12/17 | 14.職業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1 |
12/21 | 15.職業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2 |
12/24 | 15.討論 | 王惠玲 | 1 |
12/28 | 16.社區分組報告 | 張淑媛 | 2 |
12/3 | 16.社區分組報告 | 王惠玲 | 1 |
1/4 | 17. 社區分組報告 | 張淑媛 | 2 |
1/7 | 17. 社區分組報告 | 王惠玲 | 1 |
1/11-1/15 | 18.期末考、評值 | 25 21 |
5NS10001-6 W1-2 W2 7-8
日期 | 週次 / 單元名稱 | 授課教師 | 時數 備註/教室 |
9/14 | 1. 課程簡介 | 張淑媛 | 1 |
9/15 | 1. 緒論 | 張淑媛 | 2 |
9/21 | 2.衛生教育 | 張淑媛 | 1 |
9/22 | 2.衛生教育 | 張淑媛 | 2 |
9/28 | 放假 | ||
9/29 | 3.健康照護體系、 | 張淑媛 | 2 |
10/5 | 4.社區健康評估 | 張淑媛 | 1 |
10/6 | 4.社區健康評估 | 張淑媛 | 2 |
10/12 | 5.健康照護體系、 | 張淑媛 | 1 |
10/13 | 5.健康促進、社區健康營造 | 王惠玲 | 2 |
10/19 | 6.流行病學概論 | 張淑媛 | 1 |
10/20 | 6.家庭護理 | 王惠玲 | 2 |
10/26 | 7.流行病學概論、 | 張淑媛 | 1 |
10/27 | 7.家庭護理、婦幼衛生 | 王惠玲 | 2 |
11/2 | 8.生命統計 | 張淑媛 | 1 |
11/3 | 8.婦幼衛生 | 王惠玲 | 2 |
11/9-14 | 9.期中考、評值 | 3 | |
11/16 | 10.長期照護 | 張淑媛 | 1 |
11/17 | 10.成人與中老年保健 | 王惠玲 | 2 |
11/23 | 11.傳染病防治與護理 | 張淑媛 | 1 |
11/24 | 11.成人與中老年保健 | 王惠玲 | 2 |
11/30 | 12傳染病防治與護理 | 張淑媛 | 1 |
12/1 | 12.環境衛生 | 王惠玲 | 2 |
12/7 | 13.傳染病防治與護理 | 張淑媛 | 1 |
12/8 | 13.環境衛生、學校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2 |
12/14 | 14.傳染病防治與護理 | 張淑媛 | 1 |
12/15 | 14.學校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2 |
12/21 | 15.食品衛生 | 張淑媛 | 1 |
12/22 | 15.職業衛生護理 | 王惠玲 | 2 |
12/28 | 16.社區分組報告 | 張淑媛1 | 1 |
12/29 | 16.社區分組報告 | 王惠玲 | 2 |
1/4 | 17. 社區分組報告 | 張淑媛1 | 1 |
1/5 | 17. 社區分組報告 | 王惠玲 | 2 |
1/11-1/15 | 18.期末考、評值 | 23 24 | |
54小時 | |||
***分組報告說明***
1.書面報告內容:
a.格式:A4紙直放,標楷體,12號字體,1.5倍行高列印,若有引註資料、圖表應註明文獻出處(請依據APA格式)。
b.封面頁:依序為題目、組員姓名、學號、負責之工作項目、老師、日期。
c.最後應包含:問題討論之摘要記錄、每位組員的心得感想、組員互評。
2. 組員互評個人成績列為小組評分參考(附件C)。
3. 口頭報告注意事項:口頭報告前需與老師討論,內容30分鐘(亦可拍成影片於課堂中播放)、討論15分鐘、講評5分鐘,當週繳交書面報告。
附件A:家庭護理評估報告(2組)
目的:運用「家庭評估」與「護理過程」的理論與技術於個案家庭護理。
家庭的選擇:中老年、慢性病(三高)、產前(AP)、兒童(PHS)、產後(PP)、新生兒(NB)等。每位組員至少家訪兩次,無法參與者,以自己的家庭作評估並繳交作業。
報告大綱:
一、家系圖
二、家庭成員基本資料及健康狀況(所有成員均要列入):
稱謂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宗教信仰
職業
籍貫
健康狀況
案主
三、家庭環境特性
住屋:住宅種類、住宅所屬、家中裝裝璜及家具、安全衛生、平面圖
近鄰及社區:人口擁擠程度、社區種類、公共設施、安全衛生、風俗文化
四、家庭的發展:Duvall家庭發展階段與任務表
1. 目前家庭發展所屬的階段?2.此期家庭發展應有的任務?3.是否已達到?
