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台南市東區勝利國小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教案設計
教學主題 | 家庭小幫手 | 教學設計者 | 凃雅停 | ||
學習領域 | 綜合活動 | 適用對象 | 三年級 | ||
教學資源 | 單槍投影機、「朱家故事」繪本內容、「家事追追追」學習單、「家庭小幫手」實做活動單 | 教學時間 | 120分鐘/ 3節 | ||
能力指標 | 1-1-2-2 說明自己與家人在家中分擔的事務,如簡易家事 1-2-7 瞭解家庭成員的角色分工,不受性別的限制。 2-2-2 操作一般的家庭工具及家電用品,參與家庭生活並增進與家人互動品質。 | 教學目標 | 1.建立家事成員分工合作的觀念。 2.能體會及感恩家人的愛心。 | ||
教學要點 (設計架構) | 透過活動設計讓孩子知道做家事的辛苦,並能身體力行,養成樂於做家事的習慣。 | ||||
學習活動 | 學習時間 | 教學評量 | |||
活動一:(第一節) (一) 繪本欣賞與討論 播放「朱家故事」繪本簡報。 (二)問題討論 1.針對本書提出問題: (1)朱太太每天要做什麼事? (2)朱媽媽留的信裡寫什麼? (3)朱爸爸和兩兄弟在朱媽媽離家後,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4)朱媽媽答應留下後,朱爸爸和兩兄弟有什麼改變? 2.請小朋友自由發表: (1)說說看,朱媽媽為什麼要離家出走? (2)你覺得做飯、打掃、修車一定要男生或女生才能完成嗎?為什麼? (3)如果家事固定由某人來做,這樣公平 嗎?如果不公平,你覺得怎樣做比較 好? (4)有沒有哪些家事是比較危險的,小學生 不能做的? (四)老師總結 1.家事應該是家庭成員共同的責任,孩子應該主動分擔家務,為家裡盡一份心力,而父母也應該讓孩子參與家事。 2.發下「家事追追追」學習單,請孩子回家訪問家庭成員家中家事分配情形,下一節課發表。 活動二:(第二節) 1.家事誰要做? 老師請小朋友先在小組發表「家事追追追」學習單內容,瞭解小組小朋友家庭家事分配狀況。 2.各組派人上去分享小組小朋友內容。 3.老師和小朋友討論要怎麼做,才能減輕做最多家事的人的負擔。 4.發下「家庭小幫手」實做活動單,讓小朋友回家後實際參與家事活動,經由家長協助與認證,讓小朋友體驗家人做家事之辛勞,活動單內容在第三節時進行發表。 活動三:(第三節) (一)經驗分享 請學生上台分享相關之做家事經驗及感想。 (二)老師統整 經由家事實做之活動體驗,使孩子了解家人做家事之辛勞,並能懂得分擔家人的家事重擔,養成做家事的好習慣! | 10分 10分 15分 5分 15分 15分 10分 30分 10分 | 學生發表 學生發表 小組討論 學生發表 學生發表 |
家 事 追 追 追
年班號 姓名:
小朋友,你曾注意到家人都會固定或習慣做哪些家事嗎?請將內容記錄下來。
爸爸
媽媽
你發現了家裡_________做的家事最多。
想一想,如果想要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大家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把它簡單的寫出來。
家 庭 小 幫 手 活 動 單
年班號 姓名:
今天我是最厲害的家事高手,所以我會幫忙家人做家事,我幫忙做的家事有:
※我想對家人說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