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教材開發及推廣計畫
【NFT:限量的數位收藏品】延伸學習文章
教學對象:國中七至九年級
主題:網路交易
現今社會,網路購物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購買文具、衣服,還是遊戲點數、偶像周邊商品,網購的便利性讓大家可以不用出門,就能輕鬆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然而,網購雖然方便,但與傳統購物相比,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在時間上,網購讓我們可以24小時隨時下單,而實體店則有營業時間限制。此外,網購不受地點限制,無論是在家、學校還是搭車途中,只要有手機或電腦,就能瀏覽商品並下單,相較之下,傳統購物則可能需要跑到不同的商店或百貨公司才能找到想要的東西。
然而,網購的交易方式與傳統購物不同。實體店購物時,我們可以當場看到商品,確認品質後再付款,而網購則通常透過郵寄送達,無法當場檢查。如果賣家不誠實,可能會寄來與圖片不符的商品,甚至不出貨。這也讓網購的風險比傳統購物來得高,特別是在社群平臺或不知名的網站上購物時,更容易遇到詐騙。因此,國中生在網購時,應該學習如何確保交易的安全性。
如何安全地進行網購?
首先,我們要選擇有信譽的購物平臺,例如大型電商網站,而不是隨便點進來路不明的購物連結。其次,購買前務必確認賣家的評價和聯絡方式,並仔細查看商品的規格、價格以及退貨政策,避免買到假貨或瑕疵品。此外,付款前一定要閱讀交易條款,確認運費、付款方式及退貨規定,避免額外的費用。如果是跟陌生人交易,最好使用安全的付款方式,例如貨到付款或透過知名支付平臺,而不是直接匯款,這樣能降低受騙的風險。最後,購物完成後,記得保存交易紀錄,例如電子收據或與賣家的對話截圖,以便日後有問題時可以提出證據。
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法
在學生之間,最常見的網路詐騙方式之一就是「超低價商品陷阱」。例如,一些不良賣家會在社群網站或拍賣平臺上賣價格遠低於市場行情的潮流球鞋、動漫周邊或遊戲點數,吸引學生購買,但付款後卻不出貨,甚至寄來假貨。此外,還有「網路釣魚詐騙」,這類詐騙通常會透過不明郵件或訊息,提供一個假冒的購物網站連結,誘騙我們輸入帳戶密碼,導致個資被盜。
另一種常見的詐騙是「假中獎通知」,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收到訊息說:「恭喜中獎!請提供帳戶資訊領取獎金。」但其實這只是騙取個資或要求我們支付所謂的「手續費」,真正的獎品根本不存在。此外,還有一些詐騙者會假扮成網路好友,以「戀愛交友」為名,取得信任後再要求匯款幫助他們,這在近年來也屢見不鮮。
如何防範網路詐騙?
為了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我們在網購時應該養成幾個習慣。首先,不要隨便提供個人資訊,特別是銀行帳戶、信用卡號或身分證字號,這些資料可能被不肖人士用來盜刷或詐騙。其次,當看到價格過低或「買一送十」等過於誘人的優惠時,應該提高警覺,因為這很可能是騙局。
若在網路上看到有疑慮的網路購物訊息,請先冷靜查證並養成謹慎判斷的習慣,隨時留意網站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透過與家長、教師的討論和多方確認,保護自己的個人資產和資訊安全,才是防範網路詐騙的關鍵。
加密貨幣和NFT投資停看聽
由於加密貨幣與NFT是高報酬率與高風險的產品,漲跌幅度極大且投資風險也高,在無法查核交易機構的真實情況下,讓詐騙案件越來越猖獗。且加密貨幣相關商品的交易所並不是金融機構,因此有許多詐騙交易所以吸金為目的,設立假的交易所;而區塊鏈內的資料具有不可刪除與不可竄改的性質,即使是「錯誤」也無法刪除,經常發生歹徒盜用他人作品以NFT方式銷售,所以投資人對其本質和風險務必要有正確的瞭解和認知。
如果遇到詐騙該怎麼辦?
萬一真的遇到網路詐騙,千萬不要驚慌,應該立即向家長或老師求助,並且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報案。平時多留意相關新聞和案例,提高警覺,就能有效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資料來源:
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網路交易。
https://eliteracy.edu.tw/Archive.aspx?id=271