五、家庭的功能:
1.五項功能達成之狀況:請按個案的家庭狀況,分別說明其情感、生育、社會化、經濟、健康照顧的功能。
2.家庭APGAR評估表
六、家庭內部結構
1.角色結構:
(1)列出家中每位成員的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2)若某位成員無法執行其角色行為時,家庭如何處理?
(3)有某成員遭逢角色負荷過重、角色衝突、角色壓力等問題的嗎?
2.價值系統
(1)家庭每位成員追求的目標?(2)家庭共同追求的目標?
(3)家庭面臨抉擇時,經常考慮的原則及其優先順序為何?健康是包含在第幾位?
(4)健康信念:對健康的解釋、健康照顧者、維持家人健康的方法?請說明之。
3.溝通狀況
(1)家中誰和誰最有話說?(2)通常彼此談論的是哪一方面的話題?
(3)是否具備5個有效溝通要件
4.權力結構與決策方式:
(1)通常家中作主的人是誰?(2)有特殊的事是由特別成員作主?
(3)如果彼此意見不合時,家庭如何處理?(4)家庭面臨問題時如何作成決策?
七、家庭的壓力因應:說明有無家庭發展壓力、突發事件壓力?如何因應
八、家庭的資源
(1)內在資源:財力、情愛、人力、知識、結構
(2)外在資源:家庭的社會支持系統(請以ECO-MAP並加文字說明)。
九、家庭健康問題:列出所有家庭或個人之健康問題,並選出兩個問題作護理計畫
十、護理計畫
主客觀資料
護理診斷
護理目標
護理措施
評價
十一、討論:列出一項健康問題於口頭報告中討論。
附件B、團體衛生教育報告(4組)
一、目標:應用衛生教育的原理與方法,針對群體需求設計團體衛生教育教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教具,執行並評量衛生教育的成效。
二、注意事項:
每組根據群體/對象的需求評估,設定衛教主題,編寫教案、執行及評值。(主題:戒菸/戒檳、口腔保健、視力保健、代謝症候群、登革熱防治等)
報告內容:前言(需求、重要性、政策)、教案(範例見網路學園)、教學內容(簡報ppt,口報可含實況錄影剪輯)、教學評量、組員心得
103-1(本學期) 菸害防治組別配合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前往大寮地區國小衛教,所有內容依計畫內規格進行,檔案在網路學園,暑假期間已mail給組長,請自行下載。
附件C、分組報告評值
一、書面報告評分標準:
1.內容完整、有組織(30%)2.字體工整無錯字、標點符號分明、版面整潔(10%)
3.書寫格式正確(5%)4.資料妥當(5%)5.準時交作業(遲交一日扣1分)
二、口頭報告評分標準:
評分表
項目 | 配 分 | 第1組/題目 | 第2組/題目 | 第3組/題目 | 第4組/題目 | 第5組/題目 |
掌握重點 | 10 | |||||
有組織性 | 10 | |||||
口語表達清晰 | 5 | |||||
場地、教具適當 | 5 | |||||
積極參與、具團隊精神 | 5 | |||||
具創意 | 5 | |||||
能帶動討論、適當的回答問題 | 5 | |||||
時間控制 | 5 | |||||
總分 | 50 |
三、組員互評(互評指標:開會出席、繳交工作成果、積極參與、團隊精神)
每位同學均需就同組成員(包括自己)參與小組報告和對小組貢獻部分給予評分。請將個人的互評表交給小組長,小組長再將所有互評表和小組成績統計表置於信封內交給老師。(*為尊重個人隱私,小組長勿將互評表給其它同學看)
學號 | 姓名 | 分數(0-10) | 備註